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如果秦国想要废除打架斗殴砍头的律法,那么打架斗殴该如何惩罚更加合理? 第二题, 如果上河村的赵某去下河村偷了一只鸡, 被下河村的刘某发现之后主动分了他一半,这时候失主找上来报官后,该如何处置赵某和刘某? 就这两题, 很多人听到后苦恼地挠了挠头,他们学文识字也就一年多, 现在能听懂考题,但是让他们写的话就开始抓耳挠腮了,这该怎么写呢? 很多人看到别人提笔之后也着了急,紧跟着开始写了起来。 而那些已经事先谈好想要通过这次考试来证明自己能力的赵氏子们听到如此简单的考题嘴角上扬,目光炯炯,下笔如有神。 考官们站在台上大气不敢出,生怕影响到下面的学子们的发挥,等设时间一到立马高声喊,“时间到,请各位考生放下手中的笔,违反者取消考试资格。” 这时候的大家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考试,考官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就算有人没写完急得墨汁抹在脸上也不敢继续,放下手里的笔一脸懊恼,后悔自己当初没在多学点知识。 等所有的试卷收起来交给荀子所在的学宫,由荀子挑选出来的十五位官员加上荀子十六人一起走进空间极大的宫殿里,除了送餐的人进来放餐后离开,没有人会打扰他们的批阅。 试卷上的字大小不一,有的人不会写的字还画个圈圈让考官猜字,看得淳于越眼睛抽抽了起来,但转念一想这些人在一年以前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又觉得陛下此举深不可测,如果将来秦国的百姓们都识文断字,那么作为官员又要做到什么地步呢? 有人写得差就有人写得好,每个字大小一样,就连间隔都毫厘不差,没有一个错别字,尤其是回答内容也写得极秒。 阅卷官将上面精彩之处都用红圈在文字下面圈了出来,又传给其他阅卷官看过,得到众人一致的夸奖过后专门放在空桌上,只有这样的好文章才配呈给陛下。 过了五日,熬得眼下青黑的重阅卷官拿着厚厚的一沓答卷请见嬴政。 嬴政一听他们请见就知道是考试有了结果,索性把能说得上话的众臣子们都叫上了大殿,他坐在上面一边听汇报一边让这些激动得要吃人一般的阅卷官们把他们看好的文章念出来。 然后进行最终的评选。 这话一出,阅卷官们交头接耳开始筛选最好的文章,一边筛选一边商量谁念谁的,有几个人共同看好一份试卷还当朝吵了起来。 这下嬴政来了兴趣,招手让他们把这份人人看好的阅卷呈上来他看看。 看到第一句的时候嬴政就眼睛一亮,这个人绝对精通秦国律法,他清楚的把秦国现在的律法严苛在哪犀利地点了出来,回答了打架斗殴应该如何惩处才算合理,并且扩大讲述了秦国其他方面的不合理之处,并在结尾处详略讲述。 第二题国家的发展他依旧从国家律法出发,衍生到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百姓实际给出合理的结局方法。 嬴政看到后面不免称赞一声,“好!” 嬴政这时候转过来看答卷人的名字——赵高,赵氏宗族远支,也是嬴政计划中的一员猛将。 最被看好的试卷已经在陛下手中了,其他官员悻悻,商议好一人拿了一张试卷大声朗诵,众人听得直点头。 还是有道理的,看来这个科考制也不是没有好处,但是威胁到他们的利益,这天大的好处也不值一提。 嬴政做在上首把他们的小心思看得清清楚楚,把手里的试卷递出去让他们再念念这最后一份精彩的答卷。 李斯凭借自己丰厚的履历和矫健的身手成功拿到了这一份试卷,越读越发心惊肉跳,如果这位被录用的话,那么一定会是自己的劲敌。 众大臣听完这份试卷心悦诚服,面上都赞此人大有可为。 嬴政点评,除了第十个人尚且不足之外,其他人都入少府任尚书卒史,其中这位榜首直接封太仆中车府令,一步飞升。 剩余人等分别派发道各郡县亭任官。 这些任官的人在出任前都将赶到咸阳统一面见陛下,怜垂圣意。 学宫登记人奉令把以下人名当着众臣的面一一大声念了出来。 “太仆中车府令赵高,官秩六百石;少府尚书卒史赵英、赵山、赵西、李立......” 前十六人,9个赵氏子弟,听到自家子弟上榜的官员们一个个脸拉得极长,互相歪头眼神闪烁之间已经在无声沟通。 嬴政甚至有点期待他们接下来的表现了,想想他们被瞧不上的子弟们背叛憋屈的情景就有趣。 这些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老贵族们也没想到家里竟然会有如此短视之人,一个个气得脸皮都膨胀起来了,单面上还要保持稳定。 心里诽腹始皇政可真是个性格莫测的家伙,毕竟之前的几位君王都没他这么难搞。 当初秦昭襄王压制贵族的时候,但贵族尚有蛰伏存息的机会,但是到了始皇政这里,软刀子割肉,贵族迟早要被取代,这让他们怎么忍? 而他们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回去把那几个背叛家族利益的家伙一个个都拎出来好好教训一顿。 嬴政欣赏够他们那凝重中参杂着怒气的神色,则慢悠悠地来了一句,“到达咸阳和在咸阳参考上榜的学子们先安排到学宫吧,也给学宫学子们看看,国家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这下好了,这不就是光明正大地说这些人都是他嬴政门第,皇帝势力一派? 老贵族们憋屈,但还是要忍着,就看他们能够忍到什么时候。 当官员录用榜单贴出去之后,引起了全国范围的震动,他们曾经以为这个政策可能也与他们无关,但是令人惊讶的是隔壁县的李立也和他们一样学了一年多,但李立现在身份立马和他们不一样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还有数十名女孩子,还是官府来报信的时候他们家里人才意识到不是重名。 这些名字花草的女孩子如他们的名字一般开启了新的人生,如草一般坚韧,如花一般绚丽。 而这只是第一年的盛景,之后的每一年,发展趋势只会更好。 而朝堂上的[俞凇]众玩家们看到榜首是赵高的时候纷纷傻眼。 [抓个小孩吃]:不是,赵高是我们知道的那个赵高吗? [纯情小妈火辣辣]:我觉得有点悬 [肌肉兔]:怕什么,咱们这么多人还对付不了一个赵高? [狂浪的学渣]:做什么梦呢?你是比他们晚生了几千年,不是多活了几千年,你现实但凡有赵高的本事就不在这打游戏了,而是在立法了 [沉默的学霸]:同上 [纯情小妈火辣辣]:说句老实话,咱们现在能占点上风也就是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但能青史留名的咱们加一起也是送菜 [俞凇]:担什么心,赵高李斯再能耐也只敢在政崽死后闹事,咱们多盯着点,大不了剧透 [俞凇]这话一出,众人都放心了,多有道理啊,他们别的不会,告状还是很擅长的。 嬴政看到他们的聊天之后对这个赵高反而好奇了几分,看来这也是个聪明人,只是需要能够把他压住的人罢了。 像这样的人主要还是看用在哪里,没有绝对的逆臣,只有不会用的领导。 之后嬴政召见了这第一批科举考察出来的官员,全程和颜悦色,言语之间表达了对他们的看好,至于他们现在的官俸和之后的发展,自然会有别人给他们解释。 他不需要画饼,因为他的饼就放在那里。 而权力是最能够激发人的潜力,引诱人的野心,当他们享受到权利的那一刻,势必就会与之前完全不一样。 而原本依靠家族的子弟们看着自己以往不屑的家伙们纷纷入朝当了官,这下怎么能忍,纷纷也向学了起来,来期望明年考得一个好的官职。 科举制的举办大肆瓦解了贵族内部的利益,也给了在黄土地上耕种的百姓们另一条向上的希望。 一时间秦国发展欣欣向荣,总是有人心怀诡计,但也不能按捺不敢作为。 第二年举办科举考试的时候,更多的人踊跃参加,百姓们现在生活比以前好了,生活也能有点积蓄,而且已经有了女子当官的典范,家里自然也不会苛待女孩,还指望学得好的女儿能给他们家里争个官名回来。 远在砀郡单父县(山东菏泽单县)的少女吕雉也报了名,去年的时候他的父兄并不认可这通政策,认为陛下只是胡闹,等结果出来的时候一个个懊悔,毕竟他吕家的女儿/小妹要比大多数人聪慧多了。 两个月后,吕雉的大名高高挂在砀郡单父的公文墙上,力压一种男子,引得吕公大笑,举办三天宴席,凡来者接款待之。 而外出游历走到单父县的刘季(刘邦)听到自己的好哥们说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光明正大去蹭饭。 看到那个跟在吕公身边笑得温和且自信的少女,愣了一下,道,“如若此生能够求取此女,人生无憾。” 他兄弟一边往嘴里塞肉,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季哥你别想了,人姑娘厉害着呢,今年的榜首,不日要去咸阳面见陛下的。” 刘季一口饮下手中的浊酒,高声笑道,“大丈夫生当于此,自当建功立业。” 这嘈杂的声响引得跟长辈们谈话的吕雉微微偏头看了过来,不过很快就转了回去。 秦国上下一片大好,百姓们对秦国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但嬴政的野心不止于此,次年就下令众将军带兵攻打百越,古越部族众多,故谓之为“百越”。 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等众多越族支系,这块多族临立的多边小国顽抗,躲藏逃窜,但还是败在了秦国的铁骑之下。 百越人发展要比中原落后不少,多族人穿鱼皮衣,身上还纹着花鸟兽图腾,遵行奴隶主制度,大多数人被压迫身上印有奴隶烙印,秦军的到来解放了这些奴隶,但是深受压迫的他们已经不知道何为解脱,只是麻木地蹲在那里等待死亡的到来。 攻打下来之后语言不通成了最大的问题,很多人劝说嬴政放弃,毕竟付出和收益得不到正比。 而知晓嬴政抱负的[纯情小妈火辣辣]他们自请前往百越教化民众,开玩笑,新的地图板块已经出现,他们怎么可能停滞不前。 嬴政下巴轻点允了下来,令他惊讶的是吕雉也主动申请前往百越。 [纯情小妈火辣辣]骄傲地仰起下巴,懂不懂什么叫girls help girls啊?吕雉现在可是她们的好朋友,多出去见见世面总归是好的。 嬴政也不可能森*晚*整*理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玩家们身上,百越这块土地还是有用的,他果断下令让部分秦民迁移开辟百越。 纵然有人不愿意背井离乡远离乡土,但知道是跟着那些没有架子的学者们走的时候,心里的不情愿减少了几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8 首页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