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六接了封氏主仆来扬州,将此事奏报林云星。林云星怜甄英莲命运多舛,又疑甄家之事有僧道暗中操控。她怕甄英莲走后让僧道所设计,征询封氏同意,认了英莲为义妹,养在身边,安排封氏主仆住到了林府的庄子上。 甄英莲甚知进退,这些年努力读书,还学了些粗浅的武功,已然是林云星手下得力之人。为了方便英莲照顾母亲,又兼她年少美貌,云星不放心让她出门办事,便留在府里帮忙照看林黛玉和林砚姐弟。 司剑守在书房外,见甄英莲疾步进院,便道:“英莲何事惊慌?” “司剑姐姐,奉墨来报宝儿小少爷溜出府去玩了。” 林云星在书房听到动静,推门而出,温声问道:“他一个人去的?” “带了左右兄弟俩一起。” 林云星身边不提外面办事之人,她院中伺候的仆从不计仆妇,贴身丫鬟便有司琴、司剑及春夏秋冬六人。 林黛玉跟着姐姐住一个院子,没有多加人手,却也有知书、知画、绿翡、红翠四个丫头。其中知书、知画年长些负责打理林黛玉衣食住行,绿翡、红翠年幼些主要是陪黛玉玩耍。 林砚今年七岁,从姑苏回来后,便开始独居一院,由贾敏生前倚重的兰姑带了两个丫头打理院中诸事,另有四个男仆随行伺候。四人中左右兄弟是一对年长的双胞胎,既是仆从也是保镖,奉墨、执笔比林砚大一岁为书童,陪林砚读书习武和玩耍。 “小孩子对外面的世界难免好奇,知道带上林左林右总算不笨。你让林九安排两人暗中保护,无事不必出面。” 林砚只跟着父母和姐姐出过门,这么大的小男孩向往外面的世界不稀奇。林云星也做过小孩子,并不愿意十分拘着弟弟。男孩子的胆量是在外面闯出来的,她可不想养出一只胆小的小鹌鹑。 扬州乃是繁华之地,在林如海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甚是太平。林砚是知府公子,身边又带了会武功的随扈,一般人不敢轻易招惹。只她就这么一个胞弟,又是头次出门,难免谨慎些,多派人跟着。 林砚头一回自己上街,就像个刚进城的小土包子,买了一大堆有用没用的玩意回家给姐姐们献宝。贾琏回京前没少给他们姐弟买这些小玩意,大约是旁人送的和自己买的不同,林砚整晚都很兴奋。 小孩子首次独自出门,兴奋也是寻常,待他多出门几趟,自然就习以为常了。林云星并非十分在意,只是罚了弟弟逃学私自出府。不想尚未等到林砚过够新鲜,林黛玉开始闹情绪了。 家里两个小的打小就喜欢打打闹闹,但并不走心。可这次林砚跑出去玩,没有叫上自己,黛玉是真的生气了。黛玉聪慧,知弟弟能逃出府去玩,必是长姐默许的。事后云星罚林砚并不重,便印证了她心中所想,越发不乐意了。 林云星见妹妹闹情绪,难以安抚,就让人给林黛玉做了一身小袍子,打算带她出去逛逛,不想黛玉却闹着要和林砚一般自己去。自己去就自己去吧,大不了让人跟着就是。倒是林砚不知如何说动黛玉,让黛玉同意带他一同去。 云星刚送了弟弟妹妹出门玩耍,就有林如海身边的小厮来叫她。今日是休沐日,林如海难得一日清闲,便想起了长女。 调任的谋划泡汤,林如海心中不知是喜是忧。林如海少年得志,投身朝廷,心中自有抱复。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个男人不向往封侯拜相。生了退缩之意,并非少年志气被湮灭,而是因娇女幼子多了顾虑。 林如海初外放知扬州时,并非没有想过要立下一番大事业。三年间处事保守,固步不前,皆因牵挂妻儿。如今皇帝令他连任,这份信任不可谓不重。林如海想要急流勇退,没有退成心中竟有几分轻松。 妻子过世,三个孩儿虽未成年,但长女素来可靠,已然在他没有意识到时就成为了可以托付信任之人。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他既任了这扬州知府兼巡盐御史便一日不可懈怠。 林如海不由生出了几分豪气,想要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再创一番事业。然他身体大不如前,不免忧自己寿不假年,将林家的重担都丢给了长女。 自连任旨意到了扬州,长女没露出什么失望之色,反而连日将自己关在书房。林如海以为女儿心中不悦,又不知如何交代,连日皆借口公务繁忙歇在前院。今日休沐,他知此事再不可拖延,才让人招女儿外书房相见。 林如海站在廊下等着长女前来,看着院中腊梅却已出神。贾敏过世时,正值府上腊梅盛开,再过几日便是腊八,贾敏两周年忌,当真是时光匆匆不等人。 “父亲!” “星儿来了!”林如海回神,眉宇间却有无法掩饰的郁色。 林云星知父亲必是睹物思人,想起了她过世的母亲,却无意提及亡母以安慰。逝者已逝,生者却还要继续生活。人生在世本是生生死死,亡者泉下有知也不愿生者沉溺于失去的痛苦之中。 林云星带着弟弟妹妹守孝寄托哀思,却从未要幼弟幼妹沉溺在丧母的情绪中。 “父亲寻我,可是为了连任之事?”林云星开门见山道,“这几日父亲借口公务繁忙,只让人暗中关怀,多日不曾回后院见我们姐弟,是怕我们知道不能回京心生失望吧?” 林如海早知长女耳聪目明,定然早就收到了消息,涩声道:“君命难违,父亲要留在扬州,却还是可以送你们回京城的。你外祖母已经几次派人来接,待除孝后,你们也该回京探视一二了。京中,你琏表兄还是可靠的。” “先前我与父亲提及全家一起回京,父亲答应了,是为了我和玉儿、宝儿,我心中明白。此番陛下令父亲连任,父亲心中其实是高兴的吧?父亲心中有鸿浩之志,女儿并非不知。女儿劝父亲回京,并非其他,而是近年父亲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星儿!”林如海心中愧意涌现,喉头一哽几近失声,只得对林云星摆了摆手。 “我说此言,并非责备父亲。”林云星上前扶住老父,动情道,“阿娘早早去了,何尝不是忧思太过之故。可阿娘敏感多思,父亲这几年又何尝不是顾虑我们母子瞻前顾后,以至于难展心有大志。我劝父亲回京不过是想要奉养您颐养天年的一点奢望,可事已至此,又何必再顾虑重重。” “阿星,父亲只怕对不住你。”林如海含泪道。 “阿星已经长大,身为长姐,照顾弟弟妹妹责无旁贷,您不必再为了我们姐弟犹豫不决。世上之事既做了就不会无迹可寻,阿爹不妨顺着心意任意施为。放手一搏既成全了父亲大志,又解林氏之困。”
第43章 云星教弟 得到女儿的体谅, 林如海顿生豪气:“父亲必不负你所盼,侦破盐案,以复皇命, 回京与你们姐弟团聚。” “父亲且慢!我愿父亲大志得展,却也有两个条件。”林云星语气一转,“其一, 父亲既决心将这盐案一查到底, 就不该继续放任自己沉溺哀思, 当保重身体为要;其二, 不管如何,如阿娘在时一般,我们一家人总是要在一处的。” 皇帝既下严旨,又怎容得林如海心生退意。林如海若退了,毁去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有林家的未来。若他秉持皇命全力侦破盐案,林家则能更进一步;即便不成,林家只要林云星姐弟三人在,就不会彻底没落。 林云星生就一颗自在逍遥的心,她若独自一人, 大可从朝堂中抽身而去, 退居江湖, 远离其中是非。可江湖虽大, 却未必是林如海、林黛玉和林砚的选择。江湖是林云星的骨,朝堂是林家的根。 向林如海提议回京时,林云星就明白那是父女二人的愿想, 而非既定计划。她非优柔寡断之人, 既无退路, 又怎能让老父为了他们姐弟迁延,自绝生路。 旨意明确后,林如海以为云星失望这样的结果,与他闹脾气才将自己关在书房。可云星素来是勇往直前之人,又岂会因这点事情而意志消沉。 这些日子,林云星闭门所思皆为筹划破局。朝堂上的事她不如林如海在行,可江湖事她比林如海擅长。两淮之盐多从扬州转运,私盐贩卖大约也不例外。既然要走码头,便会有迹可循,掌控着扬州码头的大小帮派便是入手点。 除却掌控码头的江湖帮派,盐商江家灭门案的凶手隐也是线索。林云星从未放弃对隐这个江湖组织的追查,已经查到一些线索,隐而不发是为了一击必中,挖出其核心秘密。 林如海皱眉道:“盐案幕后凶手心狠手辣,有盐商江氏前车之鉴,你们留在扬州,父亲如何能够放心?” “这个父亲不必忧心,我既敢带着玉儿、宝儿留在扬州,自然有后招。” 林如海想要再劝,林云星却不愿一家人分隔两地。林如海这人实在不知保重自己,若留他一人在扬州指不定何时就将自己熬死了。 父女二人争论了一下午,谁也不曾说服谁。因他们在院子里说事,将身边人都打发到了院外。林一在门口探头而入,奏报说林云星身边的司剑姑娘求见。 司剑既知林云星与林如海议事,总不会无缘无故来打断。 林如海便道:“让她进来了吧!” 司剑进院,向林如海和林云星屈膝道了万福:“老爷、大姑娘,二姑娘和小公子从街上回来,买了些东西。” “玉儿和宝儿出门了?”林如海意外道。 提到弟弟妹妹,林云星面色稍缓:“前几日宝儿偷偷溜出去玩,没叫上玉儿。玉儿便与我们使小性子,可不要放出去撒欢一回才甘心。” “你也别太惯着他们,外面鱼龙混杂,宝儿也就罢了,玉儿可不能在外面玩野了。” “阿爹以前常带我出门,玉儿和宝儿如何就不能出门了?他们长大了,哪能一直拘在后院,只看着头上那片天。” 林如海与贾敏成婚多年才有了长女,爱若珍宝,只当个小公子养。那时林如海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公务,常带云星出门。到了林黛玉和林宝儿出生,贾敏和两个小的病歪歪自不好出门。来了扬州后,林如海又忙于公务,也不必说。 林如海和贾敏总忧心林云星作为长女承受了林家太多责任,可林云星心中并无不平。除却她并非真幼童,更因相较于弟弟妹妹,她曾独占父母和祖母的疼爱。祖母和母亲相继过世,她又如何能够忍心老父一人担起全家重任。 “惯着他们还有一肚子道理。”林如海嗔道。 林云星知父亲并非真心怪罪,对司剑笑道:“玉儿和宝儿买了什么,劳你特意跑来禀报?” “说是在街上遇到两个自插草标卖身给家中老父看病的乡下小姐妹,正被恶霸强买,二姑娘和小公子不忍便抢着买了回来。。” 如林家这般人家仆从多为家生子,若要添人也是传了在官府登记过的正经中人带人上门选,可没随意在街上买人的道理。这街上买人指不定就是仇家别有用心送来的探子亦或是来历有问题。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0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