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后的唐亦文有些愕然,随后他立马冷静下来,并对叶慈做出了非常明确且郑重的表白,各种情绪交织的叶慈,面对着夜色下,那个单薄脆弱的身影,终是无法彻底狠下心,做出了‘试试’的承诺。 两人的关系终于有了一份名正言顺的牵绊,可叶慈却始终难以适应从‘兄弟’到‘情人’的转变,唐亦文的亲热举动,叶慈总是勉强着接受,每到最后关头却总是不了了之,时间一长,唐亦文也不再自找没趣了,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个为爱人疲倦回巢时献出温暖、日日洗手作羹汤的男人;一个像女人的男人。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毕业,叶慈为毕业拍摄的电影作品被送往国外参赛,前无史例的学院殊荣再度为他赢得了关注,而当电影得奖的消息传回国时,他更是一跃成为了国内最受瞩目的新生导演。在异国他乡领回奖杯的那一刹,叶慈想到了很多,但让他想得最多的,却是唐亦文。 当A688看到叶慈那张幸福落泪的脸时,不由感慨,两人终于水到成渠,即便结局两人不在一起,起码这两人也算相互喜欢过,而不是一人的单相思。 结果满怀希望的叶慈迫不及待地回到家,推开门时,却意外地看见了两双陌生男人的鞋子。 叶慈皱了皱眉,走进大厅,一阵古怪的声响隐隐从他那扇房门里传出,他的眼睑神经质地跳了跳,极细微的动作却被镜头硬生生地记录了下来。 他缓缓走上前,推开了那扇门。 入眼所见,三具未着片缕的男人身体,交缠得难分难舍,就像与生俱来就不曾分开一样。 叶慈难忍地跑了出去,他或许跑得太急,或许别的原因,竟在路上呕吐不止,他狼狈地一屁股坐倒在地,眼神迷茫地看向了前方,一盏路灯孤单地伫立在不远处,没有蝉鸣的夏夜,安静又凄清。 夜色茫茫,仅一盏路灯又怎能照亮前路方向? 唐亦文不知何时站在他的身后,轻声细气一如当年初见:“无论你要干什么,我都接受,只除了分手,因为这不能都怪我。” A688被这剧情惊呆了,可她无法不被牵引着走,两人发展到这看似莫名,可一回想,许多镜头却早就有了种种暗示:初见面时,两人被光影对角分割的一幕;两人在一起后,唐亦文黑发戒烟后也没有戴上的眼镜;一开始的唐亦文动辄害羞脸红,后来却屡屡占据亲热主动权……这些细节无一不在彰显和暗示在这段关系中,两人位置的演变。 怪谁呢?难道要怪叶慈他一开始拒绝唐亦文,让他沉沦沾染上纵/欲的瘾? 还是怪叶慈在接受对方后,却始终不能在情感上更进一步? 还是怪唐亦文,坚守住了情感,却贞守不住男人的原罪? 还是怪这社会,让同志圈的性/爱发展得如此扭曲病态? 不管A688如何纠结郁闷,剧情还是不受影响地继续往下。 叶慈选择了离开。 而唐亦文也选择了离开—— 离开人世。 当叶慈越过或惊恐或好奇的人群,再次看到唐亦文时,他已经是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他的四肢扭曲,五官歪裂,没有了一丝熟悉的影子,医护车的到来显然无力拯救什么,唐亦文的身体被抬上担架,蒙上了一块白布,彻底终结了与世间的缘分。 叶慈呆站了半晌,忽地猛一抬头,却看到了匆匆赶来的唐亦哲。 唐亦哲阴冷地看他一眼,随后与担架一起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中。 镜头给了几秒的黑暗,画面再度亮起时,叶慈正带着妹妹,拿着刚办好的护照行走在入境通道中,四周人来人往的,他戴着顶鸭舌帽,将半张脸埋着,身影瑟缩得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叶慈!” 被机场条带拦在境外的通道口里,一个高挑的身影正伫立在那,他的声音高昂,容不得叶慈装作没听见。 叶慈回头看见的是那张午夜梦回了许多次,梦魇一般温柔又可憎的脸。 “亦文,”他轻喊出口,才发觉不对,“唐亦哲……你有什么事?” “我怕你在国外忘记,特地来提醒你一声,”唐亦哲笑道,“答应过的事一定要做到。” 镜头在唐亦哲那张脸上定格了好几秒,随后他的五官逐渐变化,再度回归正常画面时,那张脸已经老了十岁不止。 还是开场时,唐亦哲坐在车里的内景,他刚接到一个陌生的号码来电,他揉了揉额角,按下接起:“喂——” “唐先生,您再这么不配合下去,就算您没麻烦,也会有麻烦了。” 唐亦哲不由得冷笑出声,“警官,我们刚才还见过面,该说的我已经说了,还有什么问题找我助理就好了,他知道的比我要清楚。” “唐先生,其实…我跟你并不是才刚认识的,以我们的私人交情,你再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就好。” “警官大人也会攀交情?”唐亦哲嗤笑着调侃道,不以为意地继续打着方向盘。 “我就知道唐先生贵人多忘事,你还记得十几年的一个晚上吗,我与令弟和你……”未尽之语,却让唐亦哲猛地踩下了刹车。 “你是?”唐亦哲皱眉。 手机那端传来一阵轻笑,“就是你想的那个人。” 唐亦哲很快地恢复了平静面孔,“你到底想干嘛?” “我只想问你…后悔了吗?唐亦哲。” 久久,当画面渐渐黑暗时,才低声传来一句:“没有。” 电影尾声乐响起,故事悄然落下了帷幕,A688还在惊诧莫名时,影片画面却没有马上黑暗,而是放出了影片中叶慈推开房门看见唐亦文出轨被迅速剪去的那一段-—— 朦胧灯光中,唐亦哲袒露着的身躯面向着镜头,而另一具男性/luo露的身体,镜头也是摇摇晃晃地描摹着,完美健硕的身躯,刚毅的五官,就如同军人……什么?!A688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才明白那人竟是开场与结尾时出现的警官,而此刻的镜头竟是透过唐亦文的眼睛来展现的! 只见镜头晃动得缓慢而暧昧,随着某种韵律,就像一个人期待而轻柔的视线。 隐约一个声音轻轻呼喊着:“叶慈,叶慈……” 朦胧中,门被轻轻推开。 作者有话要说:这次是存稿君~
第07章 留白 画面一暗,剧终的标志亮起,一排主演的真实名字缓缓滚动在银幕上,不一会就归于虚无,A688恍惚着站起,再反应过来时,她已经身处系统影院外了。 她一边回味着影片的内容情节,一边点开了影片评论区。 影片放映至今,评论已过千条,大多褒贬不一,难统口径,没有产生一面倒的称赞,也没有出现过多恶评,鉴于评论者都是演艺相关的专业人士,评分能有6.1,算是新人中非常高的数据了。 但最上面的几条热评却是以贬为主: “再好的拍摄手法也掩盖不住剧本的苍白。” “一场故弄虚玄的风花雪月,剧本台词不够经典,暗示手法用太多,流于匠气。” “(精长评)渡苦海,不慈航-——论影片映射佛三宝文化是相得益彰还是生扯硬套?” A688一条条仔细看完,发现评论还是挺有水准的,但她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见的。 直到看到一条不算热评,却也获得了颇多赞同的评,才让她观影后一直梗结于心的情绪得以抒发: 《人生的留白》—— 作为一个曾经同样被系统抽中真实剧本拍摄的导演,我想说几句。 先不论整部电影的内涵,就细节刻画方面,有很明显的非虚拟剧本改编的风格,再加上该片上了新晋榜,证明导演是刚注册不久的新人,按系统售卖的剧本价格,导演根本无从挑选,因此我很肯定,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导演的真实经历。 相比起该片导演‘边缘文艺’的跌宕人生,我的人生履历就俗多了,拍三级片出身,钱权没有,年轻不懂事时找了个过气艳星作老婆,每天的工作就是拍老婆跟别的男人一起胡搞瞎搞,人到中年好不容易有了个孩子,工作忙起来也没时间陪,谁知道晚上孩子突然发高烧,老婆又不知道去哪鬼混,等我第二天回家……送孩子去医院都晚了。 当时我就血压升高,人事不知,再醒来,已经中风瘫痪在床,半死不活拖了几年就在系统里了。 我不知道别的导演是怎么拍摄自身经历的,但我知道,在拍摄那一幕幕熟悉场景时,我是很不舒服的,开机那一刻,我没法做到专业,饰演我儿子的小演员从沙发滚落地面的那一幕,我已然忘记自己是导演,我克制不住冲上前去,然后那个小演员很冷静地站起来,对我笑,叔叔,这条终于可以过了吧。 对,这条我给过了,因为这条我拍摄了不下十次,这是我第一次冲进片场,这证明我拍摄的这条太好了,太棒了。 再三申明,我不是个受虐狂,儿子发烧那一幕戏,我连想象都不敢,可为了让这部戏出彩,小演员的每个细微表情,我都要去研究,如何看起来更痛苦更真实,更具有戏剧性… 那些吐槽电影立意不高、内涵空虚的人可以闭嘴吗?! 真实剧本没你们想象那么深刻! 话说歪了,绕回主题吧,单以拍摄手法论,毫无疑问这是部优秀的电影,画面唯美,气质浪漫,很多暗示手法都用得很到位,例如一开场的黑伞、警察和唐亦哲三个物体间分割的画面隐喻,主角叶慈与唐亦文每次出场的镜头角度,几次三番掠过画面的爬山虎藤叶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台词确实不够经典,过于生活化。 我看评论大多纠结几个问题,一是最后片段,镜头以唐亦文角度拍摄究竟有何含义?二是警官问唐亦哲后悔与否。三是唐亦文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我认为这三个问题恰好是关联的。 首先,开场就表明了主角叶慈的死与唐亦哲有关,但镜头并没有太多给予主角死亡的细节对白,反而对唐亦哲弟弟的死再三提起,开场画面也选择在唐亦文的墓地前,警官也再三强调旧事,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其次,镜头曾多次给予这两兄弟争吵的画面,唐亦文说,人应该进化出翅膀,又说过死也要飞一下,大家肯定把这当作是唐亦文结局跳楼的暗示,但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有印象吗,唐亦文说自己就是为叶慈而生的,然后唐亦哲马上说,那我就是翻转你命运的人。 唐亦文最后的画面是,站在阳台,只看到腿看不见上半身,但毫无疑问姿势是前倾的吧?怎么尸体最后是往上仰躺着的呢?还有当时入镜的那一块衣角,大家都说是阳台晒出的衣服,镜头也不止一次给予主角宿舍阳台近景吧?有哪次晾晒衣服会挂在没铁丝那边? 我理解为,唐亦文所说为主角而生,唐亦哲说翻转命运,翻转命运有两个结果,一是唐亦文不爱主角了。二就是死亡,而唐亦哲就是给他弟弟带来死亡的人。并且一语双关,暗示唐亦文死亡姿势翻转可能是他所为的细节。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