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的课桌早已不再是幼儿园小学那样,并非两人共用一张桌子,而是单人一张桌,都是分开的,只不过教室就那么大点,为了让出通行的过道,需要俩俩并桌。 乔言霸道蛮横,极其恶劣地将三八线画在了周希云的桌子上,不顾那究竟是谁的所有物,不准过线就是不准,没有道理可讲。 周希云不跟傻子一般见识,一抬手就将胳膊肘支过去,非得在乔言眼睛底下晃悠。 乔言好气,也伸胳膊过来顶着,要把周希云抵墙角吃灰去。 有时周希云会中途收力,让某人扑空栽倒。 偶尔乔言坐不稳,会一个歪身就趴倒在周希云身上。 有时就没这么幸运了,可能是她俩一齐摔地上去。 乔言不吃亏,压周希云身上小声叨叨,骂她几句。 周希云不还嘴,冷静听完,待对方闭嘴了,只说:“谁让你过来了,该。” 乔言无能狂怒,不好意思在班里乱来,仅仅干瞪眼剜周希云几刀子。 自然了,如果是遇到上课期间,任课老师会不留情面点某两位的名字,有的老师还会将她们点到讲台上解题,让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般是乔言被叫起来,周希云不被喊。 那些题难不住周希云,她上去只是走个过场,啥事不会有。 乔言就没这种待遇了,往往是被批评一顿,做不出来题又会挨一次训。 “极个别”、“某些人”、“更有甚者”……乔言几乎被内涵了个遍。 得亏这人脸皮厚度堪比万里长城,那时也不会因此就丧气或觉得丢脸,做不出来题挨骂就挨骂,大不了课下再用心解一遍,争取下次上台能解出来。 这倒成了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激励作用。 好几次,乔言上去竟解出了难题,或是立马就现学现用,会做老师刚教过的内容了。 这时候老师们也不吝啬夸赞,先欲扬先抑贬乔言一句,再转折一下子,说:“乔言同学进步还是很大的,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不错不错,值得表扬。” 然后就轻飘飘翻过这篇,不再追究乔言无视课堂纪律的错误。 在后来的一年多里,为了给周希云“使绊子”,乔言认真学习的劲头比往前十多年都足,晚上回到寝室也愿意刻苦钻研了,很多时候都是回去歇口气就扒拉出书本作业开始下功夫。 而要是遇到不懂不会的地方,乔言也会向马姣她们请教。 至于马姣她们也不会的地方…… 马姣她们转而就找到周希云,问更厉害的这位。 周希云倒不在这方面与某人作对,问什么都愿意帮忙,要是有心情了,还会多出一两种解题思路给室友们参考,教一教这类题型的内核。 乔言时常没脸没皮凑上来旁听,一手托着本子一手执笔,边听边做笔记。 待听完了,听懂了,某人又会刻意找补道:“也不是特别难嘛,还行,我刚刚差点就想到了。” 马姣她们这时已经摸清了俩冤家的相处模式,在旁边都偷偷笑。 周希云懒得计较,不与之争执了。 好像她们自那以后就没正式和好过了,可也没真的疏远,一直到高中毕业为止,相互间都保持着那样怪异而拧巴的联系。 后来的事亦未有太大的变动,所有的现实如期而来,升高二,再是高三,期间邢远搞对像却牵连周希云,接着是宋家搬离A城,宋辛余要出去留学了……该上升的上升,该分别的分别,聚合离散,当时很沉重,可过后也算不得什么了。 对了,还有另一些事。 也是中学的那六年时间里,周家这边的两位老人,也就是周希云她姥姥和姥爷,俩长辈相继去世了。 以及乔言初二那年,乔爸再婚了,并与现任老婆生了一个男孩。等到高三这时,乔爸和现任老婆又要了二胎,乔言又多了一个继妹。 时光如雨打的芭蕉,天晴后又是一节一节地拔高,一天一个新样子。 因为种种原因,周希云高中毕业后打算出国的计划又取消了,她本是要被保送的,但由于之前要出国啥的,也就没要那些机会,放弃让给别人了。待到高三最后这半学期,周希云决定参加高考,大学还是留在国内。 做那般决定并不是冲动,更不是为了某个人,只是综合考虑现实的结果。 家里没人,周慧文管理公司也累,老人们陆续都走了,周希云放心不下亲妈,也不想那么早就离开。她有自己的规划,很多事情都定好了的,自己可以拿主意。 可以填报志愿的第一天,乔言到周家来了,在周希云的电脑上输入了自己的理想学校。 第一志愿是A城的一所211学校,服从调剂。 第二志愿还是A城的学校,一所老牌大学,理工学校,选了俩中意的王牌专业,也是服从调剂。 第三志愿也一样…… 乔言只填了三栏,剩下的三个志愿没用。不愿意去外地,打算孤注一掷,考不上这三所学校就复读,大不了再来一次。
乔言坚定选择留在A城,不去别的城市。 这年乔姥爷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老人家连走路都站不稳,需要人照顾,必须姥姥时刻都守在跟前。 徐子卿要工作抽不开身,白天不能照看老人家,只能请护工代替。 乔姥爷希望乔言报考外地,那样乔言的选择更大,可以读更好的学校。 根据乔言的分数和全省排名来看,她其实可以选择超一线城市的本科学校,或者偏远地区的211,没必要留在A城。 A城的学校不适合她,几所985她考不上,211也不一定能中,余下的稍微能看的,只有理工大学了,但那个学校的专业不咋地,出来的就业方向不够好。 乔言执意,顶着全家人的反对也要留在A城。 乔言看得挺开,说:“我这分数不上不下的,能读理工大学也算是不错的了,那些偏远地区的211有的专业还不如它呢,去外地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可能更差。省内还有地方生源保护政策,去了外面还是要拼运气,我不一定有那个命,选个稳当的也不可以了。” 周希云也填了志愿,比乔言的选择还少,只填了一栏。 A大金融系,其它的就没了。 乔言不知道她填的哪个学校,认真问:“你报的清华还是北大,哪个?” 周希云不告诉,瞒着。 乔言一问再问,一定要整个明白,不回答就在她身边围着转悠,如同嗡嗡嗡的蜜蜂一般,扰得人不得安宁。 “报的哪个,快说。” “周希云,听到没有,问你报的哪所学校。” “清华?” “还是北大?” “清华是不是?” …… 周希云不想听她啰嗦,等到志愿填报截止了,如实交代:“A大,金融系。” 乔言当场愣住,傻了一样,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立马惊呼说:“你疯了?A大!你没睡醒是不是,疯了报这个???” 乔言很激动,得知她清北一个都没选择,诧异得不行,骂骂咧咧的,恨不得能时光倒流让她把志愿改回来。乔言想不通,不懂她为何会选择这个学校,无论如何都不明白,比任何时候都来火,认为她就是拿人生当儿戏,瞎来。 其实周希云并不是瞎来,也不是任性,报考A大是考虑了很久之后的决定。 一方面,周希云在成绩出来后就和A大那边联系上了,也与学校的某个知名教授见了面。A大和那个教授与她后面要留学的国外学校有密切的关联,那边允诺了许多条件,与这边早就谈妥了。 另一方面,这时的周希云已经认同了周慧文以后让她继承公司的想法,愿意接受,近几年内也会留在这边学习并帮助亲妈打理公司。 再有,A大金融系实力也很强,报考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并不算是什么损失。 周希云是考虑清楚了的,也同家里商量好了,绝不是不清醒。 然而乔言可不管这些,都快炸了,比她这个当事人还上心,怄得差点捶胸顿足,比错过了彩票还后悔。这人不停地叨叨念,老妈子似的,对着周希云耳朵念了一大通。 可是志愿已经确定,再怎么也没用了。 周希云一点不急,慢吞吞反问:“就这么想我去别的地方?” 乔言恨铁不成钢应道:“想!想你走得远远的,赶紧去北京!” 周希云好笑,说:“去不了了,没法了。” 乔言还来劲了,又道:“烦死你了都,谁让你留A城了,留A城干什么呀你!” 周希云不解释,挺淡然,静静看着她,良久,轻声说:“你不也留在这里了,你怎么不走?” “咱俩能一样?”乔言气得踹她脚尖,结果自己险些没站稳摔了,必须反手扶着桌子才行,“我和你能一样,我考多少分,你考多少分?” 周希云及时扶这个炸炮儿的后腰一把,稳住她,宛若分不清楚,抬了下视线,直直对上她的眼睛,反问:“我们怎么不一样,哪儿不一样?” 乔言都不想理人了,气得转过身去,沉默得像嘴巴被封住了,过一会儿才大声说:“周希云,你咋这么轴啊!” 话一出口,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不知道触动到了哪根神经,莫名的,就是很伤心,又惋惜又来火,心头百感交集。 屋子里静悄悄的,周希云渐渐收敛起表情,不再是那样的态度。 两人沉默面对面,瞧了她几秒钟,周希云还是低头认服了,坐着仰头看她,半晌,轻轻道:“过几年再出去,现在不走行么,可以吗?” 乔言干巴巴说:“不可以。” 定定瞧着她,酝酿须臾,周希云温声回道:“可是我也不想走,怎么办……”
第105章 番外十 能怎么办? 定了,改不了了。 没有重选的机会,也不用再来一次。 这次的争执不同于以往,之前都是有矛盾才吵,但如今不是,内核不同了。 现在是为了周希云,因为这么一个人。 乔言对周希云学业很在意,甚至超过了对其他人包括自己在内的上心程度。但有的关切乔言讲不出来,开不了口,话到嘴边就变了味儿,带着点责怪的意思。 周希云能感受得到,不经意间也温柔了几分,好声好气的,还是理解。她以低姿态的语气,可却不是在和对方商量,更多的是在陈述,摆明心思。 她俩从未像眼下这般,习惯了相互作对,突然转了个方向,有些藏在桎梏之下的东西便藏不住了似的,随时都会冲破出来。 乔言固执,一如既往的死倔。 像幼时对方经常做过的那样,周希云无可奈何了,没多久也抬手拉拉乔言的衣角,往下扯了扯。 “别生气,没多大事。” 乔言站定没反应,不受触动,没知觉一样。 周希云又拉了下,喊她名字。 “乔言,理理我。”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7 首页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