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祯国四大钱庄之一的颜氏,唯一的独生女颜冰妍,自绣球被女子王雅文捡了之后,便开启了漫漫追“夫”路。 从相互打压相互冷嘲热讽,再到相濡以沫,两颗心慢慢靠近。 论乡村穷学生王雅文如何逆袭成为新王朝一代刑部尚书。 阅读指南: 主cp:王雅文#颜冰妍(冰妍第二十四章出现) 主角:王雅文、颜冰妍 内容标签:强强、布衣生活、情有独钟、青梅竹马
第1章
溪流边,石头上坐着的我把《论语》翻了几翻,又摇头晃脑的背诵几句。 心里止不住的感叹,写的真是好啊,要是能去学院和优秀的先生们讨论讨论也是极好的了,就是不知这一辈子有没有这个机会。 虽说周女帝开放了女子入学政策,自己如今正是年芳十六,青春大好年华,求学上进,更近一步一举登科,为朝廷效命,为百姓请命,这一生,也算是活的值得。 虽是这般想着,但是我心里也是知道的,家里吃饭都勉强温饱,哪还有余钱去书院读书上学呢。 手中这几本蒙学书籍,还有这本《论语》都是邻居二狗子不要了送给自己的,二狗子不爱读书,书也不爱惜,就送给自己了。也多亏了他给了自己,这才让自己认识了字,也学会了看一些书。 不免长叹一口气,心里似乎有什么说不出的忧愁般,起身拍拍屁股衣物上的灰尘。或许该去接洗衣物了,已经到了夕阳西下时分。 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去那些老顾客家的后院门口,收集人家要洗的衣物,然后再三天之后,准时归还干净整洁的衣物,以此收点人家的缝补洗衣费用,来维持一家的生计,我家其实也就三口人,母亲,弟弟,还有我。 这个晚上,一共收集了三四家,背了一大背篓脏衣物,手中也提着大包小包回家去,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乌黑了。 从窗台这个视角望进去,只见母亲正在烛光下穿针,但是好像穿了几下都没穿进去,用嘴粘湿线头费力的一次次重试。 我快步走进屋去,放下手里的一切,来到母亲身旁,抢过那线头:“娘,你休息一会,我来帮你弄。” 母亲揩揩眼睛:“唉,年纪来了,眼睛有点花了,”见我一下子就把那线穿进去了,微微一笑:“还是年轻人眼睛好。” 我笑道:“是娘累了,娘,今晚还是别缝了,早点休息吧,明天再缝。不急这一回,休息好了,明早起来缝也一样的。” 王氏微微笑着:“也好,我刚给你做了一个书袋,你背上试试。”说着,手早已从桌上的布堆里翻出一个包来,轻拉我的手臂:“你来试试,看舒服不。” 我很是惊讶,从不知母亲会给我缝制书袋,因为母亲一直对我读书这事不喜欢的,总说我不务正业,女孩子应该操持家务,做些针织女线啥的,而不是接触那些文字。 在母亲眼里文字是男人们该去看的东西,男人们看文字,可以养家糊口,而女孩子看那个就是浪费光阴,所以看着面前这个书袋,我不免发呆。 母亲见我不动,早已起身把带子往我头上套过去,给我理了理腰间书袋的位置,这是一个斜背的书袋,虽然不怎么精致,但是也是有模有样的,满含着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温柔。 母亲头往后仰,望了望我背着书袋的样子:“不错呢,看着还蛮好看的,我儿或许该去上学堂了。” 我听了这话,更是一个机灵:“母亲是说,要孩儿去学堂,可是这学费……” 母亲笑道:“我给你供上就好了嘛。” 我道:“我们家哪有那个钱,书院一年光学费就要五两银子,我们家一个月抛开吃销,能省下几文钱,母亲别哄我了。” 母亲道:“一个月确实攒不了几文钱,但是多攒几个月,多攒几年,这积少成多,总是能有点钱的,你说是不。” 我觉得母亲说的有理,看来读书真的有望了,开心一笑:“那母亲是真的要供我去读书了,孩儿斗胆一问,母亲手上有多少钱呢,若是太少了,那还是别读了,孩儿可不敢花母亲这么多年的辛苦钱去读书。” 王氏笑道:“差不多二十两左右。” 我道:“那也不多,光学费一年就得五两,吃住包进去,可能一年也得七八两了,我要是读书,母亲怎么供的起呢,孩儿不忍心。” 母亲道:“你说的我也想过了,所以我只能供你学费,至于那个生活费,你就要想想办法,看书院里有没有勤工俭学的活计做一做。如此我供你三年学费,让你好好读一回书如何?” 我听母亲这么一说,早已热泪盈眶,立马跪拜在母亲膝下:“母亲对孩儿的一番栽培,孩儿无以为报,孩儿一定好好读书,读出个女状元出来,光宗耀祖,让母亲过上贵妇人生活,好好侍候母亲。” 母亲摇摇头:“你九岁就念叨着要读书,如今都已经十六了,年纪也不小了,我就许你三年,三年后,若是没读出个样来,就回家来孝敬母亲就好,什么贵妇人的,净说些孩子气的话。”说着,满脸笑容的扶我起来。 三天后,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就收拾好行囊,背着母亲给自己做的书袋,准备去一百里外的北辰书院。 母亲准备了十个馒头包好拿到我面前:“路上饿了就吃,不要省着。”又从怀里拿出一包银袋子出来,揣到我怀里:“这是十七两银子,都是这些年母亲一针一线一搓一洗中一文一文攒出来的,其中十五两你拿去交学费,还有二两你就先用着,以后的生活费就得孩子你自己筹划了,母亲能力不够,只能帮你到这个份上,你在外可要照顾好自己。” 我心里有点酸,点点头:“孩儿都记住了,孩儿发誓一定不辜负母亲这一番心血,一定读出个样子来。” 母亲倒是不在乎的样子,摸摸我的头发:“该上路了,同村的王大叔正好要去城里,载你一程,也省了这一趟车费,快去吧,别让王大叔多等。”我道:“那好,娘多保重,孩儿一到书院就会写信回来报平安的。” 出来屋子,上了王大叔的马车,对门口站着送行的母亲和弟弟挥手告别,马车一路颠颠簸簸的远走,母亲和弟弟的身影也渐渐模糊了。 且说弟弟王阿毛见姐姐王雅文走了,不禁有点伤感,才九岁的他不免落下泪来:“娘,为啥要送姐姐去读书啊。” 王氏道:“前几个隔壁的王大婶过来给你姐姐说媒了,彩礼说是一百两,娘想着孩儿你以后成家总是要钱的,把这彩礼省下来,正好给你做成亲的钱,这样一去一来,也是尽到了我这个做母亲的责任了。实话说,一百两未免太少了,你以后成了家,也得养家糊口不是,要是有二百两的话,娘死后也对的起你们王家的列祖列宗了。让你姐姐读书三年,一来满足她多年的心愿,二来为她添金,一肚子的学问,彩礼翻个倍也是说的过去的,孩子你还小,这些事你可能不太懂,等你长大些了,也就知道娘做的这番打算没错了。” 而我这边,坐在板车上面,一路颠颠簸簸的抱着自己的书袋,双眼望着四周的田野,心里想着,这次我王雅文一定要读出个功名出来,不然绝不回家。 坐在前方赶着马的王大叔突然说道:“雅文啊,好好读书,当今的圣上就和你差不多的年纪,你要是考上了功名,说不定还能去祯城见到她呢,到时候也把王大叔接去见见世面,看看我们的周女帝。” 我被大叔逗的有点开心:“承蒙大叔吉言,我要是真有那么一天,一定要带大叔去祯城玩玩,只是就怕我没那个本事。” 王大叔笑道:“别看低自己,你看如今的女帝才二十二岁,你应该向她看齐,以她为榜样,为百姓请命而读书,那这书读的才有意义,你说是不?” 我点点头:“大叔说的是,雅文记下了。” 王大叔笑了笑,挥挥手中的马鞭子:“那坐稳了,我得让这马儿跑起来了,争取中午时能送你到集市去。” 说话间,马儿被抽了几下,哗啦啦的直往前跑,一匹马,一板车,两个人,在田间小路上远远消失成了一个点,慢慢看不见了。 太阳高照的时候,我下了大叔的板车,大叔道:“我就送你到这了,你在这集市中心雇一辆马车让他送你去书院去。” 我道:“好的,这一路上麻烦大叔了。”告别大叔后,我立马找了一辆马车,问了价钱,到北辰书院山脚下,要一钱银子。 基本上天黑可以赶到那去。打听清楚后,二话不说就立马上车了,到了天黑,果真到达了北辰书院山脚下的集市,这里属于一个县,北斗县,一眼望过去,有坐山,山上有个北辰书院。 那车夫道:“这天也黑了,小姑娘你就在这附近的客栈留宿一宿吧,等明日再上山去。”我道了声谢,付了他一钱银子。 便去了一家名为缘涅的客栈,问了柜台的账房先生价钱,住一晚要五十文,包饭食的话一钱银子,也就是一百文。 我见包裹里还有两个馒头没吃完,想着晚饭就吃这两个馒头好了,也就道:“那就住一晚就行了,不知店家送茶水不。” 账房道:“当然是送茶的,洗澡水也是本店负责的,这个都算在住宿费用里,客官真的不需要吃点热饭食嘛,本店的饭食都很不错的。” 我客气一笑:“不用了,就住宿一宿就好,有些累了,想早点休息。” 账房便给我开了一间五楼的房,让小二领我上去。 等小二送来热茶后,坐在桌边,打开包裹,拿出剩余的两个干馒头用力的掰开,都有点硬了,用力的咬一口,喝一口热茶,倒也马马虎虎的填饱了肚子。 简单的洗漱之后,把身上的银钱捂在枕头底下,在床边活动活动经骨四肢,不经意间走到窗边,推开窗,夜风拂面,往楼下望去,第一次看到了她。
第2章
且说这楼下所见何人,原来是洗碗的女工。因为我的房间是在五楼,开窗后视野有点开阔,能看见厨房的院子里,有个女人正在洗碗,本来是很普通的画面,但是由于此刻,离家百里远,我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感觉,所以看见这一幕,便想起了母亲平时洗碗的画面,凉凉的夜风里,忽然有了些暖意,这种暖意,让当时的我对下面那个女工也生出了一丝亲切的感觉。 本来如此平常的画面在生命中也很普通的,但是偏偏这一刹那间,那女工用手把那碟子里的剩菜剩饭捏起来往嘴里凑,我心一揪,没想到还有如此可怜的人,看她身形,也不过是个非常年轻的姑娘,我觉得她可能比自己还要小,心里不免生了一丝涟漪,我想起来爹去世的头一年,我们一家也是靠村里人接济的饭菜才活了下来,村里人也不会经常接济我们,我便时常去各位叔叔婶婶地里帮忙,在别人吃饭的时候,人家会给我盛一点。八年过去了,如今日子还算温饱,自己还有书读了,可是那样如乞丐的日子,在我脑海里一直消散不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