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旸听了她的话显然有些局促,受人大恩惠了。从他妹妹进医院后,就全是她张罗的。 “月月,多谢你了,这要不是……” “你说啥呢青旸哥,我和小鱼是好姐妹,孩子将来也叫我姨。你就快去泡吧。” 林青旸出去后,梁满月才打开另一个布兜。 那里面是换洗内衣还有卫生纸、垫子、牙刷、牙膏、毛巾等。 “难受了吧?来,我扶你下地去洗洗。” 梁满月,原主唯一的朋友。京都人,爸妈都在政府工作,家里只有她一个闺女。 她们能成为朋友,全靠梁满月坚持不懈地对原主释放善意。 在宿舍,原主人缘并不好。 她很忙,忙着勤工俭学挣药费。除了出事那一晚被硬拉去给室友过生日之外,从没参加过她们的聚会,连和她们唠嗑的次数都寥寥无几。 因为原主内心敏感自卑又自傲。林青玉懂她。 自卑是因为京都。 自傲是因为老家。 在她认为自己在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的时候,梁满月,热情的梁满月是原主在偌大的京都感受到为数不多的温暖之一。 “怎么了,很痛啊?”她一直没说话,梁满月有些担心,她皱着眉,“可我妈教我,就得这么揉。你再忍忍。一会我再给你冲一杯通乳茶,那是我姥姥的方子,我妈说喝几杯就有奶。” “谢谢你,月月。”林青玉突然开口。 她看到这个女孩为原主做得一切,相信这也是原主想说的。 “你怎么也来这一套!你啊,差点把我吓坏了!以后再不能这样了,听到没有,林小鱼!” 作者有话说: 和我说下一本见的朋友让我看看你们在吗!!! 呜呜呜呜可能需要一点点鼓励
第3章 距离林青玉出院已经过去一周多。 她和哥哥住在原主租的房子里。 说是房子,其实是仓房改的。原来屋里除了一张炕、一套桌椅外就没有其他家具。不过房东大娘人好,当时看原主一个姑娘家,又给了她一些东西。 炕很大,棚顶很低。林青旸不知道从哪搞的稻草,编了张竹席挂在棚顶上,然后炕就被隔开了。 林青玉带着俩孩子睡在里面。 她穿越至今十天。 这十天,她磕磕绊绊地学习怎么做妈妈。 第一次喂奶,第一次给孩子换尿布,第一次在夜里被吵醒也心甘情愿。感受着怀里软软的小肉团,在他们纯洁无瑕的眼神下,她心底莫名升腾起一股不可名状的感动。 她不知道是受了小鱼影响还是怎么回事,看着这俩孩子打心眼里就觉得特别满足。 然而,眼前这个环境,显然不适合宝宝。 赚钱,迫在眉睫。 八十年代,要说来钱最快的,那肯定是做生意! 她兴冲冲地收拾出原主的全身家当—— 三十三块六毛五。 这是她之前做家教攒的。 她也不嫌这钱少,因为在这个年代,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五六十,大米2毛钱一斤,猪肉一块七一斤,电影票五毛到一块钱一张,冰棍儿几分钱一根,50平的房租每月不到9块钱。① 所以她这三十来块钱,别看大事做不成,但做小生意很可行。 她还要继续想,就听到门外传来跺脚拍衣服抖雪的声音。 是林青旸回来了。 上礼拜碰上街道办在招临时工修房子,一天五块钱。他年轻,身强体壮,报了名自然被选中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他带回来三十五块钱。 林青旸推门进来后就从怀里掏出一油纸包。他像小时候一样,有什么好吃的就献宝一般先给妹妹。 一双手冻得发红发紫,关节粗大,可他却毫不在意,举着豌豆黄笑嘻嘻地道: “最后一天,那大娘给我们每人都分了糕点。说是主人给的。对了,这钱你明天先还给月月,剩下的六十哥再想想法子。” 他哪有什么法子,这么说也不过是安慰妹妹罢了。 林青玉忽然觉得嗓子眼发干,酸涩瞬间涌向眼眶。 她接了豌豆黄,掩饰性地避开脸,紧咬牙关。 “哥,你也吃。” “哥不爱吃甜的。” 他们租住的小房子靠着京都北站,附近有小学有公园还有工厂。人流量很大,早上还有早市。 凌晨五点,刚喂了孩子的林青玉裹着大棉袄出现在了北站早市的入口处。 八十年代的早市,在林青玉眼里处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间烟火气。 许是还在正月里,几乎人人身上都带了点红。条件好点的是红毛衣、红棉袄,一般的也能戴顶红帽子,或者围块红围巾什么的。 她才往里走了走就感觉到那热闹的氛围: 这里有推着板车在人群里高喊着让一让的;有在热腾腾的蒸笼后头高声问着价格的;有推着血呲呼啦鲜猪肉随意靠在路边的;还有穿着皮围裙修车补胎钉拉链的…… 这年头的小吃早点可以说还相当乏善可陈,林青玉看了一圈,大多是馒头米粥炸大果子之类的。 又从尾走到头,她在心里定了个目标——煎饼果子。毕竟是后世火了那么多年的小吃,她不信赚不到钱! 更深露重的凌晨,月亮高悬夜空,大地尚还是深睡眠状态。 北站胡同里一间小房子就亮了灯,接着门开了,从里面蹿出一个大小伙子。他拉开屋檐下的雨棚,一划火柴往煤炉一扔,引火木屑就燃烧了起来。 而屋内,林青玉给孩子们换了尿布后哼着摇篮曲一手一个,轻拍着龙凤胎。 “睡吧,睡吧。” 等到俩孩子闭着眼睡得很安稳了,她才小心翼翼端盆出门洗漱。 洗了脸后,林青玉就开始调面糊,趁着旁边的林青旸在擀薄脆皮的时候,她先架上了铁锅,拎起豆油吨吨吨往里倒了半锅,然后又从里面的案板上端着个搪瓷盆过来。 “妹儿,怎么还掺猪油?” 林青玉挖猪油的手都没停,理所当然地道,“猪肉便宜,豆油多贵啊。”她又没用地沟油! 可林青旸还是一脸纠结的样子,就像自家要做啥黑心买卖一样。 “哥,人家也这样。这猪油也是咱们自己练的,干净着呢。”还有就是这个年代的人都瘦,吃荤油没问题,没后世那么多三高的人。 林青玉边倒还边让林青旸记比例,豆油炸出来的才金黄,所以猪油不能多。 “哥,这薄脆先炸一笊篱,这些卖的时候你再复炸一下,我特意没炸够时间的。要不还是我和你一块去吧?” “不用了,这风大的,你在家看着孩子。其实现在都不该让你出来的。”林青旸说到这儿还有些懊恼。 “这有啥,那还有人生了第二天就下地干活呢。” 林青旸说不过妹妹,最后的坚持就是不准她跟去摆摊。即使他已经给龙凤胎做好了摇篮。 是的,摇篮。为了以后出去带着孩子方便,林青玉特意让林青旸给做的。 说来也是巧,昨儿林青旸去废品收购站找铁皮油桶代替大煤炉,结果油桶没找到,却看中了几块木头。他以前跟师傅学过木工,算不上精通,但常见的家具都会。 在收购站花了十块钱买了木头和废车轮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到家后他自己就拼了板车出来。 摊饼的锅是在铁铺找到的,林青玉心心念念的油桶这儿也有。就是贵,讨价还价以后两样还花了三十八。 兄妹俩身上所有钱加起来不到一百块。准备了家伙什,又买了面粉鸡蛋等食材,最后身上就只剩了二十块的过河钱。 林青旸到早市的时候,天将将亮了,摆摊的人还不算多。 这里每个人都很忙,没人注意到新来的他。 他略有些紧张,深呼吸后,才开始卸家伙什。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直突突站在那儿的林青旸显得很突兀。 在他看不到的角落——胡同的转角。 林青玉头戴雷锋帽,围巾包了大半张脸,穿着极不合身,长度到小腿肚的酱色棉袄,脸上蹬了一双她娘做的碎花棉鞋。 她看着林青旸几次尴尬张嘴想叫卖,但都以挠头脸红告终。记忆里这个哥哥的性格就是这样,脸皮薄、不善言辞。 林青玉叹口气,正准备从转角走过去。一转身却撞到了人。 “不好意思。”她下意识地道歉。 “没事。”很清冽的男声。 林青玉做主播以来,什么声音没听过?但这把声音却还是吸引着她抬头,想要看看主人长得什么样。 这男人长得也特别好看。她心里蓦然就浮现那句: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他的好看和这个年代最受欢迎的国字脸不同,是更加符合林青玉审美的好看。 轮廓线条流畅,下巴很平,鼻梁挺立,薄嘴唇紧抿着,左边还有一个若有若无的酒窝。 眼睛略狭长,瞳孔之中仿佛有一点幽蓝,看人很专注,很容易叫被注视的人误会。在后世,这样的眼睛叫做看棵树都深情的桃花眼。 林青玉回过神,对着他粲然一笑,然后就跑到林青旸的摊子上。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把围巾往下拉了拉,那张秀气的小脸就露了出来。 她站在锅前,拿着木勺,笑盈盈地喊: “尝一尝看一看啊,现摊的煎饼果子嘞,有蛋有菜有薄脆,干净卫生!” 喊完脸不红气不喘,对着围在锅前的几个人道,“大娘买几张不?有甜酱有辣酱,大人孩子都爱吃!” “大哥,我们家可都是精面粉和的面,鸡蛋也是从乡下收的土鸡蛋!” “给我来两张!都要辣酱!这是多钱的?” “有三毛,还有五毛。五毛是啥都有,三毛的没鸡蛋和薄脆。你要哪个?” 林青玉这句话问得就很巧妙了,她不问“要不要”,而是问“要哪个”,果然,那大哥就被她带着走了,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五毛的。 跟着又问了句,“啥叫薄脆?” 林青玉指了指油锅复炸到金黄鼓小泡的脆片,“就这,也是用面粉炸的。” 她熟练地舀了一勺面糊到锅上,然后就用小木棍摊开画圆。没一会儿面粉糊就开始凝固,这时候的面粉都是能闻到小麦清香味的。 趁面糊没全熟她赶紧打了鸡蛋下去,不等刷酱,小麦和鸡蛋的清香就已经传了出去。 林青玉用着铲子翻面刷酱,然后又从咸菜盆里,没种咸菜都舀了点,最后放了片白菜叶子,加上薄脆就开始卷。 这两个煎饼林青玉是特意放慢动作的,就是为了叫这一圈人看了个够。最后装进油纸包里,递给人家。 “小心,烫!” 那大哥带着白色的劳保手套,但还是感觉到手心的热量。他早就等不急了,一接过来就迫不及待咬了一口。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