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几铲子下去,一个人大着胆子抓住牡丹花的花茎,一使劲便将整株牡丹连根拔起,这个人举着花茎长舒了一口气,正想说什么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所有人睁大双眼,手指颤颤巍巍指着他手里的东西。他下意识将手里的花茎举起来一看,立刻吓得嚎叫一声,甩手便将手里的东西扔了出去。 月光下,那诡异至极的牡丹根须竟然缠着一只半腐烂的手! 在所有人都往后退时,只有关林恭一把抢过别人手中的铲子,一点一点将泥土铲开,尸体腐烂的臭味扑面而来,所有人齐齐捂住口鼻,后退数步。 关林恭面不改色,将土坑挖深了些,随后长叹一口气,道:“叫禁军过来吧,这里出了人命。” 在众人身后的薛顗几乎是一瞬间清醒过来,他的视线不动声色地划过明月、关林恭,再凝于那个不深不浅的土坑下——那里堆叠着好几具尸体。 禁军举着火把来了,几个人合力将土刨松,挖出的尸体一具具依次排开,最近的尸体半腐烂,最远的尸体已经完全变成了白骨,一眼数过去,竟有十六具之多。 这件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关林恭上疏请求皇帝彻查此事,但没想到这张奏折递上去,竟就犹如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关林恭连上几道折子,全部被打了回来,他不信邪,还想继续上奏时,还是御史丞拉住了他,告诉他那所别院的主人是那雍州刺史王续,让他别再继续上奏了,否则帝王震怒,掉脑袋的反而是他关林恭。 关林恭听完,深深看了御史丞一眼,他抬手将头上的官帽摘下来搁在了桌案边,轻轻道:“这死在王续别院之中的女子,年纪最小的,连十二岁都不到,人们都说官者父母心,下官这几天一直问自己,若是死去的是下官自己的女儿、妹妹,下官会怎么做。” 御史丞欲言又止。 “大人,我知道您是为了下官好,”关林恭一掀袍角,跪在了御史丞面前,他仰头道,“下官刚入御史台,便是您教我为官之道,下官早已将您看做是自己的老师,但如今下官却要让您失望了,官场险恶,下官只想真真切切为百姓讨一个公道!” 御史丞闭眼半晌,长长叹了一口气,挥手道:“既如此,那你便去吧。” 关林恭弯腰给御史丞磕了几个头,起身头也不回地向着屋外走去。 御史丞年事已高,他眯着眼睛看关林恭的背影融进灿烂的阳光里,最后化成白惨惨一片,一滴浑浊的眼泪骤然掉落。 他抚膺长叹:“傻孩子,你这一去是不要命了啊……” 大明宫外,关林恭脖颈上悬一块巨大的木板,上面写着王续种种罄竹难书的罪行,在他身边,是一个小小的木制棺材,他跪在宫门外,执意死谏君王彻查王续别院之事。 许多民众好奇地站在旁边,围观关林恭跪在宫外的身影。 李治听闻大怒,将手里的奏折用力丢了出去,奏折的封皮由木头制成,摔在地上发出了啪的一声,木屑纷飞,这奏折竟是被震怒的李治摔得四分五裂。 “打死!把这个不识时务的畜生给朕打死!”李治捂着胸口骂道。 内侍吓了一跳,他缩着脖子连声道是。 侍卫得到命令,拿着长长的棍子走到了关林恭面前,道:“关大人,皇上有令,赐你廷杖四十,你可有异议?” 关林恭悲凉地看了一眼宫门,俯身磕头道:“下官领旨谢恩。” 侍卫架住关林恭,一个人将棍子高高举起,一棒下去,血肉横飞,关林恭一声不发,但额头上一下见了汗。 第二棒砸下,很快是第三棒…… 旁观的众人渐渐安静下来,到最后几乎鸦雀无声,他们凝视着侍卫手中不断砸在关林恭后背双腿上的棍棒,说不出半句话来。 有人别过头去不忍再看,有人垂泪泣不成声,也有人望着关林恭奄奄一息的面庞,眼睛发红。 突然有人高喊一声:“关大人!”随后一跃而起,扑在关林恭背后替他挨了一棍,他发出一声惨叫。 一个女人哭着跪在了宫门前,她脖子上也挂了一块木板,扬声道:“民妇杨氏和丈夫杨充,为惨死于城东别院的女儿鸣冤!” 又有两人过来,他们不敢阻挠侍卫行刑,只能盖在关林恭身上替他受刑,他们高声号呼道:“刘家兄弟为我家妹妹鸣冤!” 人群之中,有人跪下,高声道:“我也鸣冤!” 犹如一个信号,陆陆续续,在场所有人纷纷下跪,声音乱七八糟,却念着同一个字:冤。 对他们无权无势的百姓而言,这世道最是苦涩煎熬,所幸有人愿意为他们发声,愿意为他们鸣冤,甚至愿意为之付出生命。 那他们也愿意为这位父母官献上自己的性命。 天空上轰然一声,雨水纷然落下,溅起一朵朵水花。 所有人抬头望天,原来天不无情,见人间惨事时,天也落泪,天也鸣冤。 宫门前乌泱泱跪倒了一大片,这是侍卫们不曾想到的,他们默默收回手里的棍子,彼此看了一眼,他们转身回去禀告高宗。 而这一切都落入了身处酒楼之上的少女眼里,她伸手将兜帽摘下,露出一条绿色发带。 “娘娘,如您所料,有人出头之后,群情激奋,在您的引导下,人们都附和着一起鸣冤。”明月站在上官婉儿身边道。
上官婉儿冷静地看着下方乱糟糟的场景,伸手接了几滴雨,叹息道:“这雨下得真及时,钦天监别的不行,这个算得倒很准。” 她说完,随手将一只鸽子放了出去,望着鸽子飞入雨幕,她淡淡道:“接下来,就看武后的了。”
第44章 大明宫内,武曌慢步走在宫道之上。 突然一道惊雷劈下,天边骤然一亮,武曌的动作顿了顿,身边的侍女立刻上前打开了伞,低声道:“皇后娘娘,快下雨了,您看……” 武曌伸手,雨水噼噼啪啪落在了她的掌心里,洇湿了一片衣袖。她等待着,知道此事一定要有极大的耐心,所以她依旧站在原地,等待着宫外的消息。 此时,一道灰影划过,一只湿淋淋的鸽子飞入武曌掌心,她看了一眼鸽子空空如也的信筒,微微一笑道:“我们去陛下那里。” 与武曌的好心情不同,在听完侍卫的禀报后,李治龙颜大怒,伸手把桌上的笔墨纸砚一把扫下,那些东西乱糟糟堆作一堆,墨水淋淋漓漓洒了一地。 “废物!”李治指着他们的鼻子痛骂道,“一群废物!” 那些侍卫发着抖跪在地上哭作一团:“陛下!陛下饶命啊陛下!” “传朕的令,若还有敢在宫门前放肆者,通通给朕就地打死,决不轻饶!”李治将椅子一脚踹翻,椅子顺着阶梯一阶一阶滚下去。 咚,咚,咚—— 一下下仿佛敲在人们心头上。 侍卫们愣愣看着椅子滚到脚边。 “还不快滚!”天子阴沉道。 侍卫如梦初醒,急忙起身向外走,在这时,恰有一人推门而入,她站在门外背着光,看不清神色,狂风裹挟着雨丝从门外吹进来,来人的袖子和衣摆已然沾湿。 “陛下,”武曌云鬓高耸,神色冷静,她的视线在满地狼藉上一扫而过,随后跪在台阶之下,她仰头道,“陛下此时动手,臣妾以为弊大于利。” “哦?朕倒要听听看。”李治暂且冷静下来,他望着阶下跪着的女人,骤然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武曌跪着时,双眼垂下,不敢直视君王,然腰肢孤拔,如一杆青翠绿竹。 “不知陛下是否听到过坊间传闻?” “什么传闻?” “天子不仁,天道震怒,故而降下牡丹花鬼,一探天子仁德之心。” “放肆!”李治手边已经没有可以扔的东西了,所以他一手指着武曌,另一手捂着胸口,胸腔起起伏伏,沉重的呼吸声在空荡的殿中反复回响,像是一把破风箱鼓风时发出的嘶哑鸣声。 “陛下息怒!”武曌声音微微急促些,“此乃坊间贩夫走卒者的胡编乱造,陛下不必将其放在心上,实在生气,不过是些升斗小民,杀了也就杀了……” “只是如今宫门外闹得沸沸扬扬,正巧天又在此时下了一场大雨,”武曌有意顿了顿,觑到李治陷入沉思的表情,她才继续说下去,“此事更是做实了坊间传闻,百姓不足为惧,可割据一地的藩王他们会不会拿这件事兴风作浪,臣妾就不敢妄断了。” 李治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整座大殿变得如坟墓一般安静。 武曌缩在袖中的手指微微颤抖,但面上丝毫不显,李治的视线如芒刺背,她知道这是一场豪赌,她不能显露出一丝迟疑退让。 半晌,李治的声音缓缓响起:“既然如此,皇后有何高见?” 武曌不动声色地松了一口气,背上冷汗浸湿重衣,但好在结局在她意料之中。 “弃卒保车,”武曌这时候才抬起头来,直视着李治的双眼,冷然道,“陛下此时应走出宫门,向上天展示陛下的仁慈之心。” 李治定定看了武曌许久,随后蓦地开口道:“皇后最近的长进愈发大了。” 武曌垂下脖颈,优雅地跪伏在地,低声道:“臣妾是陛下的掌中风筝,飞得再高,线还是把握在您的手里。” 李治背手走过跪在地上的武曌,淡淡开口道:“走吧,去宫门外瞧瞧。” 武曌缓缓闭了闭眼睛,站起身来时还趔趄了一下,这才知道自己的双腿都已经有些软了。 “圣上不在乎王续杀了多少平民,对于他来说,王续很好用,他舍不得这样一个好帮手,因此他万万不会因为王续奸杀多名女子,就赐他死罪。”上官婉儿漠然看着远处宫门上站着的高宗,“除非,这件事情已经影响到了他的皇位稳固。” 明月了然地点了点头,上官婉儿便伸手将兜帽戴在头上,“走吧,没什么好看的了。” 王续之事查实,陛下震怒,赐王续死罪,又敬佩关林恭宁折不弯,敢于为民请命的精神,特封其为新任雍州刺史,不日走马上任。 马车在关府后门停下,侍女扶着一位头戴幂篱的少女下了马车。 关府的管家早就在门口等待了许久,见到少女,忙不迭迎了上去,道:“娘娘,老爷已经在厅内等候多时了。” 少女点了点头,她让侍女拿着礼物一起进了门。 走过一条走廊,又绕过一道影壁,一眼就看到厅上昂首等待的关林恭。 “恭贺关大人荣升。”少女拱手道。 关林恭身上被廷杖打出来的伤还没好全,却仍旧坚持跪下磕头,他道:“臣参见才人娘娘。” 上官婉儿抬手将幂篱取下,扶起关林恭道:“关大人请起,我可当不得您行此大礼。” “来人,奉茶!” “不了,”上官婉儿抬手拒绝道,“我此番奉皇后娘娘之命来问候您的伤势的,待一会儿就得走,我还有别的事情呢。”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3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