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薛姨妈面前宝钗帮黛玉说了不少好话,说她跟宝玉没什么。 可是她觉得如果她是黛玉的话,只怕不选择宝玉,薛鹏也不是她夫婿的首选。 她们两个素日也在一处吟诗看书,宝钗对黛玉的脾气秉性有些了解,知道她看重的并不是名利,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 宝钗同样也很了解她那三叔,薛鹏是好人也读过书,可偏偏不是黛玉想要的那种才子,很显然那两人乍一看有有一种巧妇伴拙夫说不到一块的感觉。 宝钗怕黛玉对这桩婚约心里不情愿,嫁的也不情愿,不想因为这些原因让黛玉跟薛鹏变成一对怨偶。 她希望能够在那两人成亲之前让黛玉加深对薛鹏的了解,认识他这个人的好,将来能够开开心心的嫁给薛鹏。 宝钗十分敬爱自己的叔叔,也很喜欢黛玉,她衷心的希望这两个人将来的婚后生活能够过的幸福。 只是她还没给薛鹏说多少好话就要搬家了,她只能抓紧每一次跟黛玉的见面多说几句。 “我这就走了,回头我把那两句诗想好了写给你。”宝钗说的是她最近跟黛玉的联诗,有两句诗她们两个人都觉得不太满意。 黛玉点头:“不急的,你刚搬家怕是有不少事情要忙的,也没有诗兴。这作诗就讲一个兴致,没了兴致怕也得不出好句子。” 宝钗笑道:“正是这个道理,你说这话跟我三叔到有点异曲同工。” 听宝钗提到薛鹏,黛玉心里有些好奇,犹犹豫豫还是问了出来。 “那年我娘生辰我要给她绣个帕子,偏偏又染了风寒。我心里着急,就想着带病把帕子绣好。我三叔知道了,就教训我说——” 宝钗故意咳嗽一声,模仿薛鹏的声音:“你这丫头,生病了自然要多休息才能好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这样不好好休息,回头绣帕子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看你等你娘生辰的时候,病又没好帕子也没绣好怎么办?” “磨刀不误砍柴工?”黛玉细细品味这话,“这话虽然说的粗俗一些,可是自有一股道理在里面。” 宝钗见状又继续说:“是啊,我那三叔虽然不像那些才子张嘴就是子曰诗云的,可是经历的多了,知道的道理一点不比从书本上看到的少。” 黛玉看了她一眼,也不接话。 宝钗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说了这些就够了,也掩住不说。 贾家给薛家母女的践行宴很是热闹,除了宝玉因为不舍得宝钗有些不高兴外,其他人都宾主尽欢。 随后薛姨妈母女就搬去了薛鹏的济安侯府。 这济安侯府挂的牌子是侯府,毕竟前身是王府,府中的景致很是不错,有些地方比贾家还要出色一些。 薛姨妈母女住了下来,因为薛鹏没有娶亲,作为嫂子的薛姨妈要帮薛鹏主持中馈。 她看着宝钗年纪渐长,平日里也让她跟在身边学习。 忙完府中的事物,母女两个就在侯府后院闲逛,也算是自得其乐。 宝钗这一走,黛玉失了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很是委顿了两天。 不过这一日贾家从外面接来一个带发修行的道姑,此女唤做妙玉,乃是苏州官宦人家的女儿。 只因妙玉自幼体弱多病,没有办法才托身佛门带发修行。 如今贾家盖省亲别墅里面有个庵堂,正好把她接来。 她跟黛玉是同乡,年纪相差不大,也是饱读诗书。 黛玉与她也颇能谈得来,一来二去也成了朋友。 这天她又来妙玉住处,她在跟妙玉学着念诵经文为去世的林海贾敏祈福。 这是她现在每日必做的事情,等到念完经文,她会和妙玉闲谈一阵聊聊看过的书或者做首诗。 可能是出家人的身份,妙玉的诗词中有一种寥寂甚至有一种苦闷。 黛玉有心询问她心中是否有烦心事,后来又想到妙玉是为了保命才不得不出家,一个青春妙龄的女子困坐空门心中多少会有些苦闷的。 她有些同情妙玉,也体贴的不提及这些,反而说一些高兴的话题引妙玉开心一些。 今天两个人正说着,昔日她们乘船上京时看到的景致。 “这走水路要比陆路有意趣些,看沙鸥孤帆远处的天水一色,总比坐在马车里灰头土脸的吃灰要强。”妙玉说。 黛玉深以为然:“确实是如此,那年我上京来,还是头一次坐船出远门,这船上的风景与路上风景大为不同。这一回回京,我急着赶路又……” 说到这黛玉想起此番回京正是她丧父之后,心情沉重又不想说了。 妙玉似乎没注意黛玉的情绪变化:“我听说你这次上京是你那大将军未婚夫护送进京的,可是那人一介武夫粗鲁不堪让你在路上吃了苦头了?” 黛玉连忙摇头:“并没有,薛……他在路上很照顾我,并没有吃苦。” 妙玉似乎对薛鹏有些好奇,正想多问几句黛玉有关薛鹏的事情,一个贾母处的婆子急急跑了来:“林姑娘,宫里来人了要见姑娘,姑娘快跟我回老太太那。” 黛玉一惊,这宫中怎么会有人来见她。 不过此刻也不容她多想,跟妙玉说了一声就匆匆跟着婆子走了。 等到黛玉一走,刚刚还一脸好奇的妙玉又变回了那个不苟言笑的冷冰冰的出家人。 服侍她的一个道婆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站在她身后。 “我再去念会经。”妙玉冷冰冰的说,转身又进了佛堂。 等她进了佛堂,那道婆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边黛玉已经回了贾母住处,她看到不光贾母,就是邢王二夫人也神色紧张的等在那里。 贾家虽然是国公家,宫里也有娘娘,可是已经远离政治核心,对宫中动向没有那么敏感。 所以每次宫中来人,贾家上下都人心惶惶,不知这次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今天居然宫中出来人,点名道姓要见黛玉。 虽然黛玉不算贾家人,可还住在贾家,贾家几个当家人都有些担心,生怕这女娃会给贾家带来不好的影响。 黛玉刚想拜见贾母并邢王二夫人,贾母就连忙示意她先见过宫中出来的公公。 这次来的是一个太监,看服色也是有品级的。 黛玉连忙行礼问候,那太监很是温和:“林姑娘免礼,杂家是皇后娘娘宫中的粗使太监,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宣林姑娘明日进宫拜见娘娘的。” 不光是黛玉,就是贾家三位夫人也是一愣,怎么皇后娘娘会要见黛玉呢。 不过这个时候不容她们多想,黛玉连忙应下,贾母又使人给这太监一个上等的红包送他出门。 等这太监离开,邢夫人第一个出声问贾母:“皇后娘娘怎么会想着见外甥女呢?” 贾母瞪了她一眼,她这填房的媳妇一向蠢笨,她都不知道的事情,自己又怎么会知道呢。 她不理邢夫人看向黛玉:“玉儿你可有头绪?” 黛玉摇摇头,她之前也跟皇后娘娘没有交集,一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皇后娘娘要见她。 见黛玉自己也不清楚,贾母也不继续追问,索性明天进宫就一切都明白了。 她又看了眼王夫人:“我年纪大了精力不够,你也去过宫中,你今天多费心多教导教导玉儿进宫的礼数。” 王夫人连忙应下,她也担心贾家甚至宫中的元春被黛玉连累,打算今天一定要认真的教导黛玉。 邢夫人瘪瘪嘴,明明她也进过宫的,可她那婆母却当她如同隐形人一般。 黛玉也没有进宫的经验也在担心自己礼数上出错,决心要跟王夫人好好学学。 这一夜贾家许多人都无法入睡,都在盘算着黛玉这次进宫是吉是凶。 第二天在贾家人的殷切眼神中,黛玉上了进宫的轿子。 作者有话要说:妙玉这里是留了一条线索,等我写到那再说。 感谢在2021-03-1117:26:24~2021-03-1217:03: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叶子、今天的红包还发吗、颽10瓶;401764989瓶;小先3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 这次皇后娘娘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召见黛玉的。 那天齐康帝见到工部的奏折,知道薛鹏的侯府已经建造好了。 随后他又想起一件事,就是薛鹏的未婚妻那林海之女还在贾家。 刚开始知道薛鹏跟林海的女儿订了婚,他没觉得什么。 那林海是效忠于他的,甚至为此还死了,让他的女儿跟他看重的武将订婚也算是他给林海的恩典了。 只是后来黛玉进京之后住进了贾家,这让齐康帝有些不高兴了。 贾家一门两国公,也曾显赫一时。 只不过那是从前,如今的贾家男人不思进取,只靠着女人博出身。 如果只是这样,齐康帝只要当贾家不存在,让他们靠边站就行。 那样要是没有什么出色的人物,过不了两代人,这贾家就彻底从世家大族中勾掉了。 可是偏偏贾家的男人没有本事却喜欢瞎参合,参合进一些足以让他们灭门抄家的事情中去。 齐康帝手上有几分密折,密折里有一些人名,这些人名里面就有姓贾的。 薛鹏是齐康帝看重的武将,将来会掌握兵权。 这样掌兵权的人齐康帝自然格外慎重,除了派出密探在薛鹏身边监视他,更是要杜绝一切的隐患。 这枕边风也在齐康帝的考虑范围内,他觉得最好薛鹏不好女色连老婆都不娶最好,要是娶妻也娶那种没有跟各方势力有瓜葛的清白人家。 如果不是宫中没有适龄的公主,齐康帝甚至考虑过让薛鹏尚公主做自己的女婿。 不过他的女儿年岁都不合适,他又不想让薛鹏娶郡主们,所以无父无母的黛玉很是合适。 在齐康帝看来,黛玉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家族势力不显,又是忠臣之后,很适合薛鹏。 只是现在想到黛玉被外祖家抚养,那外祖家偏偏是摇摇欲坠的贾家,他有些担心这女孩会被贾家同化,如果那样的话她就不适合做薛鹏的妻子。 所以齐康帝就跟皇后说要召见黛玉,让皇后看看黛玉的脾气秉性。 如果这个女孩不像林家人反像贾家人,就索性给她一个恩典让她跟父母团聚,皇家想要一个人消失总是有办法的。 当然齐康帝跟皇后没说这么多,只说黛玉是忠臣之后,又跟他看重的武将订婚,让皇后叫进来看看。 这种事情一向都是皇后来办的,她也没有多奇怪,随后就派人去贾家宣召黛玉了。 等到黛玉站到自己面前,皇后娘娘上下打量她一番之后点了点头。 今天黛玉穿的是一身素衣,头上也只戴了一些银饰,看起来十分的素净。 本来贾母还有王夫人等人见她穿的太素都要拿出自己梯己的首饰来打扮她,被她给拒绝了。 黛玉说:“我父亲新丧还没有百日,我理应为父亲守孝。如果不是皇后娘娘下旨召见,我也不应该进宫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0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