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不能还晕火车吗?现在都是高铁动车,没那么容易晕。” “那你到了别的地方不也要坐公交车出租车吗?” 罗梅不想出去,总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你在家休息就是了,出去折腾什么? 母女俩仿佛天生的不和睦,每每都不欢而散。 罗梅摸了下肚子,其实她知道女儿是想带她出去转转,人活一辈子总不能困在这屁大点的地方。 俏俏嘴里头再怎么埋怨,不还是把所有事情都给她考虑周全了? 年轻的母亲深呼吸了一口气,抬起手。 “那个罗,罗梅对吧?你在这做什么?” 黄老板开门看到人有点奇怪,把杯子里的茶叶随手一泼,“进来吧,随便坐。” 办公室里乱糟糟的,墙上挂着各色羊毛衫还有那羊皮大衣,办公桌上还放着一个相机。 “是来要工钱的?” 有些事情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己这边刚遇到点麻烦,工人就过来了。 只不过没想到第一个过来的竟是二车间里最勤快的那个。 “罗梅啊,也不是我哭穷,你看我这么大的厂子,总有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我也没欠你们工资吧?你们现在来闹不……” “我不是来闹的。”罗梅打断了黄老板的话头。 “你看你就是……你说啥来着?” 黄老板想了想,哦,不是来闹的,“那你来干啥?” “我听说您的货在海上被人抢了。” “谁说的?”黄老板嘴犟,“我这货都上了船,货款都拿到了。” 罗梅压根不信这话,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货款拿到了怎么可能资金周转不灵。 上辈子的确过得浑浑噩噩,只知道厂长卷钱跑路了,欠她们的工资用那些山羊皮大衣、羊绒毛毯和被子来抵。 可眼下,罗梅脑子不要太清醒,“厂长,我想跟您商量个事。我不想在车间干了,我想给您做销售。” 凉白开险些把黄老板给呛死。 “你说啥?给我做销售?” “海盗这事一闹腾,您往欧洲那边的货暂时卖不出去,咱们厂的货会积压,您总得想法子把这些货给处理了对吧?我想转行当销售,帮您处理这些货。” 黄老板觉得这话有意思的很,“罗梅,你干过销售吗?” “没有。” 罗梅实话实说,她种地是一把好手,可这年头农业税还重的很,种地也顶多就是让家里人能吃饱,别指望挣钱。 生产车间工作经验丰富——服装厂、木料厂、副食品厂,还去饭店刷盘子传菜工作了好一段时间。 销售是她从没有实操过的岗位。 黄老板乐呵了,“你周姐卖保险就是做的销售,你们整天都瞧不上她。” 周姐就是黄老板的爱人。 罗梅解释,“没有,只是家里没钱也没法子给孩子买保险,我现在想做销售多挣点钱给她买份保险。” 黄老板乐呵了,照这么一说,挣了钱最后还是进他们两口子的腰包?你罗梅这不是白忙活吗? 办公室里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 “我知道销售不是谁都能干的,但有时候可不就得死马当活马医吗?不然你就打算看着这工厂垮了,那么多工人骂你八辈祖宗?” 黄老板听到这话有些不乐意,“就你这嘴皮子说话都能得罪死人,你能干好销售?” 他话音刚落下,办公室的门从外面推开,“谁要干销售?” 黄老板的爱人周姐进来,“小罗你要做销售?打算卖什么呀?” “你怎么来了?” 周姐递一屉肉包子过去,“怕饿死你,你们这是在商量啥事?” 罗梅先一步开口,“周姐,我想给厂里当销售,把咱们这羊毛衫皮大衣卖出去,给厂里解决没销路这个问题。” 给厂里解决问题。 周姐笑起来跟黄老板特别有夫妻相,“你这还挺无私的。” 面对这两口子的混合双打,罗梅反倒是格外平静,最糟糕的结果也不过是自己下岗没工作罢了。 还能坏到哪里去? “厂子倒了对我也没什么好处,但我做销售可以实现双赢。” 双赢。 报纸新闻上倒是偶尔出现这个词,周姐坐下翘着二郎腿看向站在那里的年轻女工人。 二十五六岁的模样,白净的皮肤溜黑的大眼睛,长长的辫子拖在脑袋后面,格外质朴模样。 “我也是做销售的,销售不是那么好做的。” 罗梅想起女儿的话,卖梳子给和尚。 “那是因为您没找对路子,咱们是小县城工人工资就那么点,您一份保险一年就要一千多,哪个工人舍得给孩子买?车间里的工人起早贪黑就是想家里多两个余钱,可不是想要把这些钱都贡献在保险上,末了家里没余钱还要紧巴巴的过日子。” 周姐听到这话愣了下,“那照你这么说,我这保险干脆别卖了。” “那也不是。”罗梅想了下,“周姐你应该把保险卖给手里头有余钱的,车间工人没那么多钱,县里机关单位的人倒是不差这个钱。您要是不怕麻烦还可以去市里去省城转转。” 周姐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看向她男人,“我觉得她说的有点道理。” 当官的有钱啊。 省城也比他们这小县城有钱,她可以去那里开发一下市场。 总比在县城里瞎转悠好。 黄老板想了想,“那要是你当销售,你打算把这些皮大衣羊毛衫卖到哪里去?” 罗梅还没开口,周姐瞪了她老公一眼,“你这不是在套人话吗?” 把这销售路子套出来,然后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 人家这是阳谋。 手段都摆在桌面上。 罗梅倒是没藏着掖着,“也没什么好遮掩的,我出国去北边。” 出国? 北边。 这俩词联系在一起,黄老板蹭的一下站起来,“苏联?” 他是个生意人,早两年靠着一点关系倒卖了点东西赚了钱,只是这种好时不见得一直都有,索性回到老家搞个工厂。 去年生意也还不错,谁知道今年就遇到麻烦事了呢? 罗梅这自告奋勇来做销售惊着了他,但让他大跌眼镜的,还是她要去苏联贩卖皮衣羊毛衫这桩事。 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小罗,你在苏联那边,有认识的亲戚?” 罗梅摇头,“没有。”富贵险中求罢了。 想要挣钱,就得把东西卖给最需要这小山羊皮大衣的人,苏联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纬度高天气冷,这种毛绒衣服在那边最不缺销路。 周姐倒吸了一口气,没认识的人还敢去,这胆子可真够大的。 “那你是有什么其他路子?” 罗梅笑了笑,“事在人为。” 她不是多有心机的人,这话再大实话不过,到了周姐和黄老板耳中,又主动变成了其他意思—— 有门道。 “这件事要不让你黄哥先想想,你看这样好了,你先回去上班,我们明天给你个答复。” 罗梅迟疑了下,想起跟着女儿一起看电视时,俏俏跟她解释电视里那些“阴谋诡计”,“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有时候不能太紧着。” 的确不能逼得太急,“那行,我不着急,厂长您和周姐慢慢商量着来。” 罗梅笑着离开。 这笑容让两口子犯嘀咕。 “你说,她真的没什么路子?”他咋不信呢。 就是个乡下女人,没有门路敢这么虎? “估摸着有,不过她这思路挺不错的,你有没有门道?” 黄老板叹气,“我哪有这路子,不能总麻烦战友们。” 之前是靠着老战友拿了一批紧俏货挣了钱,但不能总干这种事呀,回头万一被秋后算账怎么办? 周姐叹了口气,“那要不让她试试看?” “也行,中午的时候你请她去饭店吃顿饭,看能不能再问出来点什么。” 周姐点头,“成。” 货被抢了,人家那边说了不给尾款。 羊毛衫厂要是不能把原本那笔利润给找回来,那说不定真要倒闭了。 她可不想再过苦日子。 …… 罗梅在蹬缝纫机的时候发现还有肌肉记忆,只不过她今天上午干活慢吞吞的,半点没有早些时候那紧锣密鼓的劲头,一上午才做好一件大衣。
车间里的铃声刚响,罗梅就收拾缝纫机上的东西往外去。 周姐在车间外面跟人打招呼,工人们都客客气气的和老板娘寒暄。 瞧着罗梅出来笑了起来,周姐上前两步,“小罗你去哪吃饭?” “找我家二姐一块吃。” 到底是辛苦操持起来的工厂,真要是倒闭了黄老板两口子更心疼。 这不罗梅不着急,这两口子着急起来了。 中午饭这下有着落了,罗梅想着吃水不忘挖井人,便又提了二姑姐一句。 周姐反应过来,“那一起,我请你们吃饭,咱们去吃点好的。” 二姑姐陈建荷没想到兄弟媳妇竟然和老板娘搭上了线。 她有点犯嘀咕,但很快就被她俩商量的事惊着了。 去苏联做买卖。 陈建荷连忙去捡筷子。 周姐见状笑了起来,“吓着了?我也被罗梅吓了一跳。说起来前阵子苏联那边也不安生,现在去那里做买卖,能成吗?罗梅你跟我说句实在话,你在那边到底有什么门路。” 陈建荷是清楚这个兄弟媳妇的,她能有什么门路? 不是刚怀了二胎吗?怎么就想着去做销售了,这闹得又是哪一出? 桌子下面,罗梅轻轻碰了下二姑姐的脚,“是有点小门路,家里有人早些年闯关东去了关外,跟那边的人来往多。”
第5章 说服姐弟 陈建荷听到这话咬了口馅饼,这倒是句实话。 闯关东的是陈建荷三爷爷一家,只不过老两口去世十来年了。 跟那边往来少了很多,罗梅怎么知道还有这么一家子亲戚? 建东说的? 那这事,建东也知道? 这两口子都在胡闹! 这厢陈建荷心里头擂小鼓呢,周姐笑了起来,“难怪呢,有门路就好说。下午的时候你别去车间了,咱们商量商量看怎么弄。罗梅你放心,我周芳从不亏待人,只要咱们能把这买卖盘起来,回头我送你家孩子一份保险都没问题。” 罗梅喝了口水,“哪能让周姐您破费。” 陈建荷算是听明白了,这是为了给陈彦鹏买保险,可用得着这么折腾吗? 万一没搞成,岂不是还要得罪老板娘? 这顿午饭虽然有鱼有肉,周芳还特别大方的叫了猪肉韭菜的馅饼,但陈建荷吃的不是滋味。 离开这小馆子,她跟罗梅往车间去,等躲开周芳这才说了起来,“到底咋回事?” 陈建东两个姐姐两个弟弟,俩姑姐留在老家结婚嫁了人,俩弟弟跟着爹娘去外地工作落户在那边。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