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啦。” 李枝看着莹莹的后脑勺,都能想象到对方内心有多懊恼。 很快,李枝见到了莹莹说的孟老师,教语文,微胖,透过眼镜能看到岁月在她眼角留下的纹路。 上自习课前走到李枝桌旁问:“前天莹莹说你生病了,好点了吗。” “好多了老师。” “还有两个月就考试了,把身体养好,考试当天再生病就麻烦了。” “有什么问题和老师说,老师尽量帮你解决。” “谢谢老师。”李枝抬头对孟老师笑了一下后又开始低头看着课本。 年轻女孩的笑容转瞬即逝,带着感激。 孟老师什么时候走的李枝没注意到,能够让学校免学费,原主的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李枝中考都过去十多年了,要想考上县里的高中,是个不小的挑战。 中午去食堂邻饭。食堂是月初交一次粮,月中交一次粮,玉米面加白面蒸的馒头,腌的咸菜疙瘩,排队领馒头的时候,食堂的大叔就削一块咸菜。有带饭的也可以帮忙给热。 这还是李枝第一次吃这个年代的馒头,嚼起来渣渣的,莹莹说今年才好一点,还有点白面。 一天下来,李枝除了吃饭去厕所,就一直在翻看原主的笔记,做过的卷子,各科老师来上课也是讲卷子,让背书本。 静下来学久了,李枝慢慢的回忆起以前做过的题,学过的知识点,毕竟曾经也为了考个好大学,头悬梁锥刺股。等到了傍晚放学的时候才渐渐有了复习的头绪。 和莹莹并排走出校门,路过早晨的集市已经没什么人在了,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人摆摊,太想买双鞋了。 突然看到在墙角那里蹲着的大婶,身前。铺着包袱皮,上面放了几双布鞋,李枝快步走到摊位前,开口问:“婶婶,布鞋怎么卖啊?” “两块五一双,你看看这鞋底,结实着呢,穿几年都坏不了。” 王秀云天刚亮就从王家村往镇上赶,即使这样,到的时候好位置都被占下了,只能靠着这个来来往往人还算多点的墙角蹲到现在,问价的人有很多,没有一个人买下来。 “能便宜点吗?我没有多少钱。” 眼前的小姑娘和她儿子差不多大,特别瘦小,背着大大的书包,压的肩膀一边高一边低,脚上的鞋大脚趾那里凸起来一块,王秀云突然有些不忍。 “你试试有合适的不,最少两块钱,我再送你两个鞋垫,都是自己做的。” 李枝想了想,还是决定买下,钱可以再赚,但是脚上的鞋真的没法穿了。 试了试有一双比较宽松,垫上鞋垫正合适,李枝直接就把旧的换下来拎在手里,从书包拿了钱数给她,道了谢就去追莹莹。 徐莹莹到现在都不知道李枝已经没跟在她旁边了,等她反应过来就看到李枝手里拎着鞋子,背着书包,扶着膝盖喘着粗气看着她。 “你干嘛去了!” 莹莹决定先发制人,她才不要说她背单词走神了! “我去买了双鞋你就不见了!” 李枝不知道为什么莹莹没发现她早就没和她一起走,身边一个大活人消失了她都不知道!害她好一顿追。 “你买鞋!” 李枝冲来拉着莹莹就往前走。 “你小点声,整条街都知道我买鞋了,我又不会做,也不想麻烦你妈,脚上的实在没法穿了,刚好看到有卖的,就买了。” 莹莹看着李枝,就好像第一天认识她,出了镇子才“哦”了一声。 两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偶尔说两句今天不懂的知识点。 李枝发现有时候只要她说了原因,莹莹就不会再多问,哪怕她觉得不可思议,也不会再多说一个字。对李枝来说其实挺好的,她喜欢有点距离的关系。 走到家天快黑了,新鞋很合脚,等到下次看见要问问能不能做方口系带的,天气热了可以穿。 李枝和莹莹分别,回到家把院子里干了的衣服都收回炕上,看了一下柴只够晚上的用,趁着天还没黑透,要去山脚下再捡点早晨用的。 这次李枝看到有能烧的树枝就收进超市,等看到超市里的够烧一段时间的,才背着一小捆回去,路上遇到三三两两背着锄头回家的人,目不斜视的往前走,也不管别人怎样看她。 昨天兰婶送过来的青菜已经蔫了,李枝不想再用,意识进入超市,直奔生鲜区,有蔬菜和水果!只是种类不多,对李枝来说做家常菜足够了,肉类的柜台也堆的满当当的,大块小块的挂在铁钩上,还有猪骨和排骨,各类鱼肉。看来上天还是厚待她的。 只有一个锅,李枝在超市肉案板上用大砍刀把猪骨砍断,旁边有水管冲洗一下刀,超市水管竟然能用,看着明亮恒温的超市,难道电也可以?! 李枝看着面前亮着灯的插线板,事实证明确实可以。在看到超市的厨房区,里面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锅,电磁炉电饭煲榨汁机等家用电器时,李枝意识到超市两层有的东西大概会比她想的还要多。 还是先做饭吧。 既然有电又有锅,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原主家的大锅先炖上骨头汤,在超市里用电饭煲蒸米饭,电磁炉烧土豆炖肉,拍个黄瓜,最后榨杯梨汁。李枝吃着饭,偶尔往锅底添柴,保证火不熄,等吃完饭,也就不添柴了,不掀锅盖一直闷着。 在超市里用烧水壶烧水,李枝溜达着观察超市,发现东西拿完之后就不会再复原,超市里的东西也不会源源不断的供应给她,看来菜还是要种,钱还是要赚。 等不上学了,要去趟县里踩踩点,找机会把超市里能在这个年代用的,又不太新奇的东西卖出去换点钱。李枝逛了一圈,对超市有了大概的了解,日常用品家用电器衣服手套各种零食,她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 洗澡换睡衣,把炕上的衣服叠好,放在明面上。铺上昨晚的空调被,炕上很热,李枝就铺了一层,把柜子搬上来当写字台,再盛一大杯骨头汤,仪式感满满的开始了当天的学习。 刚开始李枝总是走神,走神的时候就在去院子里走一圈,没有灯光,没有任何声音,只有无尽的夜。回来之后再开始继续学习,要把各科初一到初三的课本都要看一遍,结合笔记,理解每个知识点,还有两个月就要考试了,时间很紧张。 以前李枝的高中政治老师教过她们,看一本书之前先看目录,每个单元有什么,每个单元有几章,每一章有什么,你看到的重点是什么,看过之后默写下来你记住的,再看课本你没默写的,等你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做题,出题的重点是什么,如此反复,比较笨拙,但会记得很牢固。题很难,很刁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还是会围绕着课本上的知识。等熟练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考试能打倒你们了。 李枝一直觉的挺有用的,只是要耗费很多精力。在找老师请教可能会暴露的情况下,只能费劲一点了。 十点半闹钟响起来,揉着僵硬的脖子,灯光太暗,眼睛也很酸涩,明天要在超市搭个学习桌。 临睡前李枝用热水泡了一会手脚,涂上厚厚的护手霜,在一次性手套扎了几个洞之后再戴上。 躺下的时候祈祷:希望明天也会一切顺利。
第 5 章
不知道是每晚睡觉前的祈祷起了作用,还是生活比较单调的原因,很平稳的就到了周日。 在这之前李枝放学后从兰婶家移的西红柿茄子和辣椒秧活了多半数,刚来时撒的各种绿叶菜种也都冒出了头。 在每天放学后吃完饭的空闲时间里,李枝利用各种工具把房间彻底清理了一边,窗户上脏的看不清原色的油纸被李枝填到灶台里烧了,屋里瞬间明亮了不少。 最后李枝也没有搬到正屋,心里总有些抗拒,索性把原主家的床单挂在厨房和炕之间的门框上,做饭的味道小了点,就这么凑合着到了周日。 一大早起来李枝热了牛奶,煮了鸡蛋,从超市取了面包当作早饭。每次取完东西就会空一块,今天再看超市已经很明显的少了很多吃的。 当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经过一周肉蛋奶的滋养下,李枝的气色明显好起来了,步行上学的时候疲惫感减轻,李枝是绝不承认有点习惯了走路。唯一可惜的就是再没见到卖鞋的大婶。
收拾好锁上院门,她背着书包朝县城走去。 昨天问莹莹去县城的方法,一个是村里开拖拉机去县城拉东西的时候,给一毛钱可以捎带着人去,回来如果赶上,再给一毛钱,赶不上就走着回村。 另一个是有驴车和牛车的人家,一毛钱来回,还会等你。 最后比较自由又不花钱的一种,走着去,大概两个小时。 “你什么时候去县城?” 莹莹看着李枝,人还是那个人,甚至手上有颗小痣的位置都没变,最近几天总感觉她变得有点陌生。比以前有精神了,脸色也不再是蜡黄,还是很瘦。侧脸轮廓变得柔和清秀,表情总是淡淡的。 走路的姿势也变了,以前的李枝总是缩着肩,低头看着地面。现在则是目视前方,肩膀自然放松,腰背挺直。不会左顾右盼,不会在听到议论的声音时就恨不得缩起来。 冷冷的看着那些人,坚定的往要去的地方迈开步子。偶尔她听到好笑的话,也会笑起来,眼睛弯一点点的弧度,露出尖尖的虎牙,那个时候又会变得可爱柔软。 莹莹也说不上变了好不好,总觉得有点远了。 “周日去。” 李枝停顿了一下,又补充:“想去熟悉一下,看能不能找点事情做。” “我能和你一起吗?”又来了有点远的感觉。 “下周行吗?我怕兰婶担心你。” “你一个人去我妈更担心。” “那你就不要说,我觉得可行了再和你妈说,咱俩一起去。” “那……好吧,成不成的周一你要和我说。” “肯定和你说。” 沿着昨天莹莹说的大路一直走,太阳越来越晒,像远处看过去,村庄变得很渺小,这儿一块那儿一簇一簇的穿插在麦田里。 没有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空气清新,天高云淡。 李枝站在路边小树的阴影里,看周围没什么人,从超市渡了瓶矿泉水。 走走停停,慢慢的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拖家带口的,骑着自行车的一路“叮铃铃”“叮铃铃”。再往前走没多久就看见了各种建筑。 “看着了没,前面最高的楼就是百货大楼,我结婚的喜糖就是从那里面买的!” “你婆婆家可以啊。” “那里面的售货员可牛了。” “只有工人才有票,你对象做什么的?” 李枝一边听着周围的说话声,一边往前走。 路过电影院,路过饭店,路过那些灰扑扑印着大标语的建筑。看到和周围建筑一比,明显气派很多的百货大楼,有人进去有人出来,欣喜或者沮丧。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