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程提出异议,“要是夫子没有地方住,是不是该把这个有炕的房间留给夫子?” “夫子会没有地方住?” 赵永平显然没想过这个问题。 曾明川明白了李一程的意思,“咱们村里没有夫子,肯定要从外村请,如果离的近还好,他可以每天回去,要是住的远,他想住在这里,那就要给他留个睡觉做饭的地方。” “如果这样的话……” 李一程转头看着两间厢房,道:“不如把两间厢房中间的墙打掉,把两个屋子合成一间,让学生们在厢房里学习,把正房让给夫子。谁来教书,谁就能免费住在这里,但他们只有居住权,等他们离开,这房子还是咱们村里的。” 赵永平眼睛亮起来,“一程这法子好!这房子虽然不大,但在乡下也算是宽敞的。这事就这么定了!只是,要去哪里找夫子?” 曾明川道:“赵叔,等我回去给县令大人修书一封,让他帮忙在城里和各个村里张贴招聘夫子的启示,每年束修十五两银子,免费住宿。” “你不是说拿出二十年银子吗?”赵永平心道,他这是变卦了?应该不会。 曾明川笑着道:“剩下的五两,我想当做奖学金。在学塾里成绩前三名的孩子,每个学期奖励五百个铜板。其他考试合格的孩子,也会奖励笔墨纸砚等。如果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会再给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及格,就让他退学。” “咱们一年分几个学期?” “两个。” 赵永平张大的嘴巴好一会儿才合上,当了官的就是不一样,怎么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呢?有了钱的奖励,还有谁不好好学习? 哪怕只有一个学期得第一,就能有五百个铜板。 五百个铜板啊! 一个壮劳力去外面干活儿,一天也就三十个铜板,这等于半个月的工钱啊! 一个孩子一年能花多少钱? 就算他要买纸笔,五百个铜板也能买不少。再说了,万一两个学期都考前三呢?那不就是一两银子? 赵永平心道:“这还会有人不来上学吗?” 曾明川又道:“我在家里最多待十天,希望在十天之内找到夫子,把此事落实了。” 赵永平道:“房子的事情好说,不用几天就搞定了,学生也肯定有,就差夫子了。” “我这就回去给王县令写信。”
第386章 【386】看望 因为要找人收拾王振光的房子,更要将曾明川捐钱建村里学塾的事情给宣扬出去,所以赵永平在河边的空地上召开了村民会议。 他一说出曾明川要拿钱出来建学塾,底下的村民就炸开了锅,嗡嗡嗡的议论起来。 “曾明川居然捐钱建学塾?” “不是说他是被皇上贬回来,捞不着当官了吗?” “那都是谣言,人家曾明川可没说过。” “看来他是赚了钱的。” “是啊!哪个当官的不赚钱?” “他只要不贪污受贿,多赚钱也没什么。” “……” 有嘴快的大声问道:“曾明川要捐钱建学塾?怎么个捐钱法?他捐多少钱?够用吗?” 赵永平笑着回答:“曾大人说了,他每年会捐出二十两银子,除了给夫子的束修,学生们学习好的话还有奖学金。” “二十两?” 有人倒吸了口凉气,他们忙活一年,恐怕也赚不了二十两,全家好几口,一年的生活费也只是要几两银子而已。 曾明川居然能每年捐出二十两? 众人的心中更加复杂了。 只捐出来的就有二十两,那他每年要赚多少钱? “这二十两里,给夫子多少钱?” “肯定不能少给了呀!我老婆娘家村里有个夫子在家里教书,他只是个秀才,所以束修不高,一个孩子一年是二两银子,他怕教不过来,只教了三个孩子。” “真是不少,一个孩子就要二两银子……”这人算了个账,“一个孩子二两,曾明川捐的这二十两才够十个孩子的束修,咱们村里这么多孩子呢!能够吗?” 赵永平昨天也跟曾明川提过,万一孩子多,夫子教不过来,恐怕要请两个夫子,这二十两银子快就不够了。 曾明川早就想好了,“赵叔,咱们只是给孩子启蒙,找个秀才当夫子就可以了,每个孩子的束修也就是二两银子。您尽管这么跟村民说,如果最后来上学的孩子超过十个,每多一个,我再补上二两银子。如果学生超过十五个,我会再找个夫子来。” 赵永平瞪大了眼睛,“那要多花多少钱啊!” 李一程笑道:“赵叔不用担心,我们既然开了这个口,肯定花得起这个钱。” 赵永平将曾明川的话转述了一遍,村民们的议论声小了不少。 有村民高声喊,“赵叔,奖学金是什么?” “奖学金就是对学习好的孩子的一种奖励。要是在学塾中的考试中考到前三名,每个学期会奖励五百个铜板。只要期末的时候考试合格,就会奖励笔墨纸砚。一年分两个学期,要是每次都考前三名,你上一年就能赚一两银子了。” “一年能赚一两银子?” 村民们再次惊讶了。 学习好居然能赚钱?不说一两银子,就是五百个铜板也很多了呀!没听说上学的时候学塾会给钱。 “村长,学塾招收学生有什么条件吗?” “咱们学塾只招收咱们望山村的孩子,只要年满七岁,想要读书的,都可以来报名。学费是一年三百个铜板,可以分期付费。” “一年的学费才三百个铜板?这么少?” “分期付费是什么意思?” “分期付费就是将学费按照每个月来收。咱们总有不富裕的人家,或者钱一时不凑手的时候,所以可以按月缴费。一年三百个铜板,去了寒假暑假,只有十个月,分到每个月就是三十个铜板。这样你们交一个月的钱,孩子们就能上一个月的学。你们要是交不起钱,孩子们就只能退学了。” 赵永平笑眯眯的,耐心的回答村民的问题。 这些话都是昨天曾明川和李一程教他的。分期付款这事儿他也是第一次听到,当时他的模样跟现在的村民都差不多,先是觉得不可思议,随后就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儿? 一个月才三十个铜板,壮劳力出去打工,一天就赚到了,赚一天的钱就能上一个月的学,这么划算的事情为何不做? “村长,这个学塾怎么报名?” 赵永平慢悠悠的将招生条件说了,“家里有孩子的,你们先回去商量商量,如果想让孩子上学,那就去我家里报名。只要年龄合适,学塾都收。但我丑话说在前头,开头五天是试读阶段,要是孩子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在课堂捣乱,或者回家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第一次会给他警告,再有一次,就要赶他回去了。我们请个夫子不容易,每个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我们不求每个孩子都能考中秀才、举人,但学习态度一定要认真。” 有村民喊道:“不用商量了,我家柱子报名。” 赵永平瞪了他一眼,“不用着急,等明天去我家里报。” 他又回答了村民好几个问题,看村民们消停了,他才道:“我们选中了王振光家的房子当学塾,他家的房子好久没有住人了,需要收拾卫生,重新刷墙,你们谁愿意来?” 有几个汉子毫不犹豫的举手,都是家里有适龄学生的。其他人则犹犹豫豫,有的是因为家里没有孩子,有的则是想偷懒。 赵永平点了几个举手的汉子,道:“明天辰时,你们准时到王振光家门口,我带你们进去收拾。” 见汉子们点头,赵永平才笑眯眯道:“曾大人说了,不会让你们白干的,一天有三十个铜板的工钱。” 刚才没举手的村民们顿时后悔了,收拾屋子,刷墙有什么累的,一天就能得三十个铜板?不用说,肯定是曾明川给钱,他怎么这么多钱呢? 可后悔也没有用了,因为赵永平说人够了。 事情说完了,赵永平说散会,突然有人问道:“村长,学塾的夫子是谁?” 村民们闻言,齐齐看向赵永平。 赵永平捋着颌下的几缕胡子,淡定道:“夫子还没有定下来,这件事曾大人会解决的。” 村民大会热热闹闹的结束了,村里有了学塾的消息让村民们很是振奋。 原本他们就知道读书好,读书的人不用在地里刨食,不用当泥腿子,可以穿干净的衣服,能在县里谋求更好的工作。 尤其是曾明川当了官之后,看到他的气派,看到他家里进进出出的下人,那种羡慕更深了。 如果我家的孩子读了书,是不是也能当官?当了官,是不是也能赚这么多钱,这么威风? 至于赵永平担心的,王振光的房子死过人,村民们压根就没想过。就像李一程说的,谁家的房子没有死过人?家人不是还要住? 赵永平召开村民大会的时候,曾明川和李一程没有参加,因为他们抱着孩子去了魏民生家。 跟老师一别也有两年多了,他们回来了,于情于理都是要去拜访的。 魏民生看到曾明川,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看到李一程怀里的曾容远,又欣喜的笑起来,他的学生都有孩子了。 看着老师又哭又笑,曾明川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师母看着曾明川一家三口,心里也是欢喜的。 她家魏民生教了这么多学生,最有出息的就是曾明川了。而且曾明川也特别孝顺,哪怕在外地当官,也经常写信过来,还经常让他家的下人来送粮食。 尤其是看到活泼可爱,嘴巴又甜的曾容远,她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人上了年纪,就是喜欢孩子。 她抱着曾容远不舍得放手,李一程干脆把孩子给她,他去厨房做饭。 师母怎么好意思让李一程一个客人做饭,连忙放下小远儿去帮忙。 小远儿也不恼,乖乖的坐在曾明川怀里,瞪着大眼睛听曾明川和魏民生说话。 魏民生被曾容远的乖巧模样给稀罕坏了,冲他招招手,“到爷爷这里来。” 曾容远看看曾明川,曾明川冲他点点头,把他放到地上,他迈着小短腿,几步扑到了魏民生身上,甜甜的叫了声“爷爷”。 “好孩子。” 魏民生抱起曾容远,只觉得整颗心都要化了。 曾明川起身,走到魏民生身边,将曾容远抱了回来。 “老师,这小家伙沉着呢!” 魏民生瞪他,“你是觉得我老得连个孩子也抱不动吗?” 曾明川陪着笑,“当然不是,我是怕小远儿压坏您。” 魏民生冷哼了一声,道:“小家伙有字吗?” “没有。”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4 首页 上一页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