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瑎眼角浮现笑意:“当然是。”这也是她在这里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他看到闻瑎点头之后继续说:“既然我们都是朋友了,那你以后叫我郁山吧,等我们及冠,再互称表字。” “好。” 两人分别之时,晋郁山特意问了闻瑎家的地址,拿着纸笔记下来塞到衣襟里。 在这之后,闻瑎每天下午都去卢夫子家中上课。这时候,她已经是卢夫子的学生,而非私塾里普通的学子了。 五月末,闻瑎突然收到了晋郁山的书信。至此,两人开始书信往来。 早起晚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也是如此。 晋郁山期间来过一次,一来二去,两人之间越发熟稔。一月有时可多达十几封,大多是写近日遇到的什么趣事。 腊月十四号,闻瑎收到晋郁山的来信,说要来她家陪她过生日,让她不必回信,等着他来就好。 但是直到第二年,闻瑎院试的结果下来,县里拿着红花带着银两敲锣打鼓给她送喜的时候,她都再也没见过晋郁山,那封信是两人最后的联系。 她自然奇怪,亲自去找晋郁山,也找到了蔡家,没想到蔡天贤见了她也不似往常热络,一反常态,冷着脸告诉她晋郁山已经离开这里了。 正熙十一年,八月底,桂花飘香。 “瑎哥儿,您这次的名次可是院试第一,案首啊。明年考试,别人也能请你这个新出炉的廪生作保了。”同村的人都在向他贺喜,以后这闻家小子就富起来了。 秀才每月都能领二两银子,而且作为廪生,再加上每年县试找他作保的钱,一年什么活也不敢就有将近四十两银子的收入。 闻瑎十六岁便中了秀才,任哪个人都觉得她是前途无量,即使闻瑎家里的情况并不富裕,但是她模样俊俏,又是秀才,周围十里八乡却多的是姑娘想要嫁给闻瑎。 就这几天时间,上门提亲的媒婆已经来了五六个,开出的条件颇为诱人,如果她不是个女子,说不定真的会同意。 即使大齐民风比前朝开放,女子不用整日被束在家中,能在上街自由走动。但男女的地位差别,依旧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如果她以后能站在高位——想这么多干什么,她现在不过是个秀才,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呢。 闻瑎哑然失笑,她现在不过是个秀才,只是获得了科举的入门票而已。 凌昌县,林府。 林中水是凌昌县的县令,父亲是某州知府,亲姐姐又嫁给了正二品的吏部尚书袁景昌,生下了长子袁瞻,而今他的亲外甥袁瞻又擢升为大理寺左寺丞,前途一片光明。 因此,林家靠山大得很,可林中水没什么大志气,乐得在凌昌县当个县令。家里有钱,也未曾听闻他有鱼肉百姓、滥用职权的行为,名声还算不错。 而且此人颇为专情,只有一位夫人,一双儿女。 林中水正在书房里练字,气定神闲,林香照端着莲子粥闯了进来:“爹!” 林中水看着手下写歪的字,气得胡子都抖了抖,但是这是他一向娇惯的小女儿,打不得也骂不得,只好作罢。 “闺女,找爹什么事?”林中水看了一眼她手里端着的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他摸了一下胡子。“闺女,咱收收心,世上这么多小伙子你看不见,非瞅着你表哥干什么。而且他也不会听你姑母的话,更不可能娶你啊。” “爹,停停停!我没这个念头了。” 林中山一听这话顿时高兴起来,“你说真的!我的好女儿啊,你终于想通了,你表哥他根本就不是你的良人啊。我明天就让人把这洛泉郡所有适龄青年的名单给你搜罗过来,咱们慢慢选,不急。” 林香照撇了撇嘴。 林香照:“你能不能好好听我说完。” “好好,爹听你说。” “你知道闻瑎吧,我觉得她挺不错的。” 林中水的脸一僵,他自然是知道闻瑎,十六岁的秀才,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美后生。林中山自诩是个读书人,自然是喜爱闻瑎这类的后生,但是,“闺女,你是怎么想嫁给闻瑎的。” 林香照:“爹,你管那么多干吗,我现在就是想嫁给她。你必须得答应我。不然我还是要想尽办法去京城找表哥。” 林中水听见她闺女任性的发言,突然觉得脑壳有点疼,得嘞,这傻姑娘还是想着袁瞻那小子,婚姻大事,怎么能这么儿戏:“林香照!你给我先回去!” 到底是从小被宠到大的小女孩,林香照托人打听闻瑎的消息,暗戳戳地谋划着。 正熙十二年,初春,闻瑎拉着车到镇里买米面。 林香照比两年前张开了些,鹅蛋脸,柳叶眉,愈发娇美,整个人小巧的很,是那种不论男女都很喜欢的一种长相。 林香照一眼就看见了闻瑎,对身旁跟着的两个家丁说:“把这个人给我拦住。” 作者有话说: 经期的痛苦只有我们女生才懂,记得有次来姨妈我疼晕过去了(痛哭) --- 不负责任小剧场: 闻瑎:好麻烦,不去打招呼了。 晋郁山委委屈屈地穿过人群:考试顺利。 --- 谢谢捉虫~
第6章 闻瑎被拦住了去路,前后都是林府的家丁。 她把东西放到拉车上固定好,有些无奈:“林小姐,好久不见。你有什么事吗?” 林香照对闻瑎说:“你的车和买的东西我找人帮你看着,你跟我来。” “林小姐,我不想让别人误会,坏了小姐的名声。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告诉我就行。” 林香照的眼眶里带着泪,表情有些气愤:“我难道连你也配不上吗?还坏了你的名声。” 闻瑎:“林小姐,我不是这个意思。” 林香照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为什么你们一个两个都不喜欢我,我难道不好吗?为什么不喜欢我,呜呜,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了······” 闻瑎有些手足无措地安慰着她,听着她哽咽地说了一大堆话,终于搞清楚这姑娘可能是被她的表哥伤透了心,所以打算找个人随便结婚来报复那人。 “林小姐,别哭了,是他不懂得珍惜你,千万不要因为别人随意地糟践自己。” 林香照泪眼蒙眬,妆哭花了:“你根本就不懂,我那么喜欢他,我们小时候关系那么好,他为什么不喜欢我,为什么不娶我。等着吧,我一定要去京城。” 说罢,林香照愤愤离去。 时间回到三天前。 闻瑎家破烂的门板此时被敲得嘭嘭作响,伴随着快要散架的噼啪声,闻瑎甚至怀疑下一秒门板就会轰然倒地。 “闻公子,闻公子。老婆子我有大好的喜事和你说。” 闻瑎叹了口气,张婆婆啊,凌昌县远近闻名的金嘴媒婆,真是好久不见了。 “张婆婆,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吗?” 姓张的媒婆用袖子捂着嘴,语气雀跃:“闻公子,老身是来给你说亲的。” “我清楚的很,我们闻公子啊,天人之姿,学富五车,前途无量,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姑娘比得了的。前面几个就算了,老身这次给闻公子你啊,介绍的可是县令家的千金,那相貌啊自是不用说,漂亮得很,更别说姑娘的家室,嫁妆哦可少不了。” 媒婆越说越来劲:“姑娘年芳十五,八字又旺夫,娶了她闻公子你以后的仕途啊一定坦坦荡荡。县令大人可是跟我说了,只要娶了她女儿,你——” ······ 林县令的女儿,闻瑎愣住了,这倒是完全没想到的事。 闻瑎看她说得有些口渴,给她已经喝完的茶杯里又续上了一杯。 “张婆婆,我一心科举,更何况男人未立业怎么能成家,林小姐跟着我一定会受苦的。林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但属实是不能答应的。” 闻瑎好声好气地把媒婆送出家门,往她手里塞了一个荷包:“婆婆,望您在县令那里美言几句,可千万别拉了小生的面子。” 张媒婆掂了掂重量,这闻家小哥还挺上道,她眼睛笑眯眯地,连说几声好。 闻瑎重重地叹了口气,拿钱消灾罢了。 重阳节,闻瑎上山拜祭闻荣发。前日下了大雨,平日的路上现在到处都是泥泞,所以她临时换了另一条的路上下山。 祭拜之后,下山途中,却偶然看见了卢屹规,他拄着拐杖走到一座墓前,墓碑旁有一棵小树,上面系着红白两种颜色的长布条。 闻瑎不想窥探他人隐私,便借着树木的掩盖,从另一侧下山了。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师娘的墓,四年前去世了。 第二天,天刚亮,她就来到了卢屹规家中,在门外站了三炷香的时间,也没人应门。闻瑎想到老师已经年过半百,害怕他出什么意外,闻瑎从篱笆那翻墙进了他家的院子里。 屋内没人。 可是她和卢屹规相处的时间虽不算长,却很清楚他不是那种会毁约的人,两人前天见面时已经约好今日在他家中讲学。 闻瑎眼前突然闪过卢屹规在山上的画面,飞快往山中跑去。 是这里。 闻瑎看到眼熟的两色布条,在风中摇曳着很是醒目。 那是老师! 卢屹规躺在地上,身体冰冷,看着生死难辨。 “老师!你没事吧。” 闻瑎回闪过她爷躺在病床上呼吸停止面色惨白的模样,手抖得不行,和眼前的卢屹规重叠在了一起。 还好,还有呼吸,闻瑎艰难地把卢屹规背到背上带回了家里。 闻瑎把卢屹规身上简单清理了一遍,做了简单的包扎,把汤婆子塞到他的旁边。 跑去找张郎中,他却刚好不在,上山采药去了。 闻瑎去邻居家借了辆牛车,带着卢屹规去镇上看病,此时她身上的衣服已经彻底被汗水浸透了,脸色也几近惨白。 她到医馆的时候,看病的郎中还以为是她要来看病。 郎中给卢屹规把了一下脉,手在他的胸上按压了几处,又翻了一下的眼球。 郎中面露难色:“老先生年岁大,又曾吐过血,劳伤于脏腑,这是内崩之病。可积劳成疾很难治愈,又受了寒气。我暂且开几帖药,你先给他服下,但能不能醒过来,难说。我下不了定论。” 命不该绝,卢屹规昏迷了三天,醒了过来。 “老师,你终于醒了。” 卢屹规虚弱地睁开眼,身旁站着满眼红丝的闻瑎,眼下有很重的黑影,看着很憔悴。 卢屹规他张开嘴,气若抽丝,断断续续。 闻瑎:“老师,您不用说话了。我把事情的经过和您说。” 卢屹规的脸色依旧是灰暗的,只不过稍稍带了些许的血色。即使差一点就葬身野外,卢屹规也未曾漏出半分的后怕之类的情绪。 卢屹规缓慢地点了点头,没过多久又昏睡过去。
“老师!” 原来只是睡着了,闻瑎松了口气。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