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完交易完,昭君的银行卡上多了十八万。 还替昭月卖了摩托车。只留下一台冰箱,等下这里的人用车把冰箱送到二十几里外的娘家。 昭君想着过些天娘家老父老娘的生日,二老的生日只相隔三天,老爷子是七月一日的生日,老太太是七月四日的生日。 每年都是七月一日给老爷子老太太一起过生日。她想着新冰箱给二老送去,做生日礼物。 马上就是夏天,有个冰箱比较方便。 也给父母长长脸,原身结婚一年就被离婚,虽然错不在她。可还是有不少人说嫌话。 她知晓,这些年父母,兄嫂没少听嫌话。 她遇到困难,家里二话不说,掏钱给她。哪怕大嫂二嫂心中有些许的不情愿,可终究没有说什么,这样就可以了。 谁没有私心,别说嫂子们,她也有。 姐妹俩坐着小货车回娘家家,姐妹俩顺便还在新北百货大楼买了一些软和的老蛋糕还给二老一人买了一套夏天的短袖裤子。 给几位侄子侄女也买了衣服鞋子,哥嫂就不用买了。 买了不少的糖果,还有饼干。 车上,姐妹俩大包小包堆满了一身。 “司机师傅,先送我们回纺织宿舍 ,我们放下东西。” 师傅点头道,“可以,反正顺道。” “谢谢。” 还能交代一些事,要到晚上才能回家。 纺织厂宿舍,此时不少人都围着吴庆德,“老吴啊,你家媳妇儿和昭君生意咋样?” 姐俩天天天不亮就出去,午饭以后才推车回来,厂宿舍住的人都不是傻子,早看到。 只是第一天,大家都不好问,今儿第二日,大家看到吴庆德先回来,收拾好东西,想问,人家又离开了。 等吴庆德买完菜这些回来,不少人围拢过来,询问道。
吴庆德身边一桶水,手拿着抹布,正在擦推车。 每天都要擦拭的干干净净,媳妇儿和小姨子上街买东西,他就负责做做后勤。 蹲在推车边,抬头仰望着周围围观的人,“啊,我不管她们姐俩的生意。我就做做苦力活 ,生意好不好不归我管。反正全卖完了,刚开始两天,准备的也不多。” 吴庆德虽然凶煞,可纺织厂的职工们不怕他。都熟悉,都了解他这人,只要你不招惹他和他及他媳妇儿重视的人,那就是个老好人。 “你呀,老吴,不是我说你,一个老爷们儿,得管管事。别一天到晚,什么都听你媳妇儿的。” 纺织厂的老翟媳妇儿,也是下岗职工,但是他会挣钱,到不担心家计。只是想给媳妇儿找个事做,虽然不太在乎媳妇儿能挣多少。 但也不愿意亏本不是。 “管啥管,我媳妇儿怎么了,她挣钱也是为我为孩子们。我管那事干什么,做好我的后勤就好了。”吴庆德又不傻,才不会说媳妇儿不好。 边上一人看了眼老翟,问道,“老翟,你家的房子真要卖啊?” “卖,我在一小附近的一套房已经做好收尾工作,晾晾,晾上几个月,我们就搬过去。”老翟有些得意,一小附近的房子,是市中心最好的地段。 他买的房子是一个商品小区的新房,地段好,房子新,价格也不便宜,这可是低调炫富的机会。 在熟悉的一些老同事老熟人面前,能炫炫自己离开厂子以后发展的多好,挣了多少钱。 纺织厂的房子不贵,一是厂里房改的价,就是个成本价。二是地段太偏,已经与郊区交界。 纺织厂的家属区房子在他看来没啥价值,除了本厂的人,外面的人都不会买。 附近村里也不会买,人家有地基可以自己盖。想盖几层就几层。 那人怔了下,立即想到了,羡慕的问,“一小附近?那不是新盖的商品小区?” “对呀,离一小近,我儿子上学方便,咬咬牙一狠心,拿出全部的积蓄买了下来。”老翟笑着说道,他还瞄了一圈周围的人。 见到他们都是羡慕的神情,老翟满意了,虚荣心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厂里一位女职工,嗓门大,反应慢,羡慕完以后才反应过来,一惊一乍的喊道,“呀,商品小区我知道,听说一平方五百块,对不对?” “没有那么贵,看楼层的,一楼和顶楼就便宜些,二楼三楼最贵,我家买的二楼,倒真是五百一平方,一楼与顶楼也就是四百一平方。” 老翟摆摆手,给在场的科普。语气中的得意,是个人都能听出来。 “老翟,你真是发达了。” “是呀,以后可别勿忘我们这些穷同事。” 厂门口,陆昭月拎着买的配料,茶叶进来,“他爸,我和小妹回趟我爸妈家里,你给孩子们弄吃的。 我们可能要晚上才回来,具体的事情,等我们回来再说。” 风风火火的进来,撂下东西就走,也不等吴庆德的回话,人已经转身跑远。 留给所有人一个宽阔厚实的背影。 陆昭月身体素质真不错,脚下跟按了风火轮一样,跑了不短的距离,气不喘心不急速狂跳,平稳的像慢慢散步一样。 “师傅,开车,稍微快点。”双排位的小厢货车,后年车厢除了冰箱还有两个随行的人。 “姐,姐夫在干嘛呢?”昭君递给三姐一个苹果,她刚削好的。 “在擦推车,一群人围着。咱俩做小贩的事情,估计你们厂好些人都知道了。 我看他们就是找你姐夫套套话。”昭月接过苹果,噶几噶几的咬。心里美滋滋的,真甜,真好吃。 小妹发了大财,给大哥,二哥家都买了不少水果。 这个肯定是她刚才坐在车里给她削的。 昭君没在意,套就套呗,好些人哪怕知道她们做小吃挣钱,也不会立即做出决定马上跟风。 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跟风。 她历经多世,瞧的明明白白。 “姐,咱俩做小生意的事,你可别现在就说。等过段时间,生意稳定,咱俩再说。” 交代三姐一声 ,免得三姐回家以后嘴不把门,说了出去。 “知道,知道,我明白的。咱俩才做两天,生意不稳定,哪里敢说。咱妈那性子,知道了,不得跟着急跟着担心啊。” 昭月连着点头好些下,头发都点的有些散乱。几缕头发掉落下来,都没啥发型。 不过她依然啃苹果啃的高兴,有了这一万三,家里宽裕不少。 凤山村,大槐树下,好些人东站一个,西蹲一个,南坐一个,全围着大槐树扯闲篇。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全村最嘚瑟的一户人家老两口子,一个叼着烟,一个磕着瓜子,坐在围大槐树的石头上瞎吹牛。 魏仁国早年在村里做过队长,因为贪钱被队队员举报而撤销了队长职务。 他当时就恨,恨那举报的人,也恨做支书的老陆。自己那么求他,他都不出头帮忙保自己。 他比陆岐山只小五六岁,可方方面面被陆广安压制。家里的孩子们也不如陆广安家的两儿子俩闺女。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最小的闺女找了个南方的大老板,有钱有派头,就是年纪大一点。 男人年纪大一点,算什么啊。主要还得是腰包厚,这样日子才好过。 即使,即使,即使,那老女婿还有家,也不是不可以,老闺女先捞钱,多捞一些钱。以后两人实在是走不到一起,老闺女捞够了钱,也可以回老家再找一个。 魏仁国得意的瞟一眼周围羡慕他的人,这些人都是土鳖,没见过大世面。 村里有名的金翠花,斜眼瞟到魏仁国那得意的眼神,暗自在心中:呸呸呸。 以为谁不晓得老魏家的那位老闺女在南方干啥。北方去南方打工的人是少,可也不是没有。 她娘家村里的一对兄妹俩就与老魏家的老闺女在一个城市打工。 人家过年时说的明明白白,老魏的闺女在城里傍大款,那男人根本不是她正经的男人。是见不得光的。 她就是被包养的狐狸精,有啥好嘚瑟的。真是,装什么大尾巴狼。 心里咋想,金翠花也不会当面说出来。不会凭白得罪人。 金翠花边上坐着一位刘桂兰,她是个傻的,也是个大嘴巴。听着魏仁国吹牛,惊讶的张大嘴巴,道: “魏叔,你家秀英真有本事,真厉害,她们那里好要人吗?你跟她说说,给我介绍个活儿,我也去南方打工,每月挣她,三四百。” 魏仁国撇了一眼刘桂兰,没好气的说,“你能做什么,就你,出了能做什么?我家秀英给你介绍以后,你要是做不好事情,那不是害她。 算了吧,你在家带好你家孩子就是。 我家秀英说了,年底回来给家里带一台大彩电。” 魏仁国转移话题,不想在给人介绍工作上打转。自家老闺女在南方也就正正经经的在厂里上了两个月的班,之后去了什么地方,他不知道。 但从闺女说话的言语中能听出来一些,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 跟老女婿认识的地方,估计就是那种地方。 他能替闺女答应吗,不能啊,他又不傻。 有几位老妇女一听,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天啊,又送大彩电真是孝顺。 有人就开始拍魏仁国的马屁,谄媚的说道,“老魏啊,你家老闺女真有孝顺,比养儿子都要稳靠。 羡慕啊,我家儿子闺女要是有你家老闺女孝顺就好了。” 这位拍完,另外一位登场,继续拍: “是啊,去年年底送冰箱,那金贵玩意儿。现在又送大彩电,好家伙,前后怕不是花了几千块钱吧?” 魏仁国就喜欢全村人巴结他,围着他转,说奉承话。 得意的摸摸手指上戴的大金戒指,这也是老闺女孝敬的,他去市里金店问过。是真的,还不轻,值不少钱。他和老伴儿都有老伴儿还比他多一对金耳环,一条金项链。 那条金项链还带个吊坠,鸡心吊坠。沉沉的,更值钱。 “那算什么,不过有冰箱还是蛮方便的。以前不觉得,现在有了冰箱才发现。 天热起来了,前一夜晚上没有吃完的肉菜,有冰箱就不碍事,放进冰箱,第二天拿出来热着吃,一点味儿都没有变。 还是昨儿的那个味,蛮好,蛮好。” 魏仁国砸吧着嘴,好像嘴里还有肉味儿。 “哎呀,那真是好。咱村就你们家有冰箱。就是老支书家里都没有,他家老小还在城里上班。”有人知道魏仁国最恨老支书陆岐山,忙挑出来让魏仁国借机会鞭挞一番。 有人递橄榄枝,魏仁国高兴的接下,还给了边上递橄榄枝的人一个会办事的眼神。 他矜持了一下下,然后装了一下,笑笑的说道,“城里只有国家单位才不错。那些在厂矿上班的,大部分也过得不咋地。 有些还过得没咱农民的日子好。你们都不知道,那些厂矿效益不好的,好些人被迫下岗,没有了固定收入来源,上有老下有小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9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