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萧靖昭的出现则是让皇帝看到了希望。 一个有野心,身上却也带着污点,出身又卑贱的人,正是合适的人选。 萧靖昭背后没有势力靠山,想要往上爬,那就需要有人来做靠山,而皇帝岂不就是这最好的靠山,更何况因为姜淮的关系,对方在卫轩那边也会受些重用,两只手都往他身上推,想不往上爬都难。 至于说对方爬上去后会不会反水,皇帝冷笑,只要对方收了自己的好处,这就是一个天大的把柄,他爬得越高,这个把柄的威胁就越大,皇帝不担心对方敢反水。 皇帝的想法其实也没有错,但凡萧靖昭的身份换一下,那问题都非常大,哪怕他提前说开了,可等到后面,其他人还是会对他有所怀疑,这种怀疑是很难改变的。 但问题在萧靖昭的真实身份,卫轩不可能怀疑他,其他人就算产生怀疑,等那时候萧靖昭身份一公布,也没有人信萧靖昭会投向皇帝这一边,皇帝只会落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41章 萧靖昭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皇帝的接触,毕竟他就算如何地大开脑洞,都想不到皇帝会在他造反这件事上出一份力。 经过这些天的教学,学徒们基本上都掌握了基础的急救技术,甚至还被姜淮教授了一些很日常的急救措施。 掺杂在一大堆的急救教学中,并没有什么人感觉到这些急救法有多重要,只是姜淮教了,其他人也就这么学了。 为了节省时间,在后半段时间里,不少学徒都是上午当学生,下午就当老师去教授将士。 如果这些学徒教的是别的,普通将士可能会松懈地对待,可面对或许能让自己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技巧,被教授的将士一个个地都学得很是认真,有哪里不懂的也踊跃询问,生怕自己哪里学的有错漏,耽误了救命。 当然,其实也有一些人不太在意,可其他同袍都态度认真,他们也不好太随意,只能合群地一起认真起来。 学徒们是第一次当老师,而他们认定的老师则有两位,原本跟着学习的大夫以及姜淮。 原本学习的大夫且不说,作为学徒只有老实听话的份,偶尔趁着师傅心情好才能学到点东西,至于没听懂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只能趁着师傅心情好才敢问,至于一有不懂就去问,没有哪个师傅脾性这么好,或者说有,但是他们也没有遇到过。 而姜淮则不同,姜淮对待他们的态度意外的平和,之前因为学的有些快,有些不懂的,畏畏缩缩地问了下,姜淮不但没有生气,还让他们有什么不懂的立马就问,这样的态度让学徒们有些不适应,但更多的则是心中暗暗的惊喜。 而姜淮这样的态度,加上他们初次上手教的人其实算是军中将领,等到教授普通将士时,态度也就模仿着姜淮的态度了。 学生忐忑之余,老师态度良好,有问必答,不懂的第二天来也会告诉你答案,普通将士哪里遇到过如此和谐的师生相处,一个个学得更加卖力,甚至一些学的确实慢的将士,别的学习进度快的将士还会主动帮忙。 毕竟他们这么多人,尽管老师们有问必答,可要让其他人一直问下去,时间就耽误了,而他们每天学习的时间也就那些,这么耽误下来,最后耽误的还是他们自己的时间。 不光如此,一些学会了的将士甚至还开始教身边的人,尽管教的时间不长,但是也算打个基础,好让后续学起来更容易 军营之中剩下那些还没有学到的将士一开始对这所谓的战场急救是有期待的,但是也又畏惧,那就是害怕自己脑子不好,到时候学不好,心中各种忐忑。 可是被同袍们教就没有这么多心理负担,哪怕学得慢了点,可因为学习进度本身就慢,有大量空闲时间自学,或者和别人请教,进度居然也不差太多。 卫轩巡视军营时发现这个状况,一开始都没想到是将士们自发地学习,只当是教学进度就到了这个程度,却不想陪同的将领看到这一幕也很是吃惊。 毕竟卫轩日理万机,对这件事了解不够也正常,可他们确实跟着整个计划一起走的,自然清楚教学进度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而了解清楚情况后,卫轩又仔细地在军营中观察起来,发现这件事带来的另一个好处。 军营中的人很多,但是大部分将士之间的关系其实说不上多么亲密,毕竟定安卫之前经过一场大败,不少将士都阵亡,如今军中新兵老兵混杂,关系都有些疏冷,大部分人都是只和一些特定的人,比如同乡之类的关系稍好一些。 虽说这样疏远并没有多少问题,但是关系更亲密点,在战场上也是有好处的。 而现在,因为教授战场急救的技能,不少将士不得不主动地和人接触,这么一接触,感情就培养出来了,师生同窗又是战友,军营内的氛围比之前好了不少。 …… 杨石是定安卫普通将士,一月一次的营假,带上军饷归家,家中人带到他回来都高兴得不得了,让他在家好生歇着。 只不过家中人让他歇着,他哪里舍得看着家里人干活,自己却什么都不干呢,也跟着忙活起来。 家里人一边干活一边闲聊,只不过家中哪里有什么新鲜事,问的自然就是杨石在军中的事,他们对于军营还是有些好奇的。 或许因为招募的将士大部分是安远府本地或者附近的人,加上卫家对军队管辖严格,百姓们对军队倒算不上多么的害怕,只不过热情也不会太热情到哪里去,毕竟军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不过自家人是将士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害怕的,杨家一大家子都好奇地问了起来,还聊起了军营前段时间招了从医学徒的事。 这事当时可是让不少人忧心了一阵子,有人猜测是不是军营里出现了什么严重的疾病,才让这些学徒去军营,但是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果真的是严重病情,那找些学徒去岂不是耽误事,甚至有人借此猜测可能军中有病情,但是将领舍不得多费工夫,就随便找了些从医的学徒去糊弄人。 这件事姜淮并不知情,毕竟他当时一直在军营内,出来也是在家中待着,没有什么闲言碎语传到他耳边。 后来府衙察觉到这些谣言的不对劲,出来辟谣了,一部分百姓相信卫家不会这样做,可还有一部分百姓半信半疑的。 于是杨石一回来,家里人就忍不住聊起这事。 杨石闻言面色涨红,怒气冲冲,毕竟他可是享受过这次学徒入军营的好处的,眼看在外,居然有人给这件事抹黑,自然无比生气。 杨石眉毛竖起,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反倒是让杨家人有些奇怪。 “石头,你咋这么气?”杨母问。 “大哥,别气别气,这都是外头瞎说的,我们都知道,卫将军肯定不能干这么缺德的事。”杨木,也就是杨石的二弟一看大哥这样子,就知道外头那些谣言都是假的,军中真要有什么事,杨石哪里会不知道的,更别说提起军中就是一副自豪的模样,赶忙安慰道。 杨石听到杨木的安慰,喘了几口气,压下心底的愤怒,也知道他难得回来一趟,杨家人肯定不是想惹他生气,只是这事应该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才会让杨家人知道,继而好奇地和他说。 “娘,二弟,以后这些事你们少掺和,卫将军对我们如何,外人不知道,难道我们安远府的人还能不知道,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搅浑水。”杨石正色道。 “这事说起来,似乎是一些外来人开始说的,后来大家才慢慢聊起来,唉。”杨母叹了口气道,虽然头是外人起的,但说到底,之所以闹这么大,还是安远府本地人在说。 杨石生怕他们不明白情况,胡乱猜测,将军营中的情况一一说明,说起军中教授的一些急救手法,更是骄傲不已,毕竟这代表了军中对他们的关心呵护。 杨家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发现一个问题,杨石进军营前,其实口舌有些笨拙的,也不太爱说话,可如今居然说话格外伶俐。 这参军不是会强健体魄的吗,怎么还锻炼了口舌。 其实这倒也正常,杨石算是第二批学的将士,学之前他也是不善言辞,只是学习总是要发问的,和同袍互相练习也需要开口,而其他人询问他,他也得回答,就这么锻炼下来,倒是练出了一些口才。 最主要的他现在说的正是杨家人不懂,而他又会的事,更加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说起来才这么的顺畅。 至于杨石说的那些急救措施,杨家人其实并不太在意,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离自己很是遥远,不过见杨石想要教他们,也都乐意学一下,技多不压身,再说,儿子/大哥有这么高的兴致,他们也不好驳对方面子。 更何况,要是学会了,以后再有人提起军营的谣言,他们也好反驳啊。 一家人都跟着学了起来,只是因为时间关系,杨石其他的都是粗略的教了教,主要还是教他在军中刚学到的两个日常用得上的急救手法。 急救手法本名叫什么有些绕口,他们军中都称这个为救噎住的人,救掉河里的人,简单又好记。 前一个急救他们都尝试过,虽然暂时还没有人噎住,但确实能感受到有股气从喉咙反冲出来,至于第二个急救,鉴于学徒们提过按压力道大点可能会压断肋骨,以及对嘴吹气有些超出他们的接受范围,第二个急救措施都是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基本没有什么人真上手实验。 万一真压断肋骨呢,这伤筋动骨的,又不是真人命关天之际,只为了练手,谁都不敢这么做。 杨家人正练着呢,屋外忽然一阵嘈杂,呼喊声响起,杨石听出声音似乎是隔壁家的婶子。 杨石走出屋门往外一看,就看到隔壁婶子抱着孩子,两手提着孩子的腿,上下晃动,似乎是想要抖出什么东西来,而被提着的小孩面色通红,两手扒拉着喉咙,显然是吃什么被噎住了。 杨石来不及多想,快走几步走到隔壁,邻家婶子泪眼婆娑间认出了杨石,却根本顾不上和他打招呼,一边抖,一边试图去拍孩子后背,只是猛拍几下也没有什么效果。
第42章 “婶子,虎子这是怎么了?”杨石没有敢轻举妄动,怕自己判断错误。 “他偷吃豆子,我刚要拦他,结果他抓了一大把,直接塞嘴里,然后就……”婶子抽泣着解释。 确定了症状,杨石才敢动手,一把从赵家婶子手里将虎子给抢了过来,一手握拳抵在虎子的腹部,一手紧紧抓住拳头,使劲往里用力几次,虎子抽气了几声,几粒黄豆猛地吐了出来,这才顺畅地恢复了呼吸。 赵家婶子还没来得及着急,就发现杨石已经将虎子给救下了,紧紧抱住虎子,看向杨石的眼神满是感激,而虎子也哇哇大哭起来,显然刚才的事把他给吓到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0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