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娘,姑爷她…” “去将李翁唤来,让他带上王府的账簿。” “是。” 李翁将王府的账薄整理好,一并带给了萧幼清,一同的还有几个管事。 “楚王府不似其他人家,王爷年少,开府也不久,王爷也没有心思管其他,故而府下没有其他产业,王府支出全靠王爷的月俸。” 李翁拿出一本小册子,“月俸料三百贯,春、冬衣服各赐绫二十匹、绢三十匹、冬棉一百两,每月禄粟各一百石,谦人衣粮各七十人,每月薪一千两百束,每年炭一千六百秤,盐七石等。” 李翁又呈上名册,“此外还有,王爷是亲王,除七十个谦人外,还有从大内带出的各内侍,女史,宫人,计四十二人,外加一百府卫。” “还有封底食邑,亲王爵食万户,每户按一月二十五文钱,共计二十五万,月初时向官府领取。” “大娘子别看俸禄这么多,可王府的人口也不少,逢礼节宴请,都要花掉一大笔银子,每月人口开支抵下,加上王爷年轻,喜欢玩,时常出府,花的银子也不少,如此加起来,王府所得便也所剩无几。”李翁将账本全部呈上,“王爷虽过了冠礼,但还是小孩子心性,难免爱玩了些,往后,还请王妃多担待。” “我明白的。”萧幼清翻看记账,看到了几年前的事,“这里怎么还动用了府库,一下支出了这么一大笔银子。” “回禀大娘子,这是王爷刚开府不久,北边闹饥荒,京都一时间涌入了大量灾民,未得控制,王爷就将府库里的东西典当,施了半月的粥,那会儿啊,差点楚王府自己都揭不开锅了,还是太子妃殿下…” “喜春。” “奴在。” “将我带来的东西并到府库,另外,李翁。” “小人在。” “我手上有随嫁的田契与地契,我没有细数,不过因该有不少,让府里那些管事整理出来,今天开始熟悉接手,往后每月都要与我汇报一次账目。” “是。” “喜春比较了解这些,她会帮你们的。” 下人们点头退下,喜秋有些不懂,“姑娘,这些可都是大娘子您留的嫁妆,您不留一些往后给小郡主吗?” 萧幼清楞看着喜秋,她之所以全都拿出,便是知道,不会有那一天,“若真有那日,该有朝廷操办的。”亲王之女出嫁等同公主,由太常寺宗正寺操办。 作者有话要说: 食物大部分也都是有考究的~ 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度过,在武汉的小可爱加油~ 过阵子会日更~ 克定厥家:本意是周王宗室安定兴旺。感谢在2020-01-30 11:03:58~2020-02-01 07:47: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晒月亮的猫、东耳、碎叶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罗罗 99瓶;只为你驻足 5瓶;帅白白白_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章 克定厥家 楚王府的后院中,几个戴程子巾的中年男子正抱着册子一本本比对与抄录。 地契上的地名不单有东京开封府,亦有西京乃至金陵一代,房契在新旧两城各有,东京城里的房价可谓只高不低,越是在旧城越靠近大内,房价便越高,寸土寸金。 这些产业如果变卖,所得银两足够他们生活十几辈了,“这萧家不是世代为将吗,怎会有这么多房田铺子?” “将门怎么了,还不许人家有钱置办点产业么?况且是萧家是勋贵之家,如今京都四姓之首,会缺这些?” “你们知道什么呀!”喜春帮着整理外,冷了他们几眼,“我家姑娘的母族,可是金陵望族的姜家,大娘子又是姜氏长房的嫡出。” 她又瞧着手里的地契,“这些嫁妆,可都是我家大娘子早早就替姑娘准备好的,若大娘子还在,又岂止这一点。” 几个管事与女使陪笑道:“我们这些小人物,哪懂呀,不过这有钱好办事,也不用瞧人脸色,今后还请喜春姑娘多多在王妃跟前替我们美言几句。” “放心吧,只要你们好好办事,我家姑娘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宴席散后的另一头,赵王被人扶回了坤宁殿,在淑妃居住的侧殿大发雷霆,摔桌子砸碗甚至是打人。 淑妃回来后自然心疼儿子,“你这是做什么呀,不就一个女人吗,至于你这样?” “娘!”赵王瘫坐在地上,“她跟那些庸脂俗粉不一样。” “我知道,我儿看上的女子,又岂是平凡之辈,可是如今你爹爹把她指给了楚王,你在这儿作践自己又是何苦!” “爹爹…”赵王酒醉,眼神涣散,“爹爹不是最疼爱我吗,爹爹…”赵王向身后倒去。 “儿呀,三郎?”淑妃见儿子睡着了,反到舒了一口气,“来人,将赵王扶到榻上歇息。” “圣上至!” “快快快,将人扶走,把这儿收拾一下。”淑妃忙的起身整理自己的仪容,又迈着匆匆忙忙的步子出殿迎接。 “陛下怎么来了?”淑妃平复着脸上的慌张。 “三郎还好?” “三郎睡下了。”话闭,淑妃跪下。 “淑妃这是做什么?” “三郎在家宴上酒后失言,还请陛下责罚。” 皇帝不言语。 “三郎如此,都是妾这个做娘的不好,陛下要罚,就罚妾吧。”淑妃眼中含着泪,楚楚可怜之姿。 皇帝见她如此,便将其扶起,轻轻拍了拍她的脸,“爱妃多虑了,三郎喝醉了酒,酒后的话岂能当真,朕又怎能怪他呢。”遂勾嘴浅笑问道:“他现在在哪儿?” “在偏殿休息。” “朕去看看他。” 淑妃神色微变,“是。” 入内后,见宫人已经收拾齐全,淑妃这才缓了一口气,“三郎在里头。” 皇帝走到寝殿内,两个宫人拉起帘帐。 “清清,清清,你听我说…”赵王说着梦话。 “他这是?” 淑妃原求饶的脸色一下变得埋怨,“陛下又不是不知,三郎他的心思。” 皇帝拉不下脸,愧疚道:“一会儿他醒了,让太医好好瞧瞧。” “陛下不留下吗?” “朕前朝还有些事。” “恭送陛下。” 楚王府内,各管事女使帮忙将田地等产业抄录成册,十几个人忙碌了一下午。 “姑娘,已经清算完了。” 喜春是她十分信任的人,也很有能力,所以萧幼清只大概的翻看了一眼。 “剩下的,你们下到地方熟悉,交接告知,我等府里的事忙完会亲自走一趟。”她将一封书信拿出,“这是我的手书,那些掌柜与庄主都认得字迹。” 喜秋将手书转呈,管事拿到后瞧了一眼,“王妃不仅人聪慧贤淑,还写的一手极好的柳骨,实乃楚王府之福。” 萧幼清听得明白这奉承,“圣祖家训言,女子无才,便是德。” 几个管事听了当下一惊,忙的跪下磕头,“小人口无遮拦…” 六子进来传话,却瞧见几个跪地哆嗦的老熟人,“王妃,晚膳好了。” “好,我去看看王爷醒了没有。”萧幼清并未喊他们起来,似乎是忘了… “喜春姑娘,这几位管事?” 瞧他们被主子一句话吓得够呛,喜春咳嗽了一声,“咳咳!姑娘说这话的意思呀,是让你们少说话多做事,别以为姑娘是女流,容易敷衍。” “是是是,我等谨记,今后一定用心办事。” 喜春又看了一眼六子,“王府怎么说也是亲王潜邸,御下也当严一些。” “我家阿郎最厌的就是礼节。” 喜春只是深意的一笑,转身跟上主子,“不喜欢收人膝盖,那就等着自己的膝盖遭殃吧。” “遭殃…”六子摸着脑袋,也追了上去。 萧幼清回了书斋,“王爷…” 不知是大氅上面留的余香有安神作用,还是因为昨夜一夜未睡的缘故,一向潜睡的人如今还未醒来。 萧幼清不忍打扰熟睡的人,轻轻撵了被子后起身,转身要出门时被墙上的几副挂画吸引。 “喜春姑娘你等等我!” “我去找姑娘,你跟着我做什么?” “我…阿郎也在书房,我自然是去找阿郎。” 喜春和六子就这么吵着入了书斋,书斋卧榻的另一边,萧幼清盯着一幅画入神。 他们轻轻的走到身旁,“姑娘…” “大娘子。” “这猫戏图为何会摆在供奉之地?” “大娘子有所不知,此猫名为狸奴,为舶来猫,是十年前太子妃殿下所赠,阿郎幼时寡言少语,唯此猫作伴,阿郎入蜀的前一年,狸奴突然患病,寻遍猫舍名医也没能救回来,王爷因此伤心了大半年,之后就画了这副画,供奉在此。” “笔法细腻,画此画的人,也应该很温柔。”萧幼清觉得精湛,因为看的赏心悦目,温柔的东西,最是吸引人。 “大娘子也懂画?” “略懂。” “这画,是阿郎自己画的。” “入蜀的前一年,十二岁?”萧幼清有些诧异。 “因为不爱说话,阿郎除了陪猫之外,时常一个人在房内画画,这副画,就连翰林图画院的姜院使都称赞,与大娘子说的差不多,刻画入微,少年英才。” “姜院使…可是金陵姜家的那个画圣?” “是,大娘子也认识画圣吗?” “我家姑娘可是画圣的亲外甥,三岁就在画圣门下学画了。” “原来如此。” “温柔之外,舅舅还少言了一句…”萧幼清将视线探向内侧,墙壁上挂有诸多花鸟画,“这里这么多画,可无一例外的是,画中鸟兽皆形单影只,即便是在空白处加些突兀的花草,也不肯为其添伴,岂不孤寂!” “你不是它,怎么知道它孤寂?” 卫桓披着大氅站在卷帘下。 伊人回首,凝其双目,“我不知道它,但,我知道画它的人。” 翌日,卫允盛在昨天夜里就回了自己的赵王府,一大早人还没醒,内侍省的宦官就抬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入府。 几个女使废了一番功夫才劝服他起来接旨。 “赵王爷,这里头有好些是外邦的贡品,陛下专门挑选的,陛下还让小人传一句话。”内侍学着皇帝的口吻,“三郎为朕诸子最爱,也最为懂事,朕甚慰。” 看到赏赐听到传话,他才想起昨日经过,将那睡意一扫而空,“臣,谢过陛下,谢过,爹爹。” 等到内侍省的人离开后,赵王气的眼睛大鼓起,“别以为一箱珠宝就能安慰我!楚王?本王日后一定要将你…”鼻头抖动,恶狠之姿尽显,本想一脚踢翻箱子。 “王爷,使不得!”一个着紫色公服胡须花白的男子赶来劝阻。 “师父,我现在连它都不能踢了吗?” 当朝枢密院使姚慎,也是赵王幼时的授业老师,出阁时皇帝亲点的辅导。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7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