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太不争气。”准提补充道。 “可惜他没有趁机弄死风凝。”接引叹气:“没想到这孔宣有如此本事,我们一个不在朝歌,竟然让他找出了这东西的解药。” “不然,死上几个人,说不定殷郊真能对付得了风凝。” 他们说死上几个人的时候,就像说死上几只蚂蚁一样轻松。 “为什么一定要朝歌乱啊?”准提问道。 “因为,乱了,才能混水摸鱼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再改之前的内容吧。今天出去吃饭了,回来有点晚。 我把键盘给弄坏了,哭唧唧。 刚刚不小心复制稿子复制错了,大家刷新一下就可以看到正确的了。 另:那个“君不贤,臣投他国”摘抄自原著,原著摘抄自三纲五常,原句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感谢在2021-09-16 23:59:18~2021-09-17 23:59: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北辰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归来“刺杀” 接引和准提两个人……从来不信甚么天道。 他们从一开始就和三清不一样——三清出身高贵,是盘古清气幻化而成,生来就背负有盘古大神的开天功德。也不像是女娲,因为误打误撞,即使修为并不怎样,但也能创造一族从而成圣。 西方灵脉被毁,他们的洞府灵气稀薄,所以只好去洪荒各地修炼;西方没有天才地宝,所以他们只好在洪荒碰各种各样的修道者,然后慈眉善目地对对方说:“道友,此物与我有缘。” 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实在有点厚颜无耻吗? 只是,他们一无所有时候,就只剩下了全力以赴,以及仅剩的一张厚脸皮。 所以,三清他们带着与生俱来的骄傲,老子顺应天命,元始阐述天命,他们奉天命位圭臬,恨不得将“我们就是天命所归”给写在脸上。 而三清里面,唯一叛逆一点的弟弟,则是取了“截天地一线生机”之意,看起来好像更能走得长远…… 但是,在他们两个人眼里,这三清都过于傲慢了。不说两个兄长,就是通天这个平易近人的圣人,截取天地一线生机的诠释也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意味。 只剩下了他们。 说起来似乎有点大言不惭,但无论接引还是准提,他们都认为,虽然当初成圣是因为发愿五十,但是究其深层原因,也不过是他们运气不好,且天道不愿意承认他们这些人的圣人身份罢了。 毕竟,不说他们的教义如何,单单以对待天道的态度而论,他们和三清完全不同。 并不是说他们不信天命,而是他们对待天命更像是因势而用之。 当年在紫霄宫外,将蒲团从红云和鲲鹏手中拿过来的时候接引和准提便是利用天道之意。而后来,出现在妖族扶桑木下,趁机将尚且不懂事的十位小太子拐到人间,又何尝不是趁着天道让巫妖两族争霸,所以趁势而为之,为西方教捞得一两分油水呢? 可以说,西方教就是他们两个人这样一点点奶起来的。 也正是因为在这几次天命之中得到了甜头。所以,知道第三次量劫主要针对的是阐截两教的时候,接引和准提两个人的心思就又一次打到了阐截两教的身上。 不过,相对于巫妖量劫,此次封神量劫则复杂了很多。当然,复杂也有复杂的好处,比如此次量劫明面上虽然是阐截两教之间的竞争,但真正决定这两教最后结局的是西岐和朝歌的对垒。 而他们在西岐和朝歌这群凡人中做点手脚的成功率,要远大于在阐截两教阵营之中。 若是完全按照原著发展的话,事实却是如此。 为了尽快引起阐截两教的矛盾,快点引发封神量劫。两人曾经在女娲庙外施展一缕突如其来的微风,轻轻撩开女娲娘娘塑像面前的纱帘,让纣王色心骤起。更在之后阐截两教对阵的时候,无数次穿梭于两边的战场之上,为之后的西方教网罗了无数的教众。 所以有说法是:三次量劫根本没有胜者 ,但是都有最大的受益人。 第一次龙凤量劫,最大的受益人是鸿钧和罗睺;第二次巫妖量劫,最大的受益人是三清和昊天;第三次封神量劫,最大的受益人是接引和准提。 所以,这洪荒里如果还有人是真心想要封神量劫进行下去的话,那么一个是接引准提,一个就是昊天和瑶池了。 但是……接引准提无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刚刚搞出来的朝歌势弱的局面,被风凝硬生生地转过来的。 且,若是他们不及时出手的话,怕风凝迟早会将这朝歌给重新振兴起来。等到那时候,西岐怕是会不战而败,又哪里有天下大乱,又哪里有封神量劫? 如此下来,阐截两教继续兴盛下去,万仙来朝。何时才是他们西方教的出头之日。 接引和准提也曾经想要直接弄死风凝……他们在发现风凝的存在滞后,曾经在一个深夜里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风凝的屋子里。但是,当接引准备痛下杀手的时候,却发现对方身上忽然爆发了一阵金光—— 那是功德金光,和帝王之气,比曾经的纣王身上还要浓郁。 接引……准提…… 说起来,帝王之气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 不同于功德金光,帝王之气是帝王与生俱来的,不仅能保佑帝王康健,在人间龙脉强盛的时候,这帝王之气更是能保证整个国家不受邪魅的侵扰。这也正是王城周围没有妖邪的原因。 但是,有帝王之气强盛的帝王,就有功德金光比较弱的君王,那些特别弱的,甚至会到上个厕所掉马桶里面都会被淹死的地步。 而那些比较强的,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近他们的身。 但是,帝王之气只能防神仙鬼怪,却不能防人——这也是为什么女娲想要给纣王一个教训的时候,没有选择自己出手,而是让西岐的姬昌带兵攻打纣王。 接引和准提万万没有想到,风凝身上也有帝王之气。 这可是君王才有的东西。 所以,当时的他们临时改变了方法,不再直接解决风凝,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当时身上同样有帝王之气的殷郊身上。 当时,接引和准提都以为风凝身上的帝王之气是因为百姓的信仰而来的,所以才会让殷郊先紧着风凝这一点对付。若是事情不这么巧,他们勉强也算得上是歪打正着,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已经算是比较擅长利用天命的圣人了。风凝比他们还会将计就计。在察觉到殷郊的想法之后,更是忍常人之不能忍,直到了內侍都已经把毒酒怼到她面前的那一刻,对方才奋起,更是以君王逼迫为由,挑唆于百姓,趁势造反! 接引和准提按下云头,看着此时朝歌王宫殿内的场景。 刚刚的乱象已经逐渐停止了下来。 此时,百姓们已经陆陆续续地走出了大殿,被人们疏散着送回了自己家里。 在百姓们回到大殿之后很快,陆压和孔宣也来了王宫。他们麾下有士兵,见到这些大臣们都战战兢兢站在原地,便命令手下的士兵,将各位大臣送回了自己的家里。于是,整个大殿上就只留下了坐在原地神色复杂的殷郊,以及已经站在了他身边的风凝。 哦,还有另外一个不愿走的闻仲,和不放心风凝在这里的陆压和孔宣。 当然,他们都不重要。 殷郊表情惨淡:“老师,这一招,你却是没有教我的。” 风凝沉默了下来。 当他彻底失败之后,就好像再一次回到了学生这个角色之中,看着她的时候眼神悲伤,好像风凝 才是这个始作俑者,是那个不顾师徒情谊,在一开始就伤害了他的人。 殷郊的头发早已经因为刚刚的嘈乱而变得乱七八糟的。刚刚被放在右手上的冕旒也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他问风凝道:“老师,您是否从未想过要认真教我?” 风凝:…… 风凝第一次,前所未有真诚地问道:“那我教过你,要给百姓下毒吗?” 风凝自认为不是高尚的人。 但她从来也没有想过,将普通百姓拖到朝堂政斗中来。 “我不干这些事怎么办?”殷郊道:“我不干这些事情,老师能放过我吗?” 到了如今的地步,多说无益。 风凝沉默了片刻,对殷郊说道:“大王下罪己诏吧。” 罪己诏。 这是一个时辰之前,殷郊刚刚提出来的东西。 罪己诏,本就是君王向上天悔过的诏书,意在向上天阐明君王自己的过错。刚刚殷郊以风凝谋害百姓为由,想要处置风凝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身为弟子,却不能约束好老师,是要下罪己诏的。 如今风凝再让他下罪己诏,要求对方用的原因则是:“我希望大王能在这罪己诏里面写上大王和西伯侯姬昌密谋,想要置丞相于死地,差点使一城百姓全灭的具体过程。” “大王将这谋害朝歌百姓的祸首之名推到姬昌的头上,说不定,大王在之后史书上的罪名,也不过一个识人不明罢了。” 殷郊冷笑。 “莫非我还要感谢你不成?” 风凝丝毫不在意殷郊的态度:“若不是你做了如此错事,本应是我对不起你。” “臣子窃国,你可真是光明磊落!” 殷郊知道,风凝让他下的那个罪己诏之后,肯定就是退位诏书了。可如今,朝臣对于风凝上位再没有什么异议,殷郊也大势已去,除了写出罪己诏,再将王位禅让给风凝,再没有其他的办法。 闻仲全程都听着风凝和殷郊的对话,一言不发。 直到殷郊问风凝:“那等我禅位之后呢?等到我写了罪己诏之后呢?” 随着他的话落下,闻仲紧张地看向了风凝。 其实,早在殷郊对风凝下最后杀手,闻仲一脚踢开那內侍的时候,他就已经明显站在了风凝这边。但是,闻仲毕竟是在殷郊的爷爷那辈就入朝为官,也是看着殷郊长大的,随着他问风凝这句话,不知怎么就生出了两份对殷郊的不忍来,上前两步,对风凝道:“丞相大人……” 不,或许不应该叫丞相大人了。 但是,现在叫大王,明显不合适。 而闻仲,他虽然也在最后站在了风凝的这边,但他连自己为什么要站风凝都不知道,也接受不了风凝真的成为商汤的新王。 于是,闻仲就这样站在那里,吞吞吐吐地说不出话来。 风凝其实知道闻仲想要说些什么。她没有回头看闻仲,而是直面着殷郊:“好在此次没有闹出人命来。” 对的,幸亏那药只是小小的一瓶,却是全城的人在用。所以虽然发作痛苦,但要人命所需的时间却十分长。陆压和孔宣他们也足够给力,将研制出的解药尽数派发给了百姓们,所以没有出什么大事情。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4 首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