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下意识忽略这迷路的时间有些长,以及苏定和卫家间的矛盾。 只是当王进进入大营,看到大营内的仆从,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按理来说,军中大营是不该有仆从的,可苏定偏好享受,他是暂代的大将军,想怎么做,其他人也拦不住,就让这些仆从进入大营了。 可现在看着这些仆从慌乱的模样,王进有些奇怪,问道:“慌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王将军,大将军,大将军走了。”有个仆从看到王进后,颤抖着开口。 走了? 王进险些没有反应过来,匆匆进了大营后,看到空荡荡的大帐才意识到这个走了是什么意思。 苏定不见了。 王进掉头就去了苏家家眷所在的位置,因着苏定也舍不得女色,苏家的一些女眷也都在大营旁边的营帐内,王进掀开帘子一看,女眷也都不见了,甚至营帐内还散落着一些金银首饰,显然是收拾的时候不慎遗落下来的。 掉在地上的首饰都来不及捡,可见对方是走得有多仓促了。 回到大营,王进忽然发现桌案上有一张纸,拿起来一看才发现这是苏定写的告辞信,看完信上的内容,陷入深深地沉默。 王进迟迟未归,其他将领也有些奇怪,几个人找过来,就看到王进发愣的样子,正想调笑两句,就从王进口中得到苏定带着家眷跑了的消息,一个个的都彻底傻眼了。 苏定之前伪装得还不错,虽然略显草包,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可因为他带兵也算听话,还知人善任。除了卫家出事后,苏定的突然上位让其他将领感觉出一些问题来,大部分将领都还觉得苏定不错,对苏定掌控安远府也算信服。 可现在,卫轩一带着大军回来,苏定一边指挥其他人挡住,一边掉头跑路的行径,让他们只感觉自己之前是被猪油蒙了心了,怎么就看不穿苏定的真面目呢。 “苏定都跑了,那我们还要挡着卫将军吗?”有人问了出来。 说实话,到这一步,问话的人是不想挡了,他本来就不想和卫轩起冲突,更何况安远府本身兵力就不足,要是起冲突,打不打的过不说,死伤肯定是惨重的。 要是苏定还在,可能他们还要再纠结一番,毕竟拒不执行军令是大罪,可现在苏定自己都跑了,那他们还挡个什么。 …… 姜淮跟着大军一起回来的,不过他倒是没有跟着去安远府,而是准备载着羊毛去城外的住宅,毕竟就算打仗,羊毛的处理也不能耽误了。 最主要是姜淮还稍微记得一点剧情,所以对卫轩的情况不担心,也不觉得会影响到自己这边。 看到姜淮如今真就靠着羊毛做生意,卫轩眉头一直皱着,他对姜淮的印象不算深刻,可也知晓一个世家子弟突然从商,这是多巨大的转变。 距离安远府还有一段距离,卫轩抽空和姜淮道:“之前你无依无靠,也只能靠经商赚些银子,等安远府稳定下来,就不用再经商了,不然姜太傅都要责怪我没有好好照顾你了。” 至于姜淮什么的流放身份,卫轩也不在意,等他回到安远府,安远府就在他的管辖范围,姜淮就可以恢复以往的生活了,至于朝廷会是什么态度,卫轩也不在意。 只要朝廷在开始的时候忍了,那之后也不至于为了姜淮的事翻脸,说到底,姜淮在这盘棋当中还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棋子。 唯独萧靖昭,卫轩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照顾对方。 不用经商? 如果这是在他刚到安远府,姜淮可能会接受,但是现在的话,姜淮觉得自己还挺喜欢这种赚钱的感觉,而且靠人不如靠己,如果是要过着伸手要钱的生活,还不如自己赚钱呢,起码花起来不心虚。 只不过姜淮也清楚,卫轩不是别人,对方对自己是有些熟悉的,如果他不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而是直接说自己喜欢经商,很容易被对方看出一些不对劲来。
第34章 眼看卫轩要离开,姜淮忽然想起来一桩事,他曾经在军中看过的账本。 之前没想到卫轩,他就忘了,现在想想,卫家通敌叛国的罪名当中就有将兵器甲胄贩卖给蛮族的,这算是一个铁证了,可如果是他看到的那些账册,显然在卫家出事之后,依旧有人在偷偷地贩卖武器,这件事必须和卫轩说一番。 不管能不能抓到那个人,说不定可以借此洗刷卫家的一部分冤屈。 听姜淮说完,卫轩其实已经有了怀疑的人选,毕竟就他现在了解情况,在卫家出事之后,苏家获得了最大的利益,而且要说起来,掌管军需后勤的一些官员也是苏家的人手。 因着苏家是皇帝安排过来的人,苏家要控制一部分军需,卫家最后还是选择了退让,毕竟卫家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军权,若是后勤也要手掌握,多少会让皇帝起芥蒂之心,不如后退一步。 只是退一步,便是步步后退,他以后不会再退任何一步了。 想到卫家如今的惨状,卫轩脸色渐冷,转头离开。 对于安远府的情况,卫轩自觉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果非要打一次,哪怕他不情愿,那也是要打一次的,只有先进了安远府,他才能谋划未来的事,所以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不会有任何的惊讶。 然而等卫轩来到安远府前才知道什么叫出乎意料。 安远府显然是乱了一阵子,从守城将士的脸上就能看出,但城门大开,一群他熟悉的将领官吏都站在城门外,一副恭迎他入城的样子。 卫轩下意识阴谋论起来,该不会是想诱骗他入城,然后借机诛杀他吧,这样也免了双方将士兵刃相向。 只是等卫轩在戒备中将整个安远府都掌控住了,连巡逻的兵士都换上了自己的人,其他人依旧没有什么反应,反而一副很是放松模样,看起来居然都不太信任自己的兵士,这让卫轩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卫轩怀疑自己这不是出去了几个月,而是出去了几年,不然怎么连其他人在想什么都想不通。 直到卫轩了解到苏定的命令和动向后,才算确定这里面真的没有阴谋,安远府的将领官吏都是觉得苏定不靠谱,还不如就让他进城来,至于卫家的案子,那就得让他自己来处理来。 …… 姜淮一直在关注卫轩这边的情况,知道卫轩将安远府掌握住了,也知道卫轩安顿好了安远府后,带着大军前往京都,说是要去献俘,洗刷卫家的耻辱。 安远府的消息本来不会太灵通,可因着卫轩抢夺的牛羊马数量太多,安远府附近根本消化不了,各地商户闻讯赶来采购,自然也将各地的消息带来了。 “本来还有人怀疑卫家,可大将军带着那些蛮族的战俘一路走过去,谁都不吭声了。” “那皇帝是不是也不吭声了?” “谁知道呢,听说皇帝还不敢让大军到京都附近,离得老远就在石溪关将卫将军给拦住了,肯定是觉得冤枉了卫家,心虚了。” 走在路上,听到附近的路人这么说着,姜淮停下听了一段,感受到了一点不一样。 放在之前,安远府的人对皇帝还是有敬畏之心的,而现在随着消息不断传来,这种敬畏心也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于皇帝的一些怨怼。 加上天高皇帝远这句话也不是空话,安远府的百姓自然也就不那么在意皇帝了。 不过显然,这样的情况对于卫家是有利的。 而京都,百姓的消息是更加的灵通,自然也都知晓了卫轩这边的消息。 京都百姓对于卫家的感情没有安远府那边深,但是卫家几代积攒下来的威名也让百姓对于卫家通敌叛国的事半信半疑,只是朝廷查到的证据确凿,百姓明面上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现在,卫轩带着俘虏的蛮族贵族赶往京都,一路上大张旗鼓地宣扬他进入蛮族腹地的事,又有各种证据佐证他的话,百姓们也就也半信半疑的。 而京都的官员则是一个个的都沉默,因为他们的消息是更加灵通,对于卫轩在西北草原到底做了什么,了解得很是透彻。 哪怕他们想要怀疑卫轩是在撒谎,可那缴获的战利品,俘虏的蛮族贵族官员,以及几千骑兵去上万骑兵回的事,让他们很难说这是在骗人。 那不是骗人的话,岂不是卫轩当真在蛮族的地界搅了个天翻地覆,那再看卫家通敌叛国的罪证,这时候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而且按照卫轩给出的证据,通敌叛国的事似乎是苏家做的,而当时揭发卫家的人正好就是苏家的,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就有些显眼了。 说到底,卫家几代人的清誉在这一刻还是起了作用,如果卫轩不出现,卫家只有一个人躺在病榻上,并且眼看着不太可能翻身,哪怕有人站在卫家,也没有办法为卫家清洗掉罪名。 可如今卫轩回来了,并且是带着大功劳以及军队回来的,一些两边摇摆的人就会有些偏向卫家了,哪怕这些偏向很轻微,可落到皇帝眼中依旧很危险了。 大安宫内,万籁俱寂,宫女太监做事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丝毫的动静,生怕被皇帝注意到,然后惹得皇帝心烦,被脱下来打一顿板子。 在宫中,被打一顿板子大概率的结果就是死亡,哪怕没有死,后面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皇帝沉着一张脸看着送上来的奏折,卫轩如今离京还有百里地,可其他人却都已经上书要重新审查卫家叛乱一案,甚至暗示说苏家的问题,让他要秉公处置,让皇帝仿佛又回到了前些年。 明明他已经是皇帝了,可却还像是当皇子时,想要提拔一些官员,要被劝谏,想要营建宫室,也要被劝谏,下达一些政令还要被官员阻拦,这些年好不容易将权力收拢,而后除掉了他的眼中钉,可如今却像是一切都回来了。 “卫家……”皇帝声音轻得不能再轻了,可殿内太过安静,以至于一旁服侍的宫女太监都听了个清清楚楚,身子微微颤抖,皇帝这话暴露的信息太多了,不该他们听到了,可现在听到了,结果会如何,可想而知。 皇帝深吸一口气,扫了眼殿内的宫女太监,让侍卫进来收拾人,只留下一个贴身大太监没有离开。 次日,皇帝主动提出要重新调查卫家通敌叛国一案,并且很快地就查出原来的事有猫腻,而罪魁祸首就是苏家,立刻将苏家人给下狱了,并且发圣旨给卫轩,为之前的行为解释,同样也是为卫轩表功,封卫轩为镇西侯,这个爵位虽然比不上镇国公的爵位,可也差不到哪里去。 可以说,大周承平已久,勋贵想要封侯极难,更别说卫轩这侯爵是可以一直传下去,含金量极高。 如果没有卫家之前的事在,皇帝要这样敕封侯爵,必然会有其他官员反对,可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这算是对卫家的一些补偿了,而且卫轩的军功确实卓著,就没有人再反对。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0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