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澄安还想用皇帝非要封,他不敢抗旨为由,糊弄过去呢,没想到小黑球早就把他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萧明允。 谢澄安:“现在也没有人找我看病啊。” 说罢,谢澄安又立刻换上了欢喜的语气说:“你一直在专心地读书,所以还不知道吧,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会生病了呢,我迟早得转行。” 萧明允:…… 这话说的,很明显是心里还有怨气啊。 谢澄安的语气又弱了下去,说:“你会不会觉得,我开始追名逐利了,然后就不喜欢我了?” 萧明允:“当然不会啊,如果你想做那九五之尊,我也可以帮你实现,我是想要你真正的开心。” 谢澄安为了学习医术,付出了很多,排除了很多困难,也承受了很多压力。 他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可是一旦封爵,他基本上就跟做大夫这件事情无缘了,真的,没有人敢找爵爷看病的。 谢澄安:“像我们这种饭都吃不饱的人,哪有什么热爱啊,当初选择这条路,只不过是想自己找一条活路罢了。” 谢澄安挣到的第一文钱,是给别人熬药的钱,后来又认识了草药,学会了炮制。 卖草药赚来的钱,一部分交给他师父,一部分留给自己,再后来他又学会了把脉,这才开始真正的靠看病赚钱。 再后来,在萧明允和他师父的引导下,提出了水苗法,在天花一事上立了功,得到了名。 除了一些不好的议论,学医这件事情,一直在给谢澄安正向的反馈。 所以谢澄安就在想,干脆把这件事情坚持到底,看病救人多少可以积点功德吧。 如今这般,也不是他主动放弃的,他以为人们顶多在背后议论议论,该看的病总得看吧。 他的医术总是值得信任的吧,可是他却没有想到,那件事的影响会这么大。 一开始,谢澄安也想通过细水长流的相处,想通过一次又一次看病救人,来挽回自己的形象。 可是,已经没有人愿意找他看病了,他总不能由着自己的名声发烂发臭吧,多憋屈啊。 萧明允:“澄安,封爵以后的境况,不一定会比现在好,到时候除了寻常百姓,还有王公贵族,大小官员,会有更多双眼睛盯着你。” “到时候,你的言行举止稍有不妥,都有可能会被参上一本,你是圣上亲封的,行事不妥便是打圣上的脸,” “咱们在朝中没有任何的助力,万一圣上怪罪,轻则削爵,重则,可能连性命都搭进去了。” 谢澄安:“那我不出错不就好了。” 萧明允:…… 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不出错就可以避免的。 萧明允:“封了爵,就会有很多人想跟你交际,求你办事,帮或者不帮,都有可能会得罪人,我怕你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复杂的利益关系。” 谢澄安:“圣上不会给我实权的,就是个名义上的爵位,哪儿有那么多人巴结我?” “我也帮他们办不了事啊,再说了,圣上也不一定还愿意封我,如果圣上没有这个意思,那么我也不会强求。” “圣上若是准了,那么家里所有的人都能拥有一份光荣,再也不会被别人欺负了,不是一件好事吗?” 萧明允:…… 看来,他已经下定决心了。 谢澄安拉着萧明允的袖子,睁着那双亮晶晶的眼睛,抬头看着萧明允。 谢澄安:“不是还有你吗?我跟你保证,所有的事情都跟你商量,好不好?” 萧明允:“好,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么无论你要做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第165章 热热闹闹的开府宴 看到人偶的一瞬间,赵嵩确实回想起了很多往事,这个礼物他很喜欢,但是他很快就清醒了,无事不登三宝殿,小大夫有事求他。 赵嵩:“说吧。” 在老谋深算的皇帝面前,谢澄安选择出直球,他说:“圣上,您曾经说过要给我一个爵位的,这话还算数吗?” 赵嵩哈哈大笑了两声,说:“现在知道名利的好处了?当初,不是拒绝地很干脆么。” 谢澄安乖巧道:“当初是草民不懂事,被现实教育了一番才知道,只有圣上的恩赐,才能真正的护草民周全。” 给对方戴高帽子,十有八九能成,谢澄安刚说出口,就有一点后悔了,萧明允要是听到这句话,会伤心的吧。 可是他这么说,只是为了哄皇帝高兴,好得到爵位,他不是真心的,萧明允应该可以理解吧。 解决天花,加上祠堂现身,皇帝早有给谢澄安封爵的打算。 高手在民间,皇帝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谢澄安,而是为了鼓励更多的百姓,为朝廷解决难题,也是为了彰显天家的恩德,巩固他的仁君形象。 他暂时还不想恢复萧远之和萧思谦的名誉,所以就想给谢澄安封个爵,反正都是一家人,先让萧明允高兴一下。 谢澄安没有爹娘,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亲戚。 他的交际圈非常简单,跟王公贵族、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都没有任何牵扯,封他,对政治场上的影响很小。 就说经过两年多的观察,他发现谢澄安蕙质兰心,品行端正,所做之事也一直是在造福百姓和大庆,所以他决定封其为侯。 大庆的爵位,从上到下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五等,除了皇亲国戚和世袭,只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臣子,才有资格被封。 萧思谦曾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将军,简称大将军,武将中的最高官职,与丞相平级。 如果不是皇帝的忌惮,那么萧思谦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为了平衡萧明允的心理落差,皇帝决定封谢澄安为上瑞侯。 上瑞,意为最大的吉兆,足以表明皇帝对谢澄安的重视。 本以为,封他一个小小的男爵就够意思了,没想到直接封了侯,谢澄安有些受宠若惊。 侯爷上面是公爷,公爷上面是王爷,王爷上面就是皇帝,他现在是大庆第四尊贵的人了。 名誉上的侯爷,没有实权,没有封地,但是同享天家恩德。 比如一千四百亩田产,每年都能拿到六百两的岁银,一千石粮食,和一百匹岁布。 皇帝在淮安府选了一座宅子,赐给谢澄安做侯府,占地面积约三百亩,布局和装饰都有严格的标准,不可逾越也不可轻视,配套的马车也是侯爵的制式。 谢澄安:…… 这么大的宅子,都够开一家木工厂了,怪不得要那么多下人。 按制,侯府需设管事一人,三品官职,比张楚君还要高一级,府兵五十人,祠堂两人,典仪两人,回事处两人。 轿夫十人,马圈十人,厨房十人,茶水四人,花园六人,书房十人,随侍六人,寝室六人,执灯、巡更、洒扫、浆洗、米库、等等。 上上下下百余人,前庭后院每一处都有规定,能少但是不能多。 所以谢澄安才说,来得及,就算他用张楚君送的布,给他的小厮做了衣裳,张楚君也不敢不高兴。 光是听着,谢澄安就觉得头疼,可是想要这个名,就得接受这个名带来的所有的利和弊。 除了百年好合四个小厮,谢澄安要留用以外,其余下人,都有内务府安排。 宅子有皇家工程队负责翻新,不到一个月,侯府就可以住了。 谢澄安:“圣上,您能不能选一些,没有上进心的人伺候我?” 赵嵩:“哦?朕还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要求。” 谢澄安:“是这样的,草民本来就是……” 大太监提醒道:“侯爷,您要自称臣。” 谢澄安:“哦,臣,本来就是一介平民,有幸得了圣上的隆恩,封了侯,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对臣来说,这就是公鸡飞墙上,到顶了,所以不管是府兵还是仆从,有凌云之志的人跟着臣,心中定然憋屈。” “心里一憋屈,就容易出事,所以臣才想,要一些没有上进心的,安安分分地过日子就行。” 一来,谢澄安真的害怕底下的人多了,不好管理,二来,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让皇帝放心。 赵嵩:“康满福,吩咐内务府,选一些做事利落,又安分守己的,莫叫小侯爷烦恼。” 大太监:“是。” 赵嵩:“还有什么要求?都说来听听。” 谢澄安:“圣上给的就是最好的,臣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圣上岁岁安康,福泽万年,也好多多地庇佑微臣。” 哪儿敢有什么要求啊,谢澄安知道,皇帝有多忌惮他的大伯子和他的公公。 他明明想让萧明允替他效力,却还用他们的名誉威胁萧明允。 他只是想有个爵位傍身罢了,权利,田产,宅邸,多少人伺候,这些东西全都无所谓。 得到的太多了,就会遭人嫉妒,要求的太多了,也会让皇帝不满。 就算是王爷,也不能招募太监,只因为谢澄安是新封的爵,所以皇帝可以赐他宫女和太监。 不过,他们都有年限,年龄到了,想出府的,谢澄安就可以把他们放出去,慢慢的,全都都换成自己的人。 府兵里肯定有皇帝的眼线,不过谢澄安看得开,就像当初萧明允留着如意一样。 那些眼线正好可以替他告诉皇帝,他什么心思都没有,只想好好地过日子。 赵嵩:“你家那位,不跟朕叙叙旧吗?” 萧明允都快恨死他了,叙什么旧?连面都不想见,从一开始他就在外面等着谢澄安。 谢澄安灵机一动,说:“他呀,正在抓紧时间背书呢,为了更好地替圣上分忧呀。” 皇帝知道萧明允超出常人的本事,就算他们真的不敬,皇帝也只能忍着,甚至还得巴结他们。 不过,他们现在不是敌对的关系,所以谢澄安不介意哄一哄皇帝。 赵嵩:“他要是有你一半嘴甜,就好了。” 深更半夜,站在走廊里面背书?真是感天动地呢,但是只要把话说得好听,能把皇帝哄高兴,那么欺君之罪都可以不追究。 贪狼披了块山羊皮,装什么慈祥的老爷爷,萧明允双手着抱胸,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侯府的翻新需要一些时日,皇帝派了康满福和张观海,两个最能够代表皇帝的人,去淮安府宣读封侯的圣旨。 永安王的手下都让他们战战兢兢,御前的人更加怠慢不得,幸好之前慰问过谢澄安,张楚君哆嗦了好几天。 怂,孬,没出息,孙忠全在心里哼了好几嗓子,完全不记得,自己当初也很害怕陆青。 皇帝没有亲临,所以沿路的百姓不必跪迎,但是鸣鞭开道的禁卫军,和高高举起的回避牌。 禁军统领和大太监的官衔牌,防止百姓们冲撞贵人的大铁链子,都足以撑起宣读圣旨,这个严肃又庄重的场面。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8 首页 上一页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