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成为三国演义里那位被董卓、吕布和曹操等诸侯轮番欺负的倒霉皇帝后,刘协的第一要务是奋力抱团,拉拢大汉忠臣灭了嚣张的董卓。 然而荀彧荀攸正准备辞官,郭嘉戏志才沉迷喝酒,只有凶残的吕布抱着方天画戟昂然而立。 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如何才能力(装)挽(神)狂(弄)澜(鬼)、重树大汉国威? 在吕布的武力护持下,刘协高炉冶炼、改善农具、杂交水稻、制衣榨油,热火朝天搞建设。 群雄逐鹿中原,先掐灭在摇篮里!签一纸诏书把刘备调到眼皮子底下做县官。至于禅位给曹丕,想都别想!朕要头铁怼天怼地,世家诸侯一个个洗干净脖子等着吧!吕布,把曹操和孙权捉过来! 排雷:苏爽架空(开头穿越三国演义董卓进京章,后续一本正经开启新的科技改革篇) 内容标签:近水楼台天之骄子传奇历史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刘协吕布┃配角:戏志才郭嘉荀彧司马懿曹操刘备┃其它:大汉天子、三国 一句话简介:吕布勇猛无双,朕怼天怼地 立意:杀董卓、收谋臣武将,铺基建、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大帝
第1章 少年天子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张角率黄巾军起义。为了对付汹涌的黄巾军,无能的汉灵帝放任地方军拥兵自重,为天下大乱埋下隐患。 灵帝身亡后,大儿子刘辩继承皇位,小儿子刘协封为陈留王。天子年仅十三岁,宦官、外戚趁机争权夺势。宫中一时大乱,血光和杀声中,陈留王受伤昏迷、天子仓皇出逃。 “王爷、王爷!您快醒醒!” “来不及了,快抱王爷上马!” “快快,追兵要来了!” 一阵阵嘈杂的声音中,刘协头痛欲裂地睁开了眼睛,只见眼前一片兵荒马乱、一群穿着古装衣袍的年轻男女围绕着他,似乎在惶惶无措地逃生。 “王爷,您没事吧?” 眼前似是个侍卫,眉眼间俱是焦急,正抱着自己坐在马上。 刘协摇头,以为自己尚在梦中。身旁有宫女和宦官惶恐尖叫,声音简直要刺穿耳膜:“不好,前面有敌军!” 一位护卫模样的男子提刀低声喝道:“快保护天子,保护王爷!”一群人将天子和王爷围得更加紧密。 “天子?王爷?”刘协满头疑问。 他坐在马上,见前方一个仿佛小山般壮硕的将军披着黑色铠甲,满脸横肉,率领几千大军气势汹汹而来。鲜红的旗帜肆意招展,写着一个张杨的“董”字。士兵装备精良,都骑着高头大马,衣服上有大大的“凉”字标记。 宫中逃出来的人哪见过这种阵仗,以为要命丧于此,都战战兢兢缩成一团。 刘协拧了自己好几下,眼前景色都未变,他心知不妙,搞不好是赶上了流行的死亡后穿越。也不知道处在什么朝代,不好贸然开口,只得低声问侍卫:“天子呢?” 侍卫的声音十分紧张,手握在刀柄上:“天子躲在后面去了。” 刘协抬眼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明黄袍子的十二、三岁少年,正缩在后面痛哭流涕,毫无皇帝的威仪。 此情此景,刘协恨不得闭上眼再睡一觉,说不定就能穿越现代了,当时被货车撞飞的自己或许还能拯救一下。 那将军骑着马上前,气势迫人,一时无人敢说话。 刘协倒不怕,横竖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他握紧手中缰绳,出声喝问:“来者何人?” 见这少年年纪虽小,却底气十足,面上一点慌乱不显,董卓大感意外,以为是天子,立马报上名字:“臣西凉刺史董卓,见过天子。” 居然真是董卓这个残暴的胖子,眼前这一幕,正是三国演义中乱世的开端! 刘协心里一阵绝望,只得按照三国演义中的台词和董卓演下去:“汝来劫驾,亦或保驾?” 董卓立马回道:“臣是来保驾的!” 刘协于是喝问:“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为何不下马叩拜?” 汉室威严仍在,董卓不敢抵抗,下马跪拜于左。 少帝刘辩依旧不敢说话,只战战兢兢地从宦官背后探出头来。 刘协这个无权无势的王爷只得赶鸭子上架代替天子进行安抚:“董将军果然天子的良臣!不辞千里辛苦,前来保驾护卫。今宫中发身祸乱,幸亏有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前来保驾。现在局势已稳,不必多猜多疑,护佑我们回宫即可!”(注:引用自三国演义) 护佑天子回宫后,董卓趁机以“清君侧”为名在洛阳大肆追捕宦官。此后,董卓不肯交出兵权,西凉大军在洛阳盘桓不去,并趁机把持朝政。 少帝刘辩母家势大,何太后欲杀董卓,可惜风声走漏,董卓便起了废立的心思。 刘协敏锐地感受到了京中的紧张,于是在脑海中拼命回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剧情。 然而史书上和演义里董卓入京时陈留王才九岁,不久后就即位成为天子。但目前这个壳子已经十一岁了。且对比春秋战国和秦朝历史,都与自己在现代书本上所知的略有不同。刘协心中纳闷,也不知道是穿越到了哪个平行时空来了,书中的关键剧情点和知识是否还有效。 不论在三国演义、三国志还是未知的平行空间,成为陈留王,那都是亡国之君的命啊。若是躺下做一条咸鱼,那得被董卓、吕布、曹操和曹丕关小黑屋轮番威胁欺负多少次啊。刘协求生欲很强,回到宫中连忙着手自救,但作为一个手无实权的年少王爷,他采取的所有措施都失败了…… 秘密派人拉拢并州刺史丁原,但手中筹码不多,未果。欲重金贿赂吕布,却苦无门路,手下人混入兵营还被抓走打了二十大板。 趁夜见传说中忠心耿耿的皇甫嵩,然而此时他还不是天子,深受忠君思想熏陶的皇甫嵩思想十分传统,为了避嫌避而不见。 连番挫败后,刘协只得在家改良造纸术,吟诗作对并广以宣传,同时命人在市井间打造名声,引诱效忠的人前来。且不计钱财,择走投无路的流民、孤儿安置在京,暗地培养亲信。 先帝只留下两子,性格都特别鲜明。 刘辩完全继承了父亲的无能和胆小贪婪。陈留王则年少聪敏,文采斐然,为人处世宽宏大度,最近更是改造蔡伦的造纸术,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洁白平整纸张,一时名声大噪。 董卓欲废少帝刘辩之事在朝廷掀起轩然大波。按理来说,刘辩并无过错,董卓是无权擅自废立的。然而百官迫于董卓权势,无一人敢出声,只有手握重兵的并州刺史丁原敢强势反对。 董卓欲杀丁原,却又顾忌丁原旗下勇猛无双的吕布。于是频繁露出惋惜的神色:“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此等猛将,竟归丁原莽夫麾下!” 恰逢旗下李肃是吕布的同乡,见董卓如此欣赏吕布,便自告奋勇去劝说。 两人他乡重逢,吕布拿出好酒好菜招待李肃。 谈到自家主公,李肃赞扬道:“如今天子暗弱,对国家不利。陈留王聪颖仁德,更适合做天子。满朝文武明知这一点,却为了忠臣的虚名不愿点破,只有董公为社稷考虑,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匡扶国家,实乃大忠似奸,真英雄也。” 吕布也早有听闻,满朝文武无一人反对立陈留王,当初先帝属意的也是陈留王,只是何太后家势大,在何将军的军权威胁下,先帝无法改立。 自家主公丁原是有些不识时务了,吕布叹道:“只恨未逢明主。” 李肃忙忙抛出橄榄枝。吕布未否定,却不肯收下金银珠宝,只道来日再聚。 李肃来军中的消息瞒不过丁原。他走后不久,丁原便怒气冲冲前来:“在此关节,与凉州军私相见面,你是何居心?” 吕布只得任丁原搜索帐篷,证明自己并无二心。 丁原没有搜到密信、金银珠宝,勉强放心离去。 夜里吕布秘密召高顺、张辽等亲信相商,众人皆愁眉不展:“丁公固执,看不清大势所趋。西凉军来势汹汹,人数更是我们十倍之上,我们几千人想要全身而退太难了。若是不从,并州军恐有灭顶之灾。” 吕布扬了扬剑眉,用手指蘸水在桌上写了一个“杀”字。 诸并州高级将领无一人出声反对。 三日后,在并州和凉州军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吕布干脆利落地杀了丁原,投奔董卓。 为了拉拢继承了并州军的吕布,董卓认其为义子。有了勇猛无双的义子在身侧,董卓肆无忌惮,很快废了少帝刘辩并以鸩酒毒杀,何太后和其他外戚一个也都没放过。 宫外,董卓纵放兵士,肆意闯入百姓家中淫略妇女、剽虏资物。宫内,董卓不尊礼仪,盘踞中宫,霸占刘辩的妃子和宫女。 登上大写的“危险”傀儡帝位后,刘协反而沉住气,巧妙斡旋。一方面拉拢手握中央军权的忠臣皇甫嵩和重臣王允,另一方面利用董卓与董太后同族关系,交好于董卓及其弟董旻。此外,在民间秘密培养自己的“布衣卫”势力。 见帝不尊礼仪、留居中宫都是刘协私下给董卓的特权。既此时京中实力为尊,便坦然放低了姿态:“董相待协情深义重,岂须遵寻常之君臣礼仪哉?” 刘协又以中宫美酒、美婢留董卓,更以帝师之礼待之,遇事必先问过董卓,弱化其戒心。董卓也十分会蹬鼻子上脸,私下既不跪拜天子,也不称臣,还带剑上殿,完全不把礼制放在眼里。 整个洛阳都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这一日上朝,文武百官中有一人再也按捺不住,在董卓强硬下令要诛杀某个忠臣时愤然而起,指着董卓鼻子骂道:“祸乱朝纲,滥施杀伐,论罪当诛!”说罢,也不看董卓面色,拂袖而去。 这拂袖而去之人,是桃李满天下的著名大儒卢植,就连刘备都曾是他的学生,也难怪即使嚣张如董卓也没有立即下令将他拖下去打死。 董卓气得面色通红,满脸的横肉都抖了起来,十分可怕。群臣噤如寒蝉、莫不敢言。 董卓正待发作,刘协抢先道:“朕观卢尚书面色涨红、周身似有酒气,酒后胡言乱语,殿上无状,该施惩戒才好。” 董卓昂然,怒气冲冲:“殿前失仪,其罪当诛!” 刘协蹙眉,颇为不安:“朕年幼见不得血腥,不如先让卢尚书醒酒,罪罚明日待他醒了再议吧。”一边对明显不肯善罢甘休的董卓使了个眼色:“也是午膳时分了,众臣辛劳,下去休息罢。” 见天子递了台阶,群臣慌不迭退走。刘协便立即安抚董卓:“董相且莫生气,”一边连忙命宫女上茶:“那卢植不过一沽名钓誉之徒,他此行不过是为了利用董相成名罢了,董相可千万别上了他的当。” 董卓一愣:“何解?” 刘协淡淡一笑,娓娓道来:“世人被世家蒙蔽,皆以为董相乃残暴小人,若是这般杀了卢植,岂不是坐实了名声?卢植是海内大儒,天下名士之望,若杀了他,天下百姓都会震惊,到时更有理说不清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