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好酒,杯中酒,夜光杯!” 一进暖房就被兴奋的鹦鹉以这种搞笑的方式打了招呼,别说湘云本就是个爱笑的,便是其他人也都忍俊不禁的笑了出来。 一时笑罢,又得了小厨房的南方点心,众人边吃边说话,话题不知不觉的就说起了已经启程来京的薛家上面。 如果亲戚家的小孩打死过人,再心大的家长怕是也不敢叫自家小孩跟他们玩耍了。 如今薛家哥打死人的事被贾敏那一闹弄得阖府上下无人不知,王夫人和凤姐儿还特意下了命令不允人议论,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议不议论已经不重要了。 此时玻璃花房里没有丫头下人,也没有主子长辈,便也话赶话的提了起来。 “……我听说薛家的宝姐姐温柔娴雅,品格端方,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宝玉将手边的点心盘子转到一旁,方便贾琮和贾兰食用。然后又摸了摸黛玉的水杯温度,这才不解的说道:“怎么一家竟有两样的人呢?” “是呀,为什么呢。”湘云歪头,端着水果羹闻着水果甜香,同样不解:“将用心教养的女儿送到宫里去,将养残的儿子留在自家坑家败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黛玉刚端起水杯就听湘云这么说,带着点小后怕的放下水杯。 要是再晚上一会儿,她保准会失仪的喷了茶。 宝玉:“唉,到是可惜了宝姐姐那般好品格。不但摊上了这么一个哥哥,将来还要进宫去。” 宝玉说到这里,也想到了自己的嫡亲长姐贾元春同进宫的事。 见宝玉心情低落,怕他继续伤感下去,大家便连忙转移了话题说起了过年的事。 后天就是小年了,如果史家明天还不派人接湘云回去,哪怕留在荣国府更自在,湘云这里也多少是有些个尴尬的。此时说起过年的话题,宝玉心情好了,湘云却有了小情绪。 她不要面子的? 正在湘云各种腹诽之时,从金陵回来的秦八两和史家的人一同来了荣国府。 秦八两多精一人呀,去了一趟江南能不给他们爷的大胖闺女捎土仪?捎了土仪自是先在九爷面前卖个关,然后再亲自送到荣国府再在小钱耙子这里讨个巧。一箱子小玩意刚叫跟着出来的粗使太监抬下马车就见史家的马车越过他们驶向了荣国府的西角门。 虽没明确过角门一定是下人走的,但客人通常都不会走角门进府。秦八两是宫里出来的,又是九阿哥的心腹,哪怕只是个太监,来了荣国府也够资格走侧门。 从侧门入府,再带着人和东西往荣庆堂走,别说,两波人又在荣庆堂前遭遇了。 不用秦八两张口,接待秦八两的林之孝就小声说了一嘴。 巧了不是,您是来看史大姑娘的,那几个婆子也正好是史家出来的。 秦八两闻言神情有些倨傲的扫了一眼那几个婆子,哼笑了一声便大步进了院子。 去年当今亲征,史家兄弟走了太子的关系,顺利夺情起复后,史家这边就差不多恢复了正常社交。等到今年中秋后史老太太的孝期过了27个月,史家大办了除服礼,三房便挑了个吉日搬到了他们的新候府居住。 新家新年不能冷了锅灶,于情于理,这个年史家三房就得在自家过了。三房一搬走,直接提升了史二婶的幸福感,时间一长,不管是真忘了的还是下意识不愿想起来,这一家子还真的将湘云这个大房孤女忘得一干两净。 今儿能想起来,还多亏了湘云的两个舅家又巴巴的送了年礼过来。
第45章 荣庆堂里的小牌桌再次被打断,但这一次却不是几块点心就能将来人打发走的了。 秦八两经常来荣国府,贾母也是常见的,知道他是冲着湘云来的,一边笑着寒喧客套,一边打发人去叫湘云过来。 见湘云小跑着进来,秦八两还站起来打趣的给湘云行礼,“格格一向可好?” 什么时候看到湘云,秦八两都不得不感叹这姑娘活泼有朝气,小脸上的就从没落了笑模样。 湘云听到秦八两这么说,连忙站住脚,迈了几个小碎步,又清了清嗓子,这才一派正经严肃的对秦八两行了个屈膝礼,“八两,噗,哈哈哈哈哈。” “你怎么才来呀?”正经不过两秒钟就又破功了,湘云也不装样子了,直接笑嘻嘻的凑到八两跟前,一脸你亏大了的说道:“我跟你说,我们刚刚在冰上打球,可好玩啦……” 秦八两耐心的等湘云说完,这才将来意说了。 “前儿去了趟南边,给格格带了些土仪玩意,不值什么银子,勉强逗个趣罢了。” “便是一块石头,你大老远的从南边一路带进京,我也只记得你待我的心意。我还没去南边呢,只听说哪哪都好,好羡慕你哦~”湘云说完又认真的打量了一回秦八两,也不知道是真看出来了还是学大人说话那般的长叹了口气,“黑了,也瘦了。” 秦八两被湘云这么一说,原本脸上就是满满的的笑意,现在不由又扩大了几分。屋里听见湘云这么说的,也是有一个算一个的笑了出来。 半响秦八两又问起湘云今年准备在哪过年的话,“宫里规矩多,咱们爷还没开衙建府,若是建了府定是要将格格接回去的。出宫前爷还说老太君这里极好,格格呆在这里也自在,不妨就留在这边过年。等年下他不忙了,再来接格格吃好吃的去。” 今天是腊月二十一日,后天是小年,刚刚看到的史家下人这会儿来荣国府不是来接湘云回史家的,就是将湘云托付给荣国府的。秦八两想到史家的情况,又想到湘云早前扒史骏脸皮的事,便有些担心湘云回了史家会受欺负。 史家二房就三个孩子,好像都跟他们爷的格格有些嫌隙,回了史家指不定要怎么受挤兑呢。荣国府虽然规矩疏漏,但瞧着胖丫头的样子,应该是在这里过得极顺心的。想到这里,秦八两便好人做到底的抬了九爷出来唬弄人。 “我们刚还约了后天再比一场呢,输的人背要赢的人走一圈。”吸了吸小鼻子,湘云竟然破天荒的利用异能控制眼泪,不叫它弄红了眼眶。“一会儿云儿就叫人给二叔二婶送消息,今年过年不回去啦。” 有了秦八两这句话,湘云再留在荣国府过年,面子里子就都有了。不管这话是真有其事还是临时起意,都挺叫湘云动容的。此时笑眯眯的说出仿佛刚刚做下的决定,看起来仍旧有些没心没肺。 是不是真的没心没肺,理直气壮,也就只有湘云自己知道了。 又跟湘云说了两句话,秦八两又转头非常郑重的将湘云托付给上座的贾母。贾母自是满口答应,又当着秦八两的面来了一段她有多疼湘云的话。秦八两等她演完这一段,又提了提九爷,最后跟着贾母来了段商业互吹这才留下东西告辞而去。 等秦八两离开,湘云便揉身到贾母怀里撒娇,“老祖宗,您快派了人给二叔二婶送消息嘛。就说是您非要留云儿在府里过年的,不是云儿自己要留下哒。” “小滑头。”贾母搂着湘云,一边宠溺的点点湘云的额头,一边扬声喊人去史家送消息。 不想贾母这话刚落下来,凤姐儿独有的张扬笑声就响了起来。“再不用麻烦了,史家正好派人来接云妹妹回府,打发她们回去说一声也就是了。” 一进屋便听到贾母的声音,凤姐儿边往这边来边笑着将话回了。 听到史家来接人了,湘云心里也没升起什么情绪,仍旧将脸埋在贾母怀里,轻轻的扭了几下小身子表示一下自己不回家的决心,其他的便都交给贾母和凤姐儿处理了。 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少时,府中上下都知道九爷又派人给湘云送东西以及老太太打发走了史家来接湘云回府的婆子。知道湘云要留在府里过年,宝玉是最开心的那个。至于其他人,到是可有可无。 一来是湘云不难侍候,也没什么小姐脾气架子。二来也是湘云这边向来大方,又有九爷的面子在,当家的太太奶奶又都待湘云和善,湘云身后有候府,还有丰厚嫁妆,所以府里下人跟红顶白也不会踩湘云。 说起来自从贾敏母女入府后,因着贾敏和王夫人不和,府里那些下人为了讨好王夫人,更是时常拿湘云和黛玉做对比。 如今的黛玉,同样客居在荣国府却绝对不是原著中那般敏感了。无他,父母疼宠是一方面,贾敏在世并且性格强势又是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除了紫鹃那丫头是贾母赏下来的,黛玉身边都是她家常用惯了的。 她们母女带了好几十号人来荣国府,梧桐院上上下下都是林家的人。身边是自家丫头,也都是知她习惯心意的,住的是她母亲未嫁时的院子。这般情况跟原著中真真是天壤之别。 荣国府是什么地方,于一个六岁小姑娘来说,无异于龙潭虎穴了。原著中,她只带了一老一小来荣国府,走的是西角门,住的是碧纱橱里间,亲母病逝,又远离家乡老父,来了荣国府又遇到了口腹蜜剑的王家姑侄,不像是走亲戚,更像是摇尾乞怜打秋风的。 嫡亲的外祖母说是疼她宠疼,可若真疼她,为什么千里迢迢的派人接了她来却没给她准备一间屋子? 两个舅舅,一个竟然派婆子跟她说,我太伤心了,我妹子死了,我不能见我远道而来的外甥女,不然会更伤心。 而另一个呢,明明在见她的授业恩师却被说了去斋戒。她的西席是贾家的祖宗,还是成了佛祖,晋了菩萨? 第一天就被这样对待,小姑娘心里惶恐不安,而贾家的那些下人看到家里的主子们是这种态度,又怎么会重视这个表姑娘。
贾家下人什么样呢? 指桑说槐,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等等等等,那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丫头里能有一个善姐,就能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那善姐不服使唤,还牙尖嘴利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只要有一个出现在黛玉的生活圈里,那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生活在这种二进制的冷暴力氛围里,黛玉还只是那种性情已经是极难得的了。 抛开原著,只说这个时空的黛玉,打从决定来京城的那天开始,黛玉就被贾敏耳提面令了无数次气势和气派。贾敏那种不是回娘家省亲,而是上战场的态度强烈到了具现化,从而也影响到了黛玉的心境。 尤其是贾敏与王夫人那斗得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态度明显的都能看到火花的时候,黛玉也多少被勾起了几分战意。 这会儿要是有人敢在黛玉耳边歪歪什么林家,事多,打秋风这种话,黛玉都能叫跟着出来的丫头媳妇上去抽他几个大耳光子。 碰到黛玉还算好的,要是敢没事瞎歪歪叫贾敏听见了,就以贾敏的性子…最后会闹成什么样,呵呵,自己想去吧。 可就是这样的差别,还真就震住了荣国府那一干牛鬼蛇神。一个个的当面不敢造次,只敢躲起来各种踩拉吹捧。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76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