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时不时眼神相对。阿帕基在吹奏的时候,是不涂平日里的黑色唇膏的,那对哨片不好。于是,他的神情便比平时要柔和多了。甚至,在乐音的映衬下,在布加拉提的伴奏下,他几乎可以说是笑起来了。乐音来到行板,一段优雅而略带伤感的乐句,是莫扎特的符号,在他的作品中曾出现多次,其中就包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剧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请给予爱”,便曾出现过这段旋律的身影。这爱的旋律,将平静悠扬,温柔绵长的乐章,娓娓道来。在这舒缓婉转的音律里,大管的声音更显得深沉凝重,在温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 阿帕基身上有很多谜团。尽管他已经教导福葛大提琴一年多了,但福葛仍旧对他不甚了解,他不愿过多地谈及自己的事。他的大提琴技艺是如此高超,大管吹奏水平也与大提琴不相上下,但对外,从来只演奏大管,从不演奏大提琴。 “我曾与大提琴手搭档……”福葛想起他说过的话来。他对自己过去的披露也到此为止了,再也没有说过更多。到底在这个曾经,发生过什么?福葛不得而知。 但是,布加拉提肯定是知道的。当布加拉提发现阿帕基在教导福葛大提琴的时候,他笑了。那是意味深长的笑,是知情人欣慰的、如释重负的笑。 在钢琴轻柔连绵的琶音点缀下,大管的音色逐渐褪去了忧郁,明快起来,最终,两件乐器奏起一首轻松愉快的小步舞曲,乐音温暖,活泼,灵动,优雅,拿波里阳光照耀在碧蓝海面,点起粼粼辉光,驱散了痛苦与黑暗……世间再也听不到任何的阴郁悲鸣了。 曲终,教堂里掌声雷动。福葛与纳兰迦都站起来,用力地鼓掌。阿帕基放下乐器,他勾起薄唇,露出一个货真价实的笑容,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温柔了。布加拉提也暖暖地笑起来,两人一同起身,向台下鞠躬致谢。 “阿帕基原来会正常地笑啊?我以为他只会冷笑!” 纳兰迦惊讶地喊起来。阿帕基显然听到了纳兰迦的话,他望向这边,脸色又变得和往常一样冷峻。福葛笑出声,推了明显瑟缩的纳兰迦一把,背上琴盒,牵起纳兰迦的手,两人一同走上台去。 “加油,小子。” “加油!” 阿帕基和布加拉提同时开口,对福葛和纳兰迦说出鼓励的话,之后,两对组合擦肩而过。 福葛松开纳兰迦的手,放他往前又走了几步。见纳兰迦在琴凳上坐好,他也坐下来做准备……很快就完成了。他抬起头来,望向台下,找到那头和他一样灿烂的金发。他的母亲坐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们。早在演奏会开始之前,他就找到了他的母亲,母亲也来得很早,在教堂内听众还未坐满五分之一的时候,就已经来了。加油,母亲说道,她朝乐团的大家温柔笑笑,抱了抱福葛,又抱了抱纳兰迦。 琴弓端在手里,福葛深吸一口气,微微偏过头去,与纳兰迦视线交汇。 纳兰迦目不转睛地望着福葛,神情是那么的认真而决绝。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拱顶、讲经台、长凳和长凳上的听众、被彩绘玻璃窗染得七彩斑斓的碎光……全都消失了。福葛眼里只有纳兰迦,周围静得出奇,他只听得到纳兰迦那小小的呼吸声,周而复始,洋溢着热情的生命力。他只看得到那葡萄色一般的眼眸,星光璀璨,比钻石更纯真,比流星更炽热。即便用尽这世间所有的美好词汇,福葛都无法形容他。 纳兰迦眨眨眼,朝福葛笑了。 福葛勾起嘴角。他不再紧张了。 他朝纳兰迦点点头,纳兰迦也朝他点点头。他旋即转而面向听众,端起琴弓……几拍平静的心跳过后,身边传来美丽的琴音。 身边的纳兰迦,双手同时以f的强度重音下键,余音未散,便骤然化为弱管轻丝。由一串下行式附点音符构成的短小动机,若即若离地扬散开来……在乐音转为和弦时,福葛深沉隽永地切入了。 音律以带突强音的切分节奏为特征,是持续歌唱性的富有表情。在钢琴和弦式的伴奏下,大提琴褪去了引子里的少许阴郁哀愁,逐渐明亮起来,如歌一般的古典音色掩盖不住这欢愉,连奏缠绵,似多情诗人娓娓吟咏温柔爱语。钢琴以轻盈的对位方式应答着,美丽琶音如波浪般连绵不绝。 贝多芬曾师从海顿。在听完贝多芬的《三首钢琴三重奏》之后,马里内利剧院的乐队指挥申克如此评价:“我看到一个伟大的人的灵魂!您赋予大提琴自由。在海顿的作品里,大提琴多半只是辅助钢琴声部,在您那里,三件乐器彼此旗鼓相当。” 这首奏鸣曲,正是如此,钢琴和大提琴谱写得旗鼓相当,对位高超,乐器之间的对话精致、紧密,像一场高强度的舞蹈。曲子细腻丰富而充满戏剧性,充满极端的情绪变化,从最强瞬间到最弱,抒情优美的段落紧跟着突如其来的疾风暴雨——像极了福葛。 一连串猛烈的连续下弓,钢琴琶音也如雷鸣一般滚滚而来,乐音渐强且渐快,带来神经质的震颤,福葛又一次想起那个分道扬镳的血色黄昏。嫉妒唆使他口吐恶言,纳兰迦离家而去,他却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嫉妒的,不是纳兰迦的才能。 纳兰迦的触键轻下来了,灵巧的分解和弦,像涟漪一样柔柔散开。福葛运弓也柔和下来,大提琴音温柔而清晰,与钢琴遥相呼应。蜻蜓点水一般的几声乐音消散之后,曲风一变,气氛一下子热烈干脆起来了。福葛在纳兰迦低音部和弦的轻点伴奏下,拉奏出主题的前半部,在换弦的短暂间隙里,望了一眼身边的纳兰迦。纳兰迦也抬眼看他,眉开眼笑,右手高音部接上他的旋律,弹出主题的后半部。 他原本以为自己失去纳兰迦了。 Kol nidrei......Kol nidrei......也许神灵听到他的晚祷了吧? 在他运弓触弦的瞬间,美丽的缪斯轻轻拥住他胸中那头啸吼困兽,那些横冲直撞无处安放的剧烈情感,嫉恨,愤怒,暴戾失控......都化为乐音,化为懊悔,化为泪,化为—— 爱。 音乐家们敞开心灵,奏响音乐,藉由演奏传递的内容,都是纯粹的,真实的。音乐是这么美,这么好,甚至会让人心生疑问:在音乐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表达情感,如何表达爱的呢? 福葛再一次重复乐曲主题的前半段,纳兰迦再一次接上,两人又一次视线交汇。 是了,是这样了......就算没有音乐,他只要看着你,眼里就有最直接、最真挚的爱。 福葛望着纳兰迦,望着这个被自己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天赋异禀的男孩,被自己改变、又反过来改变了自己的男孩。他望进那对漂亮的眼睛——星辉般的瞳孔里闪烁着同等热烈的爱意,笑盈盈地回望着他。他的心里又一次热起来了,鼓起来了,万千天使在胸口吹起号角,放出礼花。 听啊,是灵魂在共鸣,在圆舞,在歌唱! 福葛望着纳兰迦,这个被自己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天赋异禀的男孩,被自己改变、又反过来改变了自己的男孩...... 两件乐器共同分担主题,互相对话,心有灵犀地,技巧高超地,传递着、衔接着、完成着音乐。这是多么亲密而私人的语言啊!大提琴与钢琴此起彼伏,柔和而不失力度,贝多芬的深情与优美,被他们加入了热烈与干脆。主题经由各种形式的变奏,又多次转调,如暴风雨后的金色阳光,拨开愁云惨雾,温暖快乐地照耀大地。 就像纳兰迦一样,福葛想。这么多、这么多的装饰音……回旋曲式的第二乐章,像洛可可一样可爱华丽,明亮欢快,有些乐段还带有谐谑曲的风格。两件乐器你来我往,先后奏响诙谐有趣而又富有跃动感的旋律。这音乐实在是太快乐了,福葛忍不住笑起来,他望向纳兰迦,见黑发男孩的苹果肌高高鼓起,像游戏一样,双手在琴键上活泼跑动。 乐章里两个对立主题都由钢琴领奏,但引人入胜的插部是由大提琴奏响。在纳兰迦的琶音快速跑动的时候,福葛始终清晰有力地配合着他。像鸟儿张开翅膀,在雨后晴空中欢歌,他们叽叽喳喳地追逐着、盘旋着、圆舞着,这快乐的旋律逐渐平静下来了,乐音下行着,柔和下来,慢下来,似乎就要消散不见……就在这时,突然之间,福葛以f的力度奏响旋律,纳兰迦也如湍流一般酣畅淋漓地跑起琴音,合奏越来越快,将终曲的情绪越推越高,直到ff的力度,冲向九重天际又银河瀑布般持续跌落下来,福葛紧跟着这串下行音接上一道猛力四音和弦,暂缓一拍,两人同时落下合奏最后一个单音—— 乐音的余韵被震耳欲聋的喝彩声与掌声淹没了。 福葛攥着大提琴的指板,乐器换手,站起身来,回过头去。——纳兰迦热腾腾地撞上来,扳过他的脸,张开双臂勾上他的脖子,欢笑着亲住他。乱糟糟的黑发扫在眼前,睫毛忽闪,唇瓣温暖柔软,牙齿却不安分,像小动物一样磕上来咬着他,他忍不住勾起嘴角笑出声来,举起手,轻柔地定住那笑闹个不停的下巴,加深了这个吻。 “我看你们直接在这里结婚算了!” “我们去后面找神父吧。” “还有福葛的妈妈。” 不知过了多久,福葛才终于听进朋友们的话。纳兰迦松开他,退开几步,止不住地笑着,脸颊绯红。福葛也停不下笑,他脸颊也是火辣辣的,直到将琴收好了,脸上仍旧有些烧。他背好琴,目光越过人群,找到母亲,她正用手帕擦着脸。 福葛朝朋友们点点头,拉上纳兰迦的手,朝母亲走去。他们离得不远,仅仅三条长凳的距离,福葛一步一步走过去,心跳得越来越快……母亲迎上来,欢笑着,流泪着,张开双臂,一边一个,同时抱住了他们两人。 “母亲,我有事想请求您。”
“什么都可以。什么都可以。” 母亲仍旧抱着他们。福葛比她高很多,她头顶仅到福葛下巴。 “我想去罗马音乐学院进修……我想和纳兰迦一起去。您可以资助我们吗?” 纳兰迦的手瞬间收紧了。福葛低头向右边望去,见那葡萄色的星眸,几乎要从眼眶里瞪出来……他下巴抵着母亲的肩头,嘴巴一张开,脑袋就略略向上耸一点,但他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母亲终于松开他们。她亲了亲瞠目结舌的纳兰迦,又抚上福葛的脸,轻柔如羽地,在他两边脸颊上各留下一个带着泪光与欢笑的吻。 Cadenza 华彩尾声 一个月后,罗马。 “你这个低能儿啊——————!为什么你明明演奏才能都已经到这个程度了,做题目算拍子还是会算错啊!!!” 一声闷响,福葛把书本卷成一团,敲在纳兰迦头上。纳兰迦泪眼汪汪,顺势倒地,滚到野餐布外面,整个人脸朝下,呈大字型地趴在草坪上。 “好啦,好啦。小点声,小心吵醒阿帕基。”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