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犹豫了一下,又想到女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把那大毛的衣裳穿上,再多带几个手炉小心点就不怕冷了。” 薛鹏也不再坚持,只是吩咐下去给女眷们的马车上多放些炭火。 随后薛姨妈又跟薛鹏说了黛玉关于送去忠义营东西的意见。 薛鹏一拍脑袋:“是我想差了,我当成军中都是统一的发衣裳了。那就按她的想法,把咱们库房的棉花棉布多装一些。” 薛鹏和薛姨妈又商量了一下要送去忠义营的东西,然后指挥下人预备东西。 他们足足忙了一天,几辆大车都装的满满的。 第二天薛家一行人出发前去忠义营。 还是薛鹏骑在马上打头,薛姨妈她们女眷坐在马车上跟在后面。 “侯爷吩咐了,马车都换的厚围子,炭火也要多放。”薛姨妈身边的嬷嬷跟她回禀。 薛姨妈点点头,对自己小叔子难得的细心很是满意。 黛玉抱着一个小手炉坐在她身边也听到了嬷嬷的话,却没有多说什么。 忠义营确实离薛家的庄子不远,坐在马车上不多一会就到了。 忠义营听起来像是军营一类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一处农庄。 只不过这农庄有些特殊,这里并不属于哪个权贵,而是由兵部拨款负责供给的。 因为这里面住的都是军中阵亡将士的家属,抚养这些人是国家责无旁贷的事情,这样的地方在全国各地都有几处。 马车徐徐驶进忠义营里,黛玉带着好奇心掀开车帘的一角往外看。 道路两侧都是模式一样的瓦房,据说这是兵部统一建造的。 就连她们马车行驶的这么平整的路面也是兵部派人来修的,跟有些农庄那种不平的,遇到下雨天就变成小水坑的路完全不同。 在道路两边还有一些正在玩闹的孩子,他们正好奇的看向这里。 除了孩子还有一些老人坐在路边晒着冬日的暖阳,他们经历的多了,在薛鹏这一行人过来的时候只是看了一眼就不再理会。 马车停了下来,黛玉她们都把帷帽戴上,这才下车。 薛鹏已经跟这处忠义营的负责人说起话来。 这里的负责人姓崔,看着腿有些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 据说他也曾是个不大不小的武官,在打仗的时候伤了腿才退下来做这个闲差的。 虽然还没上任,薛鹏已经被加封兵部侍郎官职,也算是这崔大人的顶头上司。 因此在知道薛鹏要来的消息之后,他也没敢怠慢。 也幸好他本身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对这营中的家属感同身受,平日里也颇多照顾,面对薛鹏的时候并不慌张很有底气。 薛鹏问了一些话,听起来没什么毛病,他点点头:“我这次来带了一些东西,你看着分给他们吧。” 崔大人谢过薛鹏,连忙指挥着自己仅有的几个手下过来帮薛鹏的人卸车。 他那几个手下也是多多少少有些残疾,也都是从战场活着回来的人。 薛鹏看了崔大人和他的手下几眼,这才走向已经下车的薛姨妈她们:“这天寒地冻的,嫂子还是带着她们去屋里吧。我刚才问过崔大人了,这营里的议事所还算干净,嫂子去那里吧。” 薛姨妈有些意动,不过几个年轻的姑娘来到这里并不想进屋子里什么也看不到,她们就彼此相互撺掇着要求四处走在看看。 薛姨妈拗不过她们,就吩咐几个姑娘身边的丫鬟婆子小心看顾各自的姑娘:“仔细些,别让她们冻着。” 一再吩咐之后,薛姨妈才带着甄夫人和宋母两个上了年纪的人去到那议事所歇息一下。 本来这两位上了年纪都懒怠些,可是又担心各自的女儿不省心,这才跟了过来的,现在早就疲惫不堪了。 薛鹏见女眷们都各有去处,他转身也过去帮着卸车了,这次他带来的东西可不少。 单说几个年轻的姑娘都好奇的在这忠义营里转悠起来。 她们发现这忠义营里,男人要比女人少的多,能见到的男人要么是上了年纪的,要么就是有些残疾的。 她们一想到这忠义营是什么地方,也就明白为什么这里的男人不多了,心中不免叹息。 几人走来走去,忽然听到某处传来了读书声。 她们都有些好奇,现在是正月时候,按理说学堂是放假的。 几人寻着声音找过去,发现是一间跟其他建筑没有区别的瓦房里传来的。 见大门开着,她们就走了进去,然后从窗户那里往里面看了看。 里面是一个老者和几个年纪大小不同的小童,老者念一句下面的小童们也跟着念一句。 等念过一遍,老者又重新来念,这一次没念一句,他又会解释一下这句是什么意思。 黛玉她们几个姑娘都读过书,也仔细听了起来。 忽然香菱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句话是不是解释错了?” 她虽然被拐子拐走多年没有多少机会读书,可是毕竟天资聪颖,脱困之后这几年也一直在读书。 她刚才就听那老者这句话解释的好像跟她学的不一样,就心直口快的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她又有些迟疑:“应该是错了吧?”她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当时学错了,连忙向她心中最博学的黛玉请教起来。 黛玉刚才也听了老者讲解,点点头对香菱说:“是有些问题,这句这么解释不是太恰当。” 老者教的是论语,有一句解释的意思有一点差错。 听了黛玉这么说,香菱才松了一口气:“吓死我了,还以为是我弄错了。” 她的声音略大了一些,屋里的老者已经听到了。 他起身来到门口,见是几个姑娘就一皱眉咳嗽了一声:“这里是读圣贤书的地方,怎么容得你们几个丫头造次?” 这话宋姑娘头一个就不爱听了,她当即就说了:“圣贤书又怎么了?难道那孔夫子不是女子所生?这里我们女子怎么来不得?” “你……”老者被她这话气的直哆嗦。 一旁跟着的婆子有个连忙开口:“老人家,我们是济安侯薛将军家的内眷,今天侯爷带着家中的太太姑娘们来忠义营慰问各位军中烈士的家眷,这几位就是侯府的小姐。” 那老者也是知道今天有位大人物要来忠义营的,他听这婆子这么说就知道是面前这些人了。 想到自己身份卑微,而对方又是显贵人家,他只能在心里叹口气感叹世风日下,然后忍下这口气。 黛玉想了下还是对他说了一句:“老人家刚才那句确实是解释错了,应当如此解释……” 她把自己所学讲给老者听,那老者原本不以为然,但听了她的话之后神情愣了下,随后仔细在心中比较他教的和黛玉搜说的区别。 过了一会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黛玉等人就是深深一礼:“姑娘说的对,是老朽误人子弟了。姑娘是老朽一字之师,请受老朽一拜。” 黛玉不敢受他的礼,连忙侧身避开:“我们也并无恶意,就像老人家刚才说的那样,老人家是塾师,要是教错了真就是误人子弟了。” 那老者苦笑着摇头:“我是哪门子塾师啊,我只是一个儿子死在战场上的孤老头子。因为这营中读书识字的人少,我老头子多认了几个大字,就教他们念几句,这不还教错了。” 宝钗有些奇怪:“老人家,为什么这营中没有学堂呢?那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去附近的庄子的学堂去念书呢?” 老者又一次苦笑:“这营中就这几个男孩子,不值得为他们建一个学堂。以前我们也把孩子送去附近庄子上的学堂,可是那些庄子上的孩子说我们的孩子都是没爹的野孩子。这几个孩子忍不住跟他们打了起来,又没有人家人多势众吃了亏,学堂那边也不让他们去了。” 听到这黛玉她们几个都有些同情这些孩子,他们的父亲都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了,而他们在别人眼中只是没有父亲的野孩子。 可能那些庄子上的孩子也是年纪小,并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亲是英雄,只是觉得这些孩子少了父亲跟他们不同就被他们嘲笑。 在场的这几个姑娘都已经没了父亲,她们听到这些孩子的遭遇有些感同身受。 黛玉压下心中涌上来的哀愁对老者说:“老人家我们这次来带了不少笔墨纸砚来,还有许多经史子集,一会我们就给您送来。” 说着黛玉和其他人离开了这里,回去薛鹏那边想要他先把给这简陋的学堂的东西先挑出来送过来。 黛玉她们回去的时候,薛鹏这边还在清点物资。 崔大人熟悉营中的情况,就由他负责派发的事情。 黛玉她们回来把要送笔墨纸砚的事情跟薛鹏一说,一旁的崔大人就接话道:“那是陆老爹,陆老爹的儿子战死了,只剩下他和儿媳妇还有一个小孙女了。陆老爹觉得他家几代单传,如今儿子去了,只有一个孙女也算是断子绝孙了。刚来营里住下的时候,每日唉声叹气没了盼头。好在他识文断字,我就把营里适龄的男孩子都交给他,弄了这么一个小学堂,他这才有了精神头。” 听崔大人这么一说,黛玉几个女孩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 这陆老爹儿子战死固然可怜,可是他还有有一个孙女在,并不算是后继无人,难道女孩子就不算人吗? 不过冲这陆老爹的儿子战死,他自己还能教几个孩子读书,这些对他不满的话她们也只会在心里自己想想而已。 薛鹏这边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决定跟女孩们去把送给小学堂的东西送过去。 几人又来到了小学堂那里,那里还是大门开着,他们走了进去,然后看到刚才几个女孩站过的窗前那块蹲着一个小女孩,她正往铺在地上的本子上写写画画。 写了几个字之后,她又偷偷的起身半蹲着侧耳倾听屋里陆老爹讲课的声音,然后再蹲下来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这一幕把黛玉她们都看呆了。 作者有话要说:黛玉事业的第二个阶段即将开启感谢在2021-04-0217:52:53~2021-04-0317:32: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昔昔”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黛玉一行人回到忠义营的小学堂那里准备给孩子们送东西,然后他们就看到一个小女孩偷偷蹲在窗外跟着偷学。
这个时候黛玉她们几个女孩才想起,刚刚她们过来的时候注意到这学堂里只有男孩子,并没有女孩子。 这个时候那个小女孩正好看过来,看到院子里多了许多人。 她本就是来偷学的,现在被这么多人看到,她心里慌张想着抱起书本就跑。 不料忙中出错,她手上的本子掉到地上,发出声响来。 “谁在外面?”屋子里的陆老爹听到外面的动静立刻出来查看。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0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