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奶奶话问出口后,倒是慢慢的平静了下来,她看着孙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孙女这会儿的状况不好。这人实在是有些瘦,虽然大家都吃不饱,也都很瘦,可是孙女随着她娘在县城里,她娘也改嫁了,孙女的户口也迁走了,当年来迁户口的时候还说过,县城里的户口吃商品粮,可看孙女的样子,怎么比农村里的人还瘦? 于笑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奶奶,是我。” 在于奶奶看来,这笑容是比哭还难看:“你先进来,你一个人来的吗?晚饭还没吃吧?”心里微微有了掂量。 于笑点点头:“我……我刚从医院跑出来,我……”声音委屈巴巴的。只是于笑到底不是演员,不会演戏,所以管理不了表情,于是她就低着头,低头就没有人看到她的表情了。 在于奶奶看来,孩子是没有办法,才来这里的。她叹了一声气:“先吃点东西。”说着,她起身去盛饭。 锅里还有一些番薯米汤,放的水多,煮的稀巴烂的。因为晚上不干活,他们家人又多,所以晚上基本这样吃,这样容易饱,还能省粮食。虽然饿的也快,但是饿的时候都睡着了,谁知道呢? 一日三餐中,于家人早饭和午饭会吃的稍微多一些,晚上则吃的少一些。 不过吃的再少,男人也比女人吃的多,锅里剩下的量本来是几个男人分的,于奶奶给拿了个大碗,盛满之后,锅里少了一半。之所以用大碗,是想着这一小碗不够吃,锅里剩下的回头再去盛的话,估计就没了。 于奶奶把大碗的番薯米汤端到于笑的面前:“先吃饭,有什么吃了再说。” 于笑也不客气:“谢谢奶奶。”应了一声,她就狼吞虎咽了起来。饿了一天了,她是真的饿死了,又饿又累。看着她的吃相,于家人愣是看了好一会儿。不过很快,他们都吃了起来,多了一个人吃饭,不吃的快一点,他们的口粮就少一些啊。 于家的餐桌上也没什么菜,一碟子的咸菜、一碟子的萝卜干。于笑没有夹菜,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那吃到倒胃口的番薯米汤,对她来说,很是爽口。虽然水很多,但是她这会儿也渴,所以就是当茶水喝她也喝的爽,她甚至不用调羹,就端起碗直接捧着喝了。 这在于家人看来,这孩子是饿死鬼头胎的吗?想着在县城里肯定过的不好。 于笑三两口就喝完了,然后放下碗。 于奶奶心情复杂道:“锅里还有一些,我去给你盛来。” 于笑赶忙道:“奶奶不用了。我……我今天空手来的,连口粮也没有带,吃了大伙儿的口粮我已经过意不去了,我已经饱了,不用再给我吃了。” 不管是于奶奶还是众人,听到她这样说,心里对她的感官倒是好上不少。八年没见了,在于家人心中,她就是熟悉的陌生人,还不如邻里来的亲呢。但是和邻里相比,他们之间又有着玄妙无比的关系存在,那就是血缘。 于奶奶又叹了一声气,她对桌上的人道:“你们吃。你……跟我来屋子。” 于笑跟着起身,低着头跟在于奶奶身后。 到了屋内,于奶奶给她搬来一条凳子:“坐,你大老远的从县城过来,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于奶奶是个精明的人,性格也雷厉风行,她也不跟八年没见的孙女叙旧,直接问事情,“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们能帮得上忙的,看在你爹的份上,我们会帮忙。”这话也说的清楚,能帮得上忙的会帮,但如果帮不上个忙的,那也就没有办法。她对八年没见的孙女真没什么感情,这种没什么感情是一天天积累上的。刚开始自然是有感情的,儿子牺牲了,孙女是儿子唯一的根,对于儿媳妇带着孙女走,她之所以没有意见,是因为儿媳妇是老师,又是在县城里的,她以为孙女在农村肯定是不如在县城好的。 只是哪里知道,这一走就是八年,孙女从来没有回过乡下看他们,所以这份感情也就渐渐的淡了。 在于奶奶心中,孙女跟他们于家,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了,他们也不会去打扰孙女的城里人生活。却哪里知道,孙女突然来了。肯定是在城里过的不好了,所以才来的,这个于奶奶很清楚。 所以,看在已逝儿子的份上,他们能帮得上忙的,肯定会帮忙,但是如果勉强的,那也没有。说到底,老人家就是觉得孙女绝情,八年了,整整八年都没有来过,也没有来给儿子上个坟。如果说一开始孙女还小,不懂这些,那后来渐渐懂事了,十几岁的人了,总该来给她爹上个坟吧?还是没有。所以于奶奶对这个孙女,也是心凉的。 评论前十有红包哦!
第4章 于笑不知道于奶奶的想法,但是也能猜到于奶奶在想什么。说起来,她也不好意思开口,可是如果不开口,她要在张家人和余芳那里剥一层皮下来也没那么简单,毕竟她孤身一人。“我……我在县城里过的不好,我……我以前不懂事……”于笑没有隐瞒,把这八年原主在张家过的日子一五一十的说了。说着说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可怜原主,她也有些控制不住眼泪。
于奶奶听着,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她叹气着摇摇头,说到底,还是这孙女傻,不过那前儿媳妇也厉害,当初竟没看出来心里是个奸的。“那你现在打算做什么?这下乡的事情我们也不懂,已经报上去的名字可以去掉吗?如果要去掉的话,我们家里没什么本事,恐怕还得托你爹生前的关系。” 于笑摇摇头:“爹都去世了,他的关系能不用就不用了,他生前是英雄,死后我也不想让别人看轻他,来看爹的笑话。而且,关系要用在有用的事情,说不定将来于家会用到这个关系。至于下乡,我也愿意去,可以建设农村。” 听到于笑这样说,于奶奶有点欣慰,还知道维护自己的爹也不是那样薄情寡义,也许这些年是孩子还小,被前儿媳妇管着。 原主系统突然出声:获得程翠花21个好感值。 原主系统的突然出声把于笑吓了一跳。程翠花是谁?马上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是于奶奶。于奶奶给了21个好感值,这么多? 于奶奶道:“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于笑想了想道:“我……我今天差点被撞死,感觉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圈,我也想清楚了很多事。我妈她……她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一切都以那个家庭为重,我在她心里已经什么都不是了。我……我想把户口迁回来,我不想叫我爹户下没人。” 于奶奶道:“我见过我们这的知青,知青下乡户口都要迁走的,现在的户口在张家,到时候直接会迁到下乡的大队里。”意思是迁来迁去太麻烦了。 于笑也不纠结这件事,她又道:“我跟我妈谈了条件,第一个:我爸当初有两百的抚慰金,我妈拿了一百,我答应代替张家女儿下乡,但是要我妈给我五十的抚慰金。第二个:我爸的烈士家属补贴每个月给我五块钱,补贴我到十八岁,还有两年,这笔钱我妈在领,我要她一次性给我两年的烈士家属补贴一共一百二十。” 关于县城那套房子她要了五百的事情,她没说,这件事如果说了,她不知道于家人会不会争房子,于家人如果争了,余芳还会给她这些补贴吗?她也不知道。她打算拿这件事威胁余芳的。 当初她跟余芳谈条件的时候,她不知道原主变成了系统,只想着原主遭遇悲惨,她不如从余芳身上剥一层皮下来,也让自己下乡之后过的好一点。但是既然原主变成了她的系统,那么这些属于原主的东西,她要问一问她了,毕竟她和原主是公平的交易:“原主,除了以上两件事,我还向你妈要了五百的县城房子补贴,这个要跟你奶奶说吗?我就是怕说了之后,他们找你妈要,你妈见这件事捅开了,就什么都不肯给了。” 原主系统:“都给你,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没意见,我只请你帮蜜红,让她不要被那个穿书女害了,希望她这辈子可以过的好一点。” 于笑想了想:“那我就不说了,就当是威胁余芳的筹码。不过,如果于家帮我撑腰,帮我拿到那些钱,说明于家对你还是有心的,到底是你爷爷奶奶,我就从那房子的五百中,拿出两百五十给你爷爷奶奶,余下的我下乡之后也要过日子,你看怎么样?” 原主系统:“好,于笑,你真好。” 于笑:“……” 于笑和原主系统打着心里官司,一边听着于奶奶的话。 于奶奶仔细琢磨了于笑刚才说的两点,她提醒道:“你从你妈哪里拿来的,是属于你爹给你的东西,这是你应该拿的。但是,你是代替张家闺女下乡的,张家应该给你补贴,你想过要张家补贴什么吗?” 于笑还真没想过。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果然于奶奶想的通透。“我……我一时之间也没想那么多,请奶奶帮帮我。” 于奶奶道:“你跟我说说张家的情况。” “哎。张家叔叔和前妻有一子一女,长子今年十九,已经在工厂里上班,女儿今年17岁,在念高三。今年他们厂里有规定,家里只能留一个孩子,其他没工作的、没结婚的,都要下乡。我户口虽然迁到张家了,但是我不是张家的女儿,我爹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原本是可以不用下乡的,可是张家叔叔和我妈不舍得张娜下乡,所以让我代替她去。”这些都是于笑从书中得知,再加上原主记忆里得知的一些,然后综合起来。 于奶奶冷哼一声:“你娘可真是亲生的好娘。”以前真没看出这个二儿媳是这样的人。想来之前不愿意随军,可能还有里面的一些花花肠子。不过儿子已经死了,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了。但不管怎么说,于笑都是儿子唯一的骨血,不能这样叫他们欺负了去。他们别的没有办法,可为于笑下乡前讨点补贴还是行的。如果张家和余芳不给,大不了厚着脸皮给儿子的战友打电话,再不行就把事情闹大。看看国家是帮助这些没良心的东西,还是帮助烈士子女。 于奶奶心里有了一番计较之后,就道:“你坐着,我去叫你爷爷、大伯和三叔叫来。” “哎。” 于奶奶出去之后,没一会儿,就把于爷爷、于大伯和于三叔叫来了。对着自己的老伴和儿子,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说了孙女这些年的遭遇,听的于爷爷的眉头越皱越紧,不过于大伯和于三叔倒是平静了很多,兄弟死了,对于八年没见的侄女,他们确实没什么感情。说的难听一点,别说八年没见的侄女,就是八年没见的兄弟,又能有几分感情呢?更何况侄女? 可于爷爷和于奶奶是不同的,于父是他们的亲生儿子,历来子女忘记父母容易,而父母忘记子女却难。 所以,向来有不孝的子女,却很少有不慈的父母。 于爷爷抬手,下意识的想抽烟,可刚吃了饭,老烟斗没在身边,他只能放下手。“你有什么想法?”他问于奶奶。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