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略不悦:“四哥,你见我长得好,嫉妒我。”
可见他也有点在意蒋平说的“人老珠黄”一事。
蒋平先是一愣,哈哈大笑:“五弟啊五弟,你也有今天!”为情所困的白玉堂简直太好笑了,真想找个人把他这副表情画下来,带给其他哥哥们看,让他们也乐一乐。
这么一想,蒋平倒是没那么介意了。本来他对庞昱观感就不差,人品没什么好指摘的,名声差点也没关系,庞昱又不是物件,带出去有面子,要那名声有什么用?
况且白玉堂后面说的一番话让他彻底打消了顾虑,欣然接受了庞昱:“谁说我没有儿子的,小螃蜞不就是我儿子吗?”
庞昱只有这一个独子,将来也会和白玉堂一块抚养,白玉堂会传他武功,教他诗书经义。庞昱的儿子,自然也就是他的儿子了。
蒋平:“如此,回去以后对兄长们也能有所交代了。”
五鼠情谊深厚,几个哥哥都疼惜年纪最小的弟弟,娶媳妇是人生头等大事,之前相看了无数人家都觉得不满意,如今是白玉堂自己看中了,且一出手就是个侯爷,身份、家世、相貌都无可挑剔……娶一送一,还能得个儿子。
连他都接受了,其他人想必再反对也坚持不了几天,蒋平心道。
蒋平扛起麻袋,转身,忽然又打趣道:“别人讨媳妇,找媒人下聘书出彩礼,容易得很;轮到你时,赔钱赔人赔家业,还要操心岳家获罪、内患逆谋、外敌侵略,怎的娶个媳妇竟如此艰难?”
白玉堂也笑了,目光略柔和,想到小螃蟹还在家中等自己,不由加快脚步,与他四哥分道扬镳。
情之一字,最是磨人,不见他时,没有一刻不在想他。见了他时,还是想他。
“去哪了?怎么买个点心买了这么久?”庞昱在太师府等得无聊,没人陪他玩,他只好玩儿子……陪儿子玩了。
小庞琪刚过满月,皮肤不再红皱,生得白嫩嫩,胖嘟嘟,捏起来手感特别好。
这小子脾气倒不小,庞昱还没怎么捏就开始瘪起嘴,要是他还捏,就放声大哭,哭得撕心裂肺,两三个人来回哄都哄不好。
有时庞太师心疼起孙子来,还会“宠孙灭子”,把庞昱关在门外,不让他碰小庞琪。
庞昱握着儿子的小脚丫晃了晃,见小家伙又准备瘪嘴了,不甘地放开手,哼了哼道:“这么小就学会借势了,也不知是像了谁。”
白玉堂在他旁边坐下,握住庞昱蠢蠢欲动的手,又看了眼小庞琪:“生子肖父,必是随了我。”
小家伙似有所感,冲他另一个爹吐泡泡,感谢他另一个爹把他从他爹的魔爪底下救了出来。
庞昱嘴角微抽,明明是他的儿子,怎么就随了白玉堂呢?
白玉堂将小庞琪交还给奶娘,人都走了以后,才对庞昱正色道:“我让四哥盯着襄阳王去了。”
第92章 谋天下1
这一年初夏刚至,就热得不行。
天一热, 庞太师就赶着叫裁缝给做了不少夏衣, 并特意叮嘱一定要料子轻薄又软和的——不是给儿子穿的, 是给小庞琪那宝贝疙瘩蛋的, 庞昱只是顺带捎上的罢了。
典型的有了孙子忘了儿子。
幸好宫里的贵妃娘娘还没忘记弟弟, 宫里刚开始用冰, 她就将自己份例里的冰赐了一大半给安乐侯。毕竟她在养胎, 不适宜把房子弄得太清凉了,多出来的就都给了弟弟。
庞昱倒是真的苦夏, 往年一到夏天即便不跟圣驾去避暑,也会和狐朋狗友跑到庄子上凉快一番, 再不然就像去年那样直接去了气候没那么热的北方, 像今年这般入夏了还待在京里的时候并不多。
奈何今年比往常都要热,农务这类关乎民生的大事就不能按照从前的惯例来安排,需得根据天气预测亩产, 并随之改变诸如赋税、徭役、官粮的价格、提供给军队的粮草数量等, 繁杂得很。
没安排完农事之前, 皇帝也不好意思去避暑享乐。尽管赵祯也就比不辨菽麦好那么一点, 但他自己是肯定没种过地的,能和大臣们定出个似模似样的计划来也算不错了,具体实施还得靠地方官员, 只不过上头有了宽疏些的政令,秋收时就不会提心吊胆、愁眉苦脸。
群臣也很有眼色,不会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纨绔子弟们就更不敢这个时候冒头怂恿皇帝去不务正业了。
天太热,庞昱在外行走,没几个时辰衣服就都湿透了,湿湿黏黏的十分难受,他恨不得什么都不穿,光溜溜泡在水里。
但那不太可行。因为一旦他有脱衣服的迹象,某人的眼睛就开始发亮。
“……”庞昱只好硬生生压下泡澡的欲望。
“和我回去吧。”白玉堂已经是不知第几次劝他,“江南水乡,依水而居,凉快。而且还能吃到南边特有的水果,比运上来的新鲜。”
庞昱听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可还是苦巴巴地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还不能走。”
倒不是赵祯没走,他不敢溜出京,而是在开封府里躺了几个月的大理世子,也被这鬼天气给热醒了。
好不容易醒过来,庞昱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对方打听的,事关大宋江山,兼之庞氏一族的生死存亡,庞昱总不可能为了避暑就不理会了吧?
他爹如今专心在家带孩子呢,整个家族的重担毫无防备地就压在了安乐侯纤瘦的肩膀上,庞昱能安得下心跟白玉堂去江南游玩才有鬼了。
虽然他是真的很想去。
两辈子加起来,他都没去过江南。从前跟狐朋狗友混的时候,只听他们说江南美人多,而庞昱因为自己长得好看,觉得美人再美也不会美到哪儿去,所以跋山涉水就为了看几眼美人,他觉得没那个必要。
而如今,有白玉堂这个南方人在,将南边好吃的好玩的一一细数,光水果就有十好几种是庞昱连听都没听过的,小吃更多,还有湖里河里的美味……单是“吃”这一样,就能叫人垂涎,更别说亲自去捞这些湖鲜的乐趣了。
反正是把庞昱勾得不行不行的。
白玉堂肚子里直冒黑水,常常说一半留一半,往往当庞昱追问他,就只会说“等你去了就知道了”,再不肯多说一句。
双重煎熬之下,庞昱往开封府跑得更勤了,恨不得自己长了两个包拯的脑子,能够将天下大势看得透透的,把幕后之人下一步要做什么都算好了,然后抓他个人赃并获。
等到襄阳王(基本上就是他没跑了……)落网,到时候带上他爹和小庞琪,一家四口去江南避暑去!
可惜,关键的大理世子由于昏迷太久,脑子还不太清醒,记不起太多东西。
不过好一点的是,这位世子不像坠崖失忆的王崑,他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和从小到大的经历,就是最后重伤的那几日记忆有些紊乱——那几日里几乎不分昼夜都有人来刺杀他,哪怕是那会儿他都未必能记得每次来了多少人,都使的是什么兵器,就更别说几个月之后了。
人的记忆,都是越久远,就越记不清的。
所幸在段承锋出事之时,白玉堂就曾在出事地点搜查过,后来又和展昭分析一块分析过,基本上将刺客的武功路数还原得七七八八,有几伙人也能分得出来,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大理世子身边的内鬼究竟是谁,又是哪一方的人。
世子身边肯定有奸细,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不然一个行踪并不高调的人,怎么可能在进了中原以后就频频遇刺,好似算准了他们会从哪条路经过,特地等在那里?
只是最后世子能逃出生天,还是身边忠仆舍身拼出一条血路,随行的侍卫都没能留下一个活口,这个内奸到底是谁,已经死无对证。
“若能知道那个背叛了我的人出自大理哪个世家,顺藤摸瓜,总能揪出藏在幕后的那个人。”段承锋叹道,“如今过了这么久,便是有蛛丝马迹,应也被他们抹掉了。”
而且不光如此,能证明段承锋是大理世子的证据,除了那块玉佩以外,就再也没有第二样东西。
大理如今局势未明,大理王生死不知,王妃虽然手段高明,可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夺嫡阋墙之忧。
原本王妃用的就是釜底抽薪这一招,将世子送上京,正式受封大理王,有赵祯亲自赐下的圣旨,来位才正,才能压得住众人。
可现在,段承锋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不说,大理那头的局势也让他牵挂,可若是就这么回去,还是等于送羊入虎口——他不但需要圣旨,还要向赵祯借兵,否则难以平叛。
所以几人日日聚头,就是想方设法先找证据证明世子是世子,并且还要派人去大理探一探,看看那边的局势。
能令众人都信得过的人,自然还是开封府的人,而恰好王朝、马汉就在查桂州知府,离大理也不是很远。
要证明世子的身份,还不是很难的问题。曾在西南一带做过官的,稍微官大一些的,多半都在大理王府做过客,当中肯定有人能认出段承锋来。只是就怕这些官员里也有襄阳王的人,贸然上门,只怕还没找到人证,就先打草惊蛇了。
更要紧的还是王朝、马汉那边,自开春起,开封府就再没收到他们送回的消息了。
第93章 谋天下2
“等不了这么久了。”段承锋眉眼中浮现忧色,“拖得越久, 母妃的境况越是堪忧, 需得早日赶回大理。”
“别闹了。”公孙先生毫不留情地打击他, “你一个人回去, 能干成什么事?没有兵, 没有钱, 没有身份, 你镇压不了任何人。”
闻言,大理世子只好闷闷地坐在一旁, 捧起公孙先生给他泡的降火苦茶,食不知味地喝进肚子里。
连包大人喝了都会皱眉的苦茶, 这位倒是眼睛都不眨就能喝进去, 真不知该说他神经大条好,还是已经心急如焚到吃什么都没味道了。
不过世子仍旧是世子,即便忧心忡忡, 仍保持着王族的风度翩翩。
“既然如此, 咱们何不主动出手?”庞昱随口开了个头, 后来被越想, 越觉得有可行之处,想了想道,“如今找不回能证明世子身份的东西, 那么这些东西的下落,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被刺客们毁了, 二是被他们捡回去,以期日后能派上用场。”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2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