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一个王朝来说,也是一件喜事,光明街上挂满了红绸,还有官兵在前面敲锣打鼓地开道。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尽管他们并不认识,但是并不妨碍他们送去真诚的祝贺。 不停地有人抛着金纸,还有人往他们的身上扔着香囊,整个京城喜气洋洋、鼓乐齐鸣。 谢澄安还是第一次见萧明允穿着红衣的样子,比那什么双仙图上的,好看多了,他正看得入迷呢,就突然被萧明允抱上了马。 为了祝贺萧明允考中一甲,谢澄安也穿得很喜庆,两个人共乘一马,画面格外地美好。 说起来,他还没有和谢澄安拜过堂呢,等有时间了,他要补办一场和谢澄安的婚礼。 他要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要给谢澄安设计一身,史上最最好看的婚服。 他要把整个淮安府都挂满红绸,贴满喜字,要用精美无比的花船去接谢澄安。 他要给路过的所有的人发喜糖,他的锣鼓队,要比今天的官兵敲得更加起劲,更加热闹。 新科探花带着自己的夫君游街,是前所未有的事,他们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有说萧明允不懂规矩的,也有羡慕他们恩爱的,可是萧明允和他最最讨厌的那个人的默契,突然就又来了。 萧明允:“想不想学骑马?” 谢澄安:“现在?不合适吧?” 萧明允高声道:“怕什么,圣上都要给我三分薄面的。” 萧明允带着谢澄安纵马疾驰,扔下榜眼和状元,扔下所有为他们喝彩的百姓们,从光明街一路跑出了京城。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百花齐放的好时节,萧明允带着谢澄安在郊外赏起了花,还去皇家猎场、马球场、等等有名的地方看了看。 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才慢慢悠悠地回到了京城,连琼林宴都没有参加。 不出萧明允所料,皇帝此时此刻,已经收到关于新科探花郎藐视天恩的弹劾了。 第二天,他们就要进宫面圣,皇帝就要给他们安排职务了。 有了藐视天恩的错处,皇帝便顺理成章地,让萧明允这位新科探花郎,去犄角旮旯的小县城里做县令去了。 萧明允:…… 哼。 萧明允懒得和赵嵩说话,那个小县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顽疾,等他去了以后就知道了。 进士们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回乡给家人报喜,一个月以后,他们就得各自上任了。 苏宣景也考上了进士,皇帝知道他喜欢机巧,所以就成人之美,把他安排在了工部。 苏宣景的愿望实现了,家人们都替他感到开心,那本《百工图》,萧明允也送给了他。 在苏宣景制作出第一柄远距离攻击武器——灵气.枪的时候,皇帝就在六部之外,单独成立了一个器部,以便苏宣景能够安心地研发这些超级神奇武器。 萧明允本想趁着这个空挡,补办他和谢澄安的婚礼的,可是献王夫妇的认义子仪式,就在这几天。 他更加讨厌皇帝了。 仪式十分繁琐,回到淮安府还没几天呢,他们两个就被叫去了相邻的衡阳府的献王府。 光是排练就排练了好几天,加上正式的仪式,祭祖,认亲戚,参加宴席,忙完这些事情,萧明允就该上任了。 从此以后,每逢重要的节日,上瑞侯府就都能多收到一份赏赐,也得多孝敬两个人了,杜文牧的工作量又增加了。 献王夫妇知道,皇帝只是想让他们约束约束谢澄安,所以才让他们认谢澄安做义子。 双方本来就没有交集,更没有什么感情,所以献王夫妇只嘱咐了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 比如安分守己,莫让圣上忧心,有时间就多读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注意自己的吃穿用度,不要浪费,管理侯府要恩威并济等等。 至于谢澄安是跟着萧明允去上任,还是继续住在上瑞侯府,献王夫妇不加干涉,只叫他逢年过节,常来走动。
第177章 萧明允走马上任 进士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回乡给家人们报喜,一个月以后,他们就得各自上任了。 萧明允和谢澄安也回了一趟三家村,上任以后,他们就不像从前那样自在了,回来看望父母的机会,会更少。 筑阳县的前任县令郝英,因为陷害谢澄安,被赵升的人溺毙在了一口井里,这件案子被断定为郝英酒后失足。 一个县的县令,不能由本地的人当,所以郝英的家人,早已经扶着他的灵柩回乡了。 朝廷新派给筑阳县的县令,名叫何雷,萧明允早就忘了他,可是他一直牢记着萧明允。 当初他失足落水,就是萧二公子把他捞起来的,要不是萧二公子,他早就没命了,更别说考上举人,当县令了。 有了这层关系,萧明允也不用担心他的家人,会被新来的县令为难了,这可能也是不要脸皇帝在向他示好吧。 萧明允和何雷简单的叙了几句旧,言语之间,他听到了一件十分令人惋惜的事情。 不管是哪个县里,出了一位新科进士,都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就像状元骑着马游街一样,温如玉正带着大红花,接受着乡亲们的祝贺,纪端睿突然从人群中冲了出来。 温如玉一时不慎,被纪端睿提刀砍伤,最终不治身亡,纪端睿被判了死刑,他的子孙后代永世不得参加科考。 白发人送黑发人,没有不心痛的,还是光宗耀祖的黑发人,即将大展宏图的黑发人。 温财主的衣服上沾满了纸灰,可他并不想去换,因为痛哭过,所以头发也是乱糟糟的,可是他也不想去梳。 曾经那个心宽体胖,把喜怒全都写在脸上的财主,脸上的骄傲一下就变成了憔悴。 一个县的卷宗,不能随便叫别人看,但是萧明允不一样,何雷把口供拿给了萧明允。 萧明允对纪端睿有一些了解,他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可是再往上考却一直考不上。 祖宅和田产都被他卖了,他在县里有一小间宅子,靠代写书信为生,日子并不富裕。 他心态不好,经常觉得别人在嘲笑他,还给他的儿子纪若愚,灌输了很多扭曲的思想。 他觉得自己读过书,会写字,他是比大部分人都强的,他的一生本该辉煌灿烂,实际上却一事无成。 同一年读书的孩子里,纪端睿是最早考上秀才的。 他的爹娘、邻居、夫子、同学、包括他自己,都觉得他会在读书这条路上,平步青云,可事实并非如此。 在考上秀才以后,他一样的刻苦,一样的勤奋,他没有骄傲,也没有懈怠,可为什么他就是考不上了呢?他一直都想知道答案。 在他看到温如玉,这个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真的在读书这条路上畅通无阻的人的时候,他心里的不解达到了顶峰。 为什么温如玉可以,他却不行? 他曾经也是站在巅峰上的人,他也曾被所有人仰视,被寄予厚望,被他们羡慕、祝福。 上天明明给了他极高的天赋,却为什么,又要让他停滞不前?有人可以回答他吗? 如果一辈子平庸,也就罢了,可是为什么,他明明站上过巅峰,却又要让他掉下来? 纪端睿说他杀人是因为冲动,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可是事已至此,他难逃一死了。 他的疑问,没有人可以解答,非要怪的话,好像也只能怪命运了,因为都说是命运弄人。 萧明允觉得口供上的话有些耳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因为自己的失意,就要杀了别人,这种行为难道会遗传吗?纪若愚也曾因为面子问题,把谢澄安推下了城墙。 一朵即将绽放的花,突然被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摧毁,就算他们并不熟识,萧明允也感到难过,好在案情清晰,凶手也被判了死刑。 筑阳县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太阳还没有升起,炊烟就已经升起了,他们依然希望今天的早点可以全部卖光。 顾客们依然会因为讲下去了价钱而开心,商贩们依然会因为遇到了不讲价的顾客而开心。 零工们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就等在了牙行的门口,希望今天也能找到活计,下人们依然要早起,把洗脸水给他们的主子端过去。 百姓们像往常一样,为了生活在忙碌,直到星星布满天空,它既照不亮夜归人的路,也温暖不了失眠人的梦。 有的人留在了那个悲剧故事里,有的人需要时间,来让伤口结痂,还有的人要往前走了。 谢澄安当然要陪着萧明允去上任了,皇帝让他去青州的冕宁县。 刚到地方,萧明允就知道这里的顽疾是什么了——土壤贫瘠。 不管种什么农作物,收成都不好,这里的百姓一直很贫穷。 冕宁县周围也没有茂密的丛林,所以也不能在这儿建木工厂。 萧明允隔空探物,从这个世界上非常遥远的另一端,召来一株奇奇怪怪的植物。 它有点像土豆,但是根部多为长条状,或者椭圆状,皮色发红,果肉发黄,味道发甜,萧明允叫它番薯。 越是沙质土壤或者石块多的土壤,种植出来的番薯味道就越甜。 在肥沃的土壤里种植,反而会使番薯在地上的部分生长过旺,这样一来,薯块结得就少,而且水分大,不甜。 时隔多年,萧明允又要开始种地了,他要让冕宁县的百姓,靠着种植番薯发家致富。 冕这个字,不好,天子戴的帽子叫冕,萧明允觉得冕宁县可能是担不起这么大的字。 所以他给青州知府发了一条短信,说他想把冕宁县改成番薯县,贱名好养活,知府上奏了皇帝,皇帝准了。 农作物的生长,不是谁说了算的事情,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的等待。 所以萧明允在忙完衙门的公务以后,还有很多空余的时间。 决定成立法阵部的时候,项元齐就在留意合适的人选了,萧明允正好有时间教学。 刚开始嘛,他担心他们不会运功,万一走火入魔了,那岂不是他把他们给害了? 萧明允不打算给法阵部的人,太高的工钱,他要让他们的工钱,跟其他的工人持平。 他想从一开始,就宣扬这样的观念,设置法阵并不比做木工、或者种田高贵,它和别的活计一样,都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 适合读书的人,就去读书,适合做木工的人,就去做木工。 喜欢种田的人,就去种田,喜欢经商的人,就去经商,让他们几个学习修行,只是因为他们几个比较适合而已。 就算被选中了,也不一定就真的适合,如果一直不开窍,那么他们也是会被淘汰的。 学习修行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件事不一定会有回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8 首页 上一页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