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光摇头笑道,“你可知我是谁,便要姬发认我为父?” 姬昌还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是兔妖,也不知前世的因果是个什么东西,除了名字和性别外一概不知,就连他和碧芷是不是亲兄妹都不能确定。 “敢问仙人在何处修行?” “我本是太阴星上一只兔妖,修行有成后来到人间,至今已有两千载。那时巫族与人族大战,我被大巫捉住欺辱,幸而人族相救,得以逃生。救我的人族便是你与你儿子,之后便不曾与其他生灵有牵扯。” 姬昌一听,想到了人间流传的说法,“您就是那位兔儿爷?” 伏光:“……是我。” “我儿能喊您一声仲父何其有幸!”姬昌感叹,“有您在,西岐必定兴盛,我死也能安心了。” 他一个快死的人讲这么久话实在不容易,伏光给他渡了点灵气,姬昌只觉得浑身轻松,认可了伏光的能力。 到了下午,伯邑考、姬发和姜子牙回来,还未来得及报喜,就听到了姬昌病危的消息。 伯邑考和姬发都见过伏光,只有姜子牙没见过他。 看到年轻男子守在姬昌床前,还以为是姬昌的儿子。 姬昌精力还行,有点回光返照的意思。他召集来文武众臣,把政事一一吩咐下去,而后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二人私下商量好的内容公布出来。 “考儿,白黎先生对你有救命之恩,你可愿意与发儿一起,认白黎先生为父?” 伯邑考看了眼眉目温和的白衣男人,想到朝歌城中他使出的仙人手段,再看他过分年轻的脸也不觉得违和了,“儿臣愿意。” 姬昌一手拉着一个儿子,让他们喊人。 伯邑考和姬发乖巧开口叫了一声仲父。 于是伏光就有了两个儿子。 幸好这两个儿子年纪都已经不小,用不着他养孩子。被君王称为父亲,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也意味着他要对江山社稷负责。 伏光脸上依旧带着笑,温柔颔首,应下了兄弟俩的称呼。 他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姜子牙,发现姜子牙沉着冷静中带着一丝悲痛,眼底是深深的茫然,显然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个年轻人,把大权分了一多半。 然而再怎么说,姜子牙都是臣子。君王做出的决定容不得质疑。 姜子牙随文武百官一起叩首谢恩。 姬昌做完嘱托就合上了眼睛,看起来累极了。 姬发让官员们离开,好让他父王休息。过了不到两个时辰,文王驾崩,哀嚎声传开,群臣更衣入宫守孝。 伏光平时就是穿的白衣,现在还是一身白衣,只不过换成了不起眼的料子。 姬发与伯邑考兄弟二人悲痛难耐,哭了好一会儿。他们跪的位置很近,悲痛过后就得向前看,兄弟两个凑过来找他沟通政事。 姬发红着眼眶道,“听说父王临终前与仲父畅谈一整个下午,父王可有给我留下其他嘱托?” 伏光想了想,“没有。” 姬发说,“您在西岐住了七年,我都不曾前去拜会,是我有眼无珠,看不清您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恳请仲父不与孩儿计较,原谅我的无礼。” 姬发喊起来很自然,伏光就有点受不了。 被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叫父亲真的很别扭……即使以他的年纪都能当人祖宗了。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姬昌去世,伏光不好再带着笑容,只是为了保持人设,目光依旧温和,看起来脾气很好,似乎什么都能包容。 姬发松了口气。 伯邑考道,“朝歌城中仲父相救,孩儿还不曾向您道谢。若不是仲父,恐怕难有伯邑考今日。” 说着伯邑考眼泪就出来了,他抬起袖子轻轻擦拭,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失控。 姬发安慰兄长,“兄长受苦了。幸而仲父将兄长救下,此事已经过去,现下最要紧的,还是继承父王遗志,攻打朝歌,解救天下苍生。” 伯邑考听到父亲,哭得更厉害了,“弟弟说的是。”他抽噎两声,“只是我一想到……若是我在朝歌城中死去……” 姬发看了眼伏光,见他满脸关切,没有不耐烦,放心询问,“怎么了?” 伯邑考哽咽着说,“妲己向纣王献计,杀死我,挑出肉来剁成肉馅,拿给父王……” “岂有此理!”姬发怒道,“妖后妲己祸国殃民,蛇蝎心肠断不可留!兄长,我虽不知父王为何命我为王,却知晓此仇不能不报。还请兄长振作起来,待将父王安葬,收拾行装,一同出征。” 伯邑考点了点头,看着伏光的眼神中带上了些许依赖。 从朝歌回西岐的路上,他问过姬昌,为什么纣王答应把他放回,因此知道伏光弄出的障眼法。 伏光知道妲己的想法,在危难中出手相救,如同天神一般。伯邑考对伏光的好感度不是一点两点,要说西周谁最信任伏光,非伯邑考莫属。 伏光没有体会过失去父亲的感受,他当了很多年人类,多少能理解些。见到伯邑考的眼神,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来拍了拍他的脑袋。 “大公子,一切有我。” 伯邑考带着鼻音“嗯”了一声。 姬发也凑过来,“还有我。” 伯邑考笑了一下,又抬手擦了擦眼泪。 正值战乱,婚葬嫁娶一切从简,姬昌的葬礼也很快就结束了。 王储们收拾好心情,脱掉麻衣,穿上战甲,重新来到帐前,召集诸位将士商议伐纣之事。 丞相姜子牙被伏光挤到了后面,他拱手捧着象牙版上前。 “闻太师已归朝。”
第81章 军权 闻太师大名闻仲,在朝中很有威望,是通天门下弟子。二月份的时候去北海平定造反的七十二路诸侯了,不知道朝堂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七十二路诸侯刚反的时候,纣王还没有去女娲宫贺寿,朝中小人没机会进谗言,有诸位大臣辅佐,称得上英明贤能。北伯侯手下七十二路诸侯不可能无故谋反,要么是北伯侯的问题,要么就是阐教搞得。 这些都是小事情,因为姜子牙已经把崇侯虎给斩了。 姜子牙道,“闻太师忠心耿耿,对殷商别无二心。有他回来,或许能让纣王迷途知返。然西岐已反,而且攻打了北伯侯,闻太师不能坐视不理,定会率兵前来。” “丞相所言有理。”姬发点头,“仲父以为呢?” 姬昌死前交代的是军国大事,因为伏光的坦诚放下了戒心,没跟儿子说伏光的真实身份。姬发不知道伏光是妖,以为他和姜子牙一样是修道有成的凡人。 伏光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须畏惧,只管出战便是。” 姜子牙道,“只是闻太师所向披靡,南宫适将军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纣王昏庸,西岐人心所向,此乃道义。殷商气数已尽,西岐王命所归,此乃天时。西岐治军严明,又有大王以身作则,此乃法纪。至于地利与将领……”伏光说,“微臣愿率兵出征,迎战殷商。” 伏光身形瘦弱,皮肤白皙,全身上下连个茧子都没有,像个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一点都不像会打仗的。
姬发怀疑地看着他,“仲父此言当真?” 伯邑考很担心,“战场上刀剑无眼,请仲父三思。” 南宫适很看不上瘦弱的伏光,此时只是冷哼一声,抱着手臂坐在一边,没有开口劝阻,只能姬发的最后决定。 姜子牙也道,“白太师莫要因为一时意气误了军国大事。闻太师年事已高却头脑清明,征战沙场数十载,太师虽与他同职,终究年轻,万万不可拿性命开玩笑。” 伏光微笑着回答,“我向来不开玩笑。多谢三位的好意,我自有定敌之法,三位无须担心。” 散宜生问,“什么办法?” 伏光但笑不语。 姬发看到伏光的表情心里有了数,便把军权交给了伏光。 伏光得了将印就退出殿外。 南宫适憋了一会儿,质问姬发,“白黎毛都没有长齐,哪里会带兵打仗?大王给他将印,岂不是让西岐将士随他去送死?” 姬发道,“仲父既然这么说了,自然有他的道理。” 伯邑考点头,“仲父并非凡人,他的法术神乎其神,若不是有仲父相救,我早已死在朝歌。父王也曾说过,有仲父在可扭转时局。连父王的卦象从未出过差错,仲父的能力,不可依据外貌来判断。若仲父当真是无能之人,父王又怎会煞费苦心求仲父来到西岐,又命我兄弟二人认他为父?” 兄弟两个年纪都不大,就算是正统的继承者,手下人在见到真本事之前也会不服气,只能把先王搬出来镇场子。 南宫适说,“末将是个粗人,不懂这些弯弯绕绕。文王贤明,他的话当然不会有错。但是白黎小儿才几岁?论年纪尚比不过二位公子,先王莫不是糊涂了,才让您二位认他做父亲?” 散宜生道,“南宫将军此言差矣,先王在世时,曾多次与下官提及太师。” 姜子牙对伏光一概不知,到现在都迷迷糊糊的,没搞懂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听到散宜生的话,面上一副云淡风轻毫不在意的模样,实际竖起耳朵来,一句都不想错过。 “太师确实对大公子有救命之恩,大公子亲眼所见的仙人手段也做不了假,我等虽未见过,也早有耳闻。”散宜生说,“先王归朝后,曾有飞熊白兔入梦而来,飞熊自是丞相,白兔便是白太师。此等先兆,难道还能有假?” 南宫适哼了一声,“我说不过你们。” 姬发笑道,“诸位卿家何必着急?仲父实力究竟如何,待战事结束后,一看便知。” 伏光带着虎符去了军中。 西岐的军队还行,没有朝歌那边士气低落。然而武无第二,要想让他们对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服气是不容易的。 裨将看似恭敬地跟在他的身后,给伏光介绍几支军队还有人数。 伏光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将士们先前跟随南宫将军、毕公、荣公等人。几位大人都是能力出众之辈,想来也用不着我多做安排。” 裨将说,“是是是,近几年虽然没有征战,练兵从未落下。” 伏光微笑,“只是我与几位将军行事不同,先叫士兵们集合,免得到时候上了战场都不认得我。” 几个裨将互相传了话,不一会儿就在校场下集合。 士兵们本以为有大人物要接见他们,不想高台上站着的却是个面生的文弱青年。等了一会儿不见上官有动作,不禁在心里嘀咕,这人又是姬昌的哪个儿子,好端端的公子不当,跑到这边来捣乱。 “都站好!”副将喊了一嗓子,底下松懈的士兵瞬间站直身体。副将点头,“这位是先王任命的太师白黎,从今日起,就由白太师来带领我们。” 有人问道,“那南宫将军呢?” 裨将也不知道答案,悄悄瞥了白黎一眼。 “只是暂代。此战结束之后,自由其他将领过来。”伏光表情温和,“诸位应该没有见过我,我名白黎,七年前与大公子相识,担任太师的职位不过几日。殷商闻太师如何,尔等应该有所耳闻。薄既担任了太师,便会负起职责,如闻仲一般,保你们安宁。”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2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