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家赶紧叫的停,说天气越来越冷,找房子住处不容易。 “苏家都是你嫂子的家里人,谦和仁善的人家,并非让你们全部搬走,只是空出几间院子罢了。弟夫,你可不能心这么窄。也无需担心花费,苏家的花销由我承担,事后,也自有一份好处奉上。” 小月亮还是道:“不行。” “弟夫,我只是来知会你一声的。”顾家主彻底没了耐心。 她对敖昱有几分承认,可她对小月亮,是真看不上眼。小月亮年岁太小,是买进来的,两年了甚至还没和顾清瑶圆房。顾清瑶走了,顾家主的想法里,敖昱的这摊子也该是由她这个姐姐帮忙看着的。 ——她还真不是坏心,更没什么夺权的意思,她目前根本看不上敖昱的这个摊子,只是当习惯了大家长。 小月亮也知道,这位姐姐是半点政治头脑都没有。 小月亮耐心跟她讲道理:“姐姐,这村子不被侵扰,因都是赵家军的家眷和部分看守营地的士卒。您看,刘家不也没几个人住进来吗?” 敖昱最初只租下了这刘家庄子的两个小院儿,后来是刘家自己找上来,把大半个庄子直接给了敖昱。敖昱也算是投桃报李,之前赵家军大部队还在时,士卒进城,从不骚扰刘家的产业。 因地方大了,住在这儿的除了小月亮和孝字营的家属,后来也有几位与营中士卒有婚约的中庸过来了。 虽然说好了是要日后等回靖州时再嫁,但各家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人愿意早过来,敖昱也没拦着,愿意办的也给他们办了。 此外,这地方敖昱还安置了两个精于跌打损伤的游医,以及许多没入伍,但愿意跟着敖昱混的男女青年。 冯大冯二所在的赵家村,后来也又送了几次年轻人过来。山上耕地少,后生越来越多,长子长女留家里伺候爹妈,有些胆魄的就送出来让闯闯。顾家却纹丝不动,但若有顾家人来葵城办事儿,却又少不了趾高气扬地来找敖昱帮忙。 因为他们知道敖昱是顾家人,又知道自己是读书人,自认为高武人一等,哪怕他连童生都考不上。 城里闹得厉害,给他们半个庄子的刘家也没“全家都搬出来暂住”,只是送了几个年轻人过来,且都骑着驴子过来,只带了个包袱,没多拿惹眼的东西,话也说得很客气,就是让小月亮照顾的。 刘家很明白,人太多,可就要招士卒的注意了。 “刘家和苏家能一样呢?刘家是大族,京里有人做官的,自然不畏惧什么。你不懂!只管把宅院清理出来便是了。” 顾家主站起来就要朝外走,她寻思着,苏家先头的仆人大概就要到了。 她出了院子,一开门就看见赖二带着两个人靠在院子门口的几棵树上。 赖二可是不同过往了,穿着大红的战袍,整整齐齐包着藏青幞头,腰间挎着刀。虽然个子依旧瘦小,但这一年多是彻底吃饱喝足了,肉长出来了,人壮了一圈,虽然脸还是那张无赖脸,可他肃着面目,还真有几分威风。
第240章 (捉虫) 屏州民乱 240 赖二身边的几个男女也都与他一般的威风样子, 顾家主忍不住脚下站稳,对几人拱了拱手。 小月亮在顾家主的后边出来了,顾家主暗道:虽然拿乔, 却还是知道分寸的。 她刚松下心来, 便听小月亮道:“赖二, 把人都叫出来,稍后有要入村的,无论说着谁的名字, 一概给他们打出去!” “是, 二当家的!” “你——!赖二!你们——”顾家主想骂小月亮,可赖二留下了两人在, 他自己已经去吆喝人了。 “姐姐,你还是快把人去给叫住吧。否则真把哪位亲戚磕了碰了可就不好了。” “哐哐哐哐!”敲锣的声音响彻小庄子,敖昱留下的二十人,以及一些未曾入伍的人马从各处走了出来, 奔向庄子东南的一棵老树。 顾家主提着长衫下摆追赶赖二, 可她虽然是乾元, 却终归一直养尊处优, 如今更是一把年纪,早已经没了什么体力,赶到地方时, 赖二已经在分发棍棒了。幸好没枪头,却也不是不伤人的白蜡杆子, 而是柳木做的硬木棍(橡胶辊和铁棍的区别)。 “别!赖二!可别!你哥哥临走, 可嘱咐了你什么?”顾家主总算是呼哧带喘地扯住了赖二。 “嘱咐了啊。”赖二道,“嘱咐我必定要听二当家的。” “你哥哥可是姓顾!你这么做是给他招祸。” “顾大姐,你是哥哥的长姐, 我这才尊称你一声。说真的,你这不说一声,就朝大哥家里塞外人……这可实在是不妥当。” 赖二也没啥政治眼光,但他听大哥的,大哥让他听二当家(哥夫)的。 二当家过去让他办的事儿,也确实一件没错过。 而且……这地方可是好多兄弟的内眷在啊。他们二当家更是年纪轻轻的,大哥走的时候叮嘱过他,除非是二当家自己要见的人,否则除了顾家主外,绝对不能让外人见着他。 这话可不是私下里偷偷说的,是当着二当家的面,大哥直白说的,二当家也在旁边点头。赖二就很明白,这不是大哥怕二当家找人,是二当家的容貌太招人。 他们这儿费尽了心思给二当家避着人,这顾家大姐朝家里招不清不楚的外人。 “你!” “顾大姐……大哥在葵城置产也有几个月了,便是我这个地皮无赖也知道,苏家若真是自己人,早就该来了。咱也不贪图他的登门礼,但哪怕来问一声好呢?现在倒好,他们有难了才来。这种人,我都瞧不起他!” 他们自家人都是嘴巴严的,那嘴巴快的都没让过来。况且自家人也就在这小庄子里来去,吃喝都有兄弟姐妹轮班出去采办。后来过来的刘家人,也都在他们那一半的一亩三分地上待着,让人送东西也只交给和他们有交际的,从不会过来找事。 苏家是哪根葱啊?自称自己人,这就要住进来。 “苏家是,自然懂得规矩的,不许胡乱猜测!”顾家主本来就生气,现在更恼了。 可她忘了,顾清瑶这帮子兄弟姐妹,如今虽然是他的下属,但人家跟着顾清瑶讲的是义气,不是忠心。赖二对顾家主的尊敬,是有限的。 顾家主这种训斥,让赖二顿时耐心全无:“顾大姐,我可是得出去了。” “别!别!” 接下来的事情,可是好一场的闹剧。 “前往那赵家军村落的小道上,陷阱、暗哨齐全。苏家的车队半路上就有暗哨过去询问,苏家人怕是没说什么好话,把扮成樵夫的暗哨给轰走了。他们没走几步路,车轮子就陷进坑里去了。苏家人还吆喝着要让人进村去找人抬车。” 鲁镇东正听着自己下属禀报,听到此处不由得一笑:“人来了吗?” “来了,拿着棍棒来的,把苏家人一通好打。不过倒是给车抬出来了,让他们赶紧走。苏家人却不走,嘴上还不干不净的,结果又挨了一顿打,这回把苏家管事的腿给敲折了,他们这才走了。” “这个赵有胆有点意思,待他押粮回来,倒是可以一见。”鲁镇东点了点头,没再多言。 顾家主自然是焦头烂额,苏家岳母顾不得读书人的体面,指着鼻子把她臭骂了一顿。还告诉她,明年的初二,不用回来了。 顾家主回了家,自然还要面对自己娘子的哭泣埋怨。有那么一阵儿,她甚至想休了冯小兔,虽然顾清瑶本人不在,但她既是族长又是家长,想怎么处置冯小兔都是可以的。但想想赖二的棍棒,她把那点心思按下去了。 赖二这群人,过去是无赖,现在披上了官兵的红皮,依旧毫无规矩道理,没脱去过去无赖的本性,反而越发放肆了,闹个不好再把她也打一顿。夫人闹着她赶紧回苏家道歉,长子也总用“娘你做错事了”的表情看着她,顾家主也恼了“再闹腾我就纳妾!”,干脆被子卷卷,去书房住着了。 鲁镇东会不会打仗还不知道,但显然他是一个很会当官的人。 闹腾了葵城以及岩州的几座大城一个月,监牢里人都塞不进去了,各地都多了些乱葬坑。 鲁镇东的奏折、十几辆囚车并遮挡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就在五千兵马的护卫下上了路。 奏折上说,岩州民亦如匪,当地大族多与匪类勾结,朝廷兵马到来了,如陷泥潭。 遮挡严密的马车里,除金银外,更有十几名容貌上佳的男女…… 京城的谢相接到这些礼物就明白了,这个匪不好剿。鲁镇东这是为战败提前做准备了。 距离他整寿已经快一年,谢相也没当时那么气了。 可他不生气了,这却还有面子的问题。 偷、抢了他寿礼的,非只卧虎山一家,卧虎山的行为太过了,货全劫了,人也给杀了,事后甚至这些盗匪依旧在卧虎山上趴着,不见丝毫恐惧。 这就很不好了。 所以,打还是要打的。胜败都无妨,只要让卧虎山吃到教训,也要让其余匪类知道朝廷的威严。 谢相私底下给鲁镇东的回函,在一个月后到了,翻译这些拗口的言辞:知道你们辛苦,尽力就好。 鲁镇东就把心放进肚子里了。 此时已经是隆冬了,开打是不可能的,岩州通向外地的各处要道都已经设置了关卡。写作“严查盗匪”,实际“你交不交剿匪税?不交你就是勾结匪类!” 随着各地士卒的进驻,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朝廷欠饷…… 过去这些士卒在本地时,四周围都是乡里乡亲的,即便有盘剥,也不可能肆无忌惮。赵有胆在靖州待了十几年,他的军中除了少数老兄弟,其余也多是靖州本地人了。 可到了岩州就不一样了,甚至鲁镇东还给各地前来的士卒划了地盘,让他们不至于打起来。 “哎?都督,这个安朗县怎么没分?” 鲁镇东道:“分了,这是靖州赵家军的。先你们到的,去屏州收粮遇见民乱,现在还没回来呢。” “哦……” 这段时间里,鲁镇东先是收到了安朗县送上来的八百两银子,继而安朗县也派了人来劳军。 初时鲁镇东还以为来的该是年轻男女,没想到来的都是叔叔婶子,现场搭一个木头房子,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4 首页 上一页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下一页 尾页
|