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刚继位的时候,朝廷选用官吏的时候,又表现出隆科多可以不需要奏请,就能任意挑选。这样的行为,人们称为“佟选”。】 随后,他们又看到场景转换,变为雍正元年,隆科多和年羹尧被加封为太保。 到雍正二年的时候,隆科多又兼职理蕃院的事务。充任纂修《圣祖实录》《大清会典》的总裁,并监修《明史》。 除此以外,又给了诸多赏赐。简直是宠爱有加,让在场的王公大臣羡慕不已。 但他们也就是羡慕不已,实在是清楚,在这样的赏赐下,隆科多的膨胀,会让他变成什么样的结果。 尤其是画面中还呈现出「雍正」对他的称赞当今圣上的忠臣,自己的功臣,以及国家良臣,当代第一超群稀有大臣。 被吹的谁不犯迷糊是人都喜欢听好话,若是他们也遇到如此真心实意吹自己的皇上,也不敢确定不会动心。 不过,他们还是想要知道,四贝勒有这种吹捧人的画面出现过吗? * 不用去想,如果四贝勒真的存在这样的行为,也不至于在众多皇子阿哥里默默无闻了。 一时之间,在场的大臣都有些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难道是当上皇帝便都会如此吗? 当今虽然不怎么吹人,但是有些时候在奏折上给他们批复的内容,看了着实是让人心头涌上火热,想着一定不要辜负圣上的期待。 毕竟,能够记住他们那些琐碎的事着实让他们受宠若惊,毕竟除却国事以外,还关心他们家中大小事。怎么能够不让他们感觉到震惊、高兴呢。 * 却也是这份关心,让他们更警惕,但也不是没有忘乎所以的时候。 如同雍正三年,水幕里的隆科多逐渐失宠。 【失宠后的隆科多怨念无比,他想到了若是没有他,雍正也不会成为皇帝。于是,就忍不住发牢骚,“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 这样的话语,在场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说话。实在是内容过于玩味,却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也正常。 历朝历代中,说出这话的能够有几个好命便是不说出这话,自持从龙之功的又能够有几个好命 哪怕他们不想要说,也清楚,若是隆科多没有说出这话来,或许还不会有事,可是他都能够说出这话来,也能够想到平日里他是怎么想的。而且,发牢骚私底下发也就罢了,光明正大的说,也不怕被人听到。 就水幕的画面里,与他有仇的有多少个私下里会盯着的又会有多少? 以他们自己的情况去看,也是知道有人盯自己盯得紧,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也都谨慎小心。 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哪句被听到,然后上奏给皇位上坐着的皇帝。
第49章 更不用说以这样的方式来夸耀自己, “提督之权极大,一呼可聚二万兵。” 无论是多心或者是不多心的人,听到这话后也必生疑惑, 都会怀疑是不是真的存在什么问题? 也有聪明的人士明面上不会说点什么, 但实际上心里面还是会嘀咕。以至于等清查时, 便会发现平静的湖面早就变得暗潮汹涌。 只是顾及项上人头和官职才不敢去议论, 就算皇帝在位置上坐了几年仍然改变不了这样的状况。 毕竟,能够看皇帝的笑话实在是太少了。即使这笑话不是该看的, 也不是该听的。 也就按捺住内心的情绪去等待着造成这现象的人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不得不说, 这实在是太不谨慎了。 当然, 会不会来说他说的都是牢骚, 只是不满于自己的冷落,但听众谁又会在意这是真还是假呢? 即便是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暗地里攻讦皇帝的人士以及他的政敌, 都不会放过这机会。 百姓们也不会去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话语流传到外面流传到乡下流传到全国各地,想要解决又能如何? 还没有忘记前面画面里提到过的内容的朝臣神色未名,彼此看不出来对方的心情与想法,继续关注着水幕。 * 胤礽却是表情怒了, 哪怕画面里面讲述的不是关于自己的事, 但“一呼可聚二万兵”的说法着实是让他不高兴。 仿若没有他隆科多的存在, 未来的胤禛就上不去位置了?那同样没有上去位置的他们又是什么? 是不是就说明他跟老大就差个军权来夺位呢? 不服气胤禛是回事,可不代表什么人都能够来以这种口吻说话。 让旁人来质疑继位的合法性, 是想要做什么? * 康熙自然是听得懂这潜台词的, 但他面上没有浮现出任何的表情, 俨然水幕里的隆科多并不是现在的隆科多。 但忽略掉这些,仅从画面的景象去看,对方的行为还是过于无所顾忌了。 有些时候得看清楚自己, 热血冲头的话谁都会说,可有时候还是得看清楚环境。 只见水幕里浮现出参隆科多的折子如同雪花朝着「雍正」的御案飞来,「雍正」在看过以后很平静的将他送到了监狱。 不管是罗列出来的四十多条罪证,还是其它方面,都能够看出来,会落得如此下场还是没有看清自己,没有坚守住本心。 * 画面的结束,使得在场的人开始猜测是不是要更换新的内容?还是说打算继续别的人物呢? 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以至于有些人想要看看水幕中,关于他的未来是种什么样的状况? 只是,他们也清楚这样的想法着实微淼,想要看到自己的难度还是有点大。 而且,如果自己未来做出来什么不好的事,到时候皇上打算如何呢? 脑海里浮现出想法,最后他们决定,还不如算了。 他们不能去判断康熙在看见画面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万一当真,可不是糟糕! 就算不当真,可也不代表会轻拿轻放。他们又不是皇子阿哥,评判的条件说不得根本不同。 更重要的是,水幕里过往到现在播放的画面,好像都是以四贝勒为主的。 即使皇上、太子、直郡王,还是朝臣什么的,都与四贝勒有莫大的关系。 哪怕是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的五贝勒的画面,也仍然与四贝勒有关。 * 当然,在此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感觉,可是细数多少画面后,给人的感觉真的是很不同。 这点康熙和其他皇子也是注意到,或者说,他们在很早前就有注意到,只是没有人主动提出来而已。 先不说提出来的意义,便是时间地点都不是最佳的。 或者说,现在大家关注的点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胤禟紧盯着水幕,内含期待:快点出来奖励啊! 年羹尧的画面结束,出来奖励。那么隆科多的画面结束,也该出现吧?! 正当他这样想着的时候,突然感觉好像有点不对。 关于年羹尧的画面,是在屏幕播放半途中出来的任务,所以才会出现奖励。 可在隆科多的时候,没有任务存在,意味着奖励的出现程度并不大。 不过,也有可能出现奖励,只要运气不错就行。 但胤禟不敢保证他的运气究竟有多好,实在是「年羹尧」给出的奖励太少了。 让他都有些怀疑按照那样下去,可以获得到的奖励到底有多少? 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 或许是感受到他的情绪,又或许是内容没有结束。水幕里不仅没有出现奖励,也没有出现任务。 只有新的转场画面,与前两次年羹尧和隆科多不同,这次的基调很平淡。 【在雍正即位后,张廷玉就被选中作为筹划军国大政的主要助手。 雍正先是委派个官职给他-礼部尚书,然后又让他复值南书房,跟朱轼等人同为皇子师傅,并加太子太保,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 九月的时候,调任他为户部尚书。十月,任四朝国史总裁官。 到雍正三年,张廷玉升为大学士。雍正六年,又转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临雍正七年,雍正设立军机处,命张廷玉与怡亲王胤祥、蒋廷锡领其事。 之后,雍正又以内阁在太和外,唯恐泄露消息,于是让张廷玉拟定了办理军机处的规则。】 还是相似的熟悉,让在场的朝臣们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他们都有些想要知道未来的胤禛不会吸取教训吗?还是说这属于对朝臣的一种政治手段。 特别他们还在其中还看到了在今上崩逝后,与新帝两朝交接期间,张廷玉也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是协同阿克敦办理大事典礼翰墨,供几筵祭告文字。还在新帝每日下达的十次谕旨里,也是由他接领去办。 难道是半点都不担心发生什么问题吗? * 胤礽也很想要知晓,从水幕里展现的画面去看,未来的老四似乎是除却十三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人存在了。 隆科多、年羹尧看起来是不错,但最后的下场变成那样。现在这张廷玉,好像是不错。 但有些事情也不是不错就能够断定的,不过他也是没有想到画面里的兄弟,那么少。 即使非要去想,也是能够想出来的。不管《大义觉迷录》还是水幕中的剧情都可以窥探。 可窥探出来是回事,展现出来又是回事。 等等!像是想到什么,胤礽眯眼望向水幕。 如果他的记忆没有出错,水幕刚出现的时候,有提到过「雍正」登基十三年,那么此时到达雍正七年,而十三也是在这年死亡 * 他能够想到的事情,康熙、胤禛、胤祥等人也是能够想到的。 尤其是胤禛,他对这数字记忆的十分清晰,仿佛是在预兆着他的死期。 当然,并不是说现在的他就要在那个时候去死亡,实在是想让人忽略也没有办法去忽略。 而且,水幕里好像也没有特别展现出来在「雍正七年」以后的事情。即使有描述,也不过很快的就消失了。 莫名的,他有些想要看看后面的场景。然而,他的想法并没有实现。 只见随着水幕的变化,期间的画面如同流水,时间线很快的就到达了雍正十三年。 【雍正十三年,雍正病危。临终前,雍正让人去将张廷玉、庄亲王和鄂尔泰都叫来。 在家里准备休息的张廷玉突然听到门外的声音,莫名间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他匆忙的打开门就见宫中来人说“皇上宣张大人进宫。” 宫侍的声音、表情和神色都让张廷玉心中产生了种预感,便没有再多说什么就跟着进宫了。 随着入宫后,宫内四处的气氛还有同样赶来的庄亲王以及鄂尔泰,张廷玉的速度不敢停留。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9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