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顿时双眼发光,齐齐望着齐霁真。齐霁真到底是个十几岁的小娘子,被人这么一望,此前那泰然自若,侃侃而谈的精神气就都散了,左右四顾,颇有些不好意思。萧鸾急忙站到齐霁真身前,为她挡去了其他人的目光,她自己则转过身来,抓住了齐霁真的手,说道:“三……”她顿了顿,又道,“李恒兄,我实在是……有你真的太好了。” 齐霁真见蛮奴在身后朝她挤眉弄眼的,她虽然知道了萧鸾是女子,但此刻也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抽回手,故作深沉,拱手道:“草民不过是提些意见罢了。” 既然已经商定,萧鸾便吩咐人手去了。原本萧鸾想要带人亲往,她这皇子的名头在外颇为好使,但众人苦劝下来,便由沈引玉持节代替萧鸾前去,而由萧鸾坐镇城中。众人生怕此去若是惹得对方狗急跳墙,派出死士来攻知府,于是由商定又留了一百侍卫守卫萧鸾。 待到一切已安排妥当,霍庆山官职最大,开始点兵。除了从京中来的卫队,以及严家的三百人外,萧鸾还让东明府的卫所军户也加了进来,就算这些军户已经不似自己的先辈,但他们也是正儿八经的军户,有装备,而且,就算不会打仗,也有人数。只是萧鸾看着他们有的瘦得跟流民差不多,心中实在是担忧。 齐霁真掌管财务,就拉出一笔银两给所有人一顿饱饭,又散给各人,说道:“我知你们心中惶恐,怕得罪神佛。如今就如尔等所见,成王殿下来了,你们才有饭吃,也才有银钱可拿。此前州府祈雨,可曾下过大雨?既然不曾下过,便证明莲华教不得人心,必生有天大的冤屈,才让老天不降雨水。”
齐霁真说话间,将米饭一碗一碗的赐下。她站在高台上,见这百余人盯着碗中的饭食不语,又道:“以往你们过的是什么日子,而今成王来了,流民得以续命,富商争相出钱出粮,若有人想走,殿下也既往不咎。”她顿了顿,又道,“只需记得,公道自在人心。” 话音一落,一个汉子陡然站了起来,高声道:“好一句公道自在人心!旁的我不认,成王使我家老幼免受妻离子散之苦,让我如今还有口饭吃,我定会跟随成王殿下!万死莫辞!” 他话音一落,也顿时引来其他人竟相呼应,萧鸾再登高一呼,就颇有气势得很了。 陈瑾遥遥望过去,只见最开始说话的那汉子剑眉星目,一脸正气,她沉吟片刻,便鼓掌道:“殿下真是好会选人。”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可能加班到12点,就不多说什么了 ,抽空存的稿,也没改,大家见谅!
第二十二章 平乱 解决了本地人对于莲华教的忧患, 一切就顺理成章的开始进行了。萧鸾不能跟随而去, 只好站在城门处眼巴巴地望着。四五百人的队伍, 聚在一处还是颇具威势的, 脚步落在地上,都似乎能让大地抖三抖。 萧鸾站在城墙上, 遥遥的看着。她不知道送走的这些人,究竟是会带来最好的消息, 又或是最坏的结果, 可是她也只能这样, 站在这里,用尽全力去相信他们。 “殿下, 请回吧。”一旁的侍卫轻声道。他刚从一群侍从里提上来, 第一次接手这样的重任,双眼发亮,在看向萧鸾的时候也不太懂得回避, 只是盯着自己的主公。萧鸾回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紧紧地抓住自己的剑柄, 手上青筋暴起, 嘴唇抿成了一道直线。萧鸾笑笑, 温和地说道:“不必紧张,本王身在城内,很安全的。” 那侍从笑一笑,又急忙收拢了笑容,朝萧鸾行礼, 大声道:“是!” 萧鸾哑然失笑,又朝卫队们来时的方向看了一眼,这才转过了身。在她身后,齐霁真也收回了视线,朝萧鸾望来,她的目光中隐含忧虑,低声道:“我们回去吧,莲华教不禁教徒结婚生子,在府内又有小庙,此是非常之时,当小心为上。” 萧鸾顿时点头应允,也不多浪费时间,被层层卫队护送着,回到了知府的家中。入了府邸,萧鸾也不待其他人提醒,就立刻安排侍卫巡逻四周,在巷口处又安排了拒马和人马监守着,闲人免进。左右她也是个王爷,有这样的排场,其余人也心知肚明,不会觉得是萧鸾小题大做,顶多觉得她骄纵。 妙善已经觉得如今大不如往昔了。 一开始的派粥,让以往争相入教的情况就有了缓解,而后富商们的捐赠,则进一步削弱了这样的趋势。莲华教心中是有大志向的,他们为了争夺信徒虔诚,向来对富商豪绅都是私下接触,明面上维持着距离。而王献贪得无厌,当初的教首觉得可以利用王献搜刮钱财,争取教徒,同时还能将污水都泼在王献身上。没有想到,如今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王献伏法,让成王萧鸾的名望在东明府内一下子扶摇而上。而如今,他们仓皇准备,就真的可以吗? 妙善知道自己不应这样想,可是他却反反复复地,忍不住想这样的情况。而今,信徒终于带回了消息,说成王带着人来庙中了。 “你说什么!你为何不早说?”妙善顿时站起身,他的声音因为太过惊讶,而有一丝不自然的颤抖。只是他没有注意到,而在他的面前,那个报信的信徒则不自然地别开了脸,看上去也很心虚的样子。 “你……!!”妙善怒急攻心,他甚至想狠狠地揍这个信徒,就在他即将动手的时候,教首突然开口道:“妙善。” 妙善急忙收住了手,朝着教首垂首喊了一声。教首没有理会妙善,只是话音温和地对那名信徒说道:“多谢你了。从小门那处走吧,会有人给你银钱的。” 那名信徒看了一眼妙善,急急忙忙地点头,脚步匆匆地离开,似乎一点也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教首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转头对妙善说道:“要争取一个人的忠心维护,是多么艰难的事情。他不过是报信迟了些,既然肯报信,就足以说明他与那些只顾自己吃喝的庸人有很大不同了。你这样做,就如同在伤口上撒了盐巴,让人此后又该如何相信我们呢?” 妙善低下头,不再言语。 “你这样子,我又如何放心把莲华教交到你手上呢?”教首轻轻叹息,伸手揉了一下妙善头,说道,“孩子,你也累了,好好的休息一下吧。之后的事情,你便不要担心了。” 妙善知道教首这是将权利收回的意思。他的眼一酸,却倔强的没有落下泪来,只是拱手做礼,应了一声是,转身垂头丧气的离开。而守在一旁的几个力士则跟随他的脚步,护送他去了小院。 教首站在殿中,犹自沉吟。沉重的脚步匆匆传来,教首沉声道:“如何?” “如今有饭吃,已经招不来什么死士了。倒是一直在院中的还坚信着身教。”来人是连夜而来的,他喘了口气,擦擦额上的汗水,说道,“成王先找了受灾最重的地区,直接分散人流,让他们去了还有余粮的地方……”就算要起事,也很难了……这句话来人没有说出口。他只是认真地看着教首,说道,“要不……还是算了吧。如今……太草率了。” 教首摇了摇头,说道:“成王的人已经在路上了。” 那大汉陡然一惊,弹直了身子,看着教首。教首一只手按在了大汉的肩膀上,说道:“韩定泰,我的天王大将军,此战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大汉听到这一句,深吸口气,慢慢的把惊讶都收回,他沉沉地点了点头,这才又道:“府中散乱的信徒们,我都已经安排好了。” 教首闻言,这才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说道:“好!” 韩定泰也不等教首开口,就径直去准备了。教首重新盘坐在大殿中,静静的等待着。一开始的敲门声,跟着就是突然发难的射箭声,再然后声音就杂乱了起来。教首握紧了手掌,他策划这一天已经许久许久了,只是现实总不如想象,原本他以为应该是他登高一呼,应者如山,但是现在…… 教首站直身,远处传来了烟火的气息。这座寺庙,从创建之初就开始承担着的使命,到如今终于真正揭开了面纱。而红莲烈火,将由此而起。 沈引玉被霍庆山护在了身后,在他们身前,卫队士兵们举起了盾牌,用以阻拦从城墙那头射来的箭雨。沈引玉探出了头,他闻到血腥的气息,他们的人已经有倒下的了,沈引玉并不是第一次面临死亡,却是第一次面对大规模的死亡。他也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自己英武得像个大英雄。 沈引玉觉得自己呼吸急促,夹住马匹的双腿夹得有些紧,引得马匹不安地动。霍庆山拉住了他的缰绳,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放松一些,不要紧张。不过都是些没用经过训练的流民和死士,不当大用。” 在人们的呐喊和刀剑的碰撞声中,霍庆山的声音显得如此的单薄,落到沈引玉的耳中,又是如此的清晰。沈引玉舔了舔唇,只感觉到干涸和咸味,随后他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 霍庆山稍稍见沈引玉放松了些,就松开了手,专注地看着前方。最前方的是卫所的军士们,萧鸾自掏腰包为卫所备制了基础的武器。士兵们不愿前行,严家的三百人则压在后面,明晃晃的刀剑在他们的身后,逼迫着他们不断往前。 士兵们呼吸急促,对方显然是早有准备,但是朝廷向来对盐铁管控十分严格,就算是多年的隐忍准备,手中的武器还是有限,大部分还是以狼牙棒、木棍等物作为武器。双方开战,都没有什么杀人经验,很快就如同村夫斗殴那般,甚至有的将武器一扔,冲了上去,扯对方的头发,揪对方的耳朵。 沈引玉远远的看着,神情茫然,他没有想到自己经历的第一场战斗竟然会是这样的局面。他握着宝剑,愣了许久,直到钱多尔说道:“这样下去可不行。” 沈引玉转头看向钱多尔,他顿了片刻,说道:“让严岐带着精锐……” 他的话音未落,就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响。跟着一个传令官翻身而下,目光焦急:“殿下!成王殿下被乱民围在府邸了!” 听者顿时大惊!霍庆山立刻道:“我们立刻回去!殿下安危为重!此地既然是叛民,我们回护殿下,坚守城中,等圣上派人来了也不迟。” 说话间,霍庆山就要拉动缰绳往回。沈引玉却一把抓过了霍庆山的缰绳,止住了他的动作。霍庆山惊讶地看着沈引玉,这个不足二十的少年人舔了舔自己的下唇,双眼亮得惊人。 “不,不能撤退,如若撤退,将士只以为我们败退了,士气大减,就算我们及时回转,也只会收到两边夹击,最终惨败收场。”沈引玉一边说话,他的目光更亮,手按在剑柄上,掷地有声,“擒贼先擒王,若我们能先破莲华教,此后必解困境!六郎那有甲士百人,城中还有受了了他恩惠的种种人,定能坚持到我们回去的时候的!” 霍庆山紧紧地盯着沈引玉,说道:“那我先带人……”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3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