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后,冒顿正在犹豫着是否要再攻一次,便见一名百夫长神色着急的跑进来。 “大汗,不好了,秦军的援军到了!” 冒顿噌的起身,不可置信。 大秦不是已经退回关中,被这所谓的雍王、翟王隔断,秦人的援军是如何通过他们敌人的地盘? 冒顿出了营帐,翻身上马,快速奔驰。 很快,他来到一片高地上,目光所及,远处,匈奴斥候来回奔驰,更远处,一股股浓烟滚滚,前方隐隐约约都是秦卒。 不多时,他叫过来一名斥候。 “查探的如何?” “回禀大汗,我们曾经靠近他们,遇到秦卒,但他们与我们交战之后,故意把我们往林子里面引。” “我们看到刀剑的光芒,还有那林子上空有飞鸟盘旋,里面应该有不少的秦军。” 斥候认真的汇报着自己查探到的情报。 冒顿握紧马鞭,他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秦人究竟是如何通过上郡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快得到了。 冒顿从一支冲入上郡的匈奴军队那里得到消息,雍王屡战屡败,秦人已经快要占据上郡了。 “天不遂我之愿啊。” 冒顿摇头叹息,他已经决定撤军了。 一旦上郡被秦人占据,那么援军会越来越多,匈奴还有东胡这个敌人,不能竭尽全力与秦人作战。
第51章 夜袭匈奴,一击远遁 九原城头,陈庆之遥望着匈奴大营,典韦站在他的身侧,手持一柄大钺,他自豪的道:“这段时间,匈奴的进攻都被打退了,我们守住了九原城。” 陈庆之道:“我们要的不单单是守住九原城,更是驱逐匈奴。” 典韦大声嚷道:“好!我听你的!” 陈庆之沉声道:“典韦将军,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匈奴的各支队伍都在返回?” 典韦细细回忆了一下,好像还真是如此。 先前匈奴包围九原城后,派出各路兵马四处掳掠,那时候典韦还问过陈庆之匈奴为何分兵。 近些日子,匈奴这些四处掳掠的兵马似乎都回来了。 “莫非,匈奴人要准备来一次大的进攻?” 典韦神色凝重,原本包围九原城的匈奴人就不少,如今又汇聚这么多,这一次攻城对他们而言压力绝对不小。 然而陈庆之却摇摇头:“不,匈奴并不是要攻城,他们极有可能是要撤军了。” 典韦顿时惊讶的看着他,虽然一向相信陈庆之的判断,但是匈奴仍然占据优势他们会这样轻易的退兵吗? 陈庆之解释道:“先前我让杨虎将军去集结残余秦卒,做出有大军支援的假象,算算时间,杨虎将军差不多也该成功了。” “匈奴人攻打九原城屡次失败,又发现有大军支援,换做我一定会撤退,因为在辽阔的草原上,还有一个更加的强大的对手东胡,对匈奴虎视眈眈。” 典韦咧嘴大笑:“这不是说我们马上就可以结束战事了。” 陈庆之微微颔首:“我打算今夜出兵偷袭匈奴!” 说起战斗,典韦脸色一肃,他盘算一下:“好,我亲自领兵。” 陈庆之道:“这一战,一击即走,不要与匈奴人纠缠。” 典韦拍着胸脯道:“我明白你的意思!” 他转身下了城头,前去调集兵马。 入夜,典韦与杨钊率领三千秦卒悄悄出城。 今夜乌云遮月,视线晦暗,正是视线受阻的时候,对偷袭大营有着极大的帮助。 典韦与杨钊带着秦卒快速向匈奴大营奔袭而去。 作战之前,陈庆之早已与他们详细说过,因为夜色,不单单匈奴土卒看不清人,他们也看不清。 所以绝不可陷入纠缠,那样只会让他们慢慢被匈奴人困死。 此战如同刺客杀人,一击之下,立刻远遁,不管成与不成都不要停留。 典韦与杨钊只率领三千人,开始进攻后,他们立刻释放火箭,点燃匈奴大营,随后一路向北杀,杀出来之后不要聚集土卒,而是向着黄河奔走,最后沿着黄河边向东走,等到天明辨明方向,返回九原城。 说白了,夜战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简单的规划反倒有利于土卒的行动。 马衔枚,人无声。 匈奴大营已经出现在典韦与杨钊的视线里面。 杨钊张弓搭箭,他在边塞这些年,常常打猎,再加上父亲杨虎教导,练就一身百步穿杨的神箭术。 “倒!” 弓如霹雳弦惊! 箭矢横空而过,贯穿哨楼上的守卫,守卫倒了下去。 紧跟着,杨钊连发八箭,箭矢上绑着燃烧的松油,每一箭都射中一顶帐篷,帐篷瞬间被引燃。 刹那间,火焰冲天。 “杀!” 典韦怒喝一声,冲了出去,三千秦卒怒吼。 从蒙恬将军冤死之后,他们流浪在九原郡,这两年,眼看着被自己驱逐的匈奴人耀武扬威,甚至重新占据九原郡。 每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一股怒气,可惜他们成了流浪的无名之人,哪里还能与匈奴作战。 如今,不一样了。 大秦那边来了新的将领,他说蒙恬将军会被平反,会树碑立传,他们也会重新被接纳,回到大秦,成为老秦人。 三世皇帝陛下不追究他们任何责任。 过去这一段时间,匈奴攻城,屡屡失败,他们在陈庆之将军的指挥下,失去的心气渐渐回来,今夜主动出击,火烧匈奴大营,将会把他们的土气彻底带回来,让他们洗去铅尘,重新成为那一支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典韦挥舞大钺,一击便将一名匈奴土卒劈成两半。 杨钊挥剑,身形矫捷,每一剑必然刺穿一名敌人。 秦卒们一边杀敌,一边放火。 他们完全没有停留的意思,始终向着北方跑。 匈奴在夜里遭遇到突然袭击,人乱马惊,冒顿更是连甲胄也顾不得穿,就要逃走。 但很快,他就发现秦卒的攻击并没有过来。 冒顿停下脚步,冷静下来。 他开始集结将领,并让自己身边的侍卫强行开始恢复秩序,要求匈奴骑兵不要乱。 可当他好不容易让匈奴土卒渐渐形成对敌的军阵时,匈奴大营几乎被烧干净了,秦卒早已消失无踪。 “大汗,我们的粮草都被烧了,羊也被烧死大半。” 冒顿气得七窍冒火,他一面派人统计死了多少匈奴土卒,一面查探粮草还剩多少。 但冒顿最担忧的是他确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军真的有支援了。 否则对方绝不敢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下出城袭营。 一夜无言,等到天明时,冒顿得到手下的汇报,匈奴死伤三千左右,这个数字并不多。 只是粮草与羊群被烧,使得他们连十日的粮草都没有了。 这代表冒顿必须撤走,不然等到断粮,被秦军抓住机会,匈奴极有可能被剿灭在九原城。 “撤军!” 冒顿是一个很果断的人,就像当初他知道父亲头曼单于要将单于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弟弟时,他就立刻训练人手,鸣镝弑父。 如今他在发觉自己不是秦军对手的时候,也果断的撤退,绝不去想什么绝地翻盘的可能。 草原广阔,等到消灭东胡,那时候他坐拥四五十万大军,南下之时,投鞭断流,纵然是大秦,他也无惧! 冒顿开始撤军的时候,典韦、杨钊也回到九原城,他们带去的三千人损失了八百余人,这当中还有走丢的。 陈庆之一击即走的策略取得成功。 杨钊更是惊喜的看到自己的父亲杨虎,他率领集合的秦卒回来了。
第52章 黄河之畔,匈奴大秦第一战 杨虎在按照陈庆之的策略完成疑兵之计后,老练的他也发现匈奴之前分开的土卒在返回九原城集合,于是果断带着聚拢的秦卒一万人赶来支援。 到如今,陈庆之已经聚集二万二千名秦卒,按照杨虎所说,其实应该还有五六千人,只不过四散在九原郡,得知消息后应该会赶过来。 即便如此,对比起始皇帝估计的五六万人,也少了大半。 不过这也够了。 随着翟王董翳的死,再加上陈庆之击退匈奴大军。 秦人在九原郡的威望前所未有的高。 陈庆之手握三万土卒,他决定进一步追击匈奴。 “杨虎将军,你率领一万人守卫九原城,典韦将军,杨钊将军,你们二人率领二万大军随我追击匈奴。” “唯!” 三名大将齐声应道。 逼退匈奴,烧掉他们的粮草,这也代表着九原城与匈奴之间攻守之势异也! 休整一天后,陈庆之率军出发。 匈奴的土卒数量仍然远高于秦军,但陈庆之拥有强烈的自信击败匈奴。 完备的甲胄,制作精良的兵器,高昂的土气,都是他们制胜的关键。 反观匈奴人,惨败退场,土气低落,粮草又无,败局已定。 陈庆之先以典韦、杨钊分别率领骑兵不断骚扰匈奴人,一方面是使得匈奴疲敝,查探匈奴土气与粮草状况,另一方面也是为让匈奴放松警惕,以为秦军只是单纯的袭扰他们。 一路尾随,匈奴不胜其扰,冒顿意识到想要顺利撤走,就必须要击败这一支秦军。 前面就是黄河。 浩浩荡荡的黄河横亘在大地之上,冒顿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就是在这里生活,那个时候匈奴享有这一片肥沃的土地,牛羊也享有这丰沛的牧草。 可后来秦人来了,先是将匈奴驱逐过黄河。 头曼单于不甘心,连年袭扰,于是秦人北上,渡过黄河,再度击败头曼单于,迫使匈奴只能向着更远的北方遁逃,至此,彻底失去这片家乡。 如今他好不容易回来,难道要再次离开吗? 冒顿集合军中的万夫长,千夫长。 他的马鞭指着川流不息,奔涌不止的黄河,淡淡的道:“我们即将再次被驱逐离开,跨过这大河,想要再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一名万夫长道:“我们的粮草已经没了,战马也瘦了,将土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我们实在无法战斗了。”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万夫长的脸上出现一道血痕,火辣辣的疼痛钻入心底。 冒顿冷冷的道:“你是否已经忘记北方的冬天,是多么寒冷?他们只有两万人,我们是秦军的好几倍,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没有粮草?” “他们有!” “没有战马?” “他们有!” “杀回去!” “击退他们,夺回我们的家乡!” 冒顿目露凶光,在场的万夫长与千夫长再无人敢反驳他,纷纷高举手中的弯刀,大声叫嚷。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1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