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黎鸢的微博很好找。甚至不用搜索,一点开热搜,顶上的词条就是: #孔黎鸢元旦打卡# 顶着这个空荡荡的ID和主页,她点进词条,里面是粉丝发的安利,还有几条热门微博,是粉丝直拍,怼着孔黎鸢精致漂亮的脸。 视频很乱,粉丝哭的也有,激动的也有。但孔黎鸢很温柔,也很漂亮。 付汀梨在现场已经看过,她点进孔黎鸢的微博,发现孔黎鸢已经发布打卡微博。 照片是粉丝们的背影和广告牌的合照。没有孔黎鸢自己。 是因为她没有及时把照片发给孔黎鸢吗?还是因为……孔黎鸢本就不打算在微博发照片呢? 付汀梨终究还是没想到到底是为什么。饮料分泌出睡意,她迷迷糊糊地,也没想起来要把自己手里的照片发到谁手里。 头一歪,就这么睡着了。 意识下沉之前,有些恍惚地看到被扔在垃圾桶里的空易拉罐,又不自觉地想: 竟然什么事都在今天赶上了。看来,这个节确实过得挺好的。 今年真的会顺顺利利吗? 她陷入睡眠,却不知道:一个生产日期为1月1日的易拉罐,终于被盖上戳,无声逃离被加速的生产线。 它独吞两张照片,独揽三分钟的烟花,私藏一个仅关注1人的微博账号,在冬日拼命燃烧,构建了一场燎原烈火。 仅她和她可见。
第17章 「漂亮朋友」 那场下在1月1日的大雪完全消融,在上海也确实罕见,惹得剧组连着赶着拍了几天的雪景。 导演却还是不怎么满意,看微信大群里的后续安排,剧中有一个需要暴风雪的大剧情,光凭上海这点雪是做不到的。 人工造景试了几次又觉得不够真实,美术组和外联制片正焦头烂额,急着找这部分剧情的外景拍摄场地。 付汀梨的职责很明确,在现场就包揽有关雕塑部分的拍摄道具摆放、特写指导;每天收工之后就整理成文档给闻英秀汇报,每周抽空去一次闻英秀的工作室汇报,有些事情还是得当面说。 今天碰见工作室人手忙,便帮着闻英秀的一个学生打了半天纸浆。 学生是个好奇心重的,见她耐着性子免费帮忙。忙完擦擦手,过来问, “听老师说你加州艺术学院雕塑专业的?这么好的学校?怎么回国还到剧组干个打杂的活?” 付汀梨很坦诚地答,“我家破产了,我妈负债,我被迫断供。暂时没找到其他工作,只能先干着。” 学生静了十几秒,干巴巴地笑笑,“哦哦是这样,我说呢,你一听我说就懂了,一下把我想要的纸浆打出来,打得比我描述的感觉还好……怎么,怎么跑去……干电影了哈哈哈——” 纯艺路难走,雕塑更靠名气和人脉。没有行业大佬带着,没有资金供着,前期很难起步。 最关键两个条件,付汀梨都不具备。一来她刚回国,根本不认识国内的行业大佬,就算之前那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也跟她因为撤资的事情闹翻;二来,她也没资金,没有单干的条件。 刚刚是打杂,现在变成“干电影”。付汀梨笑了笑,问,“我这也算干电影?” “怎么不算?”闻英秀的声音从身后飘来,瞥那学生一眼,“等电影拍出来,片尾名单都得加上你的名字。” 这倒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付汀梨愣了几秒,“我?还加上我的名字?” 学生见闻英秀一来,喊了声闻老师,就笑嘻嘻地凑上去, “闻老师,这位付学姐刚刚帮我好些忙,人怪好,你得给她多加几分。” 又凑过来给她眨眨眼,“我之前去你们学校交换过,所以喊声学姐没错吧?” 付汀梨没想到还有这层联系,弯了弯眼,“没错。” 学生笑了笑,又拍拍付汀梨的肩,跟闻英秀贫嘴几句就又去忙了。 付汀梨刚打了半天纸浆,没顾得上戴围裙,这会裤子和外套上都蹭了不少灰屑,有些灰头土脸,却不显得脏。 她就这样坦坦荡荡地站着,还笑盈盈地迎着闻英秀的目光。任谁看了那双眼,都觉得她畅快坦诚。 闻英秀瞥她一眼,“以后别干这些没用的杂活,给你发工资的又不是我,更不是我那个爱攒人干活的学生。” 付汀梨说,声音柔软清亮,“我知道,没关系的闻老师,就顺手一个忙而已,看见就帮了。” 她向来如此,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别人揣摩她的好心背后是不是别有所图,也不太想去在意。 如果连这种事都要放心上去,像烤串似的烤个来回,仔仔细细思量利弊,那不敢去帮忙不想去帮忙的事情也只会越来越多。 付汀梨发誓自己不能变成这样。 就算家里破产负债,她落魄到住廉价出租屋,再也触不及昂贵梦想。 也要守住这样坦然的心思,让发生在她身上的改变尽量延缓一些。 闻英秀“嗯”了一声,过一会,像是才想起之前那个问题似的,皱了下眉,提高音量, “当然要加你的名字,好歹是个现场雕塑指导。” 顿了一会,又好似在强调,“虽然是加在我名字后面就是了。” - 从工作室出来,又是那条美术街。 不知是不是因为新年刚过,人们都攒着汲取的节日温情,争分夺秒,迈入更紧凑的生存节奏。 这里便冷清下去,像是一场艺术电影放映结束,只剩下晦暗中微弱的光在摇晃。 付汀梨最近喜欢上这里,每次过来工作室都得驻足一会。 很简单的原因,这里和出租屋的对比很强烈,却又没有高楼大厦般会将人吞噬的不可控力。 是她能与艺术纠缠的最简单途径。 最关键,是免费的。 于是,她又遇见了她的新朋友。还是背着上次那个双肩包,这次戴了一个软塌塌的暖蓝色渔夫帽,像只可可爱爱的小企鹅。 拿着笔记本,好像是在记些什么 和可爱的人再相遇,让付汀梨都变得轻快。她悄悄走过去,垫起脚,拍了拍人的肩。 等人往右看。 她就往左冒出头,笑眯眯地问,“你好呀~” 新朋友便慢吞吞地往左看,“你……你好。” 她又转到右边,看被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你在记什么?” 新朋友不嫌她烦,又耐心地转到右边,“记,记展览日期。” 付汀梨觉得有趣,又往左边钻,结果被新朋友一下拎住衣领,像被锁喉。 “你现在还没去看嘛——”她说了一半的卡在喉咙里。 新朋友“呵呵”地笑,然后松开,替她整理衣领, “抓到了!” 她被松开,猛地弯腰咳嗽几声。冬天对她不友好,被衣领扯到喉咙,冷风一灌,她又咳得厉害。 咳嗽连着肺,甚至好像扯着一根若隐若现的线,让她有些疼。 新朋友愣住,以为自己干了什么坏事,慌乱地拍了拍她的背,“你……你怎么了?” 她捂住胸口,直起腰,连连摆手,“没事,就是冬天太冷,被风一吹就咳嗽,老毛病。” “那得去治。”新朋友语重心长,好像她才是一个不听话的小朋友。 付汀梨弯着眼笑,“好。” 又转移话题,“所以你怎么一直在这里记日期,这几天都没去看过吗?” 新朋友被她成功带跑,想了一会,看一眼她,低一下头,声音有点委屈, “因为,必须,必须有监护人,才能进去。但她们,都要工作,我白天也得工作,不能,不能耽误事。” 付汀梨明白了她的意思。 大多数唐氏综合征患者都有着智力滞后的特点,为了合理管控,部分公共场所都要求需要监护人陪同。 但她也知道,“监护人”这个说法并非那么死板,不是要求户口本上的“监护人”,而是一个足以承担起看管责任的大人。 她看着新朋友委屈的表情,思忖了一会,问,“你叫什么名字?” 新朋友抬头,对她过分跳跃的话题感到有些迷茫,“我?我……我叫杜丽。” “很好听的名字啊。”付汀梨笑。 “那你呢?” “我叫付汀梨。” “付……汀……梨……”杜丽重复,表情看起来好像有些疑惑。 付汀梨想了一下,便拿起她的笔记本,又拿起她的笔,在上面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给她看。 杜丽等了一会,没看到付汀梨写完,便主动凑过去。 结果只看到“付汀梨”三个字,笔记本就一下被眼前这个漂亮温和的人阖上。她看到付汀梨笑着, “等回去再看好了。” 然后抱着胳膊,缩了缩脖子,“今天好冷,你什么时候回去?” 杜丽过了好一会反应过来,“我……马上就要回去了,要……要和其他,朋友,一起聚餐。” 付汀梨嘱咐,“回去小心哦。” 杜丽点头,抱着笔记本,像是抱着珍重礼物似的。 然后看着付汀梨在冷风中连着咳嗽了几下,看付汀梨回头朝她挥挥手,脸色苍白,却弯着眼睛笑。 笨拙地想:下次见面,要问这个朋友,愿不愿意带她去看展览。 这个朋友看起来,很漂亮。漂亮的人都是好人,应该会答应她吧? 等付汀梨走了,一辆黑色的大车开到街边。杜丽缩着肩,钻进车里。 车后座已经坐着一个人,是她的妹妹,也是她们“雨伞巴士”的负责人,一个没有生病的人。 一进来就笑眯眯地问她,“今天见到新朋友了吗?” “见到了。”杜丽也笑,然后对上后视镜一双漂亮得像画里的眼睛。 那双眼睛经常出现,第一次见的时候,她以为是她看的画册上的人跑了出来,唰地一下变到她面前。 但她妹妹说不是,说这个人是她们“雨伞巴士”的赞助人。“雨伞巴士”有很多像她这样的人。 妹妹说,她们找来的正常工作,平日维系的正常资助和开销,都是这个漂亮的人赞助的。 有一次,她在商场的广告牌上看到这个人。妹妹捂住她的嘴巴,很认真地和她强调: 不可以把这件事说出去,因为有人知道了,她们的生活就会很难安宁下来。 “什么新朋友?”后视镜里的漂亮眼睛看过来,对她笑了笑。 杜丽很信任这个人,便把自己的笔记本递过去,“一个长得漂亮的新朋友。” 驾驶座的人接过去,从衣袖探出的手指白皙而细长,漫不经心地翻页,然后倏地顿住。 手指停留在页脚,视线从纸页上滑过去,那上面写着几行字: 杜丽,你好,你的蓝色帽子很好看。很高兴认识你。这是我的电话:1837364526X。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7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