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小小的小争吵,还没有来得及发酵,就因为“人美心善”的马艳萍规劝消散与飞扬的尘土中。 拖拉机突突的声音,成为路上唯一的音乐。 昭君背靠着与司机相连的那快钢板,闭着眼睛。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抵达了四连。 四连建在河边,离河不远的一处坡地的平坦处。 接待她们女生的是一位女排长,没有知青的时候,协助连长指导员管理连里的家属。 都是军人在这里开荒建立兵团,之前就没有女人。直到后面,陆续解决单身汉们的婚姻大事。 慢慢的建立了家属区。 差不多十年过去了,四连的人口可是翻了几番。当年的一百多个汉字,全部结婚生子。最多的一个老战士,已经生了五个孩子。 大多数的都是两个三个孩子,孩子多了,还有家属,人数自然就翻了几番。 从几年前四连来知青,到今天,老知青已经四十人。其中女知青就有十二位。 以前做妇女工作,有文化的黄易玲,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管理女知青的排长。 其实没有人喊她排长,都亲切的喊她黄大姐。 她爱人就是连长吴振威,昨天就去了团部开会,一直到下午才会回来。 黄大姐站在女生宿舍前,先自我介绍,然后说道,“因为一些原因,大宿舍还缺一个铺位。我们也不搞什么投票之类,我准备了写字的纸团。
新来的女知青自己摸,摸到谁大宿舍就睡大宿舍。摸到大宿舍边上的旧杂物间的那位,就一个人睡旧杂物间。 不许叽歪,不许说什么不公平。 兵团也是军队,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听明白了吗?” 黄大姐也是军人,她以前在团部工作,四连开始盖家属院以后,她是第一位搬来的。 “听明白了。”女知青们都嗯嗯点头,确实摸纸团靠的是运气,无论是喜欢不喜欢,都没得说。 “好,听明白了就上前来摸纸团。大字就是大宿舍,杂物间的杂字就是一个人睡杂物间。 我先说一下,如果摸到杂字的不愿意去睡那儿,可以找关系亲近愿意睡的去换。但不能惹出来什么麻烦,也别争抢。 杂物间不大,就一张炕,然后转身的地方,大宿舍是老仓库改建的。 这间杂物间,以前是守仓库的人值班睡觉的地方。” 黄大姐解释的明明白白,免得有人叽歪。 一个一个的上前,昭君靠在门框上,最后一个去摸纸团。 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杂字。 喜欢叽歪的朱丽只是嫉妒的撇撇嘴,听到有单间住的马艳萍,心中刚雀跃,又沉入谷底。 她没有摸到杂字,看了一眼身边的蠢货朱丽,眼神闪烁了几下。马上有了主意,不过得等黄大姐走了以后再实施。 胡薇薇,蒋欣怡替昭君高兴,顾不上自己的行李,开心的说,“君君,你休息,我们帮你去铺床。” 都有自带被子,一床盖的,一床垫的。 “薇薇,欣欣,我们一起。”昭君接过黄大姐递给她的钥匙,顺着黄大姐的手指方向,看见了那间小屋。 就在大宿舍的隔壁,中间只隔了十来米。是单独的屋子。 边走边想着,怎么把规整自己即将要住几年甚至十年的房间。 基本卫生已经搞过,房间不大,就十四五个平方。后面还有一个厕所,肯定是为以前值班的人弄的。 蛮好,昭君屋前屋后看了一圈,回到屋子里,另外两位已经给昭君擦过炕。 “薇薇,欣欣,你们别弄了。先去弄自己的铺位。这里我自己来。” 屋子是个小套间,进门是个小厨房,左边就是房间,厨房后门,是厕所。左边房间内一个旧炕柜,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是以前留下来的。是属于公家的,也就没有人搬走,厨房还有一口大水缸,就不知道是以前留下的还是这次连里置办的。 正在帮昭君打扫卫生的蒋欣怡,转头笑着说,“君君,我们不急。先给你收拾好,然后你就躺会儿。我们那应该很快就能收拾好。” “好吧,我确实有些累。浑身没劲,虚汗一阵一阵的。” 没一会儿,俩勤快姑娘就帮昭君收拾好屋子。 该擦的全擦过。 昭君躺在炕席上,整个人浑身都是软绵绵的。 没一会儿,黄大姐到大宿舍来,开了一个介绍会。 详细的介绍四连的情况,食堂在哪儿,连部办公室在哪儿,连里经营的小卖部在哪儿。河边有几个码头,小河对面的山林可以捡柴,挖野菜(现在不多了),捡山货等等。 新人来了休息五天,这五天,给她们适应的时间。给家里写信,还有可以去三十里外的公社逛逛,或者去六十里外的县城转转。 也可以捡柴,为冬天烧炕储备柴火。 黄大姐介绍了一个多小时,也介绍了四连的光荣传统以及英勇的历史事迹。 中间停顿了两次,喝了两次水。也强调了,在兵团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许乱跑,方圆几十里,除了四连没有任何人烟。 出门,都得带伴儿,要不出了危险,自己负责。 至于上工做事的一切,暂时没有介绍,等做事的第一天会连同男知青一起介绍。 黄大姐散会以后,特意摸了摸昭君的额头,关心的问道,“窦昭君,没事吧,有带药吧?” 苍白无力的点头,“黄大姐,我好了很多。出了一身汗,等会儿洗洗澡洗洗头发,好好睡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差不多。” 黄大姐见昭君虽然有些虚弱,但看着不是很严重,放心多了,“行,感冒遇上大热天坐火车,是难受。你那房间的水缸是满的,厨房也给你预备了三天的柴火。 以后要用柴火,就得自己去山林捡。” 黄大姐亲自找人安排的小房间,每个大宿舍也是一样,三天的柴火,还有两缸水(大宿舍人多)。 “谢谢大姐,等明天好些了,我就去捡柴火。我问一下,明天写好信,去哪儿交给谁一起统一寄。” “信件统一去连部交给通许员张水池。他每三天去一次团部,有些时候有事,还天天去。信件收发都是他统一弄。” “好,我没有问题了。” 昭君谢过黄大姐,与薇薇,欣欣打过招呼以后,离开了大宿舍。她得回去烧水洗澡洗头。 厨房里,动作娴熟的生火,一会儿就生好火,锈迹斑斑的破铁锅,被昭君用热水,洗的干干净净,没有锈迹才开始烧水。 忙叨叨的忙完一切,已经是中午一点,饭也没有去食堂打,都是胡薇薇帮忙打来的。 洗好衣服,晾晒在外面,昭君给自己烧了一壶开水,铺好垫被,拿着枕头靠好,整个人慵懒的靠着炕柜坐在炕上。 眼前,一个别人看不见的虚拟屏幕一直开着。 用意识滑动,点击看看里面的商品。 送了一百块的基础货币,目前只有一个基础店家:年代商店。 里面都是这个时代有的商品,国内的国外的,都有。买的东西都是这个时代的,不用担心会超时代,会暴露。还有正规的不会露馅的厂家地址。 不过质量明显更好一些,可以说里面没有次品。 昭君庆幸原主从没上车之前就感冒生病。她带了什么,家里人不知道,同学好友都不知道。 她有一百块钱,可以充值,也可以售卖,这时代的钱,有些版本在后世是很值钱的。 可以在年代商店上寄卖,会链接别的时空,换来更多的钱。 古董,野菜,山货,都可以寄卖。 商店分一成寄卖费,其余的全归个人所有。 昭君拿出来自己的钱一一扫描,没有什么值钱的。 昭君又从炕梢的一个大行李袋中摸出来一个集邮册,这是原主母亲留给她的。 当着所有哥嫂姐姐的面给她的,说是不值钱,就留个念想。 没有人觉得邮册会值几个钱,也就没有在意。 昭君从原主的记忆中知道,邮册中可有五套清朝的大小龙票。 她记得在后世很值钱的,她看过一个新闻,有一次成交价在五十五万人民币。 昭君拿出来一套,扫描上架,写上商品介绍,标注好价格四十八万。 用起始资金,买了一个厚实的纸箱,把自己的钱,票,券还有家里的钥匙,以及邮册,日记本。放进了大纸箱中,再放进商店的储物仓中。 完美,以后不用担心钱财遗失。 还有九十几块钱,昭君继续逛,买了十个信封,邮票,买了几瓶罐头,买了一斤酒心巧克力,买了一斤红糖,买了一斤带橘子味儿的水果糖。 买了两包玫红色的卫生纸,买了一管牙膏,一支新牙刷,四条毛巾,十只蜡烛,一把手电筒,一把锋利的镰刀,一盒肉罐头。 买了两件宽松的打底衫,一双老式的布鞋。 买好一切,放置在炕柜内,见炕柜没有锁,又买了一把锁,锁上柜子。 做完一切,一百块已经花了一多半。 外面虚掩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君君,睡了没有?” “没睡,进来吧。”刚刚梭下去的身体,又爬了起来。 七月,外面还很热。 胡薇薇,蒋欣怡也收拾完毕,搞完个人卫生,洗好衣服。 两人来了,身后还有三个男同学,被她们俩喊来挑水的。 五人进来,一眼就见到炕上摆放的酒心巧克力。 “哇,窦昭君同学,你还带了巧克力。”江晓东见到巧克力眼睛闪闪发亮。 他不是什么吃货,可在物资贫瘠的年代,酒心巧克力,是顶级零食。 十几岁的学生,又有几个不爱吃的。 不说他,其余四个,都一样欢喜。 窦昭君能拿出来,肯定是招待他们的。 “买了一些,一路上都麻烦你们了。都坐,一人两个。” 三个男同学有规矩,拉来桌子边的两把椅子,三人挤挤坐下。 一人两个,规规矩矩的拿。 欣欣上炕第一件事就是摸昭君的额头,“退烧了,比下火车的时候都要好一些。看来明后两天,就能好。 这两天,挑水的事都交给下面三个。 别做重活,好好休息。” 她们三人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个班,性格相近,关系最好。 昭君生病,薇薇和欣欣担心死了。这年月,感冒死人的可不少。 “嗯,也许明天早上就好了。我打算明天好了先写信,给哥哥姐姐们报个平安。 如果身体允许,我想去对面的山林捡些柴火。 你们几个谁进县城或公社,帮我买六个大碗,六个小碗,六双筷子。旧的就成。 我给你们二十斤粮票,一斤油票,盐酱醋也买一些。” “君君,你打算自己开火做饭吗?” 撩了一缕头发放至耳后,拉着薇薇与欣欣的手,说道,“不常做做饭。就是备着,下个月就要收割小麦,做农活需要体力。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9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