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宁越皱着眉头想了想, 然后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感觉只是很平常的事情。” “那如果, 我要你给母亲亲手绣一个香囊呢?”燕赵歌一边仔细琢磨着针脚, 一边说道:“下月就到母亲生辰了罢。” 燕宁越眼睛一亮,喊道:“我也要给母亲做!” “为什么要给母亲做呢?” “因为是母亲啊。” “理由就是这个了。” 燕宁越不解地看着她。 “就像因为是母亲, 所以你想要给母亲做香囊一样。因为是长公主,所以我想给长公主做。和长公主嫁我或者是我嫁长公主,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是我内心的想法罢了,如果一定要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我的心意如此。” “心意?” 燕赵歌道:“是我对长公主的心意, 就好比母亲对父亲的心意,阿越对母亲的心意, 虽然并不是相同的情感,但其饱含的情谊却是同等重要的。” “哥哥,我不太明白。”燕宁越听得懵懵懂懂的。 燕赵歌笑着揉了揉他的头, 道:“听不懂也不要紧,你只要记着这份心意就好了,无论男子对女子, 还是女子对男子,心意都是同等的。若是出现了一些非同寻常之事之人,也不可以因为世人言论便轻视人家,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能因此而自甘堕落或是过分骄傲自满。” “……是因为哥哥嫁到皇家去,有人说了些什么吗?”燕宁越看着她,他年纪还小,并不明白入赘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也知道这是一件极为不合常理的事情,因为他从来没听过谁家的男子入赘了去,又或是哪家的女子娶亲回来,都是男子娶亲女子嫁人,话本上也从来没有这种情节。他问道:“哥哥为什么要入赘呢?” “这个理由啊……不如改日去问问母亲吧。”燕赵歌道:“我的心情,想来和母亲嫁给父亲时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 临原郡主总不会傻到告诉她儿子,她是不得已才嫁到蓟侯府的。 燕宁越点点头,道:“等送走了客人们我就去问母亲!” “我记得你前些时日看了庄子的书罢,看得是哪一篇?记得内容吗?” “记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那篇!”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燕赵歌失笑,道:“你倒是囫囵吞枣背下来了,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燕宁越摇摇头,道:“夫子还在讲《论语》。” “那要记好这句话,时时刻刻记着。”燕赵歌也没有多做解释,燕宁越的年纪是不会明白什么叫做宠辱不惊的,仔细解释了他反而容易忘掉,她不解释,燕宁越就会一直惦记着,惦记很长时间,会牢牢地记在心里。等到年长遇事就会明白了。 “我可以去问夫子吗?” “当然可以,你还可以去问父亲母亲,你二哥三哥,学堂里的同窗。但是最后要总结一个你自己理解的意思给我。”燕赵歌道:“这是我校考你的题目,等到你能回答上来,就可以骑大马了。” “喔!我要骑大马!”燕宁越欢呼道,他一直对马厩里那几匹属于燕赵歌的高头大马眼馋得很,可惜身板不够骑不上去,燕赵歌又不肯骑马上朝的时候带他,这下终于有了希望,简直要高兴得跳起来。 至于燕赵歌成亲之后,这几匹马就要带走这件事,可没人和他说。 嗯,燕赵歌也从来没说可以骑的是马厩里那几匹。 门外,一直听着的溪南君长叹一声,道:“果真是个麒麟儿,可惜不生在天家。” 燕岚只觉得他这话别有用心,道:“我儿入赘皇家,以后便是天家人,为君效力分忧自不在话下。” 溪南君皱了皱眉头。这蓟侯似乎有些……防备心过重? “老夫是说,若是皇子……哎。”也不知道如今皇帝宝座上的奶娃娃将来长大是个什么模样,若再长成了先帝一般的模样,国朝堪忧啊。 燕岚更警惕了,道:“陛下年岁尚小,待成长起来定是圣明君主。” 溪南君:“……” 他叹道:“罢了罢了,是老夫多言。进去和大公子说几句话,老夫便走,左右只是走个场面。” 寿宁宫里,长公主正和赵太后显摆自己的香囊。她已经在朝会上显摆好几天了,是时候在后宫里也显摆显摆了。 别说是长安的朝臣勋贵,就算大晋天下的男子,都没几个亲手给自己心上人绣过香囊的。长公主在腰上配着这个,简直得意至极。 “母后您瞧,这是只凤凰!”长公主显摆完又有些羞赧地笑了笑,道:“不过不太像……” 赵太后赞同道:“像!怎地不像?这是我大晋最好看的凤凰!” 旁边伺候着的宫人也一齐夸赞着。 伺候在赵太后身边的人多是当年她从赵国侯府嫁到天家时带过来的侍女,都是看着长公主长大的,长公主面见了还要叫一声姑姑才是,自然也有资格在这时候出声。 长公主倒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明白燕赵歌做的其实不怎么样,旁人只是冲着她才夸上一句而已,被这么认真地夸反而心里隐隐有几分难堪。 “燕侯有心了。”赵太后叹道。“如此行径之男子,世所罕见。不枉我儿倾心。” “母后……” “我唯独怕的,是他只是讨好于你啊。绍儿,你对燕家,过甚擢拔了。若是有个万一,大晋就要改朝换代了。” 长公主沉默不语。 她会不知道吗?她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一个十九岁的九卿重臣,会在长安引起什么样的风波?她会不明白吗?锦衣卫指挥使和守卫未央宫的驸马都尉乃是姻亲,若是串联了会有怎样的后果,她会不清楚吗? 可这都是功臣啊,她如何能做那兔死狗烹之事?如何能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她如何能辜负了燕赵歌? “母后,她不会的。”燕赵歌绝不会有不轨之心。 赵太后看着她坚定的眼神,也只能摇摇头。 “母后。”长公主呢喃着,坐到了赵太后身边,肩旁轻轻靠在了赵太后身上,“阿娘……” 自仁宗皇帝驾崩之后,长公主担起辅政的重任,就很少再流露出如此软弱的神情了。她闭上眼睛,近乎哀求地说着:“阿娘,我不能再辜负她……” 大晋不是前朝,并非两宫制度,后宫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干政的,除非有皇帝诏书要求太后垂帘听政。可如今先帝诏书在长公主手里,她才是奉诏摄政之人。但若是赵太后有心,不能干政却能制长公主,孝之一字大过天,连皇帝都不敢明着违逆生母,区区一位长公主又哪里敢违逆呢? 如今宗室的态度还不明朗,虽说是拉拢了蜀王系,可还有秦王系游走在朝野,除此之外还有五位亲王并济南王并未表明对小皇帝的态度。大晋天下郡国并行,若是宗室有异,长安是很难稳得住的。一旦再有变乱,后果不堪设想。 可这是她唯一的女儿,她又怎么忍心看她两难。 “阿娘,我已经辜负过她一次了。”长公主心里很清楚,若不能说服赵太后不插手,燕家境地便不能稳,尤其是燕赵歌的锦衣卫指挥使,天家家臣的位置,赵太后更是想换就换。“我不能再辜负她了……” 赵太后只以为坊间流言是真的,她的女儿与燕赵歌神交已久,互相思慕却不得。仁宗皇帝后来是将长公主当作储君培养的,长公主年幼时也几乎微服走遍了京畿三辅,与燕赵歌相识也在意料之中,那孩子洁身自好,又有才学,倾心也正常。 更何况燕赵歌已经年过十九,勋贵世家有几个年近二十还未定亲的?不过是在等她的晋阳罢了,一等再等。 “我的儿啊,你如何如此命苦……” 赵太后忍不住叹息。 先是长平,后是高成。 她很清楚仁宗皇帝点长平侯子为驸马的理由并不单纯,仁宗皇帝早知道长平侯府里的那点子猫腻,只是借此手段除掉在北地扎根数十年的长平侯罢了。串联蜀王意图不轨的高成侯也是如此,叶家绝嗣也未必不是仁宗皇帝的手段。 这便是帝王,为了江山,为了皇位,连唯一的女儿都可以利用,都忍心利用。 只是苦了她的晋阳。 赵太后到底还是心软了。 “既然燕侯得我的绍儿信任,我便不管了,莫要出了乱子。” 长公主不禁松了口气。如此结果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扮可怜这种事到底有些对不起母后,为了燕赵歌却不得不为之。 作者有话要说: 侧重点?不知道啊。 你们为什么会纠结香囊…… 感谢在2020-01-28 16:51:14~2020-01-29 18:14: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玐柒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甘愿 “公子, 溪南君到了。”候在门外的侍女叫道, 虽然溪南君和燕岚都已经站在门外了,但还是要通传的。 燕赵歌盯着手里的香囊愣了一下,也没想着藏, 直接摆到一旁了。 朝廷内外都知道长公主驸马最近在家里做针线活,连街头巷尾的茶肆酒楼都在谈论这个事, 藏着掖着反而落了下乘,不如就摆到明面上。 燕宁越本来在燕赵歌眼前摆弄还不觉得什么, 一听到有外人来就有些不太好意思, 但看着燕赵歌若无其事的模样,他又不好意思藏起来, 也一齐放在一旁。 “莫要藏着,女子做得的事,我等男子也做得。”燕赵歌道。 燕宁越连连点头。 溪南君一进来就听到了燕赵歌的话。 “燕侯此等心态,老夫自愧不如。”溪南君口称燕侯,却不是之前称呼的大公子, 便是将燕赵歌放在同等地位上了,并不单单是以长公主长辈身份来说话, 更有同辈相交的意思。 燕赵歌心知肚明,她起身行礼道:“晚辈见过溪南君。”
燕宁越学着燕赵歌的礼节,也跟着稚声稚气地道:“晚辈见过溪南君。” 燕赵歌长得好, 也确实有才华,加上又洁身自好,兄友弟恭, 母慈子孝,放到最苛刻的人嘴里都不能说一句不好。溪南君也是越看越觉得这个驸马挑得好,之前的长平高成他不便多嘴,但这个驸马却是真真挑到他心坎里去了。 若是燕家稳得住,陛下又能顺利成人,宗室就不该再有别的想法了。 大晋的制度承接前朝,同样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亲王封郡,郡王封县,五等世爵亦有封国,皇权并不是绝对的力量。早在仁宗皇帝过继偏远宗室子弟而不是在近支里挑选之时,宗室就已经心生不满了,但碍于故太皇太后之威,也只能认了。但如今陛下尚在襁褓,连走都不会走,朝堂政事皆在长公主一人之手,痴心妄想者便蠢蠢欲动起来。 世祖皇帝的兄弟,蜀王系和秦王系是宗室里最有分量的两支,长公主能用分邦建国的手段安抚蜀王系,却不能用同样的手段安抚早就不问政事的秦王系,这也是长公主特意请溪南君走这一趟的原因。一旦蜀王系和秦王系都站在了长公主那一边,剩余的宗室便不敢妄动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3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