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又指着宇文虚中道:“宇文先生,乃是大才,义帝之事全权交托给他,燕王有事可以与宇文先生商量。” 至此,臧荼已完全明白霸王要他做的事情。 “将军回去后,请告知霸王,霸王赏识之恩,臧荼铭记在心,一定替霸王守好辽东之地。” 项庄哈哈大笑,举杯道:“有燕王与宇文先生在,刘邦终将老死在辽东苦寒之地!” 臧荼与宇文虚中也举杯附和。 次日,项庄带着甲土返回彭城,宇文虚中与臧荼聊了会,就来到义帝所在的宫殿。 看守义帝的都是臧荼麾下的精锐土卒。 土卒认得宇文虚中,躬身见礼后,打开殿门,让宇文虚中走了进去。 宫殿不大,宇文虚中穿过院落,来到正殿,只见义帝熊心正在独自饮酒,他听到脚步声,抬起头,觑了一眼宇文虚中,嗤笑一声,便不再理会。 从彭城一路来到蓟县,他已知晓宇文虚中的身份。 这是项羽派来监视他的人。 宇文虚中跪坐在义帝身侧,看了一眼一旁的宦官,微微一笑:“陛下身体孱弱,还是少喝些酒,多多保重,霸王有事让陛下做,若是陛下身体坏了,那就不好了。” 义帝哈哈一笑:“你真是一条好狗!” 宇文虚中没有发怒,只是笑着摇头:“喝酒怎么能没菜?这位大人,还请你去拿些下酒菜来。” 他看向宦官,宦官犹豫一下,还是起身下去了。 待到宦官的背影消失在正殿,宇文虚中沉声道:“陛下振作,能敌项羽者,唯有沛公,留在彭城,只有死路一条,辽东看似苦寒之地,实则可与沛公联系,是最可能反击项羽之地!” 义帝一愣,正要说话,便见宇文虚中笑呵呵的道:“下酒菜来了,臣来陪陛下喝一点。” 义帝的话堵在嗓子眼,他福至心灵,突然意识到身边这唯一的宦官只怕也是项羽的人。 想到此处,他心中凛然,只是看向宇文虚中的目光愈发惊疑不定。 宦官摆上下酒菜,义帝心中有事,不似一开始那样醉生梦死,但为了防止被宦官看出问题,只得继续自斟自饮。 ........ 咸阳,子婴正在舞剑。 年轻的身体,或许是因为重生,力气大了许多。 长剑冷锋烁烁,卷起一阵劲风,隐隐透着一股杀机。 待到一套剑招舞动完毕,子婴脸不红气不喘,额头微微泛起一点汗珠。 韩谈赶紧送上铜盆与水,伺候子婴洗了脸。 “丞相快要回来了吧?” “是的陛下,丞相大人说巴蜀之地已经平稳,只需两三年,便可积累起足够的粮食,供大军东出函谷关!” 韩谈笑着回答,谄媚的拍起马屁:“若非陛下挽狂澜于既倒,只怕今日大秦便要失去这偌大基业。” 子婴摇头失笑。 韩谈最近是越来越喜欢拍马屁了。 怨不得当初的自己会被赵高欺骗,好话听多了,总容易失去理智。 “以后这种拍马屁的话就不要说了。” “是,小的记着,只是实在佩服陛下,才情不自禁的说出来。” 子婴没理他,回到书房,一边翻看奏章一边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宇文虚中应该已经接触到义帝熊心了,有他在,应该能很快在关东诸侯中掀起内乱,到时候项羽必然无暇理会大秦。 趁此机会,有些事情也该解决了。 一个就是边塞流失的老秦土卒,必须尽快派人去联系这些老秦土卒,将他们带回来。 这些人都是跟随着蒙恬东征西讨的精锐,当初蒙恬修建长城,抵御匈奴,这些老秦精锐基本都随着他,后来蒙恬被胡亥杀害,这些老秦精锐本是交给王离统领的,后来关东大乱,王离率领长城兵团南下平乱。 正如关中秦人对大秦失望一样,戍守边塞的老秦精锐有一部分也不愿意再南下平乱,于是就基本散落在长城一带。 再后来,跟随王离南下的那批精锐基本都在巨鹿一战中死了。 寻找这些老秦精锐,然后还要安抚他们的怨愤,使他们愿意重新归附大秦,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思来想去,手下无人,子婴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千古召唤系统上。 子婴心念一动。 “召唤武将一名!” 眼前出现无数人影,持枪跃马,挥刀拉弓。 只见人影闪烁,少顷后定格在其中一道人影上。 这道人影与过往召唤出来的武将略有不同,他一身白袍,儒雅俊逸,不像个武将,反倒像一个儒生。 【召唤:南朝梁朝大将陈庆之,消耗国运值5】 【目前国运值为10】 【乱世争雄,逐鹿中原,帝国当步步为营,一统天下。】 光影一闪,气质儒雅的青年已经站在子婴身前,他单膝跪地,声音清朗澄澈:“陈庆之拜见陛下!” 子婴亲手扶起陈庆之,看着陈庆之略显单薄的身躯,他冲外喊道:“韩谈!” 韩谈快步走进来,看到陈庆之,已经见怪不怪,躬身道:“陛下有什么吩咐?” 子婴道:“去叫两名御医来。” 韩谈道:“唯。” 待到韩谈退下,子婴把住陈庆之手臂,请他坐下。 “卿身躯单薄,等到御医过来,细细检查,先仔细调理一番。” 陈庆之心中感动,拱手道:“多谢陛下,臣这是自幼身体不好,不碍事的。” 子婴摆摆手,不容拒绝的道:“再是从小的毛病,也要好好调理,总归比不管要强。”
第33章 陈庆之北上 宫殿内,陈庆之由两名御医仔细的检查身体,每一个细节都被御医仔细询问诊治。 一炷香后,两名御医向子婴见礼,说明检查结果:“陈将军体格瘦弱,五脏不强,五行之气稀薄,需以补药慢慢进补,提振五脏之气,不可立刻大补,否则有性命之危,我等给将军开一个方子,只要细心调理,一年后必可强壮许多。” 子婴微微颔首,类似于陈庆之这种自幼瘦弱的毛病,显然不可能几服药下去就能变得与常人一般健壮。 “恩,你们下去将药准备好,要用最好的。” “唯!” 两名御医躬身退下。 陈庆之感动的单膝跪地,语气诚恳:“臣受陛下重恩,结草衔环不足报也。” 子婴将之扶起,笑道:“将军不必如此,将军大才,来日护卫大秦,保护亿万黎庶,都需要将军出力,没有一个好身体如何能行。” 陈庆之起身后,子婴说起正事。 “将军,大秦昔年派出三十万大军在边塞之地抵挡匈奴,后来因为关东之乱,这三十万老卒有的死在关中,有的流落在边塞。” “朕希望将军能够将这些离乱的老卒带回来,朕估算一下,这些老卒大概有五六万人。” 陈庆之默默听着,他知道事情定然不简单,如果简单,陛下也不会专门找他来。 子婴继续说道:“因为二世皇帝胡亥胡作非为,赵高篡权,苛征暴敛,使得秦民备受戕害,再加上蒙恬将军之死,这些老秦土卒已经对大秦失望了。” “将军此去,朕会写一封诏书,交给将军,但最重要的还得依靠将军自己,想办法说服这些老卒回来,朕需要他们,大秦需要他们。” 一场战争败了,只需要重整旗鼓,就能挽回;但一旦人心败了,再想挽回就千难万难。 当初关东大乱,留在边塞的这部分秦卒连南下平叛都不愿意,足见他们对大秦的失望,想要挽回他们的心自然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庆之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难度,但他并未畏惧,反倒是升起一股豪情。 “将军此去,若是顺利,那么这一部分老卒就交给将军统帅。” “对这件事,朕并没有时间要求,将军可以慢慢做,朕在咸阳等着将军的好消息。” 子婴郑重叮嘱,得益于千古召唤系统,大秦现在不缺文臣武将,但底层的秦卒的确是一个问题。 要想再一次一统六国,需要的土卒起码也要六十万,目前的大秦是拿不出来这么多人的,收拢长城土卒至关重要。 至于岭南那五十万人,基本无法指望。 岭南偏远,且如今被赵佗隔断五岭,想要让赵佗重新遵从大秦的命令千难万难。 正所谓造反不彻底,不如彻底不造反。 赵佗既然已经隔断五岭,自立为南越王,就断了自己的退路。 他不是一个庸才,否则当初始皇帝也不会派遣赵佗配合任嚣去征伐百越。 南越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投降,唯独赵佗不会。 子婴想到这里,也不由叹息,偌大帝国,短短三年,成了这副模样,自己有极大责任。 不可否认,上一辈子,活到最后,他难免对死亡产生恐惧,渴望长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没安排好二世皇帝的事情,更不用说把事情考虑周全。 与陈庆之细细商量了一下关于收拢边塞秦卒的事情,等到御医将药汤送过来,又将准备好的药材全部都交给陈庆之,让他路上用,陈庆之谢恩离开宫殿。 他的宅子子婴早就命韩谈准备好,同时这一次北上,陈庆之还要带上一些人手,一来保护他自己,二来也要防范匈奴以及关东诸侯。 想到诸葛丞相在奏章中所言典韦的勇猛,子婴决定让陈庆之等到诸葛丞相班师归来后,由典韦率领一百秦卒护卫他北上。 接下来的日子,陈庆之一边等待诸葛丞相班师一边接受御医的调理,慢慢的,身体好了不少。 一个月后,诸葛丞相率领大军班师回到咸阳。 子婴亲自准备了庆功宴,为诸葛丞相与典韦庆功。 郦食其与郦商也被子婴召见,郦食其本以为子婴会斥责他们追随刘邦造反,但没想到子婴根本没有提这回事,反倒是勉励他们兄弟二人,并赐下封赏,让郦食其与郦商都十分感动,跪地谢恩。 庆功宴后,子婴召见诸葛丞相与典韦,并与典韦说起保护陈庆之北上之事,典韦应下。 休息十日后,典韦率领一百秦卒护卫陈庆之北上前往边塞。 陈庆之从咸阳出发,直达边塞,这一条路并不安全,整座长城,只有北地郡还在大秦的掌控中,北地郡往后被雍王章邯占据的上郡,翟王董翳占据的九原郡完全隔断。 如果为了安全,陈庆之应该从咸阳向西,走北地郡然后通过草原,绕过章邯与董翳的地盘。 但这条路比较长,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 时间最短的就是从咸阳出发直接走咸阳连通上郡与九原郡的直道,这条路距离短,且因为是直道,路况极好,但相应的也十分危险。 对比起原本的历史,关中被攻破后,章邯被分在北地郡,司马欣被分在咸阳以东到黄河之地,董翳分在上郡。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1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