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日后还定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情况,对科举命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良……所以,当然不能堂而皇之地告诉他们这是官方出版啦。 皇帝也同样很赞同。 给此书套个严丝合缝的壳子,将其完全与朝廷划清界限,方才是完全之策。 “不过……科举三年一度,历年的题目可做不了几回,想必你还要请翰林院的大臣们再命新题罢?” 皇帝看了看明昙,见后者点头后,复又继续道:“所以,依朕来看,倒不妨干脆把这做成一种类似于邸报的刊物,每半月左右发行一刊,便能时时更新,履出新卷,不教那些举子们无题可做了。” 听到这个建议,明昙怔了怔,一拍脑门道:“这个好!” 如果能像是现代的杂志那样,一次只出一套题的话,那工作量也就不用那么大了! 整挺好! 她简直大喜过望,双眼都发着灼灼亮光,目光希冀地望向皇帝,总算是把深埋在心底的最终目的说了出来。 “既然这样……”明昙满怀期待,热泪盈眶,“我是不是就不用再编订那些好多好多的书啦?” 反正科举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了嘛!父皇一定会同意的! 她颇有自信,甫一想到自己不用再那么麻烦地忙前忙后,就觉得自己离咸鱼的人生目标更近了一步—— “不行。” 在明昙提前激动的目光里,皇帝笑眯眯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悠闲自在道:“题刊要做不假,书也还是须得继续编纂……朕会时刻监督着你的。龙鳞,可别总想偷懒哦。” 明昙:“……” 明昙:“???” 她完全没预料到这个回答,早已准备好的笑容顿时僵在唇角,整个人都当场裂开。 为什么不行啊!!!
第63章 明昙愁眉苦脸地塌下肩膀, 觉得自己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专给自己找麻烦。 这下好了,原本的差事还得办, 新的题刊也要尽快着手准备。眼看秋闱在即, 怕是来不及出刊, 但半年多以后的会试还是可以赶上的吧? 并且, 既然是要隐藏这本题刊与朝廷之间的联系,那就必须尽快在京城盘一间店铺, 用于发行和出售——这又是一桩需要明昙挑选监督、甚至亲自去视察的事情。
再加上编书的浩大工作量…… 这要忙成什么样子哦,明昙愁眉苦脸。 几个宫女鱼贯而入,将晚膳摆了上来。皇帝素来节俭, 不爱铺张浪费, 就连用膳的规格也极尽简朴,几道菜荤素搭配得宜, 刚好是能让两人吃完的量。 眼看明昙有一筷子没一筷子地戳着饭菜,看起来蔫巴巴的煞是可怜, 皇帝心中顿生几分好笑,亲自给她夹了些莴笋, 笑道:“怎么, 还在为编书的事情而发愁呢?” “唔。与其说是发愁, 倒不如说是担忧更为合适。” 明昙叹息一声,低头咬了口莴笋, 发出脆生生地“咔嚓”一响, “编书这么重要的事情, 万万不容有失,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得详尽周全……龙鳞只怕自己没有足够本领将此事办好,反倒弄巧成拙, 白费了这段时间的人力物力,那就罪过太大了。” “原来如此。”皇帝笑了笑,很是理解地点点头,“所以说,这才是你想推诿掉编书一事的真正原因,对不对?” “……咳,当然也有害怕忙碌的缘故吧,”明昙吐了吐舌头,老实巴交地说,“毕竟林大小姐那边……还有做都做不完的朝政模拟册……” 思及此,她不由对自己一心想要成为天承王后雄的志向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和暗爽。 天下学子是一家,有福同享有题同做,谁都跑不了! 快乐是一定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她这厢心底如何恶毒不提。那厢,听了女儿的回答后,皇帝顿时没能忍住,不禁哈哈大笑道:“甚好!果然还是只有林家大姑娘能治得住你!” 明昙撇了撇嘴,白眼一翻。我一开口就是老妻管严了呗。 她没什么形象地扒了口饭,正在腹诽父皇只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时候,却发现对方渐渐敛了笑意,放下碗筷,静静望着明昙,连语气都比方才严肃了两分。 “龙鳞,你可知父皇和林大小姐为何都要执意让你编书?” 明昙怔了怔,也同样搁下筷子,坐直身子道:“是为了科举……” “不,其实不是。” 在犹豫的尾音尚未落地时,皇帝便温和地打断了她,缓缓讲道:“编书的真正目的,并非只单单意在科举,而是为了更好地宣扬儒门思想,间或推进格物致知——也就是说,必须要在教化万民的同时,使之反哺于君王统治的巩固——龙鳞能听明白么?” 巩固统治…… 明昙心中一跳,下意识地睁大了眼睛。 其实在她心中一直都隐隐觉得,不论是编修古籍、还是创办科举题刊,这些行为似乎都有些熟悉—— 文化**统治。 古有秦皇焚书坑儒,近有大明八股取士。在大一统王朝的时代背景下,为君者需要采用各式各样的手段,用以加强思想控制,在许多方面发展**与集权。 只不过,有些手段伴随着鲜血与杀戮,有些手段则显得温和无害且润物细无声。譬如科举,就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统治政策,不仅为朝廷垄断了人才,还一举将儒家思想推至无上的正统地位,使得“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的思想占据人心,从而令百姓和官臣们打心底认为天子为尊,凸显君权的神圣性。 而深度剖析“编书”一事……要将符合皇室思想的书籍理论推向社会,深入民心,不也正是一种文化**的策略么? 只不过,明昙拥有现代科技兴国的思维方式,皇帝和林漱容也是有足够远见的古人,他们在注重集权的同时,也同样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在编订的书目中加入那样多的实用类书籍,以求整个社会生产力上的进步。 这无疑是在整个时代背景下,所能做出的最开明的努力。 正因如此,不管是从皇家的角度,还是为了未来而考虑——编订书籍的工程都显得万分重要,而且还是不得不做的一桩大事。 “……” 想通其中关窍后,明昙……明昙只觉得心力交猝,肩上的担子反而更重了许多。 “我与漱容本只打算挑选一两百本书籍便罢,”她头疼地扶住额角,有气无力道,“可现在看来……恐怕这个数量,尚且还远只能算得上是寥寥无几吧?” 这话一出,皇帝立即明白她已完全懂得了编书的真意,面上顿时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颔首赞同道:“正是如此。” 呜呜呜呜呜。 明昙嘴上食不知味,心里嗷嗷大哭。 还没登基就能把人累成狗,这是一条何等阴险的贼船! ——所以她现在跑路还能来得及吗?诚心求问,急,在线等。 …… 翌日。 林漱容照例进宫,连椅子都还没坐热,就被明昙拽出了坤宁宫,坐上早已备好的轿辇,风风火火地朝外而去。 她被这突如其来的行程搞得十分糊涂,茫然了半晌也没猜透是要去哪,只得转过头,对明昙问道:“殿下,咱们这是要……?” “去翰林院。”明昙也没卖关子,爽快地回答道。 翰林院? 林漱容依然没懂,反而更懵了。 自己昨日只筛了百本左右的五经相关著作,书单都还没全部列完,不用急着去找翰林院的学士们审核呀? 而一旁,明昙看多了林漱容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模样,倒是难得会在对方脸上见到这种表情,不由稀奇地睁大了眼睛。 她抿起唇角,坏笑了一下,故意没有急着解释,反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抬起身子,猛的向前,狠狠往林漱容脸上亲了一口! “啾!” 林漱容被她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下意识伸长胳膊,反手将人紧紧搂到怀中。 这可是在轿子上呢!摔下去怎么办? 宫规有令不许奔马,轿辇自然是由人力抬动。虽然罩着一层厚纱,但到底遮掩不了其中人影的动作,顿时让在旁随行的锦葵一怔,转头疑惑道:“殿下?方才怎么了?” 在林漱容不赞同的瞪视下,明昙朝她讨饶似的吐了吐舌头,抬高嗓门道:“晃了一下没坐稳而已,无甚大碍!” 听公主回答得中气十足,锦葵不疑有他,只叮嘱抬轿的太监们稳当些后,便又安安静静地跟在一旁,不再说话了。 “——殿下真是胡来。” 林漱容伸出手,轻轻捏了一下明昙的脸蛋,眯起眼睛道:“以后万不能如此了,可记得么?” “记住了记住了,”明昙笑嘻嘻地攥住对方的手,满脸写着记吃不记打,“卿卿别生气,我下次不敢啦。” 自从确认心意后,林漱容便对她愈发放纵,当然不会为了这个置气。于是挑了挑眉,干脆也任由明昙拉着手,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殿下要去翰林院做什么?” 刚刚才把人惹了,明昙这会儿当然不敢再多造次,立刻便把昨日与皇帝的交谈复述给她听。 “……这可是大事。” 林漱容安静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蹙了蹙眉,“所以说,殿下今日前往翰林院,就是为了寻几位有才学的大人,来帮您研究并解析历年的科举考卷、作出足可为范例的文章……再印制于书刊上,以供天下学子传阅?” “正是如此。” “嗯,不错。翰林院之中人才济济,且大多是刚经历完科考的进士,正是编刊的不二之选。” 林漱容点了点头,抬起指尖,无意识地在明昙的掌心中敲了两下,面色略微有些发沉。 “只是。那些学士们的性子到底古怪非凡……”她敛下眸光,淡淡道,“究竟能不能请得动他们,还仍是一个未知之数啊。” …… 翰林院与皇宫离得很近,只隔了一条长街。 由于题刊的特殊性,需要完全与官方划清界限的缘故,皇帝并未下旨令翰林院配合,也没有口谕,一切全凭明昙自己行动,所以才会有了今天这场微服私访。 到了宫门前,刷林漱容的腰牌出宫,锦葵几乎是立刻便轻车熟路地找到了最近的车行,租了一架马车——一看就是没少干这种事,全是陪明昙多次前往林府时练出来的本领。 四个轱辘可比走路要快,一条街的路程只需要半炷香便到。马车停在翰林院门前,两人步下车架,刚把眼前的建筑打量一番后,立即便有站在门口把守的侍卫注意到了她们,赶忙上前行礼。 “见过二位姑娘,”大抵是看出她们穿着不凡,侍卫的态度也十分客气,“这里是翰林院,不可随意入内。若姑娘们是要找人,还请告知姓名,在此稍待片刻,容我前去通传一声。” 唔,看来是把她们当作其中哪位大人的亲眷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1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