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了座位舒适度的问题,闻墨教人专门做了绣垫,每个座位一个,配着楼里的搭配,和谐顺眼。 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家酒楼算是顺利完工,而它的名字,就叫“有家酒楼”。 作者闲话: 喜欢记得收藏呀~
第9章 正轨 此时正是艳阳高照的时刻,桃李街上一片热闹,尤其是在中街的酒楼,挂着鲜艳的横幅、打着火红的灯笼,不远处的空地上还有舞狮的队伍,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一旁第一次进京的青年见此,满脸疑惑的问道身边的大爷:“老人家,这里是怎么回事?怎么这样热闹?” 那大爷满脸笑容,眼睛都笑的看不见了,“小伙子,一看就知道你不是京城人!这儿,可是有名的”有家酒楼“!” “有家酒楼?”青年表示不理解。 一旁的年轻姑娘娇笑道:“这家酒楼的名字就是”有家酒楼“,已经在京城开了四年了,今日正是四周年的开店庆典。” “一家酒楼这样有影响力?”青年还是不太懂。 “因为它好吃啊!”大爷一边随着人群拍手叫好,一边道:“这家酒楼可是闻家的小公子开的,而且就连当今圣上都开口赞美过,尤其是这店对我们这些老百姓很友好,一个月能吃上它两三顿。” “对呀对呀,而且今日是庆典,老板说了,戌时前全部免费呢!”姑娘笑道,身边挽着自己的好友,一起期盼着今日的盛宴。 而作为有家酒楼的幕后老板,闻墨此时正窝在后厨里,和自己的得力大厨研究着新菜谱。 四年前,他在闻父闻母的帮助下成功开了这家酒楼,从刚开始的不景气,一直走到了现在的生意火爆,是闻父闻母不曾想到了。 至于这得力大厨徐阳,还是闻墨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 当年闻墨不过六岁,便站在小板凳上,在这满是烟火气的后厨中同徐阳倒腾着手下的菜。 闻墨用小半月的时间将自己记忆中一些较简单的菜谱默写了下来,而徐阳则是负责研究,一大一小两人在厨房中整整呆了一个月,终于有了巨大的收获,也是那时候起,有家酒楼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 虽说闻墨不会做饭,但他有一颗来自现代的的脑子,再加上精神系异能的作用,研究菜谱的事情不算难事,从最开始的油焖茄子、香菇板栗到后来的酸菜鱼、锅包肉……闻墨在不断的丰富着有家酒楼的菜品,而徐阳也战战兢兢,在研究菜谱的一线工作,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了闻墨的头号迷弟。 对于徐阳来说,闻墨就是他的恩人,从被人买卖的家奴,到京城中炽手可热的名厨,中间差的就是一个闻墨的距离,若是没有闻小公子,恐怕他现在还不知道在那家当下人呢。 “小少爷!快来尝尝!”徐阳端着一碗鲜香的菜放到了闻墨的面前,一脸期待的等着闻墨的评价。 眼前这道菜正是水煮肉片,在深色的汤碗中,盛着满满一碗飘着红油的汤,浅褐色的肉片薄薄的飘着其中,嫩绿色的香菜点缀在中间,如同万花丛中一片绿。 香浓的油辣味儿直直冲到人的鼻腔中,既鲜美又刺激,那味道久久不散,飘荡在空中,引得人食欲大开。 闻墨吸了吸鼻子,加一起片有薄有嫩的肉送入嘴中。 那是入口生香的感觉,汤的鲜辣刺激着舌头上的味蕾,薄薄的肉片又软又嫩,口感嚼劲十足,一种麻麻的感觉从后舌根升起,让人在感觉到香辣的同时却忍不住再吃下一口。 接着,闻墨又喝了口汤。 浓郁的辣汤中既有肉的鲜美又有菜的清爽,两种矛盾的口感混合在一起,被那火辣辣的感觉升腾,舌尖酥麻、额间冒汗,但吃着就是一个字——“爽”! “完美!”闻墨道,“辛苦了!” “哈哈哈,不辛苦,还是多亏了小少爷的菜谱呢,若不是少爷你同我一起研究,我还真做不出来!”徐阳挠挠头,憨憨的笑道。 他对于闻墨是十足的佩服,虽然闻小少爷并不会下厨,可是人家聪明还爱钻研,这一道道菜啊,都是在闻小少爷的研究下,才一步一步变成今日引人回味的珍馐。 至于曾经那个在闻墨手中的、能换圣上一个要求的玉佩,便是被闻墨用在了这家酒楼上——他用玉佩换了皇上亲自来酒楼用膳,有了当今圣上的招牌打出去,后来进店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况且有家酒楼的菜肴确实是一等一的好吃,这样一来正好打开了客源,源源不断、金银滚滚,赚得满钵。 在闻墨看了,将玉佩用在此事也不算浪费,因为他曾想到自古帝王多疑,万一他把一个承诺在手里握着十几年,握到了帝王心中有了别的心思,那么横竖怎样,他们闻家都会惹得帝王不顺眼,虽不能百分百确定是否会引发这样的事情,但以防万一、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意,闻墨便毫不犹豫的将那承诺用掉了。 而事后,闻墨不但获得了帝王亲自来品尝有家酒楼的菜品,还得到了一块圣上亲笔提的匾额,别提多大面子了。 至于那匾额,此时就在有家酒楼的大厅挂着,题词——八珍玉食。 作者闲话:
第10章 浮空寺 今日是四周年店庆,同时也是闻墨随家里人去浮空寺的日子。 此行只有闻夫人、闻墨和一干下人、侍卫,至于闻父和闻砚都还在忙着朝廷的工作,而闻岂、闻湛,前者早在一年前便自己组建了一支商队离开了京城,准备四处闯闯,后者则是在用功学习,准备参加明年的科举。 闻夫人带着闻墨去浮空寺,一来是想为四个儿子求平安符,二来是想带着幼子出来走走,踏青游乐一番。 此时正是春日,浮空寺的后山上开满了桃花,漫山遍野的桃粉是难得一见的美景,况且前段日子闻墨嚷嚷着要吃桃花糕,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去山上采点新鲜的桃花,一举两得。 用过午饭后休憩了一个时辰,闻夫人便带着闻墨坐上了马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浮空寺下。 十岁的闻墨穿着青色团花的绸衣,脖子上带着金玉的珠链,一张小脸白白净净,眉眼明媚,粉嘟嘟的嘴唇上正挂在一个小小的笑容。 闻夫人绛紫色长裙,妇人发髻上簪着白玉珠花,大气端庄,她笑吟吟的拉着闻墨的小手,准备向登上浮空寺。 此时阳光正好,侍女在身后为夫人、公子打着竹伞,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准备上山。 这浮空寺建在雁鸣山之上,是百年前修缮的寺庙,寺中的主持可以说的上是大召最有名望的得道高人,一卦千金难求,据说只给有缘人卜卦,最是受皇家、贵族的尊崇,因此浮空寺的香火特别旺盛,不论是贫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只要有了空闲,便会来浮空寺做做参拜。 雁鸣山虽然不算特别高,但爬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轻松,尤其此时艳阳高照,青色的石阶也被日光晒的滚烫,走起来也是惹人疲累。 闻夫人毕竟是女子,体力差些,便走着休息一会儿,而闻墨则是自己举着伞在前方,已经小步小步的同闻夫人拉开了几十步的距离。 看着幼子坚持自己走着,闻夫人脸上是欣慰的笑容,她吩咐道:“你们就跟在小少爷身后就行,听他的话。” “是。”两个侍女点头,随后便亦步亦趋的缀在闻墨不远处。 跟在闻墨身边的侍女都是专门训练过的,拳脚功夫不错,保护小少爷足够了。 而闻夫人则是带着剩下的人,慢慢走着,眼神望见了闻墨那小心的身影,都是信任与放心。 闻墨自己举着伞,悠悠的边走边欣赏风景。
这些年来,他过足了米虫的生活,唯一的工作就是研究菜谱、提高一下自己名下酒楼的生意,便再无它事,这样出来踏青倒是少有。 比起别人家的坤君,闻墨在外的可以说是名声大噪,一是因为他名下的产业发展兴旺,二是因为闻家小公子的乖巧聪慧是出了名的叫人喜爱,就连当今圣上都开口夸赞过。 毕竟在大召,坤君的数量稀少,哪一家不是使劲儿的宠?宠的多了,便也就惯了出来骄纵的性子,但偏偏闻家的小公子也是千娇万宠长这么大的,反而生得彬彬有礼,容易相处。 因此闻墨不过十岁,便也很多人家打着名号前来问亲,想的就是能早早给自家的小乾君定下一个优秀的坤君,又长脸又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闲话: 我发誓,下章出另一个男主!
第11章 不眠之夜 闻墨先陪着闻母去了大殿,拜了佛祖又求了几个平安福,之后便是吃斋饭。 按着闻母的打算,是要在浮空寺小住三日的,一来祈福平安,二来换换心境、修身养性,闻父和闻家三兄弟都忙着,便只能是小儿子闻墨来陪自家母亲了。 不过有家酒楼的事情,基本上除了菜谱,都不需要闻墨亲力亲为,因此这样来浮空寺住一住、吃吃斋饭,升华一下内心,也是不错的。 斋饭之后,闻母便同贴身侍女去后殿听经文了,而闻墨便领着身边的小厮阿年和侍女珑烟随意转悠。 浮空寺的后山很美,漫山遍野的桃花,在暖风中放纵的挥发着清香。 闻墨想着回去捣鼓点儿桃花酒试一试市场,便同阿年、珑烟一起抱着篮子在树下摘桃花。 阿年和珑烟都不过是十五岁的少年少女,看着这满山的桃花,心中尽是雀跃,摘桃花摘的很是起劲儿。 闻墨找了几朵开得异常旺盛桃花揣到衣袖中,看着天色微暗,便领着阿年、珑烟回到了寺里专门供香客住的厢房。 因为闻墨喜静,身边顶多留两个伺候的下人,因此即使是在浮空寺小住,他的身边也只跟了阿年和珑烟,至于其他侍卫则是安排了外院,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男厢房这边的内院中,只住了闻墨一人。 洗漱之后,阿年和珑烟都去了偏房,此时正房就闻墨一人。 初春的室内微凉,他推开竹窗,趴在小几上写写画画。 在米白色的宣纸边,就放着他带回来的那几朵桃花。 虽不过是个十岁的孩童,但握着毛笔的手一点儿不抖,将那桃花的形貌缓缓描摹出来。 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然后阿年和珑烟敲门问安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闻墨披上外袍,开门探出一个头,望着阿年、珑烟,以及门外举着火把的一众人。 那群人的腰牌闻墨认识,是隶属于当今五皇子的侍卫,说是要奉命搜查歹人。 圣上有十个儿子,近些年来他老人家身子不大利索,因此朝中也迎来了暗潮涌动的太子之争——没错,或许是害怕兄弟相残,圣上一直不曾立太子,但却曾名言过,到时候会将太子与新帝的圣旨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只要当上太子,便是当仁不让的未来帝王。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3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