官家哪里忍心,她大伤未愈,还是为了救楷儿而负伤:“来人,给郡主赐座!” “是!”内官赶紧抬了椅子给黛玉。 黛玉却不肯坐下,她想要得到官家的允诺。 官家见她如此执着,便告诉她:“你可知苏子瞻的文里确实说了不敬的话?” 子瞻为人豪迈不羁,言语不讳,黛玉怎会不知:“子瞻他一心为国,就算有些失当之处也请陛下宽宥一二,他罪不至死啊!” 官家心里明白,现在有人想要苏子瞻是死也有人想要他活:“朕知道,你不用操心这些,养好身子要紧。先回家去吧。”官家命人将黛玉送回林家。 清照夫妇也来找黛玉:“官家怎么说?” 黛玉摇摇头:“说了等于没说。”君心难测,讽刺朝廷便是与圣上过意不去。 没有人知道官家真实的想法。 数日后,陆清舟带回消息,陛下旨意,免去苏子瞻死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二次被贬的苏子瞻并没有心灰意冷,他知道此次劫难已经连累了许多亲友,能活着已是万幸。 不日,苏子瞻赴黄州,黛玉等人前来送行。 “你还未痊愈,何必来送我。”苏子瞻看见黛玉形容消瘦于心不忍。 黛玉假装轻松:“我可不是来送你的,我是来看看夫人。”她准备了一包自制小吃塞进了苏夫人手中:“夫人可不要嫌弃我的手艺啊!” 苏夫人接过黛玉的包袱:“郡主的手艺是东京第一份,我可是有福了,只是日后若再想吃可就难得了。” 苏子瞻不喜欢夫人说些悲戚的话:“你怎知黄州没有美食?没准比郡主的手艺还好,郡主说是不是?” 黛玉:“大人自然说得是,二位都能养得白白胖胖的,将来有机会我还要去看你们。” 苏子瞻和夫人谢过黛玉美意。 陆清舟是男子,嘴笨,不知道说些什么,但他与苏子瞻是相识多年的莫逆知交。苏子瞻也看出了他的不舍:“以后你可与郡主一起来看我们。对了,我还想早点喝你们的喜酒啊!” 陆清舟:“你放心,这杯酒少不了你的。以后保重,照顾好自己和夫人。” 苏子瞻允诺:“吃一堑长一智,我会保重的,后会有期!” 载着苏家人的马车渐行渐远,黛玉和清舟还在挥手,其实他们都知道,以子瞻的心性,离开暴风雨般的斗争中心或许还是一件好事,至少少了许多危险。 “回家吧,你不该这样操心。”陆清舟扶着黛玉,想要送她回家。 “子瞻走了,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他是个热闹的人,希望也能把热闹带到别处。”陆清舟感慨。 近来,王安忆常常来看黛玉,并有意无意提起她哥哥:“我哥又作了一首极好的诗,我念给你听听?”她知道黛玉爱才,试图能以这样的方式引起黛玉对王安石的注意。 但是黛玉只是出于礼貌:“洗耳恭听。”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③ 黛玉:“王大人诗才了得,我是自愧不如。” 王安忆:“你这是谦虚了,谁不知道你可是有名的才女。才女配才子……” 王安忆话还没说完,就被清照堵回去了:“人家黛玉心有所属,才女当配英雄!” 王安忆知道清照所指,但是她还是想让黛玉当她嫂子。 黛玉直接告诉王安忆:“我与清舟早已心心相惜,你的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王安忆不服:“陆清舟官职那么低,哪有我哥哥前程远大,你是郡主,官家肯定不答应。” “官家可管不了我。” “我不信,婚姻大事由不了你,肯定要官家指婚。” 李清照嫌王安忆啰里啰嗦的:“你一个姑娘家,管这些闲事做什么,你自己的终身大事有着落了?” 王安忆无语,她还从没想过自己的事,在她眼里,哥哥就是她的天,她只想着把哥哥安顿好。 另一边的王安石整天忙于朝政,根本不知道他妹妹在为他的终身大事谋划,谋划的还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潇湘郡主。 “哥哥,你已经位极人臣,为何还不娶亲?” “急什么,你看我每天这么忙,哪有空想这种事。” “那不行,爹娘不在了,我要为你多考虑些。” 王安石故意逗妹妹:“是不是你想嫁人了,只好先把我的事解决了啊?告诉哥哥,看上哪家公子了?” 王安忆没想到引火上身:“哥,你胡说什么。我是在正经与你商量,你觉得黛玉怎么样?” “自然是绝世佳人。” “为何不娶回家来呢?”王安忆天真地问。 王安石刚喝的一口茶水差点吐出来:“娶郡主?” “对啊!” “你哥我可没这个福分。” “怎么没有?你是宰相,尚郡主有何不可?” 王安石笑妹妹还是不懂事:“你可知黛玉的恩宠?当年陛下想纳她为妃,都没有成功。我难道比陛下还厉害?” 王安忆不知道还有官家这回事,心里凉了半截:“这么说我竟是白日做梦了。那黛玉看上陆清舟什么了?难道他比官家还厉害?” “陆大人文韬武略,侠义心肠,与黛玉感情深厚,怕不是官家能比得上的。再说感情这种事,又岂是权势地位所能左右的?当年韩家权倾朝野,陆大人也并没有因此娶了韩依依,对不对?” 王安忆知道哥哥说的有道理,但是她不甘心,以后又能去哪里物色个好嫂子呢? “你啊,只管做你的王家大小姐,这些事无需你操心。”王安石告诉妹妹。 自此,王安忆渐渐打消了让黛玉当她嫂子的念头,不过她还是看陆清舟不顺眼,这家伙到底哪里比她哥哥好? 经过近一个月的休养,黛玉恢复如初,至今大家都不知道,为何让众太医都束手无策的毒药,黛玉竟然能自愈? 淳朴的林大娘和林大叔只能认为是女儿的善良换来的好报,是老天庇佑的! 为了感谢神佛,林大娘特意带黛玉去庙里进香。 黛玉上完香,在庙里闲逛一番,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进庙,人来人往,香火鼎盛。突然身后有一人喊她:“林姑娘?” 黛玉转身便看见以前给清舟治脸的周先生:“先生,您怎么在这里?” 周先生捋捋他的长胡子:“我与本庙的主持是好友,来看看他。远远地瞧着身影像姑娘,没想到还能在此相见。” “先生踪影不定,实在难得一见。上次先生的大恩我们还没来得及报,不如先生跟我回家去,我做一桌小菜招待您!” “早听说潇湘郡主厨艺卓绝,老夫倒真想尝尝!哈哈哈,不过我还得先去见过主持,你们母女二人不如随我一起去见见。” 林大娘是虔诚的信徒,一听说能见到主持,就立即答应了。 主持是个和善的老和尚,名唤净一,与周先生相互寒暄一番,周先生便向他引见了黛玉和林大娘:“这位是圣上亲封的潇湘郡主,那位是郡主母亲林夫人。” 净一师傅:“见过郡主!见过夫人!”他抬头看了黛玉一眼,神色由平静变得疑惑。 周先生:“今日我先不与你多谈,我要去郡主家品尝美食。” 净一师傅:“你只管去。”一行人准备离开时,净一师傅却又开口了:“郡主可否留下说几句话?” -------------------- 作者有话要说: ①、②引用于百度“乌台诗案”,有改动。 ③引用于百度汉语,是王安石的诗《梅花》。
第28章 大家都不知道萍水相逢的净一师傅要和黛玉说什么话,就连黛玉自己都捉摸不透:“先生和娘请先到院内等我一下。” 周先生和林大娘就先出去了。 净一师傅静静端详着黛玉,过了许久才开口:“敢问郡主从哪里来?” 黛玉更迷惑了:“从家中来。” “哦?家在何方?” “东京城林家。” “怕不是。郡主不是东京人士,更不是大宋子民,郡主,从天界来。”净一师傅一语道破玄机,黛玉惊住了。 “师傅,你……” “郡主不必担心,老衲不会泄露你的身份。只是时候到了,郡主还是要回天界的,留恋人间有损仙气。”
黛玉对净一师傅的身份也很怀疑:“大师又是何人?我在人间这么久,从没遇到能识别我真身之人。” 净一师傅慈眉善目笑道:“不可言,不可言。郡主去吧……” 黛玉一时问不出,便出去找娘和周先生了,反正净一师傅的庙在这里,还怕他跑了不成?以后再来问。 一回到家,黛玉便让秋儿爹去将陆清舟和李清照请来,周先生到访,故人还是要见一见的。 陆清舟为了报答周先生恩情,把从山庄带来的几本珍贵典籍送给周先生:“这些书里记着当今世上的奇珍异草,对先生或许有点益处,请笑纳。” 周先生一生最喜欢捣鼓奇奇怪怪的东西,顿时对这些典籍视若珍宝:“这些可都是宝贝,你真舍得给我了?” 陆清舟:“先生救过我的命,这些就当报答先生的。” 周先生喜不自胜:“甚好,甚好,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周先生被奉为上宾,林家好酒好菜招待。陆清舟为周先生斟了第一杯酒,先生却起身走至门口,将酒杯里的酒尽数洒下:“这第一杯当敬晏殊。” 周先生与众人的相熟是晏殊牵线搭桥,现在大人却不在了,空留遗憾。 席间,周先生提议:“不如吃完饭我们去晏府看看,或许晏夫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黛玉经常去晏府,能帮的她都帮了,不过为了不辜负周先生的一番心意,她还是赞成提议。 陆清舟和黛玉陪周先生去晏府,清照因为私塾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路上,黛玉向周先生说起,晏殊的小女儿晏绪在清照私塾里读书,近来长进了不少。周先生点头称赞:“女子也要读书方能立世通达,像你和李小姐一样,做自在豁达之人。” 黛玉:“先生抬举了,我们也难免落俗。”黛玉想起净一师傅的话,便问周先生:“先生可知净一师傅是什么来历?” “出家人罢了,哪有什么来历。怎么?他和你说了什么?”周先生好奇。 黛玉见周先生也问不出来,就搪塞过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好奇师傅为何会出家。” “前尘往事如过眼云烟,何必再去追问。” “先生说得是。” 到了晏府,晏夫人正在刺绣。 下人报有客来访,晏夫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起身端茶倒水。 周先生:“夫人别来无恙!” 晏夫人许久未见过周先生:“先生怎么来东京了?” “来访一位故人,正巧遇见郡主,就来看看大家。” “原来如此。先生仙风道骨,倒比从前更精神了一些。”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0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