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连部,连长,指导员,排长,还有几位有威望的老兵,全聚集在连部开会。 “大家各抒己见,说说看,怎么办?” 连长已经接到团部的紧急电话,靠近大江的几个连部已经发生疫情。 四连现在也有三个人病倒,连长,指导员已经有了联想,三个人已经被隔离。 除了隔离,他们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团部医院不大,近几天已经人满为患,药物也不够,四连的三人送过去也是白送。 “连长,不管怎么样,还是送团部医院吧。他们三个不能等啊,去团部医院总比等死要好。” 出声的是贺峰排长,那个发高热的老兵是他的发小,在战场上没有牺牲,难道要死在瘟疫中不成。 他焦急啊,可除了焦急,他不懂医术,也做不了什么。 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祷,为好友祈祷。 “送过去,可团部医院本来就不大。近几天 ,已经人满为患。 各种药物,早就没有了库存。万一他们不是瘟疫,去了反而被感染,那怎么办?” 吴连长何尝不想把三人送去医院。 可送去了万一不是瘟疫,反而会被传染。那可就会害了他们。 “我们连里还有没有人懂医的,老吴,咱们马上召集知青们问问。” 除了知青,其余的人都知根知底,不用问。 他们有所有知青的档案,可会不会医术,还得问问。 例如好几个知青家里的父母不是军医就是普通医院的医生。 问问也许,能有什么办法。 “行,这是个办法。小张去通知所有的知青们来晒场开会。” “是。”通讯员张水池马上去找人。 今天太阳炽烈,所有的人,都在地里干活。 四连除了大量种植粮食,供给国家。还种植大量的黄豆出口,换取外汇。 也有大片的地,种植了蔬菜。 今儿,知青们都在菜地做事。 通讯员张水池,一路狂奔来到菜地。 “周永,召集所有知青去晒场集合,记得是所有知青。快点啊!” 张水池一把抓住菜地边缘的人,焦急的说道。 “好。有急事是吧?” 周永立即站起来。 “嗯,快点,很急的。” 周永是第一批来到四连的知青,处事公正,遇事考虑全面,顾全大局。 是一个拥有大智慧,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目光远大,对局势分析极准。 他知道目前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在所有知青中,他的威望极高。 做事稳当,勤劳,为人处世也是一等一的好。四连的连长,指导员,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有朝气的小伙子。 二十分钟的时间,所有的知青抵达连部晒场,站在台子下,望着一米多高的台子上的连长,指导员还有几位排长。 指导员先站出来说话,“同志们,近日大雨连绵,河水中各种牲畜泛滥成灾。河水也不再干净,我们四连还好,饮用的河水只是连接的大江的一条小分支。 即使如此,河水还是有些污染。团里,包括大江以及支流流过的区域都有发现有人发生高热,头痛,呕吐,这些都是疫情的初始。 团部医院已经人满为患,药物也空了。咱连现在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 召集大家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所有人中,有没有家学渊源,学习过医术,自认还有几分能力的。 我可说好了,不能说谎,现在是人命关天。 不能存侥幸心理,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只要今日帮四连迈过难关,以后他(她)就是四连的医务室的新赤脚医生。等这次的疫情过去,我们送你去团部医院学习,送你去省城学习。” 指导员的话,在下面所有引起了大轰动。 还有人交头接耳,找人问。虽然他自己不会医术,可在找别人询问。 蒋欣怡拉了几下昭君的衣服,小声的说,“君君,你报名啊。我记得你小时候跟你姥爷学过中医,还帮我们把过脉。” 胡薇薇也想起来了,君君确实学过中医,还跟阿姨学过一段时间的西医,不过那时候没有太在意,以为君君就是好玩。 她们还做过君君的练习对象呢。 昭君自己都没有想起那茬,调动原主的记忆,发现原主确实学了蛮多中医知识,还有一些简单的西医知识。 学中医是为了哄姥爷高兴,学一些西医知识只是有中医知识解释不了的,她就问妈妈,然后学了一些浅显的西医知识。 她妈妈不是在什么医院工作,是在钢厂的医务室工作。 昭君在红楼世界用过医术的金手指 ,虽然是附带在送子娘娘中的一个小外挂。但医术,知识这些不比别的金手指,用了就用了。 只要神魂强大,是会刻印在她的脑海中。 她开设月子中心,设妇科,儿科专科,在那个世界多年,医术知识已经扎根于她的灵魂记忆深处。虽然妇科,儿科,她是专精。其余的医学知识,她也有涉猎,只是不是专精。 “啊,欣欣你不说我都忘记了这茬。脑子不用都生锈了,可我高中以后,姥爷去世,我就没有再学。 我学的那点,能治好人吗?那可是人命关天,不是儿戏。” 昭君心中盘算起来,脑海中一直搜索药方。 想想记忆中有没有关于疫情,瘟疫的方子。要是有,此时就用得上,虽然不是在古代,贡献一个方子能得到什么好处,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她不要表扬,不要什么好处,只是想单纯的用自己白得的外挂帮帮那些在生命线上挣扎的人们。 台下议论纷纷,可没有人敢报名,都知道人命关天,自己学的那点,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去救人性命。 几个学了点医学知识的知青,都不敢举手报名。 蒋欣怡急啊,想好友能把握住机会,但同时也知道,关系到人命,她不敢催。只是脸上的表情,极速变化。 昭君在记忆深处翻阅着,每一世的记忆,没有什么用的,她都会在离开以后剥离。 可关于学到的一切知识,她都会储存在记忆深处。 一点点的寻找,一点点的拉扯着深处的记忆。 时间一点点在流逝,周遭依然嘈杂。 她站立在原处,却没有被周遭的吵闹所影响。 很快的,她在记忆深处,真的找到一个方子。 一个被人改良过的方子,改良过的方子,效果更好,所需的药材更加的便宜,还常见。 昭君依然没有把握,只是想试试。 有了这份方子,昭君举起手,朗声大喊,“报告。” “说。”吴连长听到这声报告,好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们几个站在台子上,一直挂着心。 “连长,指导员,黄大姐,我自小随姥爷学医。我姥爷就我妈一个孩子活下来,姥爷临去之前,把他知道的方子告诉了我。 我不能确定是不是能治好,但是我想试试。” 台上的几人听了转身走在一起,交头接耳在一起商谈。 没办法,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 “行,要什么,你说。只是西药,不容易弄。现在到处都没有。” 指导员从连里出现病人以后,就一直找关系找药。 可是周围能及时到药的地方,都有病人。 不好弄啊,上面也在找京都找总军区弄药。 他们虽然成为了预备疫,可之前是正规部队,是英雄部队。找军区调药,只要有,一定会调一部分来。 可惜的是,军区总院也没有什么存药。 “连长,指导员,具体要什么,我列一张清单,不是什么难寻的,应该在省内都能找到。” 昭君没有直接说出来,有好些人都对中医很不屑,甚至压制中医的发展。 她不想说出来让人非议。 “好,你随我们去连部。” 连长二话不说,他是急的,找知青中懂医的人,就是一个馊主意。 只是他运气不错,误打误撞还真找到了这么一个人。
☆、第51章 知青(04)
“小窦, 说说你打算怎么做?” 吴连长刚坐下来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问。 他急啊, 嘴巴已经起了好几个火泡。 水都没有喝一口的昭君,边写清单边说, “连长, 指导员, 治病需要的都是草药中药材。 目前咱四连最重要的是隔离,还有防疫。 三位病人的家属都要隔离半个月,不要与左邻右舍联系见面。 病人家属之间也最好相互隔离半个月。还有弄一些石灰来,家里边边角角都洒上。 衣服, 被单,用开水狠狠烫过洗过。被子全拿出来晒晒。 防疫也是一场战役。必须让咱四连的人全部严格遵守。 ” 写的很快, 需要的药材,数量全写了。 写完, 昭君快速跑回家, 从年代商店买了一大瓶药用酒精,还用一个小瓶子倒出来一些, 放进空间。 这时代的医用酒精,都是大圆瓶子装着的。 倒出来一点点,还买了一些酒精棉, 绷带,她拿出来可以说,是自己之前来的时候准备的。 也可以说是去世的妈留下来的, 来历, 就不用她再解释。 用篮子提着, 稳稳当当的朝连部走去。 被隔离的病人就在连部隔壁的一间很少用的屋子。 里面用砖块,木板搭的临时床,三张临时床,三个病人。 昭君还戴着厚厚的老式口罩,一共买了五个。 她不敢多买,也不敢拿出多的来。 再多,就没法解释。 几个有借口,是亲妈留下的。反正亲妈走的时候,是给了她一些东西,虽然不是钱财,但杂七杂八的也有一些。 家里人都只是粗略的瞧过,见全是杂物还有书,也就没在意。 现在随她怎么编都成,只要不太离谱。 “小窦,你拿的什么?” 办公室的人都看着风风火火出去的人,慢慢的走了进来,很重视手中提的篮子。 “黄大姐,我来的时候,带了一瓶医用酒精,还有药棉,绷带之类的。都是前两年我妈去世前买回家的。 家里人没有人重视这个,我一直留着,这次来兵团,我就带过来。 想着,也许能用上,只是酒精放了两年,我怕效果会差一些。 但总比没有的好,哦,对了,千万记得,水一定要烧开了才能喝。 还有不要吃河里的水,我记得山林里有一条小溪,是山泉水,找人顺着小溪向源头走,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动物尸体。 没有的话,就暂时饮用小溪里的水。 河里的水等一两个月再用吧。还有,让大家伙都勤洗手,特别是上过厕所,干过活以后,一定要洗手。 不许大家扎堆,一定不能扎堆。” 昭君确实有些怕,她故意说一两个月,知道不可能。但是尽量的延长大家用河水的时间。 “好,我们记住了。马上就去召集连部所有的人,去宣达。”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9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