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节不过是世间用来束缚女子的东西。 第二十二章 (上一章有修文~) 宅子中,一女子穿着浅蓝薄纱,正在逗弄着笼子中的一只八哥。见裴安懿来了,款款行了个礼,笑道:“不知殿下到了,有失远迎。” 裴安懿颔首,道:“回头会有人将城西那几个铺子的账册送过来。” “殿下还真是直接,”张沁沁笑道,“这个月末,便会有银子送入长公主府上。” “好,”裴安懿也不欲与之废话,转身便欲离开。 “殿下!”张沁沁出声叫住裴安懿,“沁沁有一惑,不知当问不当问。” “问。” “殿下的谋略叫沁沁佩服,只是殿下为何要如此——”张沁沁歪着头,斟酌着用词,“殿下为何要如此的额,自毁名节?” 全长安都在议论着这位长公主是多放荡的女子。 “名节,”裴安懿扬起头,“名节是什么?” 这话问得张沁沁一愣。 名节是什么?张沁沁还怎么没想过,她自小便被灌输着要守名节,但却没想过自己守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裴安懿睨了她一眼,冷声道:“因为名节,所以女子不可抛头露面,所以张小姐便只能扮作男儿才能混迹于各个铺子。” “因为名节,所以女子不能私会外男,所以张小姐出嫁前连赵公子一面都见不着。” “张小姐此前所遇种种不公,细究起来都能落到名节二字上,孤看张小姐是糊涂了。” “名节是什么?”裴安懿轻笑一声,“不过是世间人用来约束女子的东西。” 张沁沁被这一番话听得一愣又一愣的,待人都离开了方才逐渐回过神来。 从前她便模模糊糊感觉到这世道有些对劲的地方,但却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眼下裴安懿的一番话,细想过来,竟叫她柳暗花明茅塞顿开。 一直以来束缚住她的手脚的,可不就是这劳什子的死物。 想至此,她神思清明,豁然开朗。 * 王阿花有时候会觉得时间像泄洪一般过得十分的快,眨眼之间,夏天便悄悄来了。 再见到多伦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按草原的日子算,夏日水草肥美,正是迁移家畜重新寻求牧场的好时机。 所以多伦以家中尚有两百头牛羊等着他回去迁牧场为理由,上书与新帝,正式辞行。 至于和亲的事情,也便不了了之了。 临走之时,多伦特意上门拜访了裴安懿。 长公主府中有一处院子的荷花开了,花开满池,荷叶送香。 临别之际,在荷花池旁边,王阿花与裴安懿第三次见到了这位从草原远道而来的王子。 他穿上了草原的服饰,红边玄服,耳边带着硕大的红玛瑙和绿翡翠,头发高高扎起,眼睛像鹰一样锋利。 此次登门,他带上了草原的马奶酒,与之共饮。 王阿花轻轻嘬了一小口马奶酒,很奇异的味道,奶香中带着一丝酒咧,鲜美甘甜,是在中原从未尝到的酒。 她咕噜咕噜饮了两大口。 多伦见她喝得开心,便叫身边的女使多赠了几坛子给她。 裴安懿冷眼望着多伦,不作言语。 王阿花欢喜地将两大坛子酒放置身后。 多伦笑着开口道:“我还以为本王与两位姑娘有缘,这次回去能抱得美人归呢。” “没缘分”,裴安懿面对这个人,惜字如金。 多伦丝毫不觉得尴尬,继续道:“半月之期已到,想必长公主殿下必然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守信人。” 裴安懿屏蔽左右,将王阿花留了下来,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加上一张通关的文书,递给了多伦。 多伦挑了挑眉。 这是一张通商的条约,大意为凡是长公主的封地类,草原来的子弟都能自由出入,与汉人通商。 这对物资贫乏的草原部落来说,是极其有利的条件。 多伦为裴安懿倒了一碗酒,“公主大方。” “各取所需罢了,”裴安懿神色依旧淡漠,“通商是对两地的子民都有利的事情。” 裴安懿阖眼道:“孤知道你看中的不是我的身体,而是孤的脑子,比起妻子,你更想带回去一个谋士。“” 多伦闻言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如今全长安都将公主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是他们的无知,公主是多伦见到过的最聪慧的女子。” “孤不会是你的妻子,但若有朝一日利益相通,孤会是你最得力的盟友。孤这个盟友,你娶回去没用,但若是将孤留在此处,于我于你,都有便宜。”裴安懿转动着手中的碗,“孤与王子,其实是同一类人。” 接着,裴安懿不咸不淡道:“孤听人说,多伦王子曾和妹妹从小便入藏修行,后来妹妹体弱病死,多伦王子成年之后才被接入宫中举行册封礼。” 多伦喝酒的手一顿。 裴安懿依旧漫不经心地转动着手中的瓷碗,道:“孤与王子,其实是同一类人。” 多伦这才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她笑着饮下了面前的酒,道:“怪只怪我那哥哥,体弱多病。” 裴安懿平静地望着面前的女子,真正的多伦究竟是不是早夭于所谓的“体弱多病”早已无从考证。 “只不过,我在草原这般久都没露出破绽,不知道公主是如何看出来的?” “其实没什么破绽,只是孤生性多疑,话本子看多了,于是有了一点点模糊地猜测。”裴安懿将目光移到了多伦左手的薄茧上,“侥幸罢了。” “原来公主这是在炸我啊,”面前的女子爽朗地笑了,“原来这就是你们兵书上说的兵不厌诈,本王又跟中原人学到了一回。” “我们草原不像你们中原那样,非要传位给什么嫡子长子的,有能力者皆能居之,这点算得上好,但是——”多伦拉长了尾调,“但是传男不传女这点,实在是迂腐不堪。” 说罢,面前的女子眼中透出一丝赞许,像是独行久了的孤狼找到了同伴般,她笑道:“希望下次再见面的时候,公主能给多伦整个中原的通关碟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有走到万人之上的那个地方,才有权力签下整个中原大地的通关文牒。 裴安懿承了这番好意,颔首道了一句, “保重” 或是打破规则,或是假意顺从,山高水长,多伦今日才知晓,这世界一直存在着如她一样的女子,从没放弃对抗过这世间的不公。 第23章 “孤只需要他们臣服。” 第二十三章 长安的夏日其实不太热。 王阿花采下一朵荷花,用花瓣盛着葡萄,再用手撑着脑袋,一颗一颗地将葡萄剥开,望着满池的荷花,发呆着。 阳光透过荷叶,细碎的光映在水面上,凉风袭来,荷叶微动,水面像洒下了细碎的金箔一般。 惬意又快活。 裴安懿就没怎么惬意地享受长安的夏日了,朝堂之上,总是风波不断的,眼看着里秋闱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全天下的寒门学子都好奇着宫墙之内会传出一则什么样的旨意来改制科举。 但是宫墙之内,改制不说是无从下手,也算得得上是寸步难行了。 要让李,顾、张、王四大世家让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改制这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如同烫手山芋一般,无人敢接,这么甩来甩去。 裴安懿这边和亲的事情收了尾,便一刻也没耽搁,筹谋着改制的事宜。 永和三年六月初三,大周的朝堂之第一次有了女子踏入。 裴安懿身穿长公主的冠服,未经宣告自请入殿,呈上自白书,立下军令状,将今年的秋闱改制全权揽了下来。 改制本就没什么人想接下,如今有了出头鸟,大部分人自然是连声没什么话说的。 只有极少数的老学究,本着礼法,说着自古以来并未有女子做官的先例。 被裴安懿一一给驳回去了。 裴安懿被当庭封了个礼部御上,官居三品,虽然品阶不高,但却是个有实权的,总管改制的一应事宜。 大晟出了第一位女官。 封官好办,难的事在后头。 李、顾、王、张,叫这四家松口才是当务之急。 裴安懿自有一番打算。 今日一早,她带着王阿花等一众人,租了辆不张扬的马车,往城西的顾家去了。 顾家族内人丁子弟兴旺,有约莫四五个旁系。 世家虽侵占了大部分的资源,但其主族旁系繁杂,多少会出现分账不均的现象。主族子弟占用了绝大部分祖荫,旁支出来的子弟却只能做个边缘的小官,甚至是小吏,高升无望。 裴安懿存的是内部分化逐一攻破的心思。 城西一处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宅子,外看平平无奇,不过是一处普通人家,门上挂着一块斑驳的牌匾,上面依稀可见“顾宅”两个大字。 如今的顾家家主顾端便是从这里起的家,顾端早年从这里起家后,便带着他的这一支从祖宅里迁了出去,迁到了城东。 顾端官场沉浮,后也陆陆续续提拔了族中子弟,不过提拔的人中有多少是留在祖宅的旁系又有多少是自己这一支的人,就未可知了。 看如今留在祖宅里的这一支的模样,料想顾端也没分什么好资源来。 裴安懿见状心里有了底。 “吱吖” 木门推开。 开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仆,将裴安懿一行人引入室内。 王阿花迅速瞄了一眼四周,顾家的祖宅不大,但看得出来早些年家中是有些底子在的,虽小但却并不破败。几位女使奴仆往来出入,井然有序,她暗想着可见如今管家的主母必是能干之辈。 先来堂前的是一位身着紫衣的年轻女子,女子头戴白玉簪子,衬得出水芙蓉又不张扬,说话柔声细语但上令下达十分果决。 女子走上跟前去,亭亭行了个礼,“有贵客登门拜访,丽娘有失远迎。” 裴安懿垂了垂眼,在来之前她便已经打探清楚了顾家这一旁支的情况,顾家顾岳这一支人丁不太兴旺,只有一个独孙,前些日子这个独孙去了户白衣富商的女儿,名叫李丽娘。 顾岳的夫人去得早,他便再没有续弦,如今这李丽娘年纪轻轻嫁过来便成了顾家的当家主母。 如今得见,虽其貌不扬,倒意外是个有管家之才的。 裴安懿饮了一口茶水,淡淡道:“是孤不请自来,何所谓远迎。” 闻言,面前的女子闻言神色泰然,不卑不亢道:“殿下来自是有殿下的道理,只不过我那公公和夫君出门看铺子去了,妾身已经唤女使去传了,烦请殿下稍候。” “无妨,”裴安懿颔首,依旧是一副面若冰霜的神色,道,“此间茶水倒是稀奇。”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4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