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一定,”胤禔摇了摇手指:“爷是哥哥,肯定比你学的快。” 为了表现自己关爱弟弟,胤禔还道:“如果保成有不会的地方可以来问我,我可以教你。” 胤礽撅起嘴,指责他:“图图哥哥,你这叫‘倚老卖老’。” 胤禔得意洋洋,很自得比胤礽学习进度快,还伸手揉了揉他光滑的脑袋。 胤礽郁闷地低下头,不理他了,继续用心朗读起了尚书中的句子。 时间在学习中过得飞快,胤礽学习成果喜人,半年时光,他在图图哥哥的激将下背完了《诗经》,学会了《尚书》与《春秋》,又去攻克《礼记》。 随着天气渐渐转热,胤礽看到动画片里的小孩子们,吃着冰西瓜,乘凉,听着知了叫,还能出去放风筝,羡慕地不得了。 伴读曹珍进宫半年了,胤礽与他交上了好朋友,这天傍晚,他瞧见曹珍正躲起来偷偷哭泣,好奇地问他:“你怎么啦?为什么要哭?” 曹珍吸吸鼻子,委屈万分地答道:“我想爹娘了。” 胤礽知道汉家孩子将阿玛称为爹,将额娘称为娘,恍然大悟:“对哦,阿珍已经半年没有见到父母了。” 他能隔三差五看到汗阿玛,而曹珍唯有很小的几率,在康熙身边能看到曹寅。 比起有系统陪伴温柔教养的胤礽,曹珍一个人孤零零在宫里,只有一只小黄鸭陪伴他睡觉,也难怪他会偷偷躲起来哭鼻子。 胤礽安慰了他两句,拍胸脯保证道:“你放心,你是孤的好朋友,孤罩着你!” “既然阿珍想念爹娘,孤来给你想办法。” 曹珍急道:“别啊,殿下不会直接与皇上说这事吧?那样不好。” 胤礽笑了起来,咧开一嘴白牙:“你别担心啦,孤自有法子。” 让图图哥哥和他炫耀他的学习进度,这次看他一箭双雕,又能解决阿珍回家的问题,又让图图哥哥“原形毕露”,哼! 胤礽灵光闪过,露出了恶作剧的坏笑,他搞事情的魂魄蠢蠢欲动,盯着四个授课师傅观察了几天,最终挑选了四位师傅里最严格,对待学术最为严肃的汤斌,举手问他:“汤师傅,孤学习了大半年,是不是应该期中考试啦?” 胤礽打着小算盘:有了考试,放暑假还远吗? 汤斌放下了手中的书籍,意外道:“期中考试?殿下为何会想到要考试?” 伴读曹珍一听“考试”二字就直觉事情不妙,露出了惊恐的目光,他无法插嘴阻止太子说话,于是眼睁睁看着太子将综合考试的概念提出来告诉汤斌。 “为了抽查孩子们在半年内的学习巩固情况,期中考试是必须的呀!如果师傅们能给孤出卷子考试就更好啦!对答的方式又没有成绩,像科举考试一样评成绩,留下考卷,是不是更能提现出孤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成果呢?” 汤斌听着,果真对此大感兴趣,他连连点头,对胤礽的提议深感佩服。 胤礽学到的知识都印在脑海中,身为学霸的自豪令他万分期待考试,他还给汤斌提议道:“不仅有期中考试,还能有期末考试,还有月考,季考,每一个阶段的综合都能考,孤觉得学习固然重要,温故也很重要,有了考试,能促进学生自己去温故前面的内容。” 汤斌听罢,抚掌赞叹,与另外几人商议后,大家都觉得考试制度可以在整个上书房推行,于是结伴前去康熙跟前,对帝王说了太子提出来的“考试制度”有多么伟大! 几位德高望重的师傅一同在康熙耳边夸奖胤礽:“殿下不愧是储君,学习态度认真,还懂得自审,温故而知新,有了这‘期中考试’,日后学生们学的情况如何,先生们都能掌握了。此举不仅可用于皇子,还能昭告天下,用于天下学堂,造福天下学子,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善之策!臣等请奏皇上将考试制度延用至上书房,并促进天下学堂‘考试’之制。”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孤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弟弟们:…… 天下学子:……
第18章 一下课,曹珍就不可思议地悄声在胤礽耳边道:“您疯了?!哪有学生主动要求先生考校自己的啊?!学都学得头大了,被先生考校回答不出来不觉得很羞耻吗?!“曹珍就属于上课听不进去的那一类学生,在他五岁以前甚至还没接受过启蒙,给太子殿下做伴读的时候,他就负责全程迷茫听天书,竖起耳朵听太子殿下与师傅的对答,陷入一种“殿下好厉害”,“我好废啊!”的自我怀疑中。 推广给上书房的考试?那可不仅仅是太子殿下要考,就连隔壁的大阿哥,还有他们两个伴读,全都被拉下水了啊! 胤礽笑道:“不会呀,师傅教的内容都记在脑子里呢!” “您不会忘记吗?七天以前上的内容,我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啊!”曹珍一脸崩溃。 “不会,都牢牢记着呢,”胤礽拍拍他的肩头:“你放心,不就是考试吗?考试卷面一共才多大呀,师傅讲授的重点也就那么点儿,我给你画出重要的你提前回去背,到时候就算不考满分,也不会不及格的。”
“况且你才五岁,寻常人家的孩子都是七岁才读书的对不对?就算考不出也没事的。” “那很丢人,尤其是成绩还公示出来……”曹珍半点没有被他安慰到,他悲观地已经想到了自己分数垫底,最终成绩公示出来被众人指指点点的场景,不由悲从中来,抹起了眼泪。 “哎?怎么哭了,考试有那么吓人吗?” “期中,期末,还有月考,季考,天呐,那么多考,要人命了,苍天啊,我要回家呜呜呜!——”曹珍一屁股坐地上,大哭起来。 哈哈珠子德柱吓了一跳,忙去扶曹珍,结果小孩子撒泼一样在地上蹬着小腿,硬是不肯起来。 德柱为难地看向胤礽,小心翼翼道:“殿下,现在怎么办?” “阿珍地上又脏又热,撒泼打滚还是在金銮殿前面比较舒服,那边的金砖是冰凉的,”胤礽一副过来人的口吻。 害,不就是耍赖打滚吗?那都是他三岁时候玩剩下的,现在他已经四岁了,才不屑于玩这个呢! 曹珍见太子不仅没安慰他,还劝他去找皇上打滚,哭声一停,以一种看负心汉的神情,控诉着胤礽:“你不讲义气!你,你太过分了,别以为你是储君就能无法无天了,日后要是考试推广到天下,天底下的学子们都要骂死你了。” “汤师傅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要骂孤?”胤礽并不在意曹珍的以下犯上,早在他选择让曹珍留在身边的时候,康熙就已经给他敲过警钟,说阿珍还太小,可能没什么规矩,到时候慢慢教他,现在多包容一些。 胤礽听进去了,曹珍是玩伴,又不是奴仆,对待好朋友要真诚友善! 他难以理解孩子们对考试的畏惧和抵抗,他安慰曹珍:“孤觉得你应该反过来想才对,不应该去想一年究竟有多少次考试,而是应该想又能得到多少次奖赏,你想啊,若是你在一群学子中成绩好,是不是阿玛额娘都会夸奖你,奖励你?就连师傅也会在每次考试以后夸你,甚至在别的学子面前夸奖你。” 胤礽掰着手指数数:“一年最大的考试有两次,四个季度,十二个月,加起来一共能得到十七次奖赏呢!两次大考以后还能放假,哦对了放假的事孤忘记与先生们提了,不过没事,左右先生们去找汗阿玛了,孤去向汗阿玛提。” 另一边,康熙被四位太子师轮番夸奖太子的阵势给弄懵了,待听他们四人面带喜色地说完,康熙诡异了沉默了下来。 “考试之制确实是好事没错,”康熙神色复杂,心里又觉得这事不对劲:“你们说这事儿是太子主动提出来的?” 汤斌恭敬道:“此事是殿下主动向臣提及,殿下希望臣出卷子考校他半年来学习的内容,好达到温故而知新,检查自己学习是否有所纰漏的目地,殿下求学之心真诚,臣深感欣慰。” 是好事,也是好办法,可康熙想一想胤礽那性子,就觉得其中定有古怪! 尤其是四位师傅都赞扬太子,反而激起了康熙的疑心。 什么时候起保成那么乖过了? 他会无缘无故提出这样的主意? 胤礽折腾了康熙一年多,早就在父亲心目中留下了顽皮淘气的印象,才刚老实下来没多久,就让四位太子师共同来找自己赞美他,康熙抱有一万个怀疑,直觉其中定有惊为天人的目地! 四位学士迟迟未等到帝王回复,纷纷面露诧异之色,康熙回过神来,笑着告诉他们:“考试之制是好事,也是小事,朕明日朝会会将此事传达下去。” 各地学堂进行考试,对科举制度有积极作用,对于康熙来说,科举制度维护的是帝王的权力,他乐于看到任何有利于科举发展的举措去推行,更何况考试这东西,但凡是个做先生的,都会对这事感兴趣吧? 推行下去没什么阻力,唯一会反对的也就只有学子们,那些学子们自动被忽略了。 无官职功名在身还不努力着进学?成绩差的学子活该被淘汰! 康熙表明了会推行考试制度的态度,四位太子师得偿所愿,心满意足退下,回去以后告知同僚,与人交流时对太子殿下的心性赞不绝口。 送走四位太子师,康熙命人将胤礽给叫了来,他那眼神意味不明,深深盯着胤礽打量片刻,直接了当问他:“保成教唆师傅在上书房推行考试之法是有何目地?” 胤礽如康熙所料,义正言辞地阐明了考试的妙处,可以检查学习进度啦,可以得知学子们的考核情况啦等等。 康熙双手环胸,冷漠听着,眼神毫无波动:“继续说。” 他淡淡地开口,仿佛已经看透了一切,看得胤礽心虚了起来。 这种时候可不能露怯,万一露怯可就前功尽弃了! 胤礽提高声音道:“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为了让学子们能够将在考试中没有学习透彻的内容有时间温习,大考以后最好给学子放几天假。孤建议师傅们将期中考试安排在属下,将期末考试安排在寒假,为的是七八月天气最为炎热,可责令几天假期回家去休养生息,而冬日挑选最为严寒的几天,与新年一起进行大休。” 新年本就有假期,这没什么问题,胤礽提出在最炎热的时候给学子们放假。 每年最热的时候,康熙会率妃嫔与皇子去往避暑山庄避暑,去年却因推进平定三藩之乱最关键的时候而硬是咬牙在宫中坚持度过,不愁冰块使用的帝王尚且会受不住炎热,百姓人家更别提了。 每一年最冷的时候,宫中都会派出人去雪山上取冰,藏于冰窖储存以供应夏日严寒,每年最热的时候,后宫之中冰总是不够用的。 皇宫里尚且要损耗大量人力物力来解决暑热问题,臣子家中不容易,百姓家中更为不易。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81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