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止轻哼了一声,也没有真的在意,她也不笨,听明白了沈清疏的话中之意,撑着侧脸想了一会儿道:“我没法自证,恐怕只有自认倒霉了。”
“对啊,”沈清疏苦恼地道:“我的主观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我一面用刑讯,一面却又害怕刑讯。”
林薇止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刑讯是目前侦破案子的重要手段,不可能弃之不用,哪个当官的敢说自己手里没有一桩悬案、冤案,全部都证据确凿,即便是她爹也一样,那些百姓只有自认倒霉,即便有不招的硬骨头,打到后面,人也都废了。
她目光定在沈清疏身上,又生出那种微妙的违和感来。
要说人命,在处于权贵阶层的公候之家是最不值钱的,他们一出生,就有许多人为奴为婢,底下人出什么差错,随意就打死或发卖了,所要承担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罚金。
她实在不知道诚意伯府是怎么教出的沈清疏,在她眼里,好像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值得被爱惜。
她身上强烈吸引她的,也正是这些同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地方,就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发着黯淡却不可忽视的光。
沈清疏还不知道自己又被怀疑了,她被林薇止看得有些发毛,不自在地摸了摸脸道:“怎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林薇止勾了勾唇角,抬手在她脸上轻蹭了两下,好似真的有脏污一般,她心里思量了一番措辞,柔声道:“你不是寻到了陈氏之后,才对刘年动刑的吗,这已经处理得很好了,你不要对自己太求全责备,似这样的陈年案子也不会多,别想得太远,以后的事情就以后再思量。”
她手指滑下来,落在沈清疏领口,替她抚了抚衣襟,还是没好意思说后面的话,她确实优柔寡断,可她就喜欢她的样子。
沈清疏倒也不是真的要人开导,她做了用刑的决定就不会再反复,只是心里有些压力,与人倾诉一番,立时感觉要好多了。
从刘年这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神探的能力,仅凭证据言语就让嫌疑人开口,对付穷凶极恶之徒,刑讯可以有,但一定要慎之又慎,在有一定的把握之后才行。
可是,沈清疏没想到,事情比她设想的还要更复杂一点,王典吏效率也不低,隔天就把画押口供送了过来。
刘年竹筒倒豆子,把事情都交代了,确是他觊觎陈氏美色,故意在生意里面做了手脚,让江父回去筹钱,趁机将他杀害,可他花钱指使的,并不是康大,而是他的狐朋狗友康二。
这康二是康大的亲弟弟,兄弟两个长得颇为相像,此人从小就有一把子好力气,但是好逸恶劳,不走正道,成天在外鬼混。
他受刘年指使,勒死江父后,伪装成上吊,却还是害怕官府被发现,拿了刘二的钱和江家的财产,逃跑去了外地。
因这人是个二流子,除了他的家人没人在意,两年前,他在外面穷困潦倒,又跑回岳水县,经常向刘年勒索,又害怕刘年杀人灭口,因而同岳水河上的水匪搅和在一起,又拉了刘年,替他们做些销赃之类的事。
他们都是狡诈之人,彼此信不过,他哥哥康大便在这其中做中人,顺便替他们伪造合法文书,从中牟利。
沈清疏也完全没料到,突然冒出个康二来,刘年口供详实,□□这等罪名,沈清疏完全没有冤枉他。
她心底暗暗松了口气,疑虑尽消,转而想起江七,面色又沉凝下来,这孩子真的杀错了人。
康大虽然贪污受贿,勾结匪类,可罪不至死,又同江七杀父之仇没有半点关系,杀人偿命,江七的事再没有什么转圜余地了。
沈清疏合上折子,叹息一声,整理了一下思绪问道:“这康二还能抓到吗?”
这才是真正的凶手,可先是康大死亡,又是刘年被抓,这么长时间,康二就是再蠢也该知道出事了。
果不其然,王典吏觑了她一眼,为难道:“小人之前去平县调查时,只听闻康大有个外出谋生的兄弟,那时怕是已经惊动他,逃到了岳水之上,水匪们都是亡命之徒,要拿此人,靠衙役们恐怕……”
他躬下身,没有再说下去,沈清疏已经懂了,也没有责怪,温言叫他下去了。
这种人逍遥法外,想想就让人生气,沈清疏在堂上踱了两圈,拿出纸笔开始给充州府知府写信,不管有用无用,都还是要先试一试。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6-23 18:27:19~2021-06-24 19:09: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只废犬 20瓶;? 10瓶;45229811 6瓶;岳麓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8、第98章
两个派下来的文书复制了卷宗, 顺便带回去了给知府的信,这桩案子勉强算是结案。
沈清疏没全指望充州府衙,王典吏领了人也在调查那帮水匪的消息, 如果府里不出兵, 那她就自己想办法铲除这帮匪患。
至于越界的问题,她已经完全不在乎了,一次是越,两次也是越, 平县知县只来过一次信, 不痛不痒地指责了她一番,就再没有下文, 显然是不管事的态度。
这类陈年案子的侦破也让沈清疏出了一回名气, 加之她平日断案公道,榨糖作坊又搞得红红火火, 不过半年, 她在百姓们之中,已经有了不错的信誉。
趁着农闲, 沈清疏这才开始在农业上做一些较为稳妥的改变, 譬如用马粪、牛粪混合秸秆、稻草, 如同沤肥一样沤了,然后混合了泥土,在里面养蚯蚓,用养出的蚯蚓喂鸡鸭, 会长得十分的肥。
这也是沈清疏偶然在书里看到的法子, 百姓们倒是知道鸡吃蚯蚓,但都是放出去自己去寻,还没谁系统养过。
这法子推广下去都半信半疑, 不过因为成本低廉,试一试也损失不了什么,还是有一小撮百姓,凭着对她的信任开始这么搞。
沈清疏借机把沤肥也给推广下去,她尽量劝说,但是不愿意也不勉强,老百姓也不傻,明年有了成效,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学。
除此之外,她观察发现,这时期的农村,铁农具较少,很多地方都还在使用木农具,她也想更新生产工具,但这件事相对要麻烦得多。
岳水县没有铁矿,铁从外面来,农具价格是比较高的,百姓们自己拿不出钱或者不愿意买,官府买要花一大笔钱,免费分发也是不可能的。
想着这些事,沈清疏走路时没注意,被门槛绊到,差点摔了一下,她狼狈地稳住身形,进屋一看,好在林薇止不在。
这个点她自然不在,那天审讯的话,王典吏不知告诉了谁,一个传一个,县衙里官员都知道她有个三品大员的靠山了。
这一下子把她变成了关系户,底下人不敢阴奉阳违,也怕得罪了夫人,再也不敢给她送女人了。
这倒是免了沈清疏一次次拒绝,不过她知道,京城的谣言又要跟着来了,只是不知这次是惧内还是惧丈人。
林薇止那边,更是有许多人巴结,把女儿送上门去,虽然她都拒绝了,却也不知怎么搞的,这段时间比她都忙,回来得还要更晚。
但沈清疏这会儿也不是下值,她早退了,这几日公务本来就少,她效率又高,处理完就一刻不停地下值,县衙里也没谁敢来指责她。
沈清疏换下官服,便直奔厨房而去,没错,她早退就是为了提高厨艺。
十月十六,林薇止生辰就在明日,她处理完江七的案子,实在是不剩几天了,只能临时抱佛脚,下午硬挤出时间同厨房的师傅学做面。
南方不兴吃面食,这时代也没有制好的干面卖,家家户户都是买面粉,自己揉面擀面。
在其他人看来,下厨就是女人的事,沈清疏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下厨,是万万不能想象的,沈清疏好说歹说,才让教她的厨子应承下来。
等开始教学,沈清疏学得那叫一个艰难,半盆面粉,少许水,厨子随手一舀,说大概就这么多,沈清疏跟着加,却稀得不能看。
厨子尴尬地说,再加点面粉进去,加着加着面粉又多了,适量到底是多少,沈清疏恨不得拿量杯标清楚。
揉面的时候,在厨子手里,面粉听话得很,很快就揉成团,在沈清疏那里,就粘得她满手都是。
好不容易学会了,厨子开始教她拉面,长寿面说是要拉成一根,沈清疏试了又试,实在难度太大,短时间掌握不了,改为擀面切面条。
再学鱼汤汤底,其中种种艰难,简直不想再提,好在揉的面团都还能经过挽救,制出来的失败品,也还有厨房的人跟着承担,没有造成多少浪费。
沈清疏一向相信,没有学不会的事,只看到底愿不愿意学,她下了这许多功夫,倒也颇见成效,今日煮出来的面条,卖相和味道已经都很不错了。
她看了看天色,估摸着林薇止要回来了,又对厨房几位强调了一遍保密,才急匆匆回去了。
厨房的人看着她走了,烧火的婆子道:“你说这大人,费这劲儿做啥子哦?不吃别个弄好的,非要自己来做。”
一个厨子道:“那晓得,她给钱,喊我们教就教嘛。”
婆子道:“我上回看这大人熬糖,县头就开了糖坊,这会学做面,怕不是要开面馆哦。”
另一个年轻厨子道:“你们晓得个铲铲,我听大人说这是做给夫人的,叫情趣懂不懂?”
婆子道:“啥子呢,哪有当家的给屋头的做饭,这大人当了官,硬是个耙耳朵哦。”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3 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