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怕就怕还有其他的野猪,现在虽然已经打了四头了,万一……”村长还是有些犹豫。 “我陪楚秀才走一趟吧。”一旁的秦钊突然开口说道。“刚才是我把野猪赶下山惊扰了楚秀才,就当赔罪,我且护他一程。村里的野猪大的打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小的,没我也没关系了。” “这个好,那楚秀才,你就让秦小哥陪你去一趟吧。”村长怕村里唯一的秀才出点什么事。 楚辞想了想,也行,有一个猎户在身边还是挺有安全感的,于是就点了点头。 两人并肩朝前走去,“不知秦小哥可否告知名讳?” “嘿嘿,不敢当,我大名叫秦钊。楚秀才你呢?。” “哦,我叫楚辞。你是哪儿人?” “曲坛村人,就在你们村往外走大概四五里再转弯的地方,从山上走倒是近。” “哦,原来是哪里,听人说是个好地方。” “哪比得上你们这里啊,你们长溪村人才是周围十里八乡最让人羡慕的村子呢。” “哦?我怎么没听说过?”楚辞赶紧去翻记忆,发现他们村子还像没出什么好东西吧。 “就是因为你啊!只要是袁山县的人都知道,长溪村出了个十四岁的秀才,若不是风水好,祖坟冒青烟,哪能有这样的事啊。” 楚辞恍然大悟之际,还有些微微羞涩。想当年他考上北大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一副就该这样的表情,还让他失落了好几天呢。 楚辞觉得这秦钊很会聊天,他今天跟他说的话比前十几天在家说过的还要多。逮着这个机会,楚辞把之前原主的知识盲点都旁敲侧击问了一遍,还没整理出来的,自然留到以后了。 说着说着,镇上就到了。 平安镇三个大字出现在城墙上,楚辞读的是古汉语,认识点繁体字根本不值得炫耀。 平安镇的城门比县城要小一些,城门两边各站着一个手持长矛的衙役。楚辞看着这老城墙的样式,心里觉得,要是他爸妈能来研究,估计高兴得不得了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些黯然,果然还是放不下啊。也是,他们家感情虽然淡漠了一点,但始终是一家人。 楚辞叹了口气,真希望他能和古代的楚辞交换一下身体,这样他父母也不用承受丧子之痛了。 现在想这么多也没用了,当下最重要的,是怎么照顾好那一家人。既然用了别人的壳子,即使非他所愿,也应该承担起责任来才是。 秦钊不知道楚辞在想些什么,只看他满脸唏嘘,便以为他是想起了被人诬告的事情,便扯了他一把,引开他的注意力,说道:“楚秀才,到了,咱们进去吧。” 老百姓们排着队入城,衙役们只是打量他们一眼便放行了。 原本入城是要交一文钱进城费的,但是去年新来的县令一来就取消了这个钱。这一举动在当时还惹得下面的差官们很是不快。但是进城的人多了后,商家赚的也就多了,县太爷抽出了半成商税分给袁山县衙上上下下的人,一下子就堵住了他们的嘴,也让自己在这袁山县站稳了脚跟。 他们平安镇自然也是不需要的。 平安镇下辖有四五个大村,还有十几个小村子,每日人来人往的,倒也算繁华。当然,和县城肯定是不能比较的。 进了镇子,楚辞兴致勃勃地欣赏起周围的建筑和摆设。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即使书画中再写实,也不如自己亲眼所见来的震撼啊。这一刻,楚辞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已经脱离了现代人的身份,变成一个古人了。 现在是秋天,正是万物成熟之际,来赶集的农人背上背的几乎都是自家产出的粮食或是山上摘的果子。 “楚秀才,我就送你到这吧,那边还要过去一下。对了,你回来的时候应该就可以从大路走了。” “多谢秦钊兄弟。” “嗨,谢什么,一件小事。”秦钊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走了。 古代人真纯朴啊!楚辞心里很感动,现代人都精成什么样子了,就算一个小学生都有可能黑化。 他摇了摇头,心里感叹了一句世风日下就继续往前了。 周围的铺子都已经开门,每家铺子前面都挂着一面大大的布幡,上面写着店铺名和主营业务。 在经过一个包子摊时,楚辞闻到了诱人的香味,猪肉和葱做成的大包子上锅那么一蒸,足以让楚辞这个许久未沾荤腥的人口水流下三千尺了。 他摸了摸身上袋子,里面除了他嫂子给的二钱银子,还有二十几个铜板。 “老板,你这个包子多少钱一个?” “客官,咱们这个包子三文钱两个,个大皮薄,咬一口满嘴的油,吃着可美了,您来几个?” 这包子铺的老板见他一身长衫,觉得他大概是挺有钱的,故而非常热情。 楚辞又摸了摸身上的袋子,然后说道:“近日吃油腻的东西吃伤了,肉包子油多,那就算了。” 说完,他转身欲走,心里流下了两行泪,一朝穿越竟然连一个肉包子都不舍得买了,这生活品质下降的也太快了吧? “诶诶,客官别走啊,您要是嫌肉包子油腻,我们这还有野菜包子,吃了刮油,也是喷香的,一文钱两个!” “给我来两个尝尝味道。”楚辞迅速转身,掏出了一文钱。 包子铺老板接过钱,给他用竹镊夹了两个包子在油纸里。
楚辞谢过之后便走了,这包子铺老板看着他的背影,心下琢磨,“到底是穷还是有钱呢?” 楚辞找了个无人的巷子大快朵颐,身为今世的秀才前世的高中老师,楚辞还是保留着那份知识分子的尊严。他们一般不当街吃东西,除非实在太饿了。 两个包子下肚,楚辞顿觉人生已经圆满了。其实食材好不好无所谓啊,重要的是这人的手艺。 上辈子的高中附近多少早点摊,每家吃起来都是香精佐料的味道,哪有这个野菜包子来的原滋原味纯天然无污染。 他掏出帕子擦了擦嘴巴,又细心地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昂首阔步往外走,风度翩翩的样子,惹得街上偶尔路过的女性都为之侧目。 楚辞看过很多点文,有一阵流行过草根男主,他也学会了很多发家致富的方法。眼下他有学问又有身份,最好是去参加点什么比试之类的得点奖金先贴补生活。 可是走了一大圈,基本上把镇上的店铺都看遍了,楚辞根本就没有找到一个文人墨客的集中地,当然也找不到施展才华的地方了。 失策了,忘记这是一个小镇了,镇上哪有那么高级的配置。事实上,他们县城也没有这样的地方。 从楚辞身上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其实还没那么发达,秀才不多,举人更是几年都不出一个,哪来那么多文人骚客有闲情逸致搞什么聚会,比试。 就这样回去好像有些丢脸。楚辞兴冲冲地出来,为的是改善大家的生活,而不是转了一圈又往回走。 他在街上转来转去的样子落入了一个人的眼中。 “嗨,小兄弟,过来一下。” 楚辞听见别人好像在叫他,于是慢慢走了过去,“不知这位老丈找小可何事?” 叫他的是一个穿着儒衫的老人,看上去应该五六十岁了,他面前支着一个台子,上书“代写书信”四个大字。 “我看你走来走去的,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唉,小生为家计所迫,想要谋份差使养家糊口,见笑了。” “听你说话的样子像个读书人,可会写字?” “会。” “那行,我这个摊子你先帮着看一看怎么样?刚才拙荆突然有事找我,我每日都在这里摆摊,今日一走,这摊子无人看着怕耽误了别人的事。你只需要给我二十文纸笔费,今日摊子上赚的钱你就全部取走,黄昏时分会有人来收摊。” 楚辞忖度片刻,然后答应了。 他从袋子里掏出二十文递给了这个老人,“还未请教老先生尊姓大名。” “不敢当,老夫姓陈名旭,大家都叫我陈伯。” “陈伯好,小生楚辞有礼了。” “楚辞?你就是那个以十四稚龄考上秀才的长溪村楚辞?” “正是小可,惭愧惭愧。”楚辞有些不好意思了,一个秀才公活的这么落魄。 “你若是惭愧,老夫岂不是无地自容?我知天命之年方才考上秀才,后生可畏啊,对了,说起来我们还是同年呢。”陈伯呵呵笑着,看上去很是自豪。 楚辞对陈伯的印象瞬间变得很好,一个豁达没有酸腐之气的秀才公绝对是值得结交的对象。 只可惜他有事在身,不然的话多交流几句也是好的。
第5章 怎一个惨字了得 书信摊子不像楚辞想的那样赚钱,他在这里坐了一早上,一文钱都没赚到。 楚辞忍不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叫个什么事啊?白白贴出去二十文钱,还在这傻乎乎的坐了一上午。 为了平复心情,他提起笔打开墨盒又铺了一张纸准备练练字。身为一个秀才,原主的字十分端方,看上去个个一样,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而楚辞出生于,毛笔字当然也是会写的。他跟风练过一阵时间颜体,而后又看上了瘦金体,还写过一段时间草书。 他的草书看上去恢宏大气,有一次配着一副画,还卖出了十几万的价钱。 买主是个暴发户,有钱了就想追求点生活品质,于是左求右求打听到了楚辞。楚辞那会刚上大一,用起钱来没有计算,第一个月就把一学期的生活费都花了。他要面子,自然是不可能回家去要,只能自己想法子弄点钱了。 他明着跟那人讲,让他爷爷画是不可能的,不过他无论是画还是字都是得他爷爷亲传的,问他要不要考虑一下他。 那人本有些犹豫,但是看楚辞一派斯文,自信淡然的样子,于是接受了。但他也说了,价钱可能就不一样了。大家和大家的孙子,那可不是同一高度的。 楚辞表示理解,当下便说你看完我的成果再付钱也行。 那人到底不想得罪楚大家的孙子,再看轻他也不能这么寒碜人,于是乎先给了两万的定金。 楚辞就知道会这样,然后拿着这两万块钱去买了颜料纸笔墨,而后画了一副四米多的《黄河入海图》,旁边配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八个疏狂的大字。 这老板叫赵大海,一看这画就不行了,当下是惊为天人,夸了又夸。楚辞在一旁做清高状,表示这只是小菜一碟。 因为太满意这副画,所以赵大海给的价钱也比楚辞预想的要多一些,足够他去享受一段时间了。 楚辞想到那个时候,更觉得现在真是苦逼。他倒是还想作画卖,但第一个,他的国画水平只能糊弄糊弄不识货的人,第二个,他也没有本钱去买颜料和宣纸,最后一个,估计这里根本就没人会买画。 他一边在心里叹气,一边在纸上挥笔写了一个惨字。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4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