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以圣人之尊,为天下师,尽心尽力地扶持妖族,传其道,授其业。
所谓功德无量,当真不是一句空话。
妲己心想,也正是为此,这天下妖族,在娲皇宫前第一次抬头见到女娲娘娘时,不知有多少人,心里想的,与她该是一样。
娘娘圣人仁心,对待众妖,从来不会厚此薄彼。
她从来都不是特殊的那一个罢了。
一夜将尽,铜灯的烛火也黯淡了下来,摇摇摆摆,似乎是随时都会熄灭。
妲己将手里的笔搁了下来。
她死记硬背地记下了妖族经脉的七八十种走向,脑海里昏昏沉沉,塞满了新记下的知识,觉得自己只要摇一摇头,就能听到那些功法在自己脑袋里晃动的声音。
她摇了摇头,没听到响动,却听到女娲说:“往后,妖族修行之事,你也可以帮衬着些了。”
妲己柔声应道:“……是。”
灯油终于支持不住,妲己话刚说完,尾音还在四面的书架间缭绕着,桌上铜灯的九点烛火就已经齐齐熄灭,只留下一片黑暗。
妲己的心跳却又加快了起来,在黑暗轻轻唤道:“娘娘……”
声音婉转,特意用上了媚术。
她是妖族,没有那么多礼教道法的讲究。在妲己看来,如今她与娘娘,既然名正言顺,那便正好趁着夜色,做些名正言顺的事,反正她喜欢。
没有了灯光,听觉便变得格外灵敏。妲己只能听到自己压抑兴奋着的喘息——娘娘永远都是安静的,道行深不可测,不必吐纳,自然也没有呼吸,高远洁净,如同俯瞰众生的神明。
妲己的手心微微渗出了汗。
她伸出手,撩开自己一边衣襟,感觉着轻薄的衣物顺着肩头缓缓滑下,最后堆叠在腰间。夜风微冷,轻轻拂过她的肌肤,妲己却感到了一阵兴奋的颤栗,下意识地并拢了双腿。
黑暗里,她自然是看不清的,但是娘娘可以。
妲己对自己的媚术很有信心,柔若无骨地往女娲身上靠了过去,脑海里已经预想出了七八种姿势,却被一个臂弯稳稳地接住了,一种都没有施展出来。
妲己:“……”
女娲把她扶正了,甚至还记得重新为她将衣服披好,在黑暗里,声音依然是很清的,说:“不可。”
妲己:“……”她终于懂了那日的纣王是什么感受。
她问:“为何?”
女娲略微顿了顿,反问她道:“你可曾听说过双修之法?”
妲己:“……那是自然。”
她已经隐隐明白了。
女娲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修道之人若是相互交合,灵力便自然会从修为高的一方,流向修为低的一方。甚至无需交合,只要气息交缠,灵力都会自发地向低处流动。你如今的妖身,承受不住本座修为,会直接爆体而亡。”
妲己拢好衣服,重新在娘娘身边坐定,想起她第一次亲吻娘娘之后,妖身之中突飞猛涨的灵力,只好在心里极不情愿地承认了:娘娘说的是对的。
她按照吐纳之法,慢慢调理着呼吸,藉此澄明心境,努力把方才那些旖旎念头都赶出脑海。
她早该预料到这些的,妲己想。
从她第一次跪在娲皇宫前,却只能低头看到娘娘的裙裾时,她便该明白,她与娘娘之间,是溪流与沧海、萤火与皓月的差别,是蜉蝣在企图用朝生暮死的一生,去仰望鲲鹏之高远。
那是横亘在神明与凡人之间的天堑,永远、永远也不可能因为几句话而改变。
哪怕娘娘许诺与她相好,也是一样。
只是她从前,被爱慕冲昏了头脑,见了娘娘几面,每日里女娲娘娘女娲娘娘地喊着,就天真地以为,以为只要她多想一想娘娘,就能与娘娘多熟悉几分;以为只要她足够地喜欢,这一场荒唐的单恋,痴心妄想也罢,无疾而终也罢,总都不会留有遗憾。
却从来没有想过,在娘娘的风华相貌之下,天道圣人,一代妖皇,到底意味着什么。
天色将明。
晨间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不知何处窗棂,落进了藏书阁里,呈现出一种干净的苍白色。
妲己看到女娲的面容笼在熹微的晨光中,天姿绝色,如仙如佛。
这一刻的场景实在太过肃穆,恍惚间,她竟又想起了每年三月十五之时,她作为万妖之一,向娘娘祈福时,透过庙宇里轻烟缭绕的香火,看到帐幔飘拂间,威仪端丽的女娲神像。
妲己端正了神色,又认真地整理好衣摆。
她跪倒在女娲面前,一字一字地说道:“娘娘圣德,于我等妖族,实有再造之恩。娘娘恩泽,无以为报,小妖妲己,在此斗胆,代天下妖族,拜谢娘娘大恩大德。”
说罢,大礼拜下。
圣人如沧海。
沧海之大,福被天下,恩泽万民,却不会因为一人而驻足,不会因为一事而翻风起浪。
娘娘当然是很好很好的,但却不是她的。
第24章 假作真时
妲己花了不少功夫补习妖修经脉灵力的基础知识,渐渐地, 也开始能够帮着女娲娘娘整理藏书阁典籍了——她道行低微, 自然不敢擅自改动他族功法,有些甚至连看也看不懂, 但归纳分类,梳理脉络, 总还是会的。
妲己甚至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
娲皇宫收纳的典籍太多,妲己从未奢望过,有一天能望到这片书海的尽头。不过, 每当埋头于藏书阁的事务时,她便觉得自己的心思也跟着沉了进去,仿佛世上的一切都远去了, 只剩下宁定和满足。
她在娘娘身边,她在帮娘娘做事,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就这么过了有半个月, 某一晚深夜,她忽然被碧霞从藏书阁里叫了出来。
妲己想, 娘娘好像很喜欢在深夜召她。
她跟着碧霞,步出浩大的藏书阁,又转过一道弯,没走多远, 就到了娲皇宫的观星台下。
和其他建筑相比,观星台是在算不上宏伟,不过一座十余丈的高台, 只是胜在清净,周围没有华丽的宫殿,也没有那些葱郁的奇花珍木,灵禽罕至,甚至连娲皇宫的童子们都很少来这里。
妲己仰起头,看到女娲正站在高台之上。
她只有一个人,四周空旷,唯有深邃繁密的星空在她身前铺开,空远又璀璨。在这样的角度上,妲己只能看到一个极清皎的背影,独立于星辰之下,翩翩的衣袂迎着夜风飘扬。
碧霞先踏上了台阶,又转头对妲己说:“走罢。”
妲己点了点头。
观星台的石阶环绕高台而建,妲己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裙角随着抬步而摆动,几乎是怀着某种虔诚的心情,一阶一阶地走上去的。
到了高台上,碧霞略微躬身,道:“娘娘。”
女娲仍是负手而立,只留给碧霞和妲己一个背影,淡淡地道:“你来了。”
碧霞见礼道:“是。弟子和妲己一起。”
女娲道:“这几条星轨的变化,你记一下,回头再对照着前些年的记录推算。”顿了顿,又道:“妲己也和你一起罢,她有若是不懂的,你自与她解释便是。”
碧霞:“是。”
从始至终,女娲都没有回头,甚至连目光都没有离开过头顶的星空。
妲己觉得,以自己的身份,见到娘娘,是应该说几句话的,可这幅场景下,她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好安静地随着碧霞一起行礼,很快又被碧霞拉到一边去了。
碧霞道:“娘娘既然这么说,就是让我来教你辨识星图了。”
妲己不解。
不过,他们站在观星台的另一端,距离娘娘很远,她便也放松了许多,直接问碧霞道:“仙长,这又是为什么?”
碧霞:“……用不着叫我仙长。”
“哦。”妲己乖巧地改口,又顺着他的话,问道:“那仙长要如何称呼?”
“……”
碧霞看着她,沉默了。
妲己现在的身份,确实是十分尴尬,按理来说,应当算是娘娘很亲近的人,可娘娘却也没法给她安排一个合适的名分——君臣不行,师徒不行,道侣,自然更不行。
自帝俊死后,“妖皇”的名号便随着他一起消亡了。如今女娲娘娘虽然统辖万妖,凭的却是妖族至宝招妖幡,还有自洪荒时传承而下的香火道义。
她与妖族,虽有君臣之实,却无君臣之名。
每回万妖觐见时,称的是“娘娘”,而非“陛下”,便是一例。
妖族之中,也有些资历深厚的宗族长老,曾三番四次上禀娲皇宫,请娘娘自封为皇,却都被娘娘一口回绝,后来渐渐地,也就不提了。
所以,连娘娘自己都没有名分,碧霞就更不知道要给妲己安排个什么名分才妥当了。
碧霞沉默半晌,终于道:“……你和彩云他们一起,喊我师兄吧。”
妲己便道:“碧霞师兄。”
碧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转过身去,仰望头顶的星辰,道:“每年这时节,娘娘都要夜观星象,编撰下一年的历法,一连好几天。你既要跟在娘娘身边,这星图,总是要看懂的。”
妲己视线一转,从观星台的栏杆上,落回到眼前的碧霞身上,问:“为何要编撰历法?”
“日月星辰虽然周转不息,每一年里,时机和轨迹却都有所差别。而凡间四季,也会依着星象而变,何日春分,何日夏至,都有讲究。农耕为民生之本,春耕秋收,皆依四时节气而作,而百姓耕作之时,用来分辨季节的,就是历法。你说这历法重不重要?”
妲己对修行格局还是稍有了解的,想了想,忍不住问:“历法,那不应当是,神农圣人的……专长么?那我们娘娘为何……”
“自然是的。”
碧霞将双手一袖,背到身后,又仰头去看深夜的星空。他不愧是跟随女娲娘娘最久的童子,虽然相貌年幼,但单这一个动作,就已经颇有女娲的风范。
他道:“然而这天下,九州四海,何其之广,黎民百姓又何其之多,单凭一位圣人,如何能遍及众生?何况凡间车马缓慢,消息迟滞,书信从朝歌走到边疆,就要走上一年,这如何来得及?三皇圣人,还有我们娘娘,每到这时节,都会各自推演一份来年的历法出来,传于百姓。”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2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