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似是宽慰她道:“紫微星君已与你自身命格融为一体,大势便在了你这一方。至于剩下的那些琐事,你无需操心,自有为师与王爷替你去做。你只需言行如旧,待到万事俱备之时,自可成就大业。” 豫王此时也缓缓开口:“确如元虚道长所言,为父将你自小作男儿看待,便是为了日后你可以名正言顺的承袭大统。当今陛下这些年虽然还算勤勉,但北境戎族蠢蠢欲动,西北与西南天灾不断,各地也屡有灾民反抗,江南又曾出现夏雨雪的异象,这些显然是上天示警,预示他这皇位得来不正!本王为你所图,皆是在顺应天命,我儿还当放宽心,莫要辜负上天的旨意和为父的苦心。” 原先豫王尚未对她明说时,顾子湛一直在暗自猜测、惴惴难安,如今得到了准话,更觉得心中惊骇。她从不觉得星宿之说有可信之处,作为现代人,也更没有主宰众生的野心。如今知晓豫王与元虚道长果真意图谋反,又将自己与他们绑在一起,心里丝毫没有欣喜,只有无尽的恐惧。 况且她并不傻。豫王与元虚道长眼下看重的,无非是她这所谓紫微星君的命格,但言谈间,却都是要她不要过多参与具体的事务,更从未说过要将手中的权柄交给她。显然,他们并不是真心助她,又如何会愿意在她登上那个位置之后,臣服于她呢? 历史上有太多的故事,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权,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夫妻相害,豫王与她又并没有什么深厚亲情,已经尝过权欲滋味的人,又如何会愿意将手中权力拱手让人? 眼下,顾子湛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怀璧其罪。 顾子湛即便心中仍存着疑虑,却不敢与这二人继续往深里说,只得讷讷开口:“阿澈谨记父王与师父的深恩教诲,不敢有负重托。” 豫王点点头,话已说尽,剩下的便是他们自己要商讨之事,便令顾子湛先退下了。 * 顾子湛直到回了自己的院子,一个人坐进书房,才稍得喘息。她忍不住躬下身子,把脸埋进掌心,心中的委屈和恐惧才稍稍平复。 全都是利用! 为什么她会穿越来这个世界,为什么偏偏是她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该怎么做?她要逃去哪里,才能够躲避开这些险恶之人? 委屈和恐惧之后,是铺天盖地的愤怒。 凭什么!她既然是真命之人,凭什么要受他人牵制! 脑中不受控制的涌入许多记忆碎片,慢慢拼凑成一幅幅如电影画面一般的影像。 ********** 那是还在天枢山上的时候,顾澈在夜里偷听到了天虚道长与豫王派来暗卫的谈话,知道了自己竟会成为身份紫微命数之人,还几次听到了“改天换命”这个词。 她所担心的,同如今顾子湛一样,甚至因为她对豫王的了解更深,对自己日后成为棋子的命运也更为惊惧。几多情绪翻滚,顾澈忍不住发狠,跑去后山练剑,直到精疲力竭,依旧觉得心中郁结难舒。她狼狈的倒在地上,喘着粗气,仰面看向无边的夜空,忍不住落下了一滴泪。久久未动,呼吸也渐渐平缓,渐渐与夜色融为一体。 忽然,顾澈猛地起身,发足向山下奔去。 她跑到元虚道长的藏宝阁后,凭着极快的身手,躲过藏宝阁中的机关暗器,跳了进去。 来到一面屏风后,顾澈轻轻敲击墙面几下,墙面从中裂开,露出一间暗室。进来里面,顾澈取出一个木匣子,打开,在一堆古书中寻找着。 她一手拿着火折子照亮,火苗被不知从何处吹来的暗风裹挟,摇曳不定,在墙上印出晃动的残影。就好似,有些隐在暗处的东西,正蠢蠢欲动。 很快,她便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
第二十三章 世道最无情,何人心难明 顾子湛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倒在书房的地上。窗外漆黑一片,孤星高悬,夜寒如冰。原来她刚才,竟是昏了过去。 她倚着桌边坐下,回忆着脑海中之前那好似梦境般的画面。 * 顾澈找到的是一本古书,书页泛黄,已有些残破。然而,上面记载的内容,让看过之后的顾澈彻底崩溃,也令此时的顾子湛,如坠冰窟。 那是一本与星宿有关的古书,上面记载了一个秘法,一个可以改天换命的大秘密。 原来,所谓的改天换命竟是这样!原来,豫王心中所图,竟是这般的无耻! 他不光想要取代天顺帝成为天下之主,更意图用无比残忍的手段,将顾子湛那所谓的紫微命数,换到自己身上! 炮烙、寸折,甚至人彘,曾经听闻过的所有酷刑,都比不上这手段十分之一的惨烈! 此时的顾子湛,对豫王已彻底死心。他根本不是一个父亲,他不是人,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丧心病狂的恶魔。至于那元虚道长,顾子湛心中冷笑,面对唾手可得的权利,他当真舍得撒手吗? 一个贪婪又愚蠢,一个阴险又奸猾,全是一丘之貉! 因着她事先的吩咐,不曾有下人前来打扰,书房中也没有点灯。顾子湛坐在黑暗中,忽然嘴角微扬,轻笑了起来。 二十几年来,她从不曾有害人之心。但陷入如今这般险恶的情境里,她也别无他法,面对恶龙,不如也成为恶龙罢。 * 第二日醒来时,已是快到晌午。顾子湛原还担心会失眠,却未料到,竟是难得的好眠一场。 无人前来打扰,顾子湛穿好衣衫,唤进春晖打水洗漱。收拾妥当,便见到顾泓一蹦一跳的跑了进来。 顾子湛下意识的伸手接住他,笑着问道:“小泓今日,心情倒是不错。” 顾泓依偎在她怀里,仰头看向顾子湛,忽然有些惊奇,小手摸上顾子湛的眉尾,问道:“大哥哥,你这颗红痣,怎地愈发红了?” 顾子湛也有些奇怪,伸手拿来铜镜,打量一下,也发现似乎这颗与她原本相貌最大区别的痣,确实比往日更红了一些。想了想,对顾泓说道:“可能是没有休息,脸色一白,就显得这里红了吧。” 顾泓却咯咯笑了起来,奶声奶气说道:“大约是你常与我这个小泓在一处,身上也便红了。” 顾子湛哈哈大笑,也没放在心上,抱起他,与他说笑着走出去用午膳。 往后的几日,顾子湛依旧时不时被豫王和元虚道长叫去,旁听他们与幕僚们商谈朝政。豫王几次说起,想再过段时间,便安排将顾子湛外放至江南,豫王在江南根基深厚,也依稀有让她独自打理部分事物的打算。这对顾子湛来说,亦是一个深入虎穴的机会。 她在知晓豫王他们的图谋后,倒从未想过去向天顺帝告发。随着她脑海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记忆碎片,她已清楚知道,天顺帝,绝非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宽仁大度。与豫王一样,天顺帝同样笃信天命,不然便不会处死袁道成满门,更在这十几年间,不断派出暗卫,销毁民间与天象有关的书籍,并大肆捕杀一切与天象扯上关系的无辜之人。 这世道,远不是看起来那般祥和安宁。距离太/祖建朝不过三十年,繁荣的假象下,已涌动起大厦将倾的暗流。 顾子湛趁着豫王对手中权力的稍稍放松,暗中观察着,悄无声息的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 除了小心拉拢豫王手下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幕僚,她开始将眼光放到了国子监和大理寺中。 一改往日隐于人后的做派,顾子湛开始常常往外跑,利用同窗与同僚的关系,游走于权贵和富商子弟之中,对在京的诸王子嗣与宗室也亲近起来。有了博众堂,加上天顺帝和豫王因她即将成亲拨下的赏赐,如今的顾子湛,并不缺银子,但她并不满足,开始谋划起新的生意。
等到正月十六朝廷重新开始运作的时候,顾子湛已经派段勇联系好了商队,前去西域收购玉石珠宝。 同时,一家名叫“聚宝盆”的当铺,在京城悄然开张。 ********** 开衙第一日,傅友便在大理寺堵到了顾子湛。 一见面,傅友就有些不满,皱着眉头把顾子湛拉到一边,问她道:“顾老弟,你这几日到底在忙些什么?怎么总不见你人影?” 顾子湛不解反问:“怎么了?你我不是前天才见过吗?” 傅友哼了一声,显然很是不满,“那日你从博众堂取走大把银子,分明说要早早回府歇息,可又为何骗我?要不是见微同我说起,我竟不知你会去那种腌臜地方!” 顾子湛一惊。那天她离开博众堂,便带着段勇去了京城最大的青楼——织秀楼,将银子交给了商队的管事,却不曾想到,竟会被楚澜撞到? 一时有些语塞,顾子湛停顿片刻,答道:“我,我去织秀楼见了一位朋友,只是公事,绝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又小心询问,“阿澜看到我了?” 傅友又是一声冷哼,上下打量顾子湛,语气不善,“真想不到顾世子竟也是个风流之人,你有我家小表姐竟还不够,还敢到处招蜂引蝶!哼!去青楼能只谈生意?偏偏还是织秀楼?你当我傅友是三岁小儿,会信你这种瞎话!亏我家小表姐还信任你,在我这里替你说好话,真是一朵鲜花插到了你这烂泥上!气煞我也!” 他话说的不客气,顾子湛自知理亏,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不停解释,她当真不曾做出任何对不起楚澜的事情。傅友狠狠瞪她一眼,见远处已有不少人开始走动,才愤愤离去。 顾子湛一整日心神不宁,她已知晓楚澜身世凄凉,更不愿她有一丝一毫的误会,只想着要赶快去与楚澜当面解释清楚。 * 这晚,顾子湛难得没有去应酬,而是在大理寺待到天色沉沉,趁着夜色去了楚府。 她记得楚澜院子的方位,运着轻功翻墙进入楚府,悄悄摸到楚澜的院外。 正庆幸这一身大理寺玄色官服还算便于在夜间行动,就看到身边忽然多出一道人影,大惊之下,顾子湛差点叫出声来。 只见楚澜站在清冷的月色中,正冷冷看向自己。 见到顾子湛,楚澜看清她脸上神色殷切——几分讨好几分狼狈,终是无法狠下心肠。叹一口气,转身离开,却是把人带去了自己书房。 顾子湛满脸局促,更添几分做贼心虚,脑子却不受控制的想到,现在这副场景,竟有几分幽会的意味。 只是,万般情愫,皆不过她一人所想。 * 进了屋,楚澜径直走向桌后木椅坐下。顾子湛连忙跟了上去,急急开口解释:“阿澜阿澜,你要信我,我绝没有背着你做那些不好的事。” 楚澜却没有答她。顾子湛只好继续解释,将那日去织秀楼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几时离开都说了个清清楚楚,还搬出不少人证来。待她说到口干舌燥,也没见楚澜有什么表情。 心里担心被她误会,却又忍不住生出几分不被信任的委屈来。蹲在楚澜身前,顾子湛仰头望向她,心里酸涩难忍,轻轻长叹一声,“唉,澜儿,我绝无旁的心思,你,不能不信我。”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4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