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等人一路狂奔,连夜赶回了大本营。 霍去病叫人把罗姑比绑好后就兴冲冲的拎着籍若侯和国相的脑袋去找他舅舅了。 “舅舅你看!这是什么!” 霍去病“啪”的一下把那两人的头颅扔在地面上。 头颅坠地,扬起一阵尘土。 卫青眉头微皱,霍去病预判了他的预判。 “舅舅你先别急着骂我!快看这是什么!” 卫青定睛一看,霍去病扔在地上的东西居然是匈奴国相和籍若侯的头! 卫青惊了。 “你就带着八百轻骑就敢溜达去匈奴人的腹地?!霍去病!你胆子肥了你!” 卫青此时才真正有些后怕。 匈奴人残忍嗜杀且武力值奇高。 原以为霍去病只会在与匈奴短兵相接的前线溜达溜达。 卫青却不曾想霍去病这小兔崽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带着那么点子人敢直接深入匈奴人的腹地。 卫青平时看着是个老好人的样子,生起气来霍去病连他的边都不敢沾。 眼看着卫青要生气的样子,霍去病赶紧祭出最后的大杀招。 他赶紧让人把捆好的罗姑比带上来。 “舅舅你看!我还抓到了这个!”霍去病献宝一般,只盼将这事打岔糊弄过去以后卫青不会再教训他。 罗姑比踉踉跄跄的被推了进来。 霍去病没有堵上他的嘴,罗姑比一见到卫青。 就开始叽里咕噜的不知在说些什么。 不过依他语气之慷慨激昂,神情之激动。 就是不懂匈奴语的人也大意能猜到他在说些什么。 “唉,这匈奴人也太聒噪了!还是把他的嘴给堵上吧。”霍去病殷切的看向卫青,满脸都写着,“舅舅,我是不是很厉害。” 卫青原本是想好好教训他一番,此刻倒是有些哽住了。 若说公事公办,霍去病此番绝对是大功一件,且这功立得及时,恰好解决了因赵信叛变所带来的隐患。 可以卫青的私人情感来说,霍去病此番实在是过于激进莽撞。 他是存了历练霍去病的心思不假,但也没有这么历练的! 最终心中的天平还是倾向了公事公办那一档。 “去病,你此番做的很好,立了大功。我即刻上书禀明陛下,为你请功。” “嘿嘿,舅舅,下次出征能带上我一块了吧。” “那是自然。” 舅甥两人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至于角落里的罗姑比。 无人在意。 刘彻接到卫青快马加鞭发来的战报时,十分激动。 他猛地一拍大腿,却忘了拍的是自己的大腿,痛的面容都有些扭曲。 但终究还是喜悦的情绪占了上风。 刘彻一边龇牙咧嘴一边傻乐。 “去病当真神勇!仅率八百轻骑竟斩杀了匈奴两千多人,还活捉了罗姑比!去病真乃绝世将才,朕要封去病为冠军侯!赏食邑一千六百!” 刘彻激动之余难掩欣喜,他恨不得立刻冲到霍去病面前拍着霍去病的肩膀告诉霍去病,朕很看好你!就按着这个势头,给朕把匈奴赶回老家去! —— 刘邦自关中一战后便有些萎靡不振,这场失败犹如一记重锤,砸得他昏天黑地。 五路联军就此解散,刘邦又重回孤家寡人的状态。 战死的士兵竟达到了十多万,但万幸的是,将领们都随着刘邦一同逃了出来。 张良身体孱弱,落水后便一直卧病在床不得起身。 萧何撤退时特意选了另一个方向为刘邦吸引注意力。 此时刘邦身旁竟没有一个人能为他出谋划策。 刘邦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老婆和孩子落到了项羽手里,与天幕曾讲述过的历史何其相似。 可怜他刘邦,竟然将已经得知结果的事情再度上演了一次。 “咳咳……”张良面色苍白,捂着心口出来寻找刘邦。 “此处风大,子房尚未痊愈,怎的来了此处?” 刘邦见到张良,赶紧将张良扶到一个背风的地方。 “听闻主公最近有些许疑惑,特前来为主公解惑。” 刘邦闻言挠挠头。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直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骤然惨败,需要些许时间平复心情。” “看来主公已然认识到问题所在了。” “是啊。”刘邦苦笑,“只是代价太沉重了些。”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主公既已幡然醒悟,东山再起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子房所言是极。” 刘邦重新收拾好心情,准备再与项羽大战三百回合。 吕雉那边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刘邦逃亡时压根就没想起吕雉和刘盈。 吕雉因不喜欢庆功宴这种乱糟糟的场合,便在营帐中哄刘盈睡觉。 未曾参与庆功宴。 直到楚兵一刀划破了吕雉所在的营帐,吕雉方才得知被夜袭了。 随即她和刘盈就成了项羽的阶下囚。 项羽见到吕雉和刘盈时,眼睛里闪烁着残忍嗜血的光芒。 “这不是刘邦的妻儿吗?好啊,落到本王手里,算你们倒霉。” 项羽当即就下令要将吕雉和刘盈就地处死。 是虞姬拦住项羽,暂时保住了吕雉和刘盈的一条命。 虞姬刚被韩信抓去的时候,处境十分不妙。 是吕雉下令善待虞姬不得怠慢。 虞姬如今便投桃报李保吕雉和他的孩儿一命。 吕雉搂着刘盈安慰他。 “盈儿别怕,父亲很快就会把我们救出去的,盈儿要乖乖的。” 但吕雉心里却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在她心里,刘邦从来就指望不上。 更何况,天幕早早的便给出了结局。 但吕雉从来就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 既然别人都靠不住,那她只能尝试自救了。 —— 嬴政这天正听着天幕的讲述放松精神。 猝不及防的又被攻击了。 什么叫前车之鉴,什么叫错误的例子。 不要以为没有指名道姓他就不知道天幕是在拐弯抹角的骂他! 美好的一天戛然而止。 听到后面,刘邦论功行赏居然论了一年多,嬴政冷哼一声。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点小事都能拖这么久,看来这刘邦也不过如此。” 一旁的内侍耳观鼻鼻观心,早已习惯陛下近来对天幕时不时的吐槽。 手上的扇子轻轻扇动,继续为嬴政送风。 “大赦天下,休养生息。”嬴政默默地回味着这几个字,看来李斯对于新政之道是下了苦功夫,竟与后世所行之道不谋而合。 只是一想到进展缓慢的新政,始皇陛下原本不甚美妙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了。 正好李斯带着李由进宫汇报近来推行新政的成果和新政实行期间发现还需改革的地方。 很不幸。 我们的李斯丞相,他又撞枪口上了。 — 韩信:怎么个事?我不是还搁边上呢吗?怎么说主公身边没有出谋划策的人了呢? 刘邦:你……算了…… 韩信:主公!别算了啊!你想说什么!你说啊! 刘邦:你开心就好^v^ 韩信:果然主公很信任我啊!
第29章 李斯一进殿,感受着殿内寂静的氛围。又看了看上方嬴政的脸色,他瞬间就明白了,他又挑错觐见的时候了。 但是来都来了。 李斯将记录着近期数据的竹简呈给嬴政批阅。 在嬴政翻阅竹简的过程中李斯开始汇报新政实行以来的成果。 “回禀陛下,第一座太学的选址已经定下,正在着手初步建立。但太学收教的第一批学员还需陛下定夺。” “大赦天下之事也已在着手准备,只是……” “只是阻力特别大?”嬴政闲闲的接了一句。 “请陛下放心,臣必当为陛下解决此事!”李斯连忙表忠心,“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嗯,朕相信丞相必定能为朕办好此事。若是丞相不知何解,便学一学天幕所说的历朝历代之法。” 说罢嬴政好似不经意间提起一般,“丞相近日与扶苏共事,觉得扶苏何如?” 当日嬴政当着李斯的面下令处死胡亥,未必没有杀鸡儆猴的意思。 “扶苏公子为人宽厚,明辨是非。臣与公子共事这些时日,受公子诸多照拂。” 李斯选了个中规中矩的说法。 “是吗?”嬴政哼笑一声,也不知信没信。 君臣两聊了好一会,嬴政才好似刚发现李由一般。 “朕听闻丞相有一爱子,想必便是他了?今日得见,果然一表人才。不知可有入朝为官的想法?” “犬子年纪尚轻,资历尚浅。承蒙陛下抬爱。” “丞相不必妄自菲薄。”嬴政看向李由,“可曾婚配?” 李由恭恭敬敬的回话,“回禀陛下,尚未。” “那你便辅助你父亲一同主持新政事宜,做得好朕便嫁一个公主许你为妻。”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李斯今日带李由进宫便是为了更好的让嬴政放心。 只有不断的为嬴政展现李家的价值,李家才能屹立不倒。 “而且刘邦就深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他既没有全搞分封制也没有全搞郡县制。他两个一起合着来。搞了个郡国并行制。战功显赫的武将他都给封王了,什么韩信啊英布啊这些人都成了异姓王。” “但是封王归封王,封太多了也不是个好事。刘邦精准的把控数量,只封了八个。完事他搞大赦天下也不是随便搞搞,他是认真的。先是把自己的军队给解散了。既然休养生息,那就贯彻到底。大家伙都给爷回家种田去。完事那些诸侯子弟,愿意留在关中的能免除十二年的徭役赋税,不愿意留下来那也没关系,打个半折减你六年。” “其实我觉着刘邦这人最大的优点他就是听劝,往往越是昏君,他就越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只能听好话不能听实话,但是刘邦这人他不太摆皇帝的架子,谁都能上来冒犯他两句。陆贾就经常在刘邦面前装文化人。” “刘邦可讨厌儒生了,正好陆贾他就是个儒生,然后他两就互相对骂,但是街溜子骂不过读书人,刘邦反而被陆贾引经据典的之乎者也给说服了,换个人来陆贾分分钟人头落地啊。但是刘邦听完虽然觉得自己丢面儿了,可是陆贾说得有道理。” “刘邦就让陆贾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新语》,陆贾这本书写出来一节刘邦就夸一节,称赞这本书真是本好书啊,否管看不看得懂,夸就完事了,而且人家陆贾说得确实有道理。还有一个在刘邦面前有话直说的人是郦食其。” “郦食其这人也是个儒生,刘邦这人讨厌儒生到什么地步,他看到儒生会让儒生把帽子脱下来然后往里头撒尿。完事郦食其想投刘邦门下干大事,但是刘邦讨厌儒生是众所周知的事,大家伙就都说他异想天开,而且确实他年纪也大了,都六十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0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