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对很感激老师傅:“谢谢您师傅,咱们都这样落魄了您还想着我……” 老师傅叹了一口气:“唉,谁没有难的时候呢。将军叫火头军要顾着你,我们不能辜负将军所托啊,是不是?”其他人也应着老师傅的话说:“是啊,是啊。” “再说你这小子也算勤快,手脚麻利,做的饭又好吃,大家伙对你好点也是应该的。”老师傅说的这些宽慰了黛玉的心,她暗暗下决心要想办法带大家逃出去。 大凉攻下了狼云关,在此驻军。宋军被迫转移到离狼云关三百里外的定阳城,这里是大宋边境的第一座城镇。 大凉军狼子野心,夺取定阳城之心路人皆知。 黛玉偷偷和小江商量,如何能把敌军的情报传给平远将军。小江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咱们自己都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怎么传信?还是安分些别让凉军抓住了把柄。” “但是定阳城危在旦夕,咱们就坐视不管吗?” “代誉,你跟我都只是烧饭的,连刀剑都没一把好的,定阳城的生死轮不到我们管。再说平远将军一定会想办法的,还有朝廷,朝廷一旦接到消息就会派大军增援。” 黛玉知道小江说的是实情,他们现在毫无反抗之力,凉军之所以饶他们不死,是因为那个张全喜欢吃宋人食物,据说他少年时曾在大宋待过一段时间,对大宋吃食念念不忘,才会将火头军抓了来。 火头军的师傅们也想给大凉人饭菜里下点毒药或者巴豆之类的,但是可惜他们手里没有这些东西,而且大凉人看得很紧,几乎是寸步不移地守着灶台和饭菜,让他们啥坏事也干不成。 这天午饭后,师傅们在刷锅洗碗,黛玉和小江外出拾干柴。名为外出,实际上也没有超过大凉人的视线,在他们身后有好几双眼睛盯着。 二人在树林里边捡边观察形势,发现这片树林外沿也有凉人看守,根本无法穿过。而且在树林的另一边还扎了几座营帐,由重兵把守。黛玉小声跟小江嘀咕:“这些凉人跟阴魂一样,哪里都有。” 小江叮嘱她:“别探头探脑地瞎看,小心被他们当奸细抓了。现在看着这片林子咱们是逃不过去了,只能再找机会探探其他的路。” 黛玉:“你小子脑袋灵光得很,当个烧饭的实在是屈才了。” “你别挖苦我,我大字不识一个,只会围着灶台转。” “不识字没事,等我回了东京,定请最好的师傅教你!” “你就吹牛吧,最好的师傅凭啥听你的?” 黛玉打包票:“我说请最好的就请最好的,你到时候别偷懒不肯学就行了。” “别扯那些没用的,快捡完柴回去。”小江显然不相信黛玉说的话。 黛玉自顾自不停地捡干树枝,耳边传来两个凉人士兵的声音,这两人正站在树旁解手,黛玉羞得赶紧转过背去用手捂住脸,小江笑他:“都是男人,有什么见不得的。” 黛玉“呸”了他一声,“胡说八道什么。” 小江不明白,这算什么胡说。 此时,那两个凉人士兵却在相互交谈,一个说:“那家伙真犟啊,什么都不肯交代。”另一个也说:“大宋要都是这样的硬骨头,那还真不好啃。”“什么硬骨头,还不是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真了阶下囚……” 黛玉和小江趴在草丛里,张大了耳朵听着两个士兵的谈话,直到那两个士兵结束离开,他们俩才慢慢起身。 “你说那两个人口中的硬骨头是什么人?”黛玉问小江。 “听着是宋人,会不会是抓了我们军中的人?” “有可能,但是跟我们一块被抓来的都是火头军,难道还有我们不知道的?” 小江若有所思:“看样子凉人想从那个人嘴里套出什么话来……” “小江,咱们得救他。不管他是谁,只要他是宋人,只要他还活着,咱们就得想办法。”黛玉语气里充满了坚定。 “救自然要救,但不能贸然行事。咱们先回去,跟大伙商量一下。” “行。”二人随后抱着捡的柴火回营帐。 营帐内,火头军的人又在为晚饭做准备,黛玉和小江暂时找不到跟他们单独说话的机会,只能埋头干活。 直到晚饭结束,大家伙都干完活,回到寝帐休息,黛玉才把众人悄悄叫到一起。 “我们今天捡柴火听两个士兵说他们抓了个人,是咱们宋军的。”黛玉说明情况,“我和小江琢磨想去救人,但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老师傅询问:“抓来的人关在哪里?” “应该关在树林另一边的营帐,那里有很多人看守,而且不准外人靠近。” 老师傅听完后皱眉:“要真是大宋子民,咱们是一定要救的。可若不是,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小江:“师傅说得有理,所以救人之前要先打探清楚他是不是宋人,否则闹出笑话还暴露了自己。” “那咱们一边照常干活,一边伺机打听清楚,切不可走露了风声。”黛玉叮嘱。 “放心,咱们都是一条心,不会说出去半个字。”大家表示一定守口如瓶。 从这天起,黛玉和小江外出捡柴的时候就走得越来越远,试图离树林另一边的营帐更近点。但是他们每接近一点营帐,大凉士兵就会大吼:“你们找死吗?跑到这里来,滚!” 小江只好拽着黛玉灰溜溜地逃走。 黛玉见这样不是办法,便提议:“大白天太显眼了,动不动就被他们逮了,不如晚上再悄悄地来?” “那等半夜再来,趁他们打瞌睡的时候放松警惕,咱们才有机会。” “就这样决定。”
第52章 夜半时分,凉军大营比白天安静了许多,只有巡逻的士兵在来回溜达。火把的光摇摇晃晃,连稍远一点的人影都看不真切。 火头军的人为了配合黛玉和小江去打探消息,一伙人商量着假装一块出去如厕,人多了,就好掩护黛玉和小江行动。 一群人的动静不小,巡逻士兵叱问:“你们这么多人出来干什么?” 老师傅颤颤巍巍地答:“出来解手,一会就都该睡了。” “去吧去吧,快点啊!”士兵有些不耐烦。大凉人生性懒散,能偷一会懒是一会,此刻的士兵们都巴不得找个没人角落眯一会。 火头军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答着:“是,是,是……” 大伙靠近树林时,老师傅低声说:“你们过去吧,当心些,别叫人发现了。要是不对劲就快回来,没成功还有下次……” 黛玉小声:“知道了,师傅别担心,我们一会就回。” 随后她和小江就钻进林子里。其他人并未立刻离开,假借解手用身体挡住凉军的视线,为二人打掩护。 直到巡逻士兵边喊边朝他们走过来:“解手这么慢……还不快滚回去!” 老师傅怕士兵走近发现黛玉他们,就带着众人准备撤了:“来了,来了,这不是人多嘛,就耽搁点时间。” 一群人又假装结束准备回营帐,士兵见他们乖乖听话也不再多说什么。 黛玉和小江趴在草丛里听到外面的声音,吓得一动不动,生怕被发现异样。直到确定所有人都走了后,他们才慢慢往前摸索。对面营帐里的烛光很微弱,根本无法照到林子里来,幸好今晚的月光明亮,不然两人恐怕就要撞到树上去了。 小江在前面开路,不时用手扒拉着草丛,他的手已经被剌出好几道伤口,但是他一声不吭。他只记着将军说的话,要保护好代誉,作为士兵,服从命令是第一位。 毕竟是血肉之躯,当伤口被二次剌开的时候,小江疼得忍不住“嗞”出了声。黛玉在身后担心地问:“怎么了?” 小江没说实情,只轻轻回道:“没事。咱们离营帐不远了……” 黛玉探头往前看了一眼,确实不远,连守卫的身形都能瞧得清楚。 二人在原地商量。小江提议:“看到帐上的窗户没?一会趁他们巡逻去,我们悄悄扒着窗户望一眼,看看里面关的可是宋人。” “明白,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小江给黛玉打招呼:“看到后,你我就要赶紧撤离,不能逗留,要是被发现大家就都遭殃了。救人的事等回去商量。” “我知道,听你的。” 两个人摸索到林子边上时,小江示意黛玉躲到树背后,自己也找了棵树藏起来,等士兵巡逻去了再现身。 等了好一会,黛玉都有些犯困,小江突然小声喊她:“代誉,快,快,机会来了!”黛玉从树后伸头一看,一队士兵都不在,就赶紧跟在小江身后前进。 但是眼前这座营帐有些奇怪,它的窗户设置得比其他营帐都高了许多,不管是黛玉还是小江,凭借自己的身高都是够不着的。 小江二话没说就蹲了下来:“你坐到我肩上来,我抬你上去,不然两个人都看不到。” 黛玉虽有些不好意思,但除了这样也没别的法子了。好在黛玉身量轻,小江背她倒不是很吃力。 黛玉吃力地扒着窗户沿,她使劲仰着头也没有看到里面的情况,急得她催小江:“再高点,再高点,还差一些……” 小江也费劲挺直了身子,双手抓着正营帐外侧的布,那布都有些变形了:“看到了吗?” “快了,快了。”黛玉终于够到一点窗缝里。透过这小小的缝隙,借着帐内的烛光,她瞧见了一个铁笼子。铁笼子里关着一个人,此人背对着她,身上穿的是大凉人的衣衫,头发凌乱不堪,更奇怪的是,他的手脚都被铁链锁着! 黛玉很吃惊,究竟是什么人需要这样层层锁住?而且他身上穿的还是大凉衣服。 正当黛玉疑惑时,小江在下面催:“看到了吗?看到了就快下来,我快撑不住了……” 黛玉准备转头下去时,那笼子里的人微微侧身,黛玉终于看到了他的侧脸! 那张脸,正是她朝思暮想要见到的! 陆清舟!黛玉又惊又喜,险得叫出声来。 小江不知道什么情况,还以为是里面有凉军被发现了,忙问:“怎么了?”黛玉一时没听见,她现在很想喊陆清舟,可是这个距离又怕被凉军听见,只能硬生生捂住嘴憋着。 小江在下面不知道黛玉看见了什么,但是他注意到远处有凉军的身影晃动,怕一会被人发现,就立马蹲下身子,让黛玉顺势下来。 黛玉刚想张口告诉小江她看见清舟了,小江就捂住了她的嘴,立刻拉着她转身跑了。 直到跑进林子,一人找了棵树藏好。黛玉大气还不敢出,因为凉军巡逻的声音越来越近。 “这黑灯瞎火的什么都没有,回去睡会吧。”一名士兵的声音传来。另一个也说:“天天折腾我们,整夜整夜地熬,谁受得了!”随后又有人附和:“就是,就是,走吧。”这一队巡逻人马终于离开林子。 黛玉和小江像来的时候一样,在林子里匍匐前进,一有声响就趴着不动。就这样慢慢前行,时间过去了很久,眼见天就快亮了。小江觉得这样不行:“咱们得快点,不然天亮了就会被人看见,得趁着天黑赶回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0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