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会计道:“那是特区,还能全国都是特区啊?国家姓社不姓资。” 黎夏不说了,等伟人南巡讲话吧。 黎夏的烟摊生意渐渐稳定起来,第二个月利润就过了两百二十块。加上工资她存了三百块。
这个摊子饱和了,不用再投入成本。每月赚的钱也到上限了。 这天,黎夏妈很高兴的告诉她,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 是镇上初中的英语老师,听说还是师专毕业的。今年二十三岁,比黎夏大四岁。外地人,老家在另一个镇上,坐汽车半天可以往返。他平日就住在学校宿舍,一个星期才回去一次。 这条件,黎会计和黎夏妈都比较满意。 黎会计中意人家是大专生,而且当老师也是旱涝保收,还有寒暑假。 黎夏妈说小伙子一表人才,脾气温和。家在外地工作在本地。这样可以减少和婆婆、妯娌相处的时间。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男的不敢欺负黎夏。 黎夏整个人都愣住了,怎么又是他?而且这辈子还提前了一年。难道还真是孽缘? 黎夏妈高兴地道:“对了,这个老师姓林,双木林。介绍人是信得过的,不会坑你。我跟你爸都觉着挺好。” 这个条件确实很好。 她是个颜控,上辈子第一次相亲就是和林和全。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斯文俊秀又温柔小意的白面书生。很凑巧,他也看中了她。 所以,相处半年多就结了婚。 刚开始的确过得很好。大家收入相当,黎家也没有什么负担。还能帮林和全在镇上更好的立足。 但下岗潮一来,他们三兄妹连同两个嫂子都失去了工作,他的嘴脸就变了。 她不喜欢吃良种鸡蛋,买了土鸡蛋都要被他说,“钱又挣不到,嘴还那么挑!”
第7章 当时黎夏刚下岗两个月,并没有在家吃闲饭。她在一个私人茶厂上班,工资不高百八十块,养活自己绝对没问题。土鸡蛋还是吃得起的! 当时她正在盘算做生意,还有点犹豫。因为肯定会非常的累。毕竟她和林和全两个人的工资过日子也不算艰难。 听了这话,立即下定了决心。 她已经在茶厂上了一阵班,当时正是采摘茉莉花的高峰期。 乡下的农民日子比镇上的居民好多了。 他们都种植了茉莉花这个经济作物。一斤四五块,一天家家户户都能摘三五斤,多的甚至十几斤。 茶厂每天需要人把收购来的、用于发酵的茉莉花按照要求摘掉尾部、从中对半撕开,便于香气释放。 但这个过程又不能在花农采摘的过程中,那样香气就散逸了。 所以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就会雇人来做,一斤给一块钱的工钱。 黎夏干活马马虎虎,但脑子确实挺活。她寻思自己可以做个中间人。因为,她两头熟。 她打工的私人茶厂本来就在她妈娘家那一片,她又干了两个月的活了。 镇上,纸厂一起下岗那么多人。 她把人组织起来,问他们愿不愿意干这个。 她负责去茶老板家收花,来回运送,一斤收一毛五的提成。 大家都缺钱呢,就都说愿意做。 黎夏顶着兄嫂的白眼跟老头借了一千块做本钱,还借了娘家的地方做集散点。 她自己拿女士自行车跟熟人换了一辆二八圈的大车运货。 绑俩筐,左边一包六十斤、右边一包六十斤。花不压秤,占地方。来回一趟一百二十斤。 她以前是从没吃过苦头的人。而且采摘茉莉花的时候正是大热天,每年五一到十一这个时间段。 但为了不吃受气饭,每晚六点半她都载着一百二十斤奔波在被晒得发烫的公路上。 弄回来,然后赶紧称秤发下去。每家一到两斤。这是精细活,快不了。还得监督质量,一开始还得家家户户去看、去提点,弄错了得赔钱。 她爸就在旁边戴着老花镜帮她做记录,谁家几斤。回头好按数收回来。 到九点收起来再送回乡下。那会儿倒是不热了。但是没有路灯,乌漆抹黑的。她就在车龙头上绑两个三节电池的长电筒照明。忙完回到家就是晚上十点多了。 那一个夏天,她瘦了足足十二斤。 但确实也挣钱了。一个月五百多,比林和全工资高不少。学校集资购房她出的大头。 但人家又有说的了,‘那谁谁谁长得不怎么样,工资也一般,人家还能娶到个女老师’。 大热天的,她每天晚上忙得汗流浃背。自然是比不了下了班、洗了澡一身清清爽爽,社会地位又高的女老师。 如果只是嘴巴讨厌也就算了,不是原则性的问题。 但林和全还出轨。出轨对象是比他大三岁的、本校的离婚女老师。 后来才知道两人婚前就有一腿。但林和全觉得人家是离过婚的,而且把钱看得紧不让他每月拿出工资的三成以上送回老家。 所以,他才想找一个长得好看、家庭条件好,而且不那么看重钱、傻乎乎好哄的。 结婚以后这两人倒是断了,但她下岗后忙着做生意的时候两人就又好上了。 后来她和林和全两人离婚闹得那叫一个一地鸡毛啊。 她才不要和他再相一回亲呢! “妈,你说的这个林老师我知道。” 黎夏妈眼睛一亮,“你知道啊?” “他正和同校离了婚的一个姓方的女老师来往呢。俗称,骑驴找马!” 她还以为上辈子林和全是和人断干净了才另找对象的。原来还干过脚踏两只船的事啊。只不过上辈子另一条船不是她而已。 这辈子不知道怎么介绍人提前给他们牵线了。 她才十九岁,其实不急的。她妈也没托人给介绍,怎么也得翻过年去了。 黎夏妈变了脸色,“你确定?” 黎夏点头,这都是姓方的后来自己说出来的。 黎夏妈沉下脸解下围裙就出去了。 这摆明是去找人算账啊! “爸、爸——” 黎夏把刚从厕所出来的黎会计喊了出来。如今还讲究这种事女孩儿家不要自己出面。还是让老头去把人叫回来吧。 “吵吵什么?” 黎夏道:“爸,我妈找人算账去了。就有人给我介绍那对象,我听人说过他和同校离了婚的女老师在来往。她听我说了,就解下围裙冲出去了。” 黎会计道:“你没搞错?” “千真万确。” 黎会计快步去了。 黎夏把围裙系上。她是会做饭的,做得还不错。 上辈子离婚后,她不想被邻居、熟人问来问去,揣着做花贩子挣的钱和离婚分的房钱去深圳开了一家川菜馆。 因为手艺过硬去得早,后来过得还不错。房和车都早早在当地买了。 但做餐饮就一个字:累!所以这辈子她想早点起步,先积累一点资本。 不要等到全家都过得苦兮兮了,才想着改变。 她瞄上的就是农贸市场的门市房。到时候买一个,不说养三代作为第一桶金还是不错的。 她妈才刚开始做饭。锅里还烧着水,准备下米。菜也刚拿出来还没有择。 她慢慢悠悠的把米淘了下锅,然后择菜。隔一会儿推一推米锅,省得生锅。 “黎夏——”外头有人喊她。 黎夏探头从厨房的窗户探口一看,“呦,舅舅来了!” 她推推米锅然后倒杯水端出去,“舅舅喝水,我爸妈一会儿就回来了。” 黎夏舅舅背了半背篼红薯来的,正接下来放在檐坎上。 他接过水喝了起来,“他们上哪去了?” “就一熟人家。”黎夏又进去开了她妈的柜子,找出几个橘子和一些糖果端出来,“舅舅,你坐一会儿。我把米锅沥了。” 舅舅挥手,“忙你的。” 黎夏把米沥起来,放进甑子里蒸上。另一个锅里把冬寒菜汤敞着煮上。今天没肉,她得赶紧去买点回来。 “舅舅,你帮我看着锅里,还有这烟摊。我去割点猪肝回来。”舅舅喜欢吃溜猪肝。 刚才有人来买烟,舅舅看烟柜上面写了名字和价目就直接帮着卖了。 “不用麻烦了,有什么吃什么。是我来之前没打招呼。” 黎夏笑道:“不麻烦的,很快回来。” 她从钱匣子里拿了十块钱,推上自行车就往菜市场去了。一公里都不到,很快就到了。 家里九个人加上舅舅就是十个了,一个大圆桌都能坐满。 她买了一斤半猪肝、又买了两斤肉。舅舅打小待他们三兄妹都很不错的。 而且大哥当初不得不下乡做知青,也是舅舅去奔波把他要到了自己村上。他那几年就住在舅舅家,也没吃什么苦头。 自从那天二嫂从她烟柜里拿了百雀羚,黎夏就没再自己掏钱给家里买过肉。 大嫂、二嫂也没立场说什么。 黎夏回到家,爸妈还没回来。看来是介绍人家还有点远,再加上怎么都要理论一番。 她打开泡菜坛子捞泡的生姜、红海椒。然后麻利的开始切、剁。 她切肉和猪肝都非常的快,而且切得很薄。 舅舅进来看到,“咦,你这刀工可以啊。” “舅舅,你踏实坐着。中午尝尝外甥女的手艺。”黎夏以前只是会做,做得不错。但手艺其实是后来开了川菜馆练出来的。 饭上气了,黎夏爸妈才回来,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黎夏妈看到哥哥在帮着卖烟赶紧上前来,“哥,你怎么来了?” 黎会计道:“你这人真是,大哥难得来,你还问怎么来了。” 他走进去,看到添了两个荤菜满意的点点头。 看到切好码得整整齐齐的猪肉和猪肝也挑眉,“你这平时还藏着掖着,怕让你能者多劳啊?” 黎夏就嘿嘿的笑。 黎夏妈和哥哥说了两句也赶紧进厨房看看,见都弄得差不多了便又出去说话。 等到兄嫂下班、侄儿侄女放学回来,看到今天六菜一汤,很是丰盛的摆了一大桌。 黎远高兴地道:“舅公你要是常来就好了。” 舅舅笑,“那可不能常来,今天都让你小姑破费了。” 大家坐下动了筷子,黎雯道:“小姑,你做的菜真好吃!比奶奶做得......” 黎夏在桌下轻踹她心直口快的大侄女一脚。 黎夏妈倒是没动气,还给孙女夹了一块肉。 “比奶奶做得好吃是吧?奶奶承认。奶奶啊,就喜欢你这样有一说一的。” 哟,话里有话啊! 黎夏大嫂心直口快,二嫂就要会讨巧卖乖些。 黎夏道:“雯雯,还是要学会收敛些,不然以后容易吃亏。咱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人的好,但在外头就要学乖些。” 陈媛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她可不就这张嘴总吃亏么。 黎雯点点头,“哦。” 黎会计热情招呼大舅子,“大哥别客气,多吃点!今儿我们还都是沾你光了。也赶上黎夏今天正好休班,她平常没这么勤快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91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