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赵有胆虽然在府城没走,却没住进城里,而是跟他的兵一块儿在郊外弄了个庄子,建起大营住下。 到了营寨,因他的衙役衣裳,再加上赵有胆的名帖,敖昱倒是没受什么刁难就给迎了进去。 敖昱将一百二十两银子,以及一对金簪奉上——对,他私吞了一多半~ “赵将军,这是今年的孝敬。我们顾家人都知道将军的好,从今往后必定孝敬不断。” 赵有胆一笑:“好说,好说。” 敖昱磕了个头头,起身走了,并未多说其他。 但有时候能进门,就已是能说明顾清瑶和赵将军确实是有几分交情的。 又过了两个月,正是农忙,这期间说是要下来开赌坊的卧虎山盗匪,却还不见踪影。 期间敖昱可没闲着,他先是让顾家主杀了几头猪,包了饺子,卤了肉,陆陆续续送去了赵有胆的军营。收了士卒的破衣裳回来,帮他们缝补。敖昱还赶了几辆大车,接生病受伤的士卒到安朗县来修养。 他甚至还弄了些大爷大妈过去,给士卒净面梳头。值钱的,不值钱的,反正至少半个月内,总少不了干点亲近的事儿。 赵有胆知道顾家要巴结他,并不阻拦。可后来他就觉得有意思了,他手底下这群兵是什么人,他最清楚不过了,现在他出外头一逛,竟然莫名有种……他们被换了人的感觉? 不是说过去脏成狗的家伙能看出人模样来了,是那个精气神。过去这群狗子在寻常日子里就是一群废人,现在有超过一半人眼睛都是亮闪闪的,朝那一站,都比过去挺拔些,更有人样子了。
第233章 (捉虫) 入了军营 233 今日本该是轮休的日子, 可他看见该轮休的那个百人队还都在呢。甚至他们建起来后,就没怎么用过的校场里,竟然有了不少人在打熬力气。 有聚起来小赌的, 却不过是三两人, 且赌得十分没趣, 几个人都蔫头耷脑的。 他找人问了问,单人独个的答:“想攒一笔钱,回来置办个家。”有爹娘妻儿的答:“得给家里留点儿了。” 赵有胆笑:“你们倒是长良心了, 挺好的!可不就得这样吗?这才有奔头。” 他也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 但他领兵的经验——别逆着多数士卒的想法说话。 自然也少不了士卒问他,何时再驻扎到安朗县去? “那地方的人, 人性好。”“对,若能在安朗县安家,必定是极好的。” 这群士卒又开始咒骂当年李家的不对,骂完了自然又开始乐呵地议论自己杀得是如何应该, 昂首挺胸一副英雄气概——李家那些衙役, 放在现代的法律体系里, 全嘎了还真不算冤枉了谁。不过, 这群兵痞也不能说好人。 这年代的人,全员恶人。 但即便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也不是好人,夸奖时也要朝好处夸。像对士卒就得说他们杀的人都是该死的, 他们是为民除害。敖昱若碰见了卧虎山上的盗匪,那自然得说他们义薄云天。 赵有胆:军心还真给那混混招去了。 对于未知, 赵有胆有些犹豫, 他想拒绝顾清瑶再来。可人有时候真的是念谁,谁反而来。 敖昱第二日就来了,这回是带来了一车毛桃, 另有一车山楂干、乌梅干,毛桃发给士卒吃了,山楂和乌梅架起大锅熬了两大锅山楂乌梅汤,赵有胆都喝了两大碗。 这酸酸甜甜的味儿,过去他是不喜欢的,可现在…… 赵有胆虽然是招安的出身,但自认为已经足够约束士卒了。自来到了葵城,对当地百姓说不上秋毫无犯,但也最多有点小偷小摸骗吃骗喝,欺男霸女,或明目张胆勒索抢劫的行径,绝对没有。甚至当地人欺生,买东西常常多要他们的。 葵城上下,还是视他们如瘟疫,有点倒霉事儿就朝他们身上栽赃。小孩子追逐打闹,挨打的那个就是“赵家匪类”。 他们是客军,在葵城该是当地负责吃喝的,可最近送过来的吃食越来越慢,也越来越污糟。赵有胆心知,这是前段时间他送银子送得太猛了,非但没能把人喂饱,反而让人生了贪心。 对比之下,顾清瑶带着安朗县的人对他们做的这些,确实让人心中热意翻涌。 敖昱这回还带了几个家里会写字的老书生过来:“我姐姐前些日子知道了一个要朝靖州去的商队,可让他给诸位带家书。” 士卒们顿时大喜,排了队上来写家书。 又有人过来问:“你们顾家可有要嫁的吗?中庸男女都可以!” 这几回过来问的人挺多的,敖昱便揣着手道:“我安朗县的好女好儿多的是,只是诸位哥哥弟弟都在营里,如何相看?” 这些人有的不过是一时的热度,有的却是真心实意。 “上回给我梳头的李家婶子,说是家里边有一儿,我有意——”这就属于过于真心实意的,竟然直接从怀里掏出个金镯子来。 敖昱赶紧摆手:“这不成,贵重物品,我可不接受。况且安朗县的李家婶子多了去了,这万一来了个张冠李戴,坏了姻缘可就是我的大罪过了。” 赵有胆将敖昱叫进了帅帐,道:“顾班头,你可不要做过了火。” “将军,小人……其实是想到将军军中效力。” 这一点,赵有胆倒不意外,顾清瑶做得太过了,这明显是在军中积攒人脉:“我可是客军。” “未来两三年,将军都离不开岩州了。”敖昱朝着西北边一指,那正是卧虎山的方向。 “你还真敢说。” 赵有胆的手指头敲着桌面,他依旧是不意外的。 去年冬天他们不走,还能说是严寒不利于行军(如今的文官已经很少有这么体贴武人的了,尤其如今新任的知府老爷,虽收了他的钱,却对他们并无好感),现在早已开春,却依旧没调令,他们留在岩州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就为了卧虎山的盗匪,可那伙盗匪号称三十五万——这当然是没有了的。 三十五万人,吃嚼都不知多少,别说卧虎山,整个岩州都养不活这么多人。可能连零头都没有,但一两万还是能有的。外加卧虎山地势险峻,要征伐盗匪,至少要动用十万兵马。 朝廷多年未曾如此大动干戈了,也可能是以招安为主。 但是,丢的可是谢相的生辰纲……谢相还有个族人也折在里头了,依稀听闻是十分得宠的后辈,他能就这么算了? 赵有胆距离京城太远,接触不到京里大人物的动静,但他站的位置终归是比敖昱高一点,知道的也更多些的。 岩州本地的士卒不堪用,赵有胆的兵虽也没什么名头,可朝廷最喜爱让招安的前匪,去打现匪。 若非他的士卒人数实在太少,已经有人让他上了。 “你可熟悉卧虎山?” “熟悉得不多。”敖昱嘿嘿一笑,就站在那不说话了。 “……”赵有胆也一笑,心道自己是太急了,便道,“我可收下你,但你却要自己募兵,你能募来多少兵,我就安排你当什么官儿。” 赵有胆顿了顿,因是想到了此时军营的状况:“我们还在这边儿驻扎着,你倒是能朝着安朗县跑一跑,可战事结束,你却不能再回去当班头,守着你的小夫郎了。” “小人明白,富贵险中求。” 【宿主,你真要和小月亮分开?】 【你放心,两年后,我就能带着他一块儿走了。】 敖昱回了一趟安朗县,回来时连他自己算上,正正好好十个人。 周壮和赖二跟着他来了,赵家村村长的小儿子赵青云,敖昱本不想带的,可这小子死活要跟,敖昱也算了他一个。 周勇本也想来,可敖昱让他当了总捕头。 这个年头,越是小地方当衙役越容易。尤其安朗县这个地方,多少年了,就出过李熊这一起人命官司。偷盗的事儿虽然常有,但九成当时就能知道谁是贼,基本上老百姓都不求衙役,完全靠把贼打一顿解决内部纠纷。 毕竟地方太小,没有流窜犯的可能。 衙役们要做的更多工作,是收税。不过这事儿有顾家主带着属吏干活,他们只要别乱跳,跟着办差就行。 敖昱带回来的是十个人,赵有胆就给了他一个什长的名头,其实官都算不上。 敖昱便道:“能让小人自己选个营吗?” 赵有胆:“可以啊。” 敖昱选的就是孝字营。 赵有胆手下的士卒一共就三千多人——吃两千空饷。一个营本该千人左右,可他手下五大营,他亲信的两个营也才五千,其余各营也只三百上下。 敖昱在过去那段时间里,早就打探清楚了各营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孝字营的管总姓林,林念孝,一个男乾,他的本名不叫林念孝,甚至他很可能都不姓林。 原本是个镖师,可因为丢了镖,无钱赔偿,只能上山为匪。他投奔的赵有胆,正是当年抢他货物之人的仇家。林念孝也曾风光过,帮着赵有胆杀了对头,扩大地盘。他也终于有了银子能回家乡了。 现在镖局这行当的规矩,镖在谁手里丢的,谁赔偿。若是赔不起,就得看货主的态度了。好说话的愿意给对方赔偿的机会,不好说话的,那就要把镖师和镖局都搞死了。 林念孝的货主,是后者。比谢相好点,但也是个大官。他若回家必定死路一条,怀着侥幸的心理,觉得他若不回去,货主说不定因为惦记着抓他,留他家人一条活路呢? 林念孝侥幸没成真,他一家子,从双亲到夫郎,再到他离开的时候刚满周岁的长女,全死了。 乾母被殴打致死,女儿被摔死在了大门口,坤母和夫郎被送进了花楼里,两人不堪受辱,坤母撞柱而亡,夫郎将自己吊死在了窗框上。 一家子从老到小都给扔进了乱葬岗,多年过去,半片骸骨都无处可寻了。 林念孝便开始报仇,从当年直接动手的差役开始,到直接经手此时的县令(县令早已调任),奔波千里,只为复仇。 后来又活着回到了赵有胆的山寨里,蹭上了他被招安,成了朝廷命官。 ——他隐姓埋名了,为什么过去的生平还人人清楚? 因为在赵家军里,这样的人不少。 “杀了官差,因而上山。”在赵有胆这个前盗匪队伍里……挑拣挑拣,有过半都是这么上山的。只是每个人的起因不同,行侠仗义、复仇、抢劫、抓奸、反过来与官眷私通,起了争执暴起杀人等等。这个官差的范围也很广,也不一定就是官儿,从衙役,到官员的家人,到官员的家仆等等,都算官差。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4 首页 上一页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