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哪里学来的手段。 脑中划过少女方才侃侃而谈,明丽张扬的模样,眸色深了深。 另一边,崔九贞出了上房院子便瞧见候在门口的老人,忍不住快走了几步,“怎的是您亲自来了,东苑离这儿可不近,着个丫鬟小厮跑腿便好,我又不是找不着路。” 穿着灰朴袍子,有些矮瘦的老人笑了笑,带着几分慈爱。 “给大小姐请安了,老太爷那儿有贵客,怕下人冲撞了您,是以派老奴前来接应。” 这人是老太爷身边的长随梁伯,如今崔府的大管家便是他的儿子。 按理说,他的年纪都该颐养天年了,可偏偏还跟在老太爷身边伺候,三五日的就给原主送些东西,是以崔九贞对他倒是颇为熟悉些。 这会儿又听说府里来的客人,崔九贞有些好奇了,“到底是什么人,让祖父这般厚待?” 一行人边走边说着。 “您去见过就知道了……” 声音渐渐远去。 东苑里,崔九贞只带了两个丫鬟,跟着梁伯穿过回廊,绕过临水的抱厦来到翠竹园外。 只见梁伯上前对着两个肃着脸,锦衣便袍的人说了几句,两人便让了开来。 “大小姐,已经到了这里,老太爷就在里头,您自个儿进去吧,丫鬟们就让她们歇歇脚去。” 崔九贞虽有疑惑,却也没有反对,只点点头,经过那两个身姿笔直的男子时,脚步顿了顿。 余光瞥见那腰带上精致的暗纹,以及那黑沉的绣春刀,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心中形成。 府里来的贵客,且让身为曾是帝师的老太爷如此的,不会是那个人吧…… 翠竹园并不是一般的庭院,进了里头入目就是左右两块菜地,一片绿油油的,有的地方还挂着几个红红的东西,一看就是被打理的极好。 按照老太爷平日的习惯,此时多数在院子后头的池塘钓鱼。 崔九贞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后院的池塘前,果然,两道坐着身影映入眼帘,不远处还有四个穿着如外头看门的人一致,形同木头般地立着。 “祖父。”崔九贞按着记忆里上前请安,“……听说您有贵客,贞儿打搅了。” 老太爷已至花甲之年,两鬓斑白,面容虽多了几道皱褶,却依稀看得出曾经的英俊。 那简单的灰蓝道袍穿在清瘦的身上,显得更为精神矍铄,倒有几分肆意风流之气。 此时他眯眼一笑,连着胡子也抖了抖。 “你能主动过来看我这个老人家,倒也稀奇,过来见见人,讨样东西玩玩儿。” “原来先生就是想我的东西呢!”那个面朝着池塘,终于转过身的人笑道。 年约三十上下,面容和善,虽衣饰低调,却极为考究,隐约间透着股威严。 这样的身份,昭然若揭。 崔九贞刚想跪拜下去,那人却挥手:“起来吧,在这儿用不着那么多规矩。” “可………” “让你起就起。” 见着老太爷并未阻止,崔九贞自然应下,悄悄抬眼又看了看。 果然,自己没猜错。 这样的小动作自然不可能逃过两人的眼睛,放在他们跟前倒是有几分可爱。 “不必拘束,说起来我还抱过你,那会儿是两岁还是三岁?” 那人瞧出她的拘谨说道,似是想起什么般,有些追忆。 老太爷应声,“三岁,胆儿大的很,背着她祖母午歇的功夫,偷偷跑来的。” 这话说的崔九贞有些迷糊,也不知原主有这段往事。 那人点点头,“来,丫头,送你个小玩意儿。” 说着,要解下腰间的一块玉佩,哪只老太爷却道:“这个太贵重了,她消受不起,您手上把玩的碧亚就不错,孩子戴着也好。” 那人抬眼,撇撇嘴,“先生可真是的,一个玩意儿罢了。” 说着,到底放弃了解玉佩的手,将腕上缠绕的碧亚递过去。 老太爷却不置可否,示意崔九贞上前。 接下碧亚,她屈了屈膝,“九贞多谢您的赏赐。” 那人笑着,朝一护卫睨了眼,看向崔九贞:“今年十几了呀?” “回您的话,已经十五了。” “哦?许下亲事了?” 提起亲事,崔九贞默了默。 “……是……” 说着,在那人的指示下,小心翼翼地半坐在护卫刚搬来凳子上。 “许的哪家?” “王用敬之孙。”老太爷接话道:“多年前与我有口头之约,去岁才换过庚帖定下。” “也算般配。” “还成吧!” 两人说着话,竟自有一股随意之风。 崔九贞不好打搅,恰巧瞧见老太爷的鱼钩动了动,便拉了拉他的衣袖。 对于许久不曾见过的亲近,老太爷有些惊奇,倒也没在这个时候问出来。 “嗯?今晚够吃了。”老太爷拉了的钩子,一使劲,一条肥美的鲢鱼便甩了上来。 当下,便有人上去处理了。 旁边的那人瞧见,酸了,“这池子的鱼还挺认生,尽瞧着你了,半天儿也不见咬我的饵。” 老太爷听了哈哈大笑,意味深长,“哪里是瞧人,饵够大,鱼才能上钩。” 说完,他又看向崔九贞,“今儿个钓了不少,你就留这儿用饭罢!” 这话正合了她的意,忙道:“是,祖父。” 鱼钓够了,那人也没了兴致,干脆和老太爷进了内堂,崔九贞有眼色地亲自动手泡了茶。 虽全程有人盯着,可也不见丝毫慌乱。 得亏她从前也学过几手。 那人瞧见,怪赏心悦目,也就没让退下。 “……先生觉着之前的提议如何?”他吃了口茶,满口醇香,忍不住赞赏了崔九贞一眼。 【求票票呀!新书期间的票票很重要的,给了票票的,我爱你们一万年。】
第7章 推托 老太爷摇头,“您都管不住,更遑论他人。” 说着,不待他继续,又道:“我也老了,看不住。” 那人拧起眉头,有些无奈,“你平日里不也无事,教导个孩子罢了,府里的两个丫头不也是你启蒙的么!” 这说的就是崔九贞和崔元淑了。 “唉,您就甭难为我了,我们这几个老的都不合适,不如在后辈们中挑挑。”老太爷低头呷了口茶水。 “后辈中?” “谢家的小子就不错,听说学识过人,明岁若是下场,三甲有望。” “明岁下场?你是说谢丕?”那人赞同地点点头,露出一丝笑意,“倒是常听人提起,是个不错的……” 一旁的崔九贞听了个大概,仍有些云里雾里的,不过大致听的出来是想让他祖父教导个孩子。 眼前是当今圣上,而他膝下刚好有一个太子,这时候似乎才十来岁。 难道说,这位是想把太子塞过来? 她想了想书里所说,老太爷并未教导过他,而未来的朝廷可是被这位太子搅和的一团糟。 说句不学无术都不为过。 再瞧那人见老太爷不松口,又装模作样地自顾自叹了几声,说起别的,“先生真不考虑归朝?自打你离朝后,宾之也总想学你一般退隐,三番五次来烦我。” 最后一段话竟是带了几分抱怨。 两人并未顾虑崔九贞在一旁。 老太爷不置可否,抬了抬眼皮,“您瞧我这院子如何?” “田舍花圃尽有,甚好!” “如此,何必再去那乌烟瘴气之地。” “……”那人一噎,还待再说,却见一护卫行来通禀道:“爷,谢大人求见,正在院外候着。” 一听这话,那人顿时头疼,“他怎么又追这儿来了?” “许是宾之的主意。”老太爷哈哈笑道:“您还是放他进来吧,若是见不着您,恐怕他也赖着不走了,我这儿庙小,可挤不下。” 那人闻言,气呼呼地挥挥手,嘟囔着,“……真是哪里都不得清静。” 眼看着再待着不合适,崔九贞寻了个借口行礼,退出内堂,到了外头正好瞧见护卫带着一个身着绯红官服之人朝这儿走来。 崔九贞很快便知晓了他的身份,朝中姓谢,又身居二品的,也只有名臣谢迁了。 想到书里他的事迹,对此,又带了几分敬意,屈膝道,“小女见过谢大人。”
“你是?”谢迁有些识不得人,毕竟只听说过崔帝师的两个孙女,却未见过人。 按着这个年纪和衣着,应当是其中一人了,“先生的孙女儿吧?” 崔九贞应道:“是,小女是祖父的长孙女,名唤九贞。” 提起这个名字,谢迁有印象了,当初这名字可费了先生不少纸,他还和同僚打趣过。 这么一想,带了几分长辈的慈爱与特别,“都这么大了,果然出落的标致可人,难怪先生总挂在嘴边。” 崔九贞不知怎么接好,毕竟书里的原主和谢迁似乎没有过多少交集来着,她也不知道老太爷到底都说了她什么。 只能温婉地笑了笑,“您过奖了,祖父只是喜欢唠叨几句罢了。” “哈哈哈,说的是,先生就是喜欢唠叨。” 谢迁笑道,随后抬手挡住嘴,自以为一旁的护卫没瞧见似的,悄悄打听,“我过来,里头那位贵人可有说什么?” 崔九贞看了眼嘴角抽了抽的护卫,忍笑回复,“这个您得自个儿进去瞧瞧了。” 说完,她又福了福身,转而朝着另一边的厅堂走去。 谢迁见着没问出来,有些泄气,可一想到自己来此的目的,便又挺直了腰杆儿。 “咳咳,走吧!”说着挥挥手让护卫带路。 内堂里头,谢迁行过礼,厚着脸皮讨了杯茶水喝,总算解了渴。 “……您这不声不响地跑出来,可叫臣等好找。” “你这不一下子就找着了。”那位不紧不慢地睨了他一眼。 谢迁轻咳了声,道:“您还是赶紧回去吧,江南刚递来的消息,正等着您呢!” “无非又是那几件。”那位说着,到底搁下了茶碗,又突然发问,“你家老二今岁多大来着?” 谢迁疑惑,“刚好十八,您询问他做作甚?” “十八就有如此才学,倒是颇有先生当年风范,不如瞧瞧?”那位拢起袖子,思索着道。 谢迁不明所以,朝老太爷看去,哪知后者只顾着低头品茶,也不理他。 只道:“您若是想,回头我叫过来瞧瞧。” 听他们这么说,谢迁似是想到了什么,忙出声,“犬子前不久又丧了未婚妻,恐不适合近贵人身……” “又丧了?” 老太爷这才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来。 那位闻言,果真嫌弃起来,“那些个丫头怎的都如此命薄,真是晦气!” 说完,也没了心思再说其他,招呼一声后,背着双手离去。 几个锦衣护卫忙地跟上。 谢迁这才抬袖擦了擦汗,“我这还没歇会儿又得跟着跑。”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