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落在这片大地上,所有的作物都被染成了橙红。斜阳将驴车的身影拉得斜长,温迎琇睁开眼,看向苏北顾:“你对凡尘有所留恋。” 苏北顾愣了下,旋即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世间对修仙的理解,和苏北顾认知里的那个修仙世界不一样。在这世间,人们对“仙”的理解是长生不老、不死不灭、断情绝爱,只有洗去人性才能羽化登仙。 而修仙界的“仙”其实是力量的象征,同样追求长生不老、不死不灭,但却承认强者身上的人性,并不认为剥离了情感才能变得更强。 在遇到覃如意之前,苏北顾不在乎这两者有何区别,也懒得去探究,毕竟她只想通过修行,找到回修仙界的办法。后来遇到覃如意,发觉自己对覃如意动了心,她才想明白自己修的是什么仙,要走的又是怎样的修行之路。 温迎琇这话的意思再是浅显不过,她认为她追求的就该是断绝人伦、情感、洗去人性,只留下神性的那种登仙之路。 苏北顾不卑不亢地回道:“师父,我是人,是人就会有喜欢和依恋的东西。” “可你并不需要那些。” 苏北顾反问:“师父认为我需要什么?” “修行,飞升。”温迎琇看着她,像透过她在追寻什么。 苏北顾发现自己对养育、教导自己多年的挂名师父依旧不太了解,她问:“师父真的相信有人能飞升?” 温迎琇无比坚定:“钟仙姑就是最好的事例。” 苏北顾沉默了一会儿,想起太真观里关于钟仙姑的传说,她再问:“都说淳化师祖是经钟仙姑点化飞升的,她是真的飞升了,还是羽化了?” 对于她的质疑,温迎琇并不生气。淳化真人经云游到太真观的钟仙姑点化,飞升成仙的故事已经流传了许多年,然而对温迎琇而言,是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却犹如昨日的事。 当时的温迎琇才七岁,因家中贫寒,兄弟姐妹又众多,父母没法养活这么多孩子,于是兄弟姐妹或送人,或发卖,她不想发卖,便主动辞别了父母,一路漂泊到了益阳县。 恰逢太真观施粥,她便前去讨了碗粥喝,后来遇到了时年五十岁的淳化真人,蒙淳化真人收留,她及几个女娃都得以入了太真观的门。 就是这时候,云游天下,经过此处的钟仙姑选择在太真观落脚。当时观里的人都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钟仙姑,直到她与淳化真人彻夜长谈,后来淳化真人便得到了点化。 她对众女冠说:“我一心向道,修行已有三十余载,好不容易摸到了门路,却始终被一道无形的屏障卡着。为求得天道降下真言助我勘破迷障,我一直行善积德,却始终无所获。如今受钟仙姑点拨,我终于找到了我要修的道。” 说完这些话,淳化真人便闭关了,没过多久的一个夜里,淳化真人坐化飞升。太真观的众人发现她坐化飞升时,天有异象,漫天的繁星闪耀,好似在欢迎她。 温迎琇始终忘不了那个夜晚,那闪烁的星光映入眼帘,照亮了她的心底,好似有什么在她的心底扎根发芽生长。 后来她才明白,那是对“仙道”的追求。 她还有幸见到了钟仙姑,当时钟仙姑也站在夜空之下遥望星空。她借着月光,看清楚了钟仙姑的脸,那是一张非常年轻的脸庞,她的气质十分淡泊,神情又带着一丝慵懒,好似对这世间的万物并不在意。 听着钟仙姑的故事长大的温迎琇与钟仙姑说的第一句话是:“听闻钟仙姑应当有五十多岁了,您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年轻?” 钟仙姑看了她一眼,秀眉微微一挑,似笑非笑地道:“有趣。” 旋即扭过头去,似是对着夜空,喃喃自语道:“看来你们家主神这次下足了本钱了,这么快就安排了下一个气运之子来维持此世界的运转。” 温迎琇没听清楚,且哪怕听清楚了,她也无法理解这段话,就像有什么东西在阻挠她消化这段话似的。 她认为这是淳化真人所说的天道真言,只不过自己还没有足够能修为去勘破这其中的意思。 过了会儿,钟仙姑跟她说话了:“你运气不错,将来能收一个不错的弟子。” 说完这话,也不待她予以回应,钟仙姑便离去了。温迎琇追了出去,却发现这天地间早已无钟仙姑的身影。 此后温迎琇潜心修行,只为了能接近她所追寻的“道”,然后勘破钟仙姑留下的天道真言。 兴许是她曾有幸见过钟仙姑,得到了一些庇护,她在修道一途上的天赋也远超旁人,因而年纪轻轻就得到了掌门的认可,正式成了太真观的道士,并且成为静主。 这时,道观里忽然给她塞了一个弟子,她看着那病恹恹,脆弱得随时都会丢掉性命的女娃,只觉得这是一个麻烦。 然而不知怎的,她忽然想起了钟仙姑那时候留下的话,于是她便顺了掌门的意思,收了这小女娃为弟子。 后来,果然印证了钟仙姑的话,这弟子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天赋也远超自己,比自己更容易接近天道。 这孩子将来会有大造化,她或许能改变世间的“道”。温迎琇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为此,她必须要确保苏北顾的心思都在修行上面,她不允许有人毁了苏北顾的“道”,即便是其亲缘关系上的家人。 温迎琇与苏北顾说过钟仙姑点化了淳化真人的事情,却没提过自己的私心,苏北顾此时生出了好奇之心:“师父也见过钟仙姑?” “见过。” “钟仙姑若还在世,得有六七十岁了吧?” 温迎琇瞥了苏北顾一眼,道:“可我见她时,她看起来只有二十岁。” 苏北顾一顿,也不吃惊,心中却愈发觉得挂名师父遇到的钟仙姑或许是修仙者,因为只有修仙者才能保持容颜不老。 只不过,这世间有两位钟仙姑,其中一位在大魏开国之初就失去了消息,另一位则是名声流传至今,逐渐被神化的钟仙姑,据传她早在多年以前,也羽化登仙了。 若挂名师父遇到的是那位早年间就失去消息,实则仍在世的修仙者,那她现在是否还活着?自己又是否有机会向其请教,找寻回修仙界的办法? 温迎琇见苏北顾陷入了沉思,眉头终于松了些。 看来她的想法是对的,只要以钟仙姑为引,提高弟子对修行的兴趣,她必能将误入歧途的弟子再拉回到正途上面来。 …… 苏北顾离家后,覃如意和卢雪欢登时觉得苏家空了下来,俩人干活和数钱都没啥劲了。 “不行,我得想办法把北顾接回来!”卢雪欢道。 “干娘有什么办法?”覃如意问。 卢雪欢:“……” 她蔫了。 苏北顾都不愿意还俗,她能有什么办法? 覃如意吸了一口气,灵机一动道:“干娘,北顾暂时没法回来,我们可以去太真观啊!” 卢雪欢:“啊?” “我们借祈福之名,去太真观住上几日,如何?” 卢雪欢眼前一亮:“好办法!走,马上就去!” “干娘,别着急,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妥当了才能出门,否则出门多日,没人在家主事,岂不得乱套了?”覃如意好说歹说才把人劝住。 作者有话要说: 覃姐:山不过来,我们便过去。 小彩蛋:这里的钟仙姑是钟反派哟~ —— 感谢在2022-08-0523:50:59~2022-08-0720:49: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随缘就好、伯贡30瓶;_DYKHILY_12瓶;我家胖胖好可愛10瓶;七尘本埃7瓶;千羽梦泽x、一头牛5瓶;Darkrise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捉奸 陈阿虎一家和租了卢雪欢名下的田产的佃户将晒干的谷子装进斛里。一般一个大斛装出来的谷子有一石如果是小斛,则只有五斗。 覃如意在一旁帮忙计数,统计完又帮陈家把这些谷子装进麻袋里一般一麻袋只能装一石谷子。 卢雪欢过来时晒谷场已经装了满满四十三袋谷子了,而旁边还有很多还未用斛称过的谷子。她瞧着今年晚稻的收成跟早稻相比似乎也不遑多让。要知道因气候和谷种的原因早稻的收成往往会比晚稻好四分之一,今年晚稻的收成却明显有了变化。
“今年你们只种了三十多亩晚禾对吧?”卢雪欢再三向佃户们确认。 “对我们种了十五亩。”陈阿虎道。 他们家租了苏家二十亩田,早稻只种了十二亩土豆种了五亩,剩下三亩则种些大豆、棉花之类的。五月份把土豆收了后,他们又多种了三亩水稻。 “那收成怎么样?”卢雪欢又问。 覃如意将她登记的簿子拿过来,道:“晒谷场有些忙,佃户也多不过我已经分别登记过了,这些是陈家的,现在装了三十多袋谷还有三分之一还未装袋。不过陈家之前装袋时就用斛量过了,眼下不过是给我们再过一遍拿个准数。按照陈家之前报的数光是陈家的这十五亩田能有四十七石谷。” 四十七石平均下来是每亩田能出三石谷哪怕加工成精米也有近两石的产量对晚稻品种来说这个收成已经很不错了。 卢雪欢很是高兴,这么看来,今年的进账又能多一点了。不过想起苏北顾叮嘱她先别处理这些谷子,她便问陈阿虎:“你们是想要谷子,还是钱?” 既是分成,其实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作物按比例分配。不过有些佃户找不到合适的买家,也怕被压价,因而都是靠主家出面卖了作物再分钱的。 “我们……”陈阿虎有些犹豫,“能否要一半谷子,一半钱?” 苏家是官户,卖粮的话压根就不怕被粮商压价,所以要钱比较划算。不过陈阿虎一家也要吃饭,所以想留一半谷子舂成米。 苏家与陈阿虎一家的分成是五五分,四十七石谷子,陈家分二十三石五斗。鉴于苏家这次额外提供了打谷机,所以又扣了五斗。陈家要了十三石谷子,剩下的十石谷则按现在的粮价,折换成钱,由苏家先垫付了。 除了陈阿虎一家,卢雪欢名下田地的佃户也一共种了二十余亩水稻,他们跟陈家一样,都用了苏家的农肥,因此收成并不差。 虽然苏北顾只叮嘱卢雪欢别卖苏家的那些谷子,但卢雪欢个人并不缺钱花,也就不着急卖自己的那部分谷子。 她将五十余石谷子都运回苏家,又去把今年的秋税给交了。待处理完手上的事后,便开始安排跟覃如意去太真观的事宜。 不过家里毕竟藏了这么多粮食,届时无人在家,难免会遭小偷。卢雪欢不放心孟媪一个人看家,思来想去只能让陈阿虎到苏家来看家。 覃如意将平安铃交给陈阿虎,告知了他这个铃的妙处。 陈阿虎得知是苏北顾留下的“法宝”,神色一凛,道:“我会守着,不让贼人进来行窃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6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